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锯缘青蟹养殖环境中细菌类群及其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锯缘青蟹养殖环境中细菌类群及其数量在垂直与季节上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异养细菌的组成类群在水体与底泥中基本相似,其中水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7.2 %,底泥中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64.5 %;水体中菌量为5.3×10~6. 6×104 cfu/ml,9月达到高峰,底泥中菌量为7.8×103~3.5×105 cfu/g,高峰出现在11月.水体中弧菌量为1.4×10~8.6×103 cfu/ml,9月达到高峰,底泥中弧菌为6.8×102~1.33 ×104 cfu/g,9-10月维持在较高水平.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酸还原菌在9-11月初均维持较高水平,三者在底泥中于11月初达到高峰,提示该时期底泥环境已发生恶化.  相似文献   

2.
九孔鲍养殖水体及消化道细菌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2年对汕尾健生鲍鱼养殖场养殖水体和鲍消化道中异养细菌及弧菌的数量和类群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异养细菌数量的四季变化从2 4×104~1 3×105cfu ml,平均为7 6×104cfu ml;消化道中异养细菌数量四季变化则从1 6×107~5 4×107cfu g(湿重),平均为3 3×107cfu g。水体中弧菌数量四季变化从1 2×104~5 1×104cfu ml,平均为2 5×104cfu ml;而消化道中弧菌数量四季变化则从2 8×105~3 8×105cfu g,平均为3 2×105cfu g。水体中细菌类群由Sphingomonas,Vibrio,Pasteurella,Moraxella,Pseudomonas,Aeromonas,Flavobacterium,Klebsiella,Weeksella和Alcall组成,消化道中细菌类群由Sphingomonas,Vibrio,Aeromonas,Flavobacterium,Shewanella,Sphingobacterium,Pseudomonas组成,水体和消化道弧菌种类主要为Vibriofluvialis,Vibrioparahaemolyticus,Vibriovulnificus,Vibriocholerae,Vibriominicus,Vibrioalginolyticus。并对不同养殖场水源弧菌数量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王美珍 《水产学报》2005,29(5):682-687
研究了杭州湾南岸慈溪滩涂贝类养殖区的微生物在水平、垂直及季节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3个采样区的异养细菌的数量变动在1.62×103~6.62×105cfu.g-1之间,平均值为4.28×104cfu.g-1,细菌数量在春季和夏季的数量偏低,10月份异养细菌的数量开始上升,并于11月份达到最高,表层高于底层;其中以革兰氏阳性菌比例最高,为主要的优势种,具有陆源性特点。各站位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酸还原菌的检出率均为100%,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整体上数量具有表层高于底层的特点,3种微生物在数量上的季节演替与异养细菌具有类似的结果,均为10-11月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6项理化指标和8类细菌数量,研究了山东省莱州刺参养殖池塘底质的周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底泥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趋势相同,变化范围分别为(7.15±0.40)~(7.80±0.21)和(42.8±85.5)~(-351.0±61.5)mV。硫化物的变化趋势与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相反,其含量变化范围为(47.66±47.01)~(496.12±418.57)μg/g(干重)。总氮、总磷和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57.42±103.40)~(865.83±187.85)、(166.83±17.12)~(241.32±27.21)μg/g和0.27%±0.08%~0.37%±0.10%。异养细菌、弧菌和芽孢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27±5.55)×105~(6.41±8.48)×106、(5.39±4.32)×103~(1.62±2.01)×105和(1.31±1.57)×104~(7.57±1.66)×104 CFU/g。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80±1.16)×105~(1.31±1.64)×107个/g、(2.67±2.48)×103~(5.11±5.88)×104个/g和(8.08±8.99)×10~(1.45±1.73)×103个/g,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1年内的变化趋势相同。硫还原细菌和硫氧化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62±5.53)×102~(7.22±5.52)×104个/g和(6.50±5.17)×101~(1.00±1.16)×104个/g,两种细菌数量在一年内的变化趋势相反。研究表明,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与硫氧化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硫化物含量分别与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及硫还原细菌的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机碳含量与硫还原细菌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多项理化指标和细菌数量之间显著相关,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5.
军曹鱼肠道及水体异养菌和弧菌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总活异养菌2216E平板计数法和弧菌TCBS平板计数法对广东深圳大鹏养殖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养殖水体及鱼肠道细菌进行了周年监测。结果显示,育苗初期养殖水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0.63×104~6.2×104CFU/mL和0.30×102~1.03×104CFU/mL,鱼肠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0.80×106~7.5×107CFU/g和0~1.30×107CFU/g;网箱养殖监测期间,养殖水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4.20×103~5.40×105CFU/mL和0.70×102~1.14×105CFU/mL,鱼肠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1.50×107~8.78×108CFU/g和1.00×107~3.50×108CFU/g。周年监测结果显示,水体异养菌、弧菌的数量高峰均出现于8-9月份;肠道异养菌及弧菌的数量高峰均出现于6-7月份,分别又在12月份和2月份出现次高峰,弧菌变化趋势始终与异养菌一致。对分离得到的407株菌鉴定到属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育苗期水体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黄单胞菌(Xanthomonas)和芽孢杆菌(Bacillus)为优势菌,三者约占水体异养菌总数的70%;养殖后期,弧菌(Vibrio)和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的数量逐渐上升并占据一定优势,其中假单胞菌、黄单胞菌、弧菌和芽孢杆菌常年出现。鱼肠道异养菌以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为优势菌,其次是肠杆菌科(Enterbacteriaceae)细菌,也多次检测到弧菌、发光杆菌、气单胞菌(Aeromonas)和小球菌(Microccus)等。总之,养殖微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稳定平衡与系统的种群多样性、群落组成及水质因子等因素相关,而整个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直接影响到鱼类肠道的细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跑道式对虾养殖生态系主要生态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的跑道式养殖池进行了一茬南美白对虾养殖主要生态因子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的异养菌、弧菌具有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异养菌在养殖前、后期稍低,中期高;弧菌为前期低,后期高且变化幅度大。异养菌为8.02×103~6.15×104cfu/m l,弧菌为1.50×10~1.42×104cfu/m l,对照的蓄水池异养菌、弧菌为1.0×103cfu/m l;养殖池的pH值为7.1~8.8,溶解氧为1.48~3.75 mg/L,皆为前期高,后期低。盐度前期约为33.8,其后则在18.1~24.6变化,氨氮为0.2~1.5 mg/L,亚硝酸盐在养殖前期<0.01 mg/L,后期>0.3 mg/L;异养菌、弧菌与各理化因子之间不具明显的线性相关;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对虾没有检测到白斑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7.
高位虾塘细菌数量变化特点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祥 《福建水产》2014,(3):219-226
本试验选取两口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塘,通过连续地周期性采样和测定分析,研究了虾池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变动规律及其与理化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两口试验虾池异养细菌数量变化范围在9.07×10^3~2.13×10^5 cfu/mL之间,平均为6.45×10^4 cfu/mL,呈现持续缓慢上升的趋势;两口试验虾池的弧菌数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变化范围为2.12×10^2~2.91×10^3 cfu/mL,养殖生产前期较低,中期高,后期随着换水量的加大而有所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虾池水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均与透明度、 DO、 pH 呈负相关,与COD、 TSS含量呈正相关,其中弧菌数量与TS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0.05)。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肠道细菌菌群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胃、肝胰腺、肠道、肌肉中的需氧菌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胃、肝胰腺、肠道、肌肉中的异氧细菌总菌数分别为5.3×105~6.5×107cfu/g、6.6×105~5.2×106cfu/g、1.4×108~4.5×109cfu/g和1.0×104~1.1×105cfu/g。对从其肠道中分离出来的111株菌株进行属(科)的鉴定。这些菌株分属于13个属(科),发光杆菌属、弧菌属、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黄单胞菌属、土壤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小球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色杆菌属,还有一株未鉴定的革兰阳性菌。其中优势菌为发光杆菌属、弧菌属,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黄单胞菌属,次优势菌为土壤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小球菌属。  相似文献   

9.
于暴雨频发的华南雨季(2009年5月-8月)对粤西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进行调查,研究在强天气干扰条件下养殖池塘细菌数量动态及多样性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水体异养细菌在104-106 cfu?mL-1间波动,弧菌数量在养殖初期高达105 cfu?mL-1, 虾池301# 和404# 自6月18日开始施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微生态制剂后,其弧菌(Vibrio sp.)数量维持在104 cfu?mL-1以下,403# 和305# 波动较大且多次超过105 cfu?mL-1;4口虾池水体弧菌与异养细菌的数量比值在养殖初期均超过20%,之后301# 和404# 保持在12%以下,403#和305# 在养殖后期分别达到21%和33%。底泥异养细菌先升高后稳定,弧菌数量除305# 较稳定外,其他虾池波动较大(103-107 cfu?g-1)。施用微生态制剂池塘301#和404#水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前期降低,305#和403#较前期升高;底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则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群落的丰富度、常见种的优势度和群落均度较前期有所降低。结果表明,施用微生态制剂的虾池可在气候多变的情况下保持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的相对稳定,抑制弧菌滋生,降低微生态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紫菜和网箱两类海水养殖活动对沉积物异养细菌生态分布的影响,于2006年1月和2006年10月对象山港紫菜养殖区、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周边非养殖海域对照点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沉积物异养细菌数量呈现10月份>1月份,网箱养殖区>网箱对照区>紫菜养殖区和紫菜对照区的分布特点,各区异养细菌数量平均值依次为(9.6×104±2.0×105)、(1.5×104±2.4×104)、(4.3×103±1.6×103)和(4.7×103±3.0×103)cfu/g。紫菜养殖区分离细菌109株,归属于17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棒状杆菌属(Coryneforms)为优势菌属;紫菜对照区分离细菌95株,归属于18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为优势菌群;网箱养殖区分离细菌136株,归属于11个属,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优势菌群;网箱对照区分离细菌110株,归属于11个属,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弧菌属为优势菌属。紫菜区和紫菜对照区沉积物检出菌属大多为海洋沉积物中的常见菌属,细菌群落多样性较网箱区和网箱对照区高,而网箱区沉积物长期受到高有机质等外界条件的选择作用,系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下降,菌属组成与污浊海域相似,并且这种影响可能已波及至周边海域。可见,两类养殖区沉积物细菌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细菌数量和菌属组成与养殖自身污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海洋低温溶菌酶的制备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一株海洋杆菌产低温溶菌酶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20℃下将菌株在含有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的标准海水培养基中震荡培养40h。获得活性大约为150U/ml的溶菌酶上清液。上清液经SMB-20生物型错流超滤系统浓缩、透析及CM-Sepharose-FF阳离子交换层析(  相似文献   

12.
以氯丙酸为单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从大连海域繁茂膜海绵中分离筛选得到139株氯丙酸降解菌。经过初步筛选得到35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对这些菌株的耐盐试验表明,分离到的大部分菌株均具有较强的盐耐受能力,多数菌株为中度嗜盐菌。其中部分菌株可以在14.6%以上盐度培养基中生长,可能为极端嗜盐菌。多底物降解试验表明,大多数菌株均能降解多种底物,这些菌株可用于有机氯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同时也说明海绵对水体中有机氯污染物具有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暴增海  马桂珍  袁惠子 《水产科学》2007,26(10):567-569
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了粘帚霉16株菌株对嗜水气单胞菌、耶耳森菌、鳗弧菌、褐藻酸降解菌-MA10和褐藻酸降解菌-MB16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粘帚霉中NCH-3-1、YJS-3-2、GJ-1-1、SS-1-1、SHW-2-1、SHW-1-1、BD-2-2 7株菌株对供试的5种有害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海水贝类中取样,经分离培养基和酪蛋白培养基复合培养,用检测蛋白酶产生水解圈和Folin-酚碱性蛋白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1000多份样品中初步筛到了产碱性蛋白酶活力高、性能优良的菌株YS-9412-130。对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只能利用有机氮源生长;在接近自然海水盐度、温度20℃、pH在7.0-9.0条件下,菌体生长和产酶较好。  相似文献   

15.
细菌群体感应淬灭的几种调控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作为一种调控机制,细菌通过感知细胞外环境中的信号分子浓度变化调控调节着生物发光、质粒转移、抗生素合成、生物膜形成及毒力因子表达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协调细菌群体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文章简要综述细菌细胞之间的群体感应功能及其几种主要淬灭调控机制,为促进基于Qs为靶标的生态防控病害新技术构建提供参考,为Qs相关研究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Qs抑制剂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光合细菌又称光养细菌,是一种具有光合色素,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江河、湖泊、沼泽、池塘及活性污泥和土壤中,在富含有机质的污水中生物量一般可达105~107cfu/mL。光合细菌于1836年由Ehrenberg发现,1883年被Engellman证实能进行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颜料法确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循环血体积(V)与体质量(W)间的回归曲线方程为V=0.1576W-0.898(Rs=0.83,P<0.01),循环血体积与体质量的百分比(V/W)为(14.86±2.95)%.在确定中华绒螯蟹循环血体积的基础上,通过注射革兰氏阳性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探讨进入中华绒螯蟹体内细菌随时间变化的清除规律以及通过组织学观察探讨细菌的清除方式.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对两种细菌的清除作用相似,在注射菌后60 min时对蜡状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细菌清除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88.57±4.84)%和(90.15±3.88)%;120 min时对两种细菌清除率与60 min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华绒螯蟹的鳃和心脏中血细胞都可聚集而形成血细胞团,并具有对细菌的包裹和吞噬作用,血细胞团的形成以及包裹和吞噬作用是中华绒螯蟹清除细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在水产养殖业,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使用不但会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药物残留[1],引发水产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也可因破坏水体、养殖生物肠道菌群结构而进一步加剧菌群的失衡,有益菌减少乃至消失,有害菌迅猛增加,如此,更加恶化养殖生物健康。也正因此,目前水产养殖业界的共识是生态养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脂肪源种类对卵形鲳鲹肠道微生物结构和组成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脂肪源对卵形鲳鲹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影响。以鱼油、磷虾油、豆油、玉米油,1∶1鱼油-豆油、1∶1鱼油-玉米油、1∶1磷虾油-豆油和1∶1磷虾油-玉米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了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640尾卵形鲳鲹。测序结果显示,在卵形鲳鲹肠道内共获得1087662个序列,运算分类单元稀释曲线趋于平缓表明测序深度已经基本覆盖到样品中所有的物种。在门水平上,主要注释到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软壁菌门4个门,且变形菌门为优势菌群。不同脂肪源对ACE指数、Chao1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影响,磷虾油组和1∶1鱼油-豆油组具有较高的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主坐标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脂肪源对肠道菌群结构影响显著,这可能与脂肪酸种类和含量有关。本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脂肪源对卵形鲳鲹肠道微生物菌群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