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是语篇分析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该理论的研究中心.deBeaugrande和Dressler在<篇章语言学入门>这一重要著作中,提到了篇章的七个标准: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跨篇章性,其中就包括衔接和连贯.本文从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Hasan)的衔接理论入手,分析了衔接的概念、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词汇衔接的各种手段以及它们对语篇连贯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化的明显差异,出现了英汉互译时的肯定和否定表达法。英语中表达否定的句子比汉语丰富,且英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思路与中国人的不同,故在英汉互译时容易出现不当或错误。本就英语中的全部否定、半否定、部分否定、双重否定、“正说反译,反说正译”及否定转移等方面与汉语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汉英广播新闻报道语篇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基本相似,有着不同于其它文体语篇的特点。同时,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及中西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不同,造成了汉语广播新闻语篇与英语广播新闻语篇在不同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被动态的表层结构十分相似 ,但在深层句法结构上有着“天壤之别”。认为导致英汉被动态使用频率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来自东西方思维形式中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的对立。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不仅在韵律上具有显著的特点,在衔接、连贯以及篇章结构上也有着独到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律诗与英文十四行诗比较,发现汉英诗篇不仅韵律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语篇上也有着较大不同。韵律方面,汉语律诗的"律"依赖平仄,而英文十四行诗的"律"则依赖重音。语篇方面,英文十四行诗的行文连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衔接;汉语律诗则少外在衔接,多重于语义连贯,如大量使用省略,而很少使用指称、替代、连接——这使得语篇紧致、语言凝练。正是有了韵律特征和语篇特征的双重作用,使得汉语古诗铿锵有力,诗"味"盎然。  相似文献   

6.
从句法层面上对英汉省略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省略的衔接功能及其文体效应,从而阐明:省略不但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达到多种文体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7.
夏茹 《南京农专学报》2003,19(4):106-108,123
从句法层面上对英汉省略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省略的衔接功能及其文体效应,从而阐明:省略不但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达到多种文体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8.
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要使语篇具备连贯性,就必须依赖一定的语义衔接手段。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着语篇连贯性差的问题。基于教学经验,本文仅从语篇衔接理论中的"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手段来论述作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9.
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语篇语言学的成熟与发展,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应用到语言学其他方面和领域的研究,翻译学就是其中之一。韩礼德-哈桑将英语语篇衔接手段分为五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由于中英文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和不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注意到这些差异,从而采取相应翻译策略,准确的完成翻译任务。本文主要探讨英语语篇衔接特点对英汉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一种以形合为主的语言,汉语则是一种以意合为主的语言。英汉语篇中省略现象十分常见。从形合和意合角度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以求更好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汉语兼语句[(N1)+V1+N2+V2]或英语SVOC句型的构成主要取决于动词V1或V的意义。通过对兼语句和SVOC句型互译实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兼语句和SVOC句型进行英汉互译时的句式对应,以期加深对英汉中的这两种语言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there be +NP +PP”和“有”字句分别是英汉语中表示静态存在的典型句型,具有较高的互译性。但是两者在实际使用中不能直接对应互译的情况也很多,对翻译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用英汉对比的方法对比这两个结构的异同,并通过大量的翻译语料研究了这两个结构的异同与它们互译不对等之间的联系,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能有效指导翻译实践,使这两个结构的译文更加准确和地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英汉语言实例为出发点,力求多方位,全角度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发现汉语为突出主题,注重意舍,具有静态性,实说性和临摹性的分析语;而英语为突出主语,注重形舍,具有动态性,虚用性和剪辑性的综合-分析语.认识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特征有助于英语教学和英汉互译工作,并能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4.
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明显地反映在词汇、句子结构和语篇上。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套用母语的写作模式,用词不当、结构松散和指代不明确的问题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学生习作中词汇、语法、语篇的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的虽能把握主题,但常常在一个句子中堆砌词汇,破坏了句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有的将两种语言中语义相同的词对号入座因而造成了貌合神离或不符合词项搭配的表达;从篇章上看观点、结论性的句子多,阐述说明的句子少。对此,教学中有必要对中西文化、语言习惯、心理差异等进行比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基本功的培养,重视词项习惯搭配(word collocation)、词汇同义重现(Connotation)的教学,从语篇框架结构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篇衔接作为语言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经过近30年众多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拓展和充实,有关理论愈来愈完善。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采用点线面和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对《全新版大学英语》中的九篇说明文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衔接手段在英语说明文中的应用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篇章构建的过程中,篇章生产者为了突出某种语篇组织功能,采取能产生某种语篇效应的语言手段,而主位化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主位结构理论为基础,并从功能文体的角度来探讨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中的主位化现象及其在篇章构建中的特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篇衔接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衔接两种。衔接手段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两种。本文运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以范文的形式,对语篇衔接的机制与手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木文根据语篇连贯研究的基木理论,分析探讨了词汇手段衔接语篇的功能及其形式特征。复现和搭配是选择词汇概念意义的两种类型,它们起组织和连接词汇语义功能,达到谋句成篇目的。对词汇衔接的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语义与连贯的关系,把握语篇的真正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20.
对题元角色的把握,有助于确定抽象句子中动词的配价情况以及空语类,进而建立起类的、潜在的、静态的、抽象的、具有概括性的动词基本结构(深层结构)。反过来,动词基本结构的建立,可以指导我们把握具体语句的题元角色、动词配价和空语类,有助于把握动词结构各种动态的、具体的变式(表层结构)。动词基本结构的建立对汉语句子的英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