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梅花鹿IFN-α的抗病毒功能和分子机制,根据GenBank中牛IFN-α基因序列(A00145),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梅花鹿肝脏组织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梅花鹿IFN-α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梅花鹿IFN-α基因全长570 bp,编码189个氨基酸,其中含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69个氨基酸的成熟多肽,存在1个潜在跨膜区,基因随不同物种发育进化地位表现出种属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合成1对引物,扩增梅花鹿IFN-α成熟肽核苷酸序列,构建pET28a-IFNα原核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在24 kd左右出现特异性蛋白带,表达产物主要为不溶性的包涵体,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4.04%,且表达产物与抗His标签抗体可发生特异性反应。将Ni柱纯化的pET28a-IFNα诱导表达产物复性后,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具抗病毒活性。研究结果为梅花鹿IFN-α蛋白抗病毒分子机制的研究及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25型的VP7原核表达蛋白,本试验以蓝舌病病毒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VP7基因,将其克隆于pET-24b(+)表达载体中,获得pET-24b-BTV-VP7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菌,IPTG诱导表达His-BTV-VP7蛋白。在变性条件下用镍亲和层析柱纯化His-BTV-VP7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及ELISA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His-BTV-VP7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大小约为40 ku;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此原核表达蛋白能与山羊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后续建立蛋白芯片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取29种对结核分支杆菌和其他呼吸疾病有治疗作用生长在中国的药用植物,通过MABA (Microdilution alamar blue assay) 药敏实验方法检测了这些药物的乙醇和水提取物对结核分支杆菌M. tuberculosis H37Rv的敏感性。筛选到金银花、大蓟、小蓟和水车前等有显著的抗结核活性,为进一步考查其单体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和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抗结核药物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梅花鹿副结核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调查2012年吉林省梅花鹿副结核病感染现状,为吉林省今后制订梅花鹿副结核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吉林省富有代表性的4个梅花鹿养殖地区的630份血清样本,用ELISA方法进行副结核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吉林省梅花鹿血清中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8.73%,其中,辽源的梅花鹿副结核病阳性率为25.00 %,为吉林省副结核病之首,而四平的梅花鹿副结核病的阳性率为11.86%,明显低于其他3个地区。通过对梅花鹿在年龄与性别方面进行统计学两两比较分析发现,仔鹿与育成鹿及成年鹿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育成鹿与成年鹿二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鹿群的副结核病阳性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吉林省梅花鹿副结核病流行不容乐观,提示广大饲养者及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梅花鹿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结核病在吉林省鹿群中的流行传播状况,从吉林省养鹿业富有代表性地区的18个鹿场随机采集血清样本1856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核杆菌Ag85-East6-mpt70抗原多联表达蛋白作为检测抗原,进行酶联免疫检测,调查吉林省鹿结核病流行情况,结果发现,吉林省地区鹿群中存在结核病病例,且各地区间阳性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防疫部门应加强防控,防止疫病扩散。  相似文献   
6.
鹿茸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鹿茸的化学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脂类、多肽类、多糖类、多胺类和无机元素)及药理作用(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两方面进行综述,以便对鹿茸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MABA法与二倍稀释法测定齐墩果酸体外抗结核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开发价值的抗结核中草药,通过儿拉姆兰微板分析法(MABA)与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齐墩果酸对结核分支杆菌H37Rv(ATCC 27294)和H37Ra(ATCC 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噻唑蓝(MTT)法进行了齐墩果酸对Balb/c小鼠的脾细胞和肝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对这两种结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6μg/mL,对Balb/c小鼠的脾细胞和肝细胞均无毒性。MABA法与试管法相比较,完全符合率为90%(9/1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为齐墩果酸作为抗结核菌药物的开发及其抗菌机制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快速鉴别诊断结核病(TB),本研究以GenBank登录的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分枝杆菌特有基因为对象,设计并合成引物及探针,建立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标准质控菌株反应呈阳性,对卡介苗(BCG)及其他微生物样品反应呈阴性;对结核分枝杆菌或牛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菌细胞水平。对45份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结果为阳性的临床样本进行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36份为阳性;而对PPD检测为阴性的5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时,7份为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TB的鉴别诊断,可对由BCG接种或环境中分枝杆菌引起的PPD检测假阳性样本进行鉴别,对TB的快速检测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更好的锯茸止血效果,对梅花鹿锯茸时出血特点及锯茸止血药物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收取初角茸时呈渗出状出血;收取二杠茸时呈线状出血;收取三杈茸和畸型茸时呈喷射状出血,并且有节律地进行搏动。出血量随着鹿茸的产量和茸根围度的增加而增多,但是当收取茸根围度为(20.3±0.6)cm的畸型茸时却不存在这种明显的相关关系。同一茸型不同年龄的鹿,因茸重、茸根围度的不同出血亦有差别。根据鹿茸的组织结构、生长规律和梅花鹿生理特点,选用由中药组成的外用锯茸止血药方剂,通过锯茸止血试验,结果表明,该锯茸止血药无刺激性,止血快,抗感染能力强,创面愈合良好,对再生茸产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水貂株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犬瘟热病毒水貂分离株RNA为模板,经RT-PCR反应,扩增出融合蛋白基因的1053bp DNA片段,通过T-A克隆技术,成功构建克隆载体PMD-18T/F。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与01-2689株、2544-Han95株、A75-17株、DOGDK91C株、00-2601株、ONP株、PDV-2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3%、93.5%、94.4%、93.6%9、5.3%、97.3%和94.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2%、96.6%、97.4%、97.4%、97.4%、97.2%和98.0%。抗原指数分析表明分离株与疫苗ONP株、强毒A75-17株在40-50位氨基酸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