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8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 Palas)目标强度的现场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3年夏季“北斗”号调查船白令海狭鳕(TheragrachalcogrammaPalas)资源声学调查期间,利用计数—积分法对狭鳕的目标强度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平均叉长516cm的狭鳕的平均目标强度为-343dB;以常规的20Logl形式表示,其目标强度与叉长的关系式为TS=20Logl-68.6dB。该测定结果较目前采用的关系式:TS=20Logl-66.0dB低26dB;应用于资源量计算,其估算值将比现估算值高82%。  相似文献   
2.
1993年6~8月,“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在白令海阿留申海盆区进行了狭鳕资源声学调查及渔场环境调查。应用本航次调查资料,本文阐述了调查海区温度、盐度及溶解氧分布特征,并分析了狭鳕分布和移动与理化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阿留申海盆区为大面积低温水所覆盖,水温在10℃以下。温盐水平分布特征为公海区低温高盐,调查区的其余水域则为高温低盐。溶解氧水平分布比较均匀,表层溶氧含量在10mg/L左右;(2)温跃层位于25米和50米之间,一强冷水团控制着100米到200米左右的水层,其水温在3℃以下。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溶解氧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狭鳕当年生幼鱼主要分布在海盆水系和东大陆架水系的混合区内,100米层幼鱼密集区水温在3~5℃,盐度在32.9~33.1,溶解氧在8~9mg/L;(4)夏季狭鳕成鱼主要在冷水团范围以内垂直移动,200米层成鱼密集区水温为3~4℃,盐度为33.2~33.6,溶解氧为6~8mg/L。  相似文献   
3.
1993年夏季“北斗”号调查船白令海狭鳕资源声学调查期间,利用计数-积分法对狭鳕的目标强度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平均叉长51.6cm的狭鳕的目标强度为-34.36dB;对常规的20Logl形式表示,其目标强度与叉长的关系式为TS=20Logl-68.6dB。  相似文献   
4.
白令海阿留申海盆区狭鳕当年生幼鱼数量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夏季白令海狭鳕资源调查期间,作者等应用声学/拖网评估调查方法,首次发现阿留申海盆区有大量当年生狭鳕幼鱼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当年生幼鱼主要分布在海盆区东北部,密集区位于东白令海陆架斜坡与公海区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2)鱼群主要栖息于中上层80—120米处,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3)7月份海盆区东北部幼鱼鱼体长度为29—47毫米,而南部波哥斯洛夫岛附近的鱼体长度仅为11—17毫米,系两个不同产卵期鱼群的子代;(4)幼鱼主要栖息层的水温为3—5℃,盐度为32.9—33.1,其分布与陆架斜坡地理环境和饵料生物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5.
自海水贝类中取样,经分离培养基和酪蛋白培养基复合培养,用检测蛋白酶产生水解圈和Folin-酚碱性蛋白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1000多份样品中初步筛到了产碱性蛋白酶活力高、性能优良的菌株YS-9412-130。对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只能利用有机氮源生长;在接近自然海水盐度、温度20℃、pH在7.0-9.0条件下,菌体生长和产酶较好。  相似文献   
6.
鲈鱼听觉能力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开发事业中,由于水下工程和通讯联络的需要,水声技术进展很快,在它的带动下,生物声学也迅速发展起来。鱼类发声和听觉的研究,就成为水下生物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1.通过水下扬声器发出的单频声作为刺激信号,记录了海产鲈鱼(Laleolabraxjaponicus)内耳球状囊的典型微音器电位。 2.实验表明,鲈鱼的听觉器官能听到40—600赫的声音。 3.以30微伏微音器电位为基础,描绘出听力曲线,在170—200赫处有一明显的低阈值。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海域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利用“北斗”号调查船的SimradEK500回声探测-积分系统在南海北部海域获取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方法对该海域的带鱼科(Trichiuridae)鱼类、蓝圆(Decapterusmaruadsi)、竹鱼(Trachurusjaponicus)、金线鱼科(Nemipterus)鱼类以及大眼鲷科(Priacanthidae)鱼类等5类23种经济鱼类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海域带鱼科、蓝圆、竹鱼、金线鱼科和大眼鲷科的资源量分别为50.4×104t、16.3×104t、10.4×104t、9.8×104t和9.2×104t,其中带鱼科的资源量密度以冬季和粤西海域最高,蓝圆和竹鱼的资源量密度都以秋季和粤东海域最高,但竹鱼的资源量密度秋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金线鱼科秋季在112°30′~116°E珠江口近海海域自西南到东北出现高度密集分布带,大眼鲷科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分布较广泛,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度密集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