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7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数量变化及对水体游离WSSV量的影响。试验设置微藻高、低密度组和不加微藻的对照组,分别加入等量的WSSV粗提液,于第2、第24、第72和第120小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藻液上清和沉淀藻体的WSSV数量。结果表明,微囊藻和小球藻可携带少量WSSV,且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微囊藻携带WSSV量与其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小球藻携带WSSV量与其细胞数相关性不显著(P〉0.05);2种微藻均有促进水体WSSV数量消减的效果,且小球藻的消减效果优于微囊藻,对养殖对虾白斑综合症(whitespotsyndrome,WSS)的生态防控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科研人员窘迫的收入情况与日益增加的中央财政科研投入形成鲜明的反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对这种科研分配的不合理现状进行了针对性改进。该文结合当前项目的申请、执行、预算、绩效等争议热点,对该《意见》对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质性指导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池塘优势蓝藻对潜伏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致死效应,为完善养殖对虾病害生态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设阳性对照组(PC)、阴性对照组(NC)、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活藻组(MAL)和铜绿微囊藻死藻组(MAD),加藻组的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均为106cells/mL,每组各设3个平行,试验周期144 h。除NC组对虾不携带WSSV外,其他组的对虾均经WSSV人工注射感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检测对虾样品中的WSSV携带状况,并通过显微计数法统计铜绿微囊藻细胞数量。【结果】NC组对虾在试验结束时(144 h)的累计死亡率为11.1%;PC、MAL和MAD组的对虾累计死亡率随时间推移呈明显升高趋势,至试验结束时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64.4%、82.2%和88.9%,表现为加铜绿微囊藻(MAL和MAD)组的对虾累计死亡率远高于2个对照组(PC和NC)。MAL、MAD和PC组对虾肌肉样品均携带104copies/g以上的WSSV,其中又以MAD组的WSSV携带量最高。在铜绿微囊藻试验组中,对虾死亡率与铜绿微囊藻呈显著相关(P0.05),与WSSV的相关性则未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铜绿微囊藻能有效加速WSSV感染对虾的死亡速率,增加对虾累计死亡率,即使是死亡的微囊藻细胞也能促进对虾体内WSSV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5.
自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基地全程采集养殖池塘水样,检测水体细菌类群和理化因子,分析养殖过程中细菌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水体异养细菌、弧菌(Vibrio)和芽孢杆菌(Bacillus)的数量波动性较大,其中异养细菌波动范围1.35×10^4~1.39×10^6cfu·mL^-1,平均4.73×10^5cfu·mL^-1;弧菌波动范围1.05×10^3~5.20×10^4cfu·mL^-1,平均1.80×10^4cfu·mL^-1;芽孢杆菌波动范围0.11×10^3~4.30×10^3cfu·mL^-1,平均6.6×10^2cfu·mL^-1;粪大肠菌群(fecalcoliform)大多在1.0×10^2cfu·L^-1以内,平均0.97×10^2cfu·L^-1,远低于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对细菌与理化因子的单因子分析显示,异养细菌与溶解氧(DO)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弧菌与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多因子偏相关分析显示,异养细菌和弧菌与DO、pH、COD、TP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调查的养殖池塘对虾生长良好,该养殖池塘是安全、基本健康的系统,水环境中细菌数量受养殖系统中生物、环境因子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6.
高位池养殖过程凡纳滨对虾携带WSSV情况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预防对虾白斑综合征(WSS)的暴发,探讨该病毒病的流行规律,笔者针对养殖过程中对虾的携带WSSV情况展开调查。调查于2010年7月-2010年11月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养殖场进行,从10口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中随机抽取6口进行跟踪采样。收集指标包括对虾生长状况、基本环境指标、浮游微藻种群结构和对虾病毒携带量等。本文重点报道利用实时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6口精养池塘对虾体内WSSV的携带量变化情况,检测结果显示:①1-3号虾池苗种携带WSSV,其波动范围在1.3×103~1.7×104copy/g之间;②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均带毒,鳃组织中的平均病毒携带量(2.3×109copy/g)多于肌肉组织中的平均病毒携带量(3.2×108copy/g),且变化趋势一致,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对虾WSSV携带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期间各池出现过数次高值。前期WSSV拷贝数的波动范围在1.3×103~3.0×107copy/g之间,后期上升到1.5×106~1.2×1011copy/g,使得某些池塘养殖对虾WSS暴发。调查结果说明:1)对虾携带WSSV可以进行养殖生长;2)WSSV在对虾体内的含量是变化的,且其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3)这种变化规律主要体现在带毒量随着养殖时间的进行及外界水环境中某些主要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如:养殖时间越长,带毒量越高;养殖环境中某些关键环境因子的改变,如:温差较大,不良藻相转换,天气骤变等均可引起对虾体内病毒含量较大的波动。鉴此,作者提出,构建并维持良好的浮游微藻的群落结构,注意有害藻相改变时保持养殖水体环境稳定,对环境突变前后都做好应对对虾应激的措施等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WSS暴发的可能。本研究通过对WSSV的密切跟踪,旨在更好的反映其在养殖环境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受各种环境因子影响的情况,从而为预防对虾WSS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设置两个试验,分别研究不同密度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尼罗罗非鱼与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Var.liui)协同净化对虾集约化养殖后期排放水的效果。结果显示,不同密度罗非鱼对养殖排放水COD、TN和TP都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最优密度为1 000 g/m3;罗非鱼与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混合组对养殖排放水的净化效果优于江蓠组和罗非鱼组,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2%、26.1%和47.5%。试验表明,罗非鱼和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可组合用于养殖排放水的生物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在养殖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环境退化的现状,分析了引起养殖环境退化的成因、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主要的水环境修复方法,对各种修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根据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着重阐述了水生植物修复方法的优势及其应用。详细叙述了水生植物修复的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在修复中的应用,同时就水生植物在水产养殖环境修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综合对比分析法,对黄鳍鲷(Sparuslatus)养殖中定期泼洒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formis)De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施用地衣芽孢杆菌De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水体环境和养殖生产性能,使养殖黄鳍鲷的成活率、体长增长率和体质量增长率分别提高18.2%、21.0%和312%;显著降低水中氨氮(NH3-N)、亚硝酸盐(NO2^-N)、活性磷酸盐(PO;一一P)质量浓度及底泥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P〈0.05),其中养殖前、后期的底泥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9.77%和22.63%,NO2^-N、PO4^3-P质量浓度则总体较对照组降低25.82%和41.00%,NH3-N质量浓度在养殖前、中和后期较对照组降低36.33%、18.10%和14.28%;水体中弧菌数量在养殖后期较对照组降低61.76%,底泥中的总异养细菌数量在养殖中、后期较对照组提高38.61%,整个养殖期间水体及底泥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34%和26.37%。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蓝藻溶藻菌——蜡样芽孢杆菌CZBC1的发酵培养工艺,为蓝藻溶藻菌制剂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蜡样芽孢杆菌CZBC1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确定关键因子的最佳数量水平,并以Desig-Expert 8.0.5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获得CZBC1的最佳发酵培养工艺参数。【结果】蜡样芽孢杆菌CZBC1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麸皮+糖蜜(1∶1)和酵母膏。以麸皮+糖蜜用量(A)、酵母膏用量(B)、pH(C)、培养时间(D)为因素变量,CZBC1芽孢数(lgN)为响应值,拟合得到二次多元回归方程为lgN=8.5019-0.2222A+0.0998B-0.1292C+0.3801D+0.2194AB-0.1133AC+0.1350AD+0.2049BC-0.0651BD+0.0638CD-0.1260A~2-0.3152B~2-0.0380C~2-0.2533D~2,其中,碳源(麸皮+糖蜜)用量与氮源(酵母膏)用量的交互作用、碳源用量与pH的交互作用、碳源用量与培养时间的交互作用、氮源用量与pH的交互作用对CZBC1芽孢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的蜡样芽孢杆菌CZBC1最佳发酵培养参数:麸皮+糖蜜6.84 g/L,酵母膏3.36 g/L,pH 6.50,培养时间42 h。此条件下,CZBC1芽孢数的实际值为5.75×10~8CFU/mL,与理论值(5.90×10~8CFU/mL)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极显著高于优化前采用营养肉汤发酵培养的芽孢数(1.28×10~7CFU/mL)。【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出蜡样芽孢杆菌CZBC1最佳发酵培养工艺能有效提高菌株的芽孢数量,且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指导蓝藻溶藻菌制剂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