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建立肉鸡成肌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体系,选取11 d鸡胚为材料,利用Ⅰ型胶原酶消化鸡胚胸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成肌细胞,优化成肌细胞培养条件;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成肌分化标志基因表达情况进行细胞鉴定,并利用含2%马血清的培养基诱导其成肌分化。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细胞贴壁后呈纺锤形,39.5 ℃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速度显著高于37.0 ℃(P<0.05);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分析,增殖期与分化期均有成肌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基因成肌因子5(Myogenic factor 5,Myf5)与成肌分化因子1(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1,MyoD)的表达,且与增殖期相比,成肌细胞分化期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与肌肉调节因子4(Muscle regulatory factor,MRF4)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此外,细胞增殖期结蛋白(Desmin)和分化期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HC)呈阳性表达。综上,成功分离获得了肉鸡成肌细胞,并在39.5 ℃培养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增殖能力,为研究肌肉发育及其营养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骨骼肌的生长发育与动物生长性状有很强的关联性,建立鹅成肌细胞培养方法对于鹅骨骼肌生长发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马岗鹅胚胎期15 d左右的胸腿肌组织,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成肌细胞;通过对成肌细胞分化决定因子Myog和成熟肌管标志基因Myh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结合肌管标志蛋白MyHC免疫荧光染色对分离纯化并诱导分化的成肌细胞进行鉴定.本研究发现腿肌成肌细胞增殖分化能力显著高于胸肌,成肌细胞在39℃培养温度下增殖分化能力高于37℃.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马岗鹅胚成肌细胞系,对后续进行鹅骨骼肌发育调控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绵羊成肌细胞的纯化、培养、鉴定及其成肌诱导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绵羊成肌细胞体外纯化、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以及对成肌细胞进行成肌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本试验以绵羊胎儿为材料,采用胶原蛋白酶ⅠA消化分离成肌细胞,分别用Per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和2次差速贴壁法纯化成肌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成肌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蛋白Desmin以及RT-PCR鉴定成肌细胞的定型因子Myf5和MyoD1。细胞传至第二代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利用含2%马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分化诱导并进行MYH1(Myosin heavy chain 1肌球蛋白重链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梯度离心和差速贴壁法均可获得较高纯度的成肌细胞,纯度均在92%以上。RT-PCR结果显示细胞高表达Myf5和MyoD1。细胞符合正常生长规律,生长曲线近似S形。对成肌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大部分细胞融合为肌管,成肌特异性标志MYH1表达呈阳性。本研究获得了绵羊成肌细胞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的方法、高纯度的绵羊成肌细胞系,为以后利用成肌细胞研究肌肉发育调控机理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初生荷斯坦牛的成肌细胞,在不同代次以含体积分数为2%马血清的DMEM进行诱导分化,在之后0、2、4、6、8、10d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收集细胞提取总RNA,检测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牛肌肉发生过程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依据。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肌性相关基因MyoD(生肌决定因子)、MyoG(肌细胞生成素)以及非肌性相关基因A-FABP(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表明:1各代细胞在诱导培养4d后开始有肌管形成,其后越来越多,8d时达高峰。2成肌细胞向成熟肌细胞分化过程中,MyoD、MyoG、A-FABP基因都呈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3高代次成肌细胞比低代次细胞增殖慢,而且在诱导分化后,肌管的数目明显变少;MyoD、MyoG、A-FABP随着代次的升高而下降。故推断MyoD、MyoG以及A-FABP基因会在成肌分化开始后的不同阶段被激活,从而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而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成肌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晨晖  朱道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04-5006
[目的]探讨在体外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化、培养、鉴定的方法及确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新生大鼠的小腿肌肉,采用肌组织块和肌细胞培养两种方法。分别用胰蛋白酶对培养中的肌组织块和肌细胞进行消化,采用离心及差速贴壁法纯化,得到更高纯度的大鼠骨骼肌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原代骨骼肌和传代骨骼肌的细胞培养。传至第2代后,用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观察骨骼肌细胞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并拍照。[结果]此方法分离的细胞成活率较高,体外生长、增殖良好。在分化培养基条件下,细胞分化良好,可融合成肌管。[结论]该实验成功探讨了新生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能力并建立了卫星细胞纯化方法,适用于开展细胞移植和肌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猪肌肉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选取1日龄仔猪背最长肌为材料,无菌状态下将背最长肌剪碎为肉糜状。此后采用浓度为0.2%的Ⅰ型胶原酶消化90 min,再加入浓度为0.25%的胰蛋白酶37℃联合消化30 min。经终止消化、过滤、重悬后将分离得到的细胞置于37℃、5%CO_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选用反复差速贴壁法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纯化,第一次纯化选择在细胞接种2 h后,将未贴壁细胞转移至新培养皿。上清液继续培养18 h后,对卫星细胞进行第二次差速贴壁纯化。当细胞密度达70%—80%时可对细胞进行传代或冻存处理。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2代卫星细胞标志基因Pax7、MyoD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绘制卫星细胞生长曲线。分别添加不同诱导分化液使卫星细胞定向分化为肌细胞、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检测成肌分化标志基因MHC的免疫荧光,鉴定卫星细胞肌管形成情况;油红O染色及油红O定量鉴定卫星细胞诱导成脂分化效果;茜素红染色鉴定卫星细胞成骨分化能力,qRT-PCR检测成肌、成脂、成骨进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两步酶消化和反复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卫星细胞,刚分离的细胞折光性强,贴壁后呈梭形或纺锤形,此后细胞延展并开始快速增殖。卫星细胞特异标志蛋白Pax7、MyoD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呈阳性,表明分离细胞为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过程经潜伏期、生长期最终达到平台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当细胞生长至90%密度时,卫星细胞会出现自融合现象。对分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诱导分化后,可见邻近卫星细胞融合形成大量粗长肌管,多核肌管呈方向性排列,成肌标志蛋白MHC染色呈阳性。qRT-PCR结果显示标志基因MyoD、MyoG在成肌诱导分化过程中二者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成脂诱导后细胞形态变为三角形,连续诱导发现脂滴出现并聚集成大脂滴,油红O染色可见大量红色葡萄样脂滴。油红O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成脂诱导过程中甘油三酯含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各时间点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qRT-PCR结果显示,PPARγ基因表达量在诱导中后期高表达;FABP4在诱导分化第6天达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时间点(P0.01);CEBP/β和HSL表达趋势一致,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诱导成骨分化后,发现细胞形态变为不规则状,诱导后期细胞复层生长形成骨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可见圆形不透明钙化结节,数量和密度较未诱导时期都明显增加,结果表明细胞出现成骨向分化。成骨标志基因BGLAP、RUNX2的表达量也随诱导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相比未诱导细胞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建立了基于联合酶消化和反复差速贴壁实现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的方法,所得细胞增殖能力强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为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用于未来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采用外科手术方法从山羊四肢肌肉或背最长肌获取3mm×3mm肌肉束,置于1mg.mL-1 IV胶原酶中,室温消化30min,分散肌丝,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肌丝;再用0.25%胰酶-EDTA于37℃下消化10min,以释放出骨骼肌卫星细胞(SSC)和其他细胞。连续5代在增殖培养体系(80%DMEM/F12+10%胎牛血清+10%马血清)中采用差速贴壁方法,收集接种后20min的贴壁细胞,对纯化的SSC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SSC特异标志蛋白Pax-7,结果表明:(92.5±3.4)%细胞表达Pax-7,(93.0±1.8)%细胞表达MyoD,说明90%以上细胞为SSC。将纯化的SSC细胞分别在诱导培养体系Ⅰ(93%DMEM/F12+1%胎牛血清+1%马血清+1%non-AA)和II(99%Opti-MEM+1%non-AA)中进行诱导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成肌细胞早期标志蛋白Desmin、MyHC免疫荧光检测诱导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体系Ⅱ能在各种细胞密度(大于1×105个.cm-2)下诱导山羊SSC向成肌方向分化,而采用体系Ⅰ(低血清培养基)且仅当能诱导高密度山羊SSC向成肌方向分化。采用改进的SSC分离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纯度的卫星细胞,比较诱导体系Ⅰ、Ⅱ认为,诱导培养体系Ⅱ适合于山羊SSC成肌诱导分化,为进一步研究SSC成肌分化机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调节是改善肉质的重要途径,最新研究表明,m6A RNA 甲基化修饰在肌肉的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优良的地方品种——广西麻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成熟日龄不同部位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差异,探究m6A甲基化转移酶相关基因甲基化转移酶样蛋白 3/14 (methyltransferase like 3/14, METTL3/14)、Wilm 肿瘤 1-相关蛋白(Wilms’ tumor 1-associating protein,WTAP)和病毒样m6A 甲基转化酶(vir like m6A methyltransferase associated,VIRMA,也称 KIAA1429)在不同部位肌肉组织和成肌细胞分化前后的表达差异,为阐明肌纤维类型组成及转换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ATPase染色法比较广西麻鸡胸部、腿部和背部肌肉群7个部位肌纤维类型、直径和密度等肌纤维性状差异,采用比色法检测成肌细胞分化前后不同时间点内源性m6A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4个基因在广西麻鸡7个部位肌肉以及成肌细胞分化前后的表达差异,并将其与肌纤维性状和m6A甲基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广西麻鸡性成熟日龄胸部肌肉群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全部由白肌纤维组成,腿部肌肉群的耻坐骨肌内侧头、腓肠肌内侧头和缝匠肌均以红肌纤维为主,而髂胫外侧肌以白肌纤维为主,背部肌肉群的背阔肌则以红肌纤维为主;总体上,红肌纤维比例多的肌肉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白肌纤维比例多的肌肉。METTL3、METTL14、WTAP和KIAA1429基因表达存在显著的组织和时间特异性,总体上,在红肌纤维为主的肌肉中的表达量高于白肌纤维为主的肌肉,在分化期成肌细胞中的表达量要显著高于增殖期成肌细胞。肌肉中METTL3、METTL14和WTAP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均在背阔肌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肌肉组织;在耻坐骨肌内侧头和腓肠肌内侧头的表达量次之,显著高于缝匠肌、胸大肌、胸小肌和髂胫外侧肌。KIAA1429基因在腓肠肌内侧头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背阔肌中的表达量次之,显著高于耻坐骨肌内侧头、缝匠肌、胸大肌、胸小肌和髂胫外侧肌;在胸大肌中表达量最低,但与在胸小肌和髂胫外侧肌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在鸡成肌细胞中,METTL3和METTL14基因表达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表现出先持续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刚分离0 h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在诱导分化后2 d(D2)细胞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的高于增殖期和诱导分化当天(D0)细胞中的表达量。WTAP和KIAA1429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也较为一致,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刚分离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至19 h显著上升,D0天略有增加,接着显著上升至D5天达到高峰。同时发现,随着成肌细胞的分化,内源性RNA m6A甲基化水平逐步上升,分化期的水平显著高于增殖期,在D2天甲基化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随后在D5天显著下降,但略高于D0天。肌肉和成肌细胞中,METTL3、METTL14、WTAP和KIAA1429基因的表达两两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肌肉中4个基因的表达与红肌纤维比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白肌纤维比例则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成肌细胞中4个基因的表达与m6A甲基化水平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结论 广西麻鸡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存在差异,所研究的m6A甲基化转移酶4个基因之间协同表达,并可能对鸡肌纤维类型组成、维持及成肌细胞分化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多聚核苷酸(聚肌胞)对新城疫病毒(NDV)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聚肌胞对感染ND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SPF鸡胚和肉鸡进行了病毒抑制试验.结果显示:125和250 靏穖L-1的聚肌胞溶液能明显抑制100倍 TCID50的N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繁殖;5 mg·mL-1的聚肌胞溶液(每个胚0.1 mL)能明显抑制NDV在SPF鸡胚中的繁殖,减轻NDV对鸡胚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病毒血凝效价和鸡胚死亡数.聚肌胞对肉鸡抵抗NDV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肌肉注射0.01 mg·kg-1的聚肌胞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显效率.但反映细胞活性状态的中性红染色(D570值)随着聚肌胞浓度的增大而变小的结果说明,聚肌胞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北京油鸡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建立适于北京油鸡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扩增的培养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北京油鸡骨骼肌卫星细胞提供技术平台。【方法】以15日龄的鸡胚胸肌为材料,采用联合酶消化法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使用Pax7、Desmin、Myod等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对所得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随后进行成肌诱导分化,并比较了3种培养体系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呈阳性,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北京油鸡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诱导后,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的肌管,成肌特异性标志MHC表达呈阳性;对不同扩增培养体系比较,结果表明,培养体系DMEM/F12+15%FBS+2.5ng·mL-1bFG最有利于北京油鸡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结论】该试验成功地分离并鉴定了北京油鸡骨骼肌卫星细胞,建立了适于北京油鸡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扩增的培养体系,同时成功地进行了成肌诱导分化,为今后研究北京油鸡骨骼肌生长和发育的机理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2.
MYCN是癌基因中的核蛋白类调控基因.在前期采用Illumina60kSNP芯片开展的胴体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GWAS)研究中发现,MYCN基因与胸肌、腿肌重达显著相关.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在肌肉发育调控中的作用,采用Q-PCR技术,系统检测成肌细胞增殖分化期、胚胎发育后期和出生至98日龄肌肉组织中MYCN基因的mRNA表达量,并比较12个组织的特异性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鸡成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MYCN基因mRNA表达量在分化期显著高于增殖期(P<0.01),并随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上升;在胚胎期14~21胚龄,mRNA表达量随胚龄的延长而持续上升,18至21胚龄变化显著(P<0.01);在出生至98日龄生产发育阶段,在0~14日龄的表达量呈急剧下降趋势(P<0.01),14日龄后变化不显著(P<0.05).通过12个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MYCN在胸肌、腿肌中的表达量仅次于大脑和下丘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水平.综合各发育阶段的结果表明,MYCN基因参与了肌肉组织发育的调控,其功能主要作用在鸡胚胎发育后期至出生后14日龄之内.该研究为阐明鸡肌肉生长发育的遗传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E2F7在骨骼肌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C2C12成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小干扰RNA干扰C2C12成肌细胞中E2F7的表达,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并利用RT-PCR、CCK-8和EdU等技术检测在C2C12成肌细胞中干扰E2F7后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E2F7 mRNA表达水平在C2C12成肌细胞增殖期极显著高于分化期(P0.01);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的细胞活率和新生细胞比率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扰E2F7显著提升了C2C12成肌细胞中Cyclin E的表达水平(P0.05),极显著促进Cyclin D和CDK4的表达(P0.01);并且干扰E2F7可显著促进E2F2 (P0.05)和极显著促进E2F1及E2F3的表达(P0.01),同时极显著促进与成肌细胞增殖相关microRNAs (miR-7、miR-25、miR-27和miR-92a)的表达(P0.01)。【结论】干扰E2F7可促进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E2F7可能是通过调控经典E2Fs信号通路和成肌细胞增殖相关microRNA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鸡肠上皮原代细胞分离培养方法,进一步研究人源志贺菌对鸡的致病性和为相关侵袭特性提供体外模型,分别取不同日龄鸡胚,用0.1 g/mLⅠ型中性蛋白酶和300 U/mLⅪ型胶原酶联合分离纯化鸡肠上皮原代细胞,筛选其最佳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然后采用0.125%胰酶和0.01% EDTA联合消化进行鸡肠上皮原代细胞传代.结果显示,应用Ⅰ型中性蛋白酶和Ⅺ型胶原酶消化15日龄鸡胚肠组织可获得满意的肠上皮细胞分离效果,细胞贴壁性良好.培养出圆形或多角形单层生长呈“铺路石样”的细胞,培养的细胞在12 h内贴壁,24 ~48 h明显增殖,72 h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生长状况不良.经透射电镜观察鉴定为肠上皮细胞.且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良好.建立的鸡肠上皮原代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鸡肠上皮原代细胞,制备的细胞可以连续传代3次.  相似文献   

15.
山羊胎儿肌肉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成肌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安淮山羊胎儿肌肉干细胞分离培养及成肌诱导分化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调控山羊肌肉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本试验选取山羊胎儿背最长肌肌肉组织,用眼科剪剪成肉糜后,用0.1%的Ⅰ型胶原酶消化40 min,然后利用0.25%的胰酶消化15 min。分离得到的细胞用生长培养基(20%FBS+80%DMEM/F12+青链霉素)培养于37℃、5% CO2培养箱内。培养2h后采用差速贴壁技术对细胞进行纯化,又2h后,重复纯化一次。待细胞生长至70%左右密度时可进行传代培养。每次传代培养均采用差速贴壁30min的方法进一步纯化肌肉干细胞,共纯化至第6代。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第6代细胞中肌肉干细胞标记基因Pax7、MyoD1的蛋白表达情况,从而对分离得到的细胞进行鉴定。当肌肉干细胞生长至70%左右密度时,将生长培养基更换为分化培养基(2%FBS+98%DMEM/F12+青链霉素),诱导细胞向成肌方向分化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细胞诱导分化1d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肌肉干细胞的分化标记基因Myog的蛋白表达情况。另外,分别提取诱导0、1、3、5、7d后的细胞的总RNA,通过反转录试剂盒反转成cDNA后,利用qPCR测定MyoD1和Myog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分离得到的细胞呈贴壁生长,其形态趋于稳定后主要呈长梭形或纺锤形。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的第6代细胞中Pax7和MyoD1蛋白均为阳性表达。采用分化培养基诱导细胞分化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随着诱导天数的增加,细胞开始分化、相互融合成肌管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Myog蛋白呈明显的阳性表达。另外,qPCR结果显示,标志基因MyoD1和Myog均有表达,且MyoD1的相对表达量在分化的第1天相比于0天显著升高并维持到第3天,第5、7天开始显著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增殖期。Myog在分化不同天数的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具有类似的趋向。【结论】分离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安淮山羊胎儿肌肉干细胞,且诱导后展现出较好的成肌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肌肉干细胞成肌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6.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猪肌肉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选取1日龄仔猪背最长肌为材料,无菌状态下将背最长肌剪碎为肉糜状。此后采用浓度为0.2%的Ⅰ型胶原酶消化90 min,再加入浓度为0.25%的胰蛋白酶37 ℃联合消化30 min。经终止消化、过滤、重悬后将分离得到的细胞置于37 ℃、5% 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选用反复差速贴壁法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纯化,第一次纯化选择在细胞接种2 h后,将未贴壁细胞转移至新培养皿。上清液继续培养18 h后,对卫星细胞进行第二次差速贴壁纯化。当细胞密度达70%—80%时可对细胞进行传代或冻存处理。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2代卫星细胞标志基因Pax7MyoD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绘制卫星细胞生长曲线。分别添加不同诱导分化液使卫星细胞定向分化为肌细胞、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检测成肌分化标志基因MHC的免疫荧光,鉴定卫星细胞肌管形成情况;油红O染色及油红O定量鉴定卫星细胞诱导成脂分化效果;茜素红染色鉴定卫星细胞成骨分化能力,qRT-PCR检测成肌、成脂、成骨进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两步酶消化和反复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卫星细胞,刚分离的细胞折光性强,贴壁后呈梭形或纺锤形,此后细胞延展并开始快速增殖。卫星细胞特异标志蛋白Pax7、MyoD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呈阳性,表明分离细胞为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过程经潜伏期、生长期最终达到平台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当细胞生长至90%密度时,卫星细胞会出现自融合现象。对分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诱导分化后,可见邻近卫星细胞融合形成大量粗长肌管,多核肌管呈方向性排列,成肌标志蛋白MHC染色呈阳性。qRT-PCR结果显示标志基因MyoD、MyoG在成肌诱导分化过程中二者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成脂诱导后细胞形态变为三角形,连续诱导发现脂滴出现并聚集成大脂滴,油红O染色可见大量红色葡萄样脂滴。油红O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成脂诱导过程中甘油三酯含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各时间点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qRT-PCR结果显示,PPARγ基因表达量在诱导中后期高表达;FABP4在诱导分化第6天达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时间点(P<0.01);CEBP/βHSL表达趋势一致,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诱导成骨分化后,发现细胞形态变为不规则状,诱导后期细胞复层生长形成骨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可见圆形不透明钙化结节,数量和密度较未诱导时期都明显增加,结果表明细胞出现成骨向分化。成骨标志基因BGLAPRUNX2的表达量也随诱导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相比未诱导细胞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建立了基于联合酶消化和反复差速贴壁实现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的方法,所得细胞增殖能力强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为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用于未来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7.
八眉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域型胶原酶消化5日龄八眉猪仔猪背最长肌组织,分离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接种培养,以RT-PCR 和油红O 染色法对分化前后的细胞进行鉴定,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贴壁率测定,及用MTT法检测增殖活性,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成脂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脂肪含量的变化,分析前体脂肪细胞生长特性和分化能力。结果表明,分离的八眉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呈梭状、形似成纤维细胞,贴壁性能好,贴壁率最高可达90%;细胞生长良好增殖曲线呈“S”型,符合正常的细胞生长规律;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体外自发分化能力弱,但经成脂诱导,可以分化为具有脂肪细胞典型特征的成熟脂肪细胞,分化水平以时间依赖方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21,(1):93-96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盲肠上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试验选用16日龄SPF鸡胚,采用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无菌分离鸡胚盲肠组织,以含不同质量浓度胰岛素(0、5、10、15、20μg/m L)的培养基对盲肠上皮进行体外培养,对细胞克隆形成率、生长曲线和上皮细胞角蛋白18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10μg/m L胰岛素时,鸡胚盲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差异极显著,胰岛素质量浓度为15、20μg/m L时,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增殖略有升高,但与胰岛素10μg/m L组相比,细胞增殖差异不显著;角蛋白18鉴定结果为阳性。表明在体外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培养中,10μg/m L胰岛素能促进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分裂、生长和增殖。胰岛素作为一个体外细胞生长的关键因子,可促进鸡胚盲肠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19.
鹅MyoG基因外显子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 MyoG)是生肌调节因子MRFs (MyoD、MyoG、Myf5和MRF4)家族的一员,它的表达具有控制成肌细胞融合的起始,促使成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使单核成肌细胞转变成为多核的肌纤维,在MyoD家族中具有中心地位.本试验克隆了鹅MyoG外显子1序列,得到其片段长度为438 bp,与鸡MyoG基因的同源性为91.9%,与人、牛、猪等哺乳动物同源性为68%~70%,其氨基酸序列与鸡的同源性达到93.8%.核酸进化树显示,鹅、鸡较早地与哺乳类动物分化开来.分析了该区域编码氨基酸的亲水性、相应区域位于表面可能性和平均电荷,以及密码子的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肌肉因子IL-15(interleukin 15)对猪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IL-15在动物肌肉品质调控和骨骼肌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构建IL-15过表达慢病毒载体GV-492-IL-15,体外无菌分离培养猪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进行成肌细胞验证。将成肌细胞转染IL-15过表达重组慢病毒载体,试验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Control)、转染阴性对照病毒组(IL-15-)和转染GV-492-IL-15(IL-15+)慢病毒试验组(n=3)。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试剂盒分析培养液中IL-15含量,采用CCK-8试剂盒分析成肌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经鉴定后的质粒转染293T细胞,细胞内可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经Western Blot检测,可以观察到20 kD附近处有特征条带;(2)分离培养的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呈梭形或纺锤形,诱导后可分化为呈管状的成肌细胞。将分化后的成肌细胞,进行α-SMA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视野中90%的细胞呈阳性反应,胞浆染成红色,表明细胞为骨骼肌成肌细胞。(3)转染GV-492-IL-15慢病毒后,与对照细胞组相比,成肌细胞内IL-1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01),但培养液中IL-15蛋白水平变化不大(P>0.05)。CCK-8结果显示,过表达IL-15可增强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GV-492-IL-15慢病毒的细胞早期凋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细胞晚期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慢病毒组细胞中caspase-3蛋白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转染IL-15过表达慢病毒可使G1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IL-15是定位在细胞内并发挥作用的,IL-15过表达对猪骨骼肌成肌细胞早期凋亡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抑制其晚期凋亡,并促进细胞增殖。这一研究将为IL-15正向调控猪骨骼肌肌肉品质和治疗相关肌肉疾病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