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检测系统,该生物传感检测系统由集成光学SPR生物传感器、微流池、便捷更换芯片夹具、触摸屏、信号处理电路和USB接口板组成,将该系统用于检测环境刺激中的雌二醇.先在集成光学SPR生物传感器芯片的金膜表面固定雌二醇抗原,然后分别将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 mg·L-1的雌二醇抗原添加到标准质量浓度的样品中进行预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流过光学SPR生物传感器芯片表面,建立了雌二醇测定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为0.997 8.  相似文献   

2.
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农产(食)品质量快速检测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组成,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为例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阐述了生物传感器的3个发展阶段.综述了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上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发展快速、灵敏的动物疫病检测技术对于实现疫病的早期诊断和控制疾病传播十分重要.生物传感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学检测技术,被列为21世纪五大医学检验技术之一,可为动物疫病的检测诊断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新途径.综述了近年来生物传感技术在动物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疫病检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型生化分析系统。近年来,因其具有无需标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实时和快速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临床诊断、转基因成分定性及定量检测、病毒鉴定、环境微生物检测、药物筛选及遗传分析等。它在不需要标记甚至无需纯化生物组分的天然条件下,将核酸探针作为识别因子修饰到传感器芯片表面上,并可实时监测一些特殊的分子互作信息。然而,基于SPR技术的核酸传感器鲜有系统性的报道,因此对有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的形成及其作为核酸敏感检测手段的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简要的介绍,旨在为生物传感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传感与分子信号转换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核酸适体(aptamer)传感技术、纳米结构传感界面构建与传感技术和生物传感器件标准化技术等生物传感与分子信号转换的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这些技术是现场快速的分子检测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H5N1流感病毒的新方法。该研究利用SPR生物传感器以及H5N1单克隆抗体,对H5N1流感病毒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特性如下:1)可实现针对H5N1流感病毒的直接、快速和实时检测,整个过程无需任何标记;2)检测限为104.44 TCID50/mL,低于ELISA方法的103.24 TCID50/mL;3)在抗体消耗量方面,SPR技术要优于ELISA技术近100倍。  相似文献   

7.
便携式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系统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个用于便携式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系统,它由光学SPR生物传感器、微流池、半导体致冷器(TEC)和压紧部件组成.温控微流池温度控制采用PID算法,流动样品与封闭恒温系统进行热交换,实现流动样品与光学生物传感器温度保持恒定.试验表明,当设定温度25℃的最大A/D转换输出值为16 384,温控系统启动4 min后,最大波动量少于±160,实现SPR生物传感器控温精度达±0.01℃,满足实际便携式光学生物传感器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用于快速、准确、灵敏、定量检测动物过敏原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方法]将鼠抗BSA单克隆抗体偶联于SPR生物传感器芯片表面,监测BSA与抗体结合后芯片表面的变化,并基于SPR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微量BSA的新方法,确定其检出限和最佳线性范围,并进行重复性验证和初步应用。[结果]抗体的偶联水平为18 000,对BSA具有良好的亲和能力;BSA质量浓度在6.25~400 ng·m L~(-1)范围内,与SPR响应值的变化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2),方法检测限为33.68 ng·m L~(-1);用建立的SP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BSA的日内RSD为1.12%~3.42%,日间RSD为0.84%~3.98%,均小于5%;SPR方法与ELISA商业化试剂盒检测不同市售食品中BSA含量的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SPR方法可靠性好、稳定性强,适用于食品中过敏原BSA的高通量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9.
以垩白度低的明恢63与垩白度高的9311的基因组DNA为材料设计探针,构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的水稻垩白基因检测方法,并用16个已知垩白度的水稻品种检验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生物素修饰后单联DNA片段探针与羧基传感芯片上链霉亲和素(SA)的结合构建基因芯片,再以100μL 0.16μmol/L的PCR产物与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获得较好的SPR信号;以该方法获得的SPR信号差值的绝对值与水稻垩白成正相关关系,可定性判断水稻品种垩白度的高低;同时,SPR检测方法无需标记,分析过程完全自动化,可实现水稻垩白基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在线检测液态样品,本文研制出一种连续收集液样和检测指标的装置.应用本装置实现了对酸菜液中的大肠杆菌的连续检测,具有精度高、测定时间短等特点,可满足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下的检测需要.为以后应用生物传感器进行工厂化在线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反应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高通量,而且高敏感性等特点,该技术在分子诊断、分子生物学研究、动植物检疫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对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植物病害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压电免疫传感器是将高灵敏度的压电质量传感功能和高选择性的免疫反应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其具有仪器装置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快速、无需标记、能连续监测和准确定量等优点,将在食品兽药残留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肉眼易判断、检测时间短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本文从动物源性食品及植物源性食品两方面,对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进行食品安全基层监管以及食品企业原料现场快速检测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依赖于食品原料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食品原料安全控制,应健全法律制度,提高全民认识;建立管理机制,抑制食品质量安全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大疫病疫情及微生物风险的控制力度,确保畜产品原料安全;加强产地环境监测与控制,积极推广绿色产品生产技术;实行食品溯源制度,完善监控体系;不断完善检测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协作组织,加强指导,有效控制食品原料安全,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陈芝 《现代农业科学》2009,(8):28-29,31
随着社会需求从多数量到高质量的快速转型,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内容.新鲜的蔬菜更是每日餐桌上必备的食物,因此蔬菜生产的安全也是人们食品安全重中之重的监测对象,通过监测、及时治理以确保市民蔬菜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有的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现状,通过与发达国家相比可以发现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检测方式、关键监测技术和设备落后、危险性评估控制技术未广泛采用.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5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技术因具有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可耦合联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综述了近年来Q-TOF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检测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外源添加物、真菌毒素4个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ELIsA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易于标准化、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经济实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临床医学、环境污染控制、食品安全监测、生物、化学等领域。文章综述了应用ELISA检测我国猪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改变了我们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利用的传统思维方式。农业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在粮食安全领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粮食生产管理系统、粮食交通物流系统、粮食储备调控系统、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但是,大数据的运用也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数据收集不全面、非结构化数据难以整合、数据分析技术落后和信息安全等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20.
周妍蕾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127-128,139
近年来,生化技术被不断地用于食品开发与安全监测控制体系来解决食品的营养和安全问题,笔者分别介绍了光谱分析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免疫学技术及膜分离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概况,并指出了这些技术还存在的缺陷,还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