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12篇
  免费   1514篇
  国内免费   3840篇
林业   707篇
农学   4654篇
基础科学   62篇
  1733篇
综合类   16020篇
农作物   2876篇
水产渔业   1158篇
畜牧兽医   13468篇
园艺   1458篇
植物保护   1130篇
  2024年   396篇
  2023年   1322篇
  2022年   1282篇
  2021年   1445篇
  2020年   1381篇
  2019年   1646篇
  2018年   855篇
  2017年   1261篇
  2016年   1531篇
  2015年   1549篇
  2014年   1739篇
  2013年   1779篇
  2012年   2641篇
  2011年   2651篇
  2010年   2558篇
  2009年   2658篇
  2008年   2633篇
  2007年   2212篇
  2006年   1785篇
  2005年   1653篇
  2004年   1382篇
  2003年   1278篇
  2002年   848篇
  2001年   912篇
  2000年   677篇
  1999年   547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44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株广西狂犬病病毒NS基因和M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NSM1/NSM2,对三株广西狂犬病病毒NS和M基因同时进行了RT_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同源性分析表明,三株广西野毒NS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7.2%~98.4%,M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0.1%~99.7%;与固定毒和狂犬病相关病毒比较,NS基因分别为79.9%~82.8%和69.7%~71.0%;M基因的分别为82.8%~87.8%和75.0%~77.8%。三株野毒NS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3.3%~98.7%,M基因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5%~100%。表明广西各地毒株之间亲缘关系不同,但最为相近;与狂犬病固定毒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狂犬病相关病毒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禽(番鸭)呼肠孤病毒YB株S4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非免疫番鸭胚增殖中国禽(番鸭)呼肠孤病毒YB分离株,用LSTRIAZOL提取病毒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中国禽(番鸭)呼肠孤病毒YB分离株S4基因节段cDNA.将S4cDNA克隆到PMDl8-T载体上,并进行了鉴定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序列分析结果,克隆的S4cDNA共1 124bp,包括非编码区和完整的阅读框架.分子进化系统分析表明该毒株与禽呼肠孤病毒(鸡呼肠孤病毒)的亲缘关系较远,DRV-YB与DRV-89330同缘率为93.3%.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以牛分枝杆菌Vallee111染色体DNA为模板,以MPB70成熟蛋白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约500bp的DNA片段.通过T-A克隆技术,将PCR产物克隆至pGEM-T Vector中,成功地构建出克隆载体pGEM-T-70.以BamH Ⅰ和EcoR Ⅰ双酶切pGEM-T-70和pET28a( ),并将纯化的MPB70基因亚克隆至pET28a( )中,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70.将pET28a-70转化至感受态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可见约25Ku外源蛋白带.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牛分枝杆菌抗原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MPB70的亚单位疫苗及DNA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以一株O型口蹄疫病毒(FMDV)外壳蛋白VP1基因为模板,合成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相关抗原表位肽基因:21-40肽(20AA)和141-160肽(20AA)基因序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有串联结构21-40(20AA)~141-160(20AA)~21-40(20AA)~141-160(20AA)的2020-2020VP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r2020-2020,转化宿主菌BL21(DE3)RIL后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8Ku.动物实验表明,较小剂量的融合蛋白就能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抗FMDV中和抗体,证明该融合蛋白可同时激活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具有开发成为抗FMDV疫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盐酸金刚烷胺是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但流感病毒极易产生耐药性并发生变异.本文仅就使用盐酸金刚烷胺后流感病毒M2基因的变异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张雷  卫广森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5):10-12,19
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N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后,转化到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通过筛选表达温度和IPTG的浓度,使N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并使目的表达产物产量达到最高值.将诱导表达的产物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和Western检验,证明该表达产物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N蛋白.试验结果说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基因能够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大量表达,而且表达的蛋白质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97.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超大双链环状DNA分子(约135kbp),因其成员的病毒体呈杆状而得名.这类病毒主要见于昆虫体内,是已知昆虫病毒中类群最大、发现最早、研究最多且实用意义很大的昆虫病毒.其代表型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研究得最为深入.80年代初,国外学者发现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的强启动子及晚期大量表达的特性,Smith等首次建立了AcMNPV/秋黏虫细胞(spodoptera frugiperda,sf)表达系统,表达了人β干扰素.从此,以杆状病毒作为载体,在昆虫细胞或虫体内表达外源基因,形成了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早期的BEVS有很多不足,如重组率较低、筛选困难、操作周期长、产物不易纯化等.短短20多年时间里,随着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迅速发展,不断完善,已成为当今基因工程领域四大表达系统之一,在研究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分析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2):48
据报道,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最近成功研发出禽流感基因疫苗,动物实验已证实在老鼠身上产生了抗体。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牛、绵羊等动物LHβ亚基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首次扩增并采用Sph Ⅰ酶切分析南江黄羊247个个体该基因部分序列的多态性.结果表明,采用Sph Ⅰ酶切LHβ亚基基因出现三种基因型,其中BB基因型占绝对优势(57.49%),其次为AB型(38.87%),AA型出现的比例非常小(3.64%),即南江黄羊群体中B等位基因频率76.925%远远高于A(23.075%).  相似文献   
1000.
王雷  王宝维  杨志刚 《中国家禽》2005,27(22):53-54
在家禽育种工作中,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其经济性状的提高,各种资源被最大限度地用来增强与经济利益相关的生长性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单纯追求高产目标通常会导致家禽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大量疾病.尽管预防接种发挥了重要的防治作用,但未能完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给家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防疫途径.从长远利益来看,采用遗传学方法从本质上提高抗病能力,实施抗病育种,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抗病育种将在家禽的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