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聚乙二醇400单硬脂酸酯(PEG400MS),聚氧乙烯脂肪酸酯(LAE-9),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EL-4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60(EL-60)和烷基糖苷(APG)等为表面活性剂,以甘油、丙二醇和1,3-丁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液,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等因素对微乳形成区大小及微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及油等对微乳的形成均有影响;各配方微乳的粒径均在100 nm以下,符合微乳的粒径要求,AEO-7/IPM/水,EL-40/IPM/水,EL-40/span80/IPM/水以及EL-40/span80/IPM/液体石蜡/水4种微乳体系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望成为药物和化妆品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恩诺沙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恩诺沙星纳米乳,首先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m)形成纳米乳的区域,筛选出最佳制备处方,并对制备的恩诺沙星纳米乳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的纳米乳处方为肉豆蔻酸异丙酯(IPM)、聚氧乙烯蓖麻油-40 (EL-40)、乙酸(HAc)和水,其中Km为3∶2,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恩诺沙星15%,IPM3%,EL-40和HAc 48%,蒸馏水34%;所制备的恩诺沙星纳米乳为O/W型,澄明均一,平均粒径为(22.45±2.92) nm,粒径呈正态分布,pH 4.36;该纳米乳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其原料药MIC的1/2;在离心试验和温度试验条件下,未见乳液分层、破乳和药物析出现象.结果显示,恩诺沙星纳米乳制备工艺简单、溶解度高、抗菌活性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多潘立酮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相图优选处方,并初步考察微乳制剂的稳定性、形态粒径和理化性质.用紫外分光光度(UV-Vis)法测定微乳中多潘立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多潘立酮微乳处方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多潘立酮/蒸馏水.微乳稳定,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2.4 nm.在1~50 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1±1.17)%,RSD为1.18%(n=5).多潘立酮微乳应低温(4℃)、避光保存.该处方设计合理,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4.
O/W型药用微乳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O/W型药用微乳形成的基本规律及评价方法,为药用微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滴定法绘制拟三元相图,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对O/W型微乳形成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油相的情况下,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不同结构和性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温度的变化对微乳的形成均有影响。【结论】恰当的油相和适配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微乳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降低至7.5%,而且一般微乳形成的区域大小与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总量成正比,与油的用量成反比。用三元相图作为选择最佳微乳组方需要结合微乳的稳定性考察来确定微乳的最佳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5.
药用微乳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微乳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该研究组试验结果进行讨论,探讨微乳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微乳的制备方法简单,但制备过程中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药物的结构及性质均对微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微乳形成的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微乳是良好的药物栽体系统,有着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但研究开发无毒的生物相容性医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是关键,同时需要探索出一套准确高效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优选处方,应用相转变法制备乙酰甲喹微乳,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下考察其形态,用Zetasizer Nano ZS分析仪以光子关联能谱法(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PCS)测定其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并用上述仪器测定其zeta电位,通过恒温加速试验评价其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小鼠皮肤上的体外经皮释药效果。结果显示:在所考察的油相中,肉桂醛对乙酰甲喹的溶解度最大,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为最佳表面活性剂,用二者制备的乙酰甲喹微乳为黄色的澄清透明液体,流动性好;电镜观察微乳滴呈球形,纳米粒度仪测定其平均粒径为(13.9±0.3)nm,PDI为0.060±0.005;在25℃时,稀释5倍后的乙酰甲喹微乳的平均pH值为5.1±0.2,对应的平均zeta电位为(9.4±0.4)mV;高速离心、常温及低温下稳定,高温下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但无药物析出,说明乙酰甲喹微乳符合微乳制剂的要求且稳定性较好;乙酰甲喹微乳配方中无氮酮和氮酮含量为2%及5%的表观透皮系数(Kp×10-3)分别为(12.701±0.012),(12.207±0.021)及(10.796±0.065)cm.h-1,而乙酰甲喹水溶液的表观透皮系数(Kp×10-3)是(4.908±0.034)cm.h-1,说明乙酰甲喹微乳的透皮效果优于其水溶液,且差异显著(P<0.01),其配方中无需透皮促进剂氮酮。  相似文献   

7.
采用伪三元相图优化配方,表面活性剂选用吐温-80、助表面活性剂选用无水乙醇、油相选用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制备出了艾叶油纳米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分析仪分别观察其形态和粒径,通过恒温加速实验考察其稳定性。艾叶油纳米乳在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8.3nm,PDI为0.172,恒温加速实验结果显示其未分层沉淀,仍为澄清透明纳米乳。艾叶油纳米乳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有望应用于兽医临床。  相似文献   

8.
人参皂苷-Rg3微乳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参皂苷-Rg3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评价.选用聚山梨醇酯(80)及大豆卵磷脂作为表面活性剂,乙醇、异丙醇和丙二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大豆色拉油、十四酸异丙酯作为油相,在制备伪三元相图的基础上,考察微乳中各组分及其用量比例对人参皂苷-Rg3增溶量的影响,筛选较为适宜的伪三元相图单相微乳区并按其配方制备人参皂苷-Rg3微乳剂.采用RP-HPLC、透射电镜等检测技术对其微乳剂的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测定.伪三元相图研究结果表明,在卵磷脂-异丙醇-十四酸异丙酯-水微乳体系中,当Km=3/1时,形成的微乳区面积最小;Km=2/1时,形成的微乳区面积最大;其它比例形成的微乳区面积无明显差异.在聚山梨醇酯(80)-异丙醇-十四酸异丙酯-水微乳体系中,所选的4个不同Km值形成的微乳区面积无明显差异.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用量比例对人参皂苷-Rg3增溶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按所筛选配方制备的人参皂苷-Rg3微乳剂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银杏酸和槟榔碱二元微乳剂。[方法]采用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考察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相对微乳区的影响。[结果]当DBS-Ca和农乳600#的质量比Km=1∶1时,DBS-Ca-农乳600#-乙酸乙酯-水体系形成的微乳区面积最大,对药物的容量也最大;当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总质量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AS/O)=3∶2时,制得的二元微乳剂最稳定。[结论]该微乳体系制得的银杏酸和槟榔碱二元微乳剂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盐酸黄连素在4种油(IPM、大豆油、花生油、色拉油)和3种表面活性剂(EL 40、大豆卵磷脂和Tw een-80)中的溶解度;根据纳米微乳的评价标准,利用序贯设计思想,采用滴定法绘制了伪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微乳的最佳组成,研制了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并对其基本理化特性(形态、粒度、颜色、澄清度、稳定性和自乳化速度等)及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三相最佳组成是EL 40-甘油-IPM;制得的纳米微乳为澄清透明的球状液滴,其平均粒径为56.8 nm;高速离心、高温、强光下无分层,也无絮凝或药物析出;与传统片剂、胶囊和水溶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相比,纳米微乳的抗菌活性更高。以上研究表明制备的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是一种质量稳定、高效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与评价甜味绞股蓝叶片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方法]以甜味绞股蓝叶片为原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组成成分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绞股蓝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比值系数分(SRC)为71.61,营养价值较高。在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结论]甜味绞股蓝叶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有利于人体氨基酸营养平衡的天然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2.
保水剂在药用植物绞股兰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的保水剂沾根茎和混土沟施2种方法,研究保水剂在药用植物绞股兰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适量使用保水剂,对绞股兰根茎萌芽、幼苗生长以及产量形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种使用方法中,保水剂混土沟施比沾根茎(浓度为1.0%)效果好;3种不同浓度的保水剂沾根茎,1.0%的保水剂效果较好。适宜的使用方法和适当的用量是促进绞股兰生长、提高产量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手检和机检相结合的方法,查阅了近20年国内相关文献,从绞股蓝的本草考证与研究历史、分类地位与分类系统、资源调查与资源分布、品种选育与品种推广、分子水平的种质研究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方面综述了我国绞股蓝种质资源研究的成就和问题,旨在进一步推动绞股蓝种质资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绞股蓝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对2种绞股蓝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对提取物中总黄酮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不同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最优提取方案为无水乙醇于90℃回流提取2 h。据初步鉴定,绞股蓝提取物中含有黄酮以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无论是Ⅰ型绞股蓝还是Ⅱ型绞股蓝,无水乙醇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其他溶剂提取物,且Ⅰ型绞股蓝中无水乙醇提取物清除能力较强,在浓度为0.6 mg/ml时反应30 min,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51.20%。无水乙醇、浓度75%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维生素C。[结论]野生绞股蓝提取物抗氧化性稍高于人工栽培的绞股蓝,但2种绞股蓝抗氧化效果差异并不大,说明南通地区的土壤等环境适合绞股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的酸雨与Zn(30、400 mg/kg)、Cd(1、15 mg/kg)单独或复合胁迫对绞股蓝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酸度和重金属(Zn或Cd)浓度的增加,绞股蓝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重金属(Zn或Cd)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高酸度的酸雨与高浓度的Zn-Cd复合胁迫对绞股蓝各抗性生理指标的效应大于这3种污染物的单因素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不管酸雨酸度强弱,低浓度的Zn-Cd复合胁迫对绞股蓝各抗性生理指标的效应小于Zn、Cd单因素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甘味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恩五叶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常规硒肥、配合硒肥对甘味绞股蓝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后甘味绞股蓝中硒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以喷施100 mg/kg常规硒肥效果最好,硒含量达到5.865 mg/kg。  相似文献   

17.
绞股蓝是富含人参皂苷类物质的药食两用植物,其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综述了绞股蓝的3种繁殖方式及其相应的育苗技术。自然营养繁殖和人工营养繁殖(地下茎分株、地上茎和叶的扦插及藤蔓压条)是绞股蓝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有性繁殖即用种子进行繁殖,组织培养主要包括以茎尖、茎段和花芽为外植体的组培方式。绞股蓝的育苗技术为绞股蓝人工栽培提供了充足的种苗。  相似文献   

18.
经过筛选处方和优化工艺,采用湿颗粒法研制了新型绞股蓝无糖口含片,并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绞股蓝浸膏粉、甜味剂、清凉剂的用量及润湿剂的浓度等因素对口含片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当以70%乙醇作润湿剂,15%绞股蓝浸膏粉、77%甘露醇、4%阿斯巴甜为材料,再添加上述混合料总量的0.1%薄荷脑和3%硬脂酸镁,60℃的干燥温度,可制得口感好、有绞股蓝特有风味、表面光滑美观、色泽一致、硬度好、崩解性良好、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绞股蓝无糖口含片。  相似文献   

19.
福建甜味绞股蓝茶的保健成分及其市场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建甜味绞股蓝茶是由日本引进种201甜味绞股蓝,经过种植,采用制茶工艺制成的保健茶,其神奇的保健功效使绞股蓝保健茶成为近年来福建省畅销的地产名货,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就其市场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安徽绞股蓝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产8种1变种绞股蓝属植物,种质资源仅次于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皖南山地丘陵和沿江丘陵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分布和分化中心之一。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绞股蓝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具有多态性。长江以北3个不同产地的绞股蓝酶谱较为相近,而与皖南宣城产的该种植物酶谱有较大差异。皖南山地的几个种酶带数普遍少于江北产的种群,每个种都有各自的特征酶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