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验测定了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含肉率及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矿物元素(钙、磷、钠、镁、铜、锌、铁、锰、铬、硒)和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作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长鳍吻鮈含肉率为(69.51±4.91)%;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0.14±0.72)%、(17.26±0.47)%、(11.28±0.64)%、(0.87±0.03)%;肌肉中17种常见氨基酸(除色氨酸外)总含量为(16.15±0.26)%;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31±0.11)%,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9.1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64.20%。鲜味氨基酸含量为(6.27±0.11)%,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8.83%。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2.17。长鳍吻鮈的限制性氨基酸主要是异亮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缬氨酸。10种矿物元素中,钙、磷、钠、镁4种常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在296.32~3278.14μg/g,而铜、锌、铁、锰、铬、硒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则在0.06~112.5μg/g;平均钙磷比为1∶2.1。  相似文献   

2.
科技     
《海洋与渔业》2014,(6):16-17
<正>长鳍吻鮈人工繁育技术获突破近日,长江水产研究所"长鳍吻鮈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阶段性成果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阶段性成果首次实现封闭循环水系统中长鳍吻鮈亲鱼培育成熟、人工催产成功、小批量鱼苗开口摄食并正常生长的全技术过程,是长鳍吻鮈人工繁育技术的重要突破。长鳍吻鮈属于鲤形目鲤科鮈亚科吻鮈属,是我国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受水电工程、过渡捕捞等因素的影响,鱼类资源急剧下降,多个水电工程将长鳍  相似文献   

3.
野生长鳍吻鮈驯化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野生鱼类的养殖、繁育过程中,野生鱼类的收集驯养是实现养殖乃至繁殖的首要关键因素。作者团队为了有效保护长鳍吻鮈物种资源,对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了人工驯养研究,结果显示:野生长鳍吻鮈在驯养70d能主动摄食沉性配合商品饲料,存活率为40%~50%。  相似文献   

4.
分析长鳍吻鮈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研究过度捕捞、水电开发等人类活动对长鳍吻鮈的长期生态学效应及其物种适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数据支持。2014和2015年,于长江上游干流江津、宜宾、皎平渡和格里坪采集长鳍吻鮈,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以及序列测定,获得125份长鳍吻鮈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结果表明:125尾长鳍吻鮈样品共检测到多态位点25个,单倍型30种,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785和0.00140;中性检验(Tajima's D为-1.97524,P0.05;Fu's Fs为-31.374,P=0.000)和序列错配分布结果表明,长江上游长鳍吻鮈历史上经历过"遗传瓶颈"和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源于群体内部(99.07%),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Fst=0.00933,P0.05);单倍型网络、Kin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和平均基因流均显示,4个长鳍吻鮈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各群体间没有显著遗传分化,基因交流频繁,可将长江上游长鳍吻鮈作为单一的进化显著单元(ESU)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显微电子成像技术对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胚胎发育和仔鱼形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显示,长鳍吻鮈卵子的卵径为1.7–1.9 mm、卵膜径为6.6–7.0 mm、卵粒质量为0.0059–0.0077 g,精子的寿命为96.56–119.12 s、激烈运动时间为25.43–31.43 s。长鳍吻鮈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8个阶段,在水温为17.6–18.3℃流水孵化条件下,其受精卵历时56 h孵化出膜,在水温为18.5–22.0℃的条件下,长鳍吻鮈仔鱼的卵黄囊在5日龄时基本消失,6日龄时完全消失,进入后期仔鱼阶段,30日龄的长鳍吻鮈仔鱼鳍条基本形成,鳞片开始形成,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2014年4月,连续两年利用长江上游宜宾江段收集的野生长鳍吻鮈开展驯化培育及人工繁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驯养条件下长鳍吻鮈性腺可发育成熟,传统鱼类催产方法适用于长鳍吻鮈,雌鱼3次注射后可促进排卵。本试验共催产成熟亲鱼260尾,平均催产率8.1%,获受精卵约9.8×104粒,受精卵直径(1.80±0.10)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径(6.86±0.31)mm,受精率50.5%~98.9%,在17.6~18.3℃条件下流水孵化,胚胎发育历时56h,孵化率26.4%~48.1%,孵化鱼苗总计31 500尾;初孵仔鱼全长(6.57±0.42)mm,6~7日龄仔鱼开口摄食,经30d培育获稚鱼12 000尾,全长达(21.23±0.70)mm,成活率38.1%。本试验系长鳍吻鮈首次人工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对贵阳市乌当区景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冷水鱼养殖基地流水养殖的虹鳟含肉率及其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常见的一些养殖鱼类进行比较分析.虹鳟的含肉率达68.69%,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91%,粗蛋白质含量为17.47%,粗脂肪含量为2.76%,灰分含量为1.98%.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2014年12月对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采集的521尾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长鳍吻鮈种群雌雄比为1.41:1,繁殖期为3–5月,盛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繁殖季节可通过吻端细小"珠星"鉴别雌雄,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73 mm,体重为90.4 g,成熟系数为0.36%;雌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3~+龄,最小成熟体长为185 mm,体重为119.6 g,成熟系数为11.30%。繁殖群体中,雌性优势龄组为3~+龄,雄性优势龄组为2~+龄和3~+龄。统计结果显示,长鳍吻鮈绝对繁殖力(F)为16399–39835(26816±7875)粒/尾,体重相对繁殖力(F_W)为162–234(189±23)粒/g,体长相对繁殖力(F_L)为877–1659(1231±246)粒/cm。通过对性腺成熟系数、卵径分布频率以及性腺组织切片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长鳍吻鮈属于完全同步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9.
2012—2015年,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了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研究。结果显示:3年间长鳍吻鮈均能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培育成熟,2014年5月—2015年4月间培育存活率和成熟率最高,分别为85.3%~100%和77.3%~100%;对培育成熟的亲鱼进行了4种不同外源激素(PG、HCG、LRH-A2、LRH-A2+DOM)催产实验,结果为LRH-A26μg/kg+DOM 5 mg/kg合剂催产率最高,达88.3%;14、16、18、20和22℃5个温度组的受精卵孵化实验结果显示,孵化时间(H)与温度(T)呈显著负相关关系(H=0.573T2-30.393T+418.178,R2=0.982,P0.01),18℃和20℃组的孵化率分别为54.27%和56.07%,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表明长鳍吻受精卵适宜孵化温度范围为18~20℃。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水域乌鳢(Channa argus)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采用重量法、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分别测定了乌鳢肌肉(鲜样)中水分、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结果表明:贵州水域乌鳢含肉率为68.24%±1.4%;肌肉中(鲜样)水分、灰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8.48%±1.23%、1.65%±0.11%、3.02%±0.13%、16.74%±0.35%;肌肉中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量为57.687%,乌鳢肌肉中所含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为28.980%,占氨基酸总含量的50.24%;鲜味氨基酸为22.65%,占乌鳢氨基酸总量的38.33%。乌鳢肌肉中所测得的必需氨基酸比例与FAO评价的标准相近似,所测得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苏氨酸和缬氨酸。  相似文献   

11.
测定分析并评价了养殖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白色卵膜(WEM)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WEM (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2.34%、1.76%、5.28%和0.34%。WEM(干样)中氨基酸(AA)总量为55.53%,其中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19.8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比值为65.6%,构成比例符合 FAO/ WHO 规定的优质蛋白质标准;鲜味氨基酸( DTAA)总量为29.53%。WEM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苯丙氨酸+酪氨酸(Phe + Tyr),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38.03。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19.21%。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以磷(P)质量分数最高(1423.2 mg·kg -1)。结果表明,WEM 营养组分较为全面,与野生黑色卵膜(BEM)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氨基酸组成、必需氨基酸和无机元素质量分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是导致白化受精卵孵化率降低的关键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鳡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测定了鳡(Elopichthys bam busa)的含肉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鳡的含肉率达77.61%。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77.08%、18.82%、1.28%、1.65%和1.17%。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外)的鲜样含量为18.5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24%,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7.52%。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都高于FAO/WHO提出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6.32,氨基酸分和化学分分别为84和63,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紫海胆黄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紫海胆黄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及合理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的生化测定方法以及美国化学分析方法(AOAC)检测海胆黄中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海胆黄粉中水分含量(5.29±0.02)%,粗灰分(8.69±0.03)%,粗蛋白质(60.36±0.04)%,粗脂肪(25.32±0.09)%,总糖含量(0.044±0.002)mg/100 g;共检出18种氨基酸,总含量(46.50±0.89)%;谷氨酸含量最高,为(5.57±0.11)%;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7.75±0.01)%;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和亮氨酸;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86%;蛋白质氨基酸评分(AAS)0.8,化学评分(CS)0.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7.86;共检出30种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2.43±005)%;海胆黄富含钾、磷、钠、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中,磷元素含量最高,为(1 432.27±8.91)mg/100 g;微量元素中,锌元素含量最高,为(13.13±0.09)mg/100 g。研究表明,海胆黄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多、比例合理,脂质含量高且富含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4.
大西洋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方法测定大西洋鲑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大西洋鲑肌肉鲜样中水分含量为73.62%,粗蛋白含量为19.40%,粗脂肪含量为4.52%,灰分含量为1.93%,,无氮浸出物含量为0.53%。大西洋鲑肌肉(干样)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16种,氨基酸总量为73.69%,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1.40%,鲜味氨基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0.29%,蛋白质,鲜美程度优于草鱼、白甲鱼和鳙鱼,略低于鳜鱼和黄鳝,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养殖价值的水产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斑鳠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4尾斑鱯的含肉率及其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该鱼(鲜样)含肉率 73.37%;肌肉中含粗蛋白 19.60%,粗脂肪 0.36%,粗灰分 1.20%,水分 3.18%,无氮浸出物0.33%。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84.63%,其中必需氨基酸36.19%,占氨基酸总量的 42.77%;游离氨基酸总量 593.96mg/100g;必需氨基酸指数为 53.18。认为斑鱯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6.
湘华鲮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Nichols))(n=10)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它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湘华鲮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5.12%、20.15%、3.24%和1.17%(质量分数,鲜样)。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4.44%(质量分数,干样),肌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1.45,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2.57。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7.39%(质量分数,鲜样)。肌肉中主要含有20种脂肪酸,肌肉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为31.57%,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4.83%和4.49%。肌肉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组成比例合理。综合分析说明湘华鲮肌肉具有较佳的食用口感、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匙吻鲟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测定了10尾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及其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匙吻鲟含肉率达62.72%;鱼鲜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5.55%,脂肪为11.06%,灰分为1.28%,水分为72.08%,无氮浸出物为0.43%;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5.04%(鲜样),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5.37%。  相似文献   

18.
投喂蚕豆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配合饲料、浸泡蚕豆和发芽蚕豆喂养平均体重(1000±20)g草鱼70d,分析投喂蚕豆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79.5%、40.32%和50.10%,饵料系数分别为2.11、4.78和4.31,投喂蚕豆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5),显著增加了饵料系数(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肌肉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比配合饲料组显著提高(P<0.05)。投喂蚕豆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但是显著提高了草鱼肌肉品质。投喂发芽蚕豆的效果要优于投喂浸泡蚕豆。  相似文献   

19.
泥鳅粉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营养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营养测定方法,分别对泥鳅粉及其加工副产品进行营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泥鳅水分含量为78.14%,泥鳅粉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62.64%、8.01%和13.23%;加工副产品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62.01%、7.76%和7.26%。泥鳅粉与其副产品中氨基酸组成成分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64%和44.9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2.04和40.59,泥鳅粉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其副产品构成比例不符合FAO/WHO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养殖博氏鱼芒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月  陶宁萍  魏志宇  刘源 《水产学报》2011,35(12):1857-1864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湖北英山博氏(鱼芒)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博氏(鱼芒)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5.36%±1.07%、17.90%±0.43%、5.13%±0.18%和0.98%±0.09%;18种氨基酸总量为(69.01±0.07) g/100 g(干重),其中5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70%,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8.6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95.06%;粗脂肪中含24种脂肪酸,油酸含量38.41%±0.29%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42.68%±0.10%,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1.48;矿物质元素中钾含量最高,为(1 118.51±30.67) mg/100 g(干重),微量元素中,铁、锌含量最高,分别为(1.19±0.10)和(1.18±0.05)mg/100 g(干重).与其它鱼类相比,博氏(鱼芒)肉蛋白质质量较高,氨基酸组成比例均衡,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