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是教育部、科技部为切实提升高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能力和水平,整合高校优势资源,服务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南京农业大学依托江苏农村发展学院,对接地方需求,加快其实质性运转,通过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开展定向培养农业推广人才、建立新农村服务基地、提供政策咨询和搭建信息化平台等措施,建立了“立足江苏,服务江苏”的地方模式。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业高校科技推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业高校的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农业高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高校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自身在“科教兴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推广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寇胜利  于雷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79-80,96
我国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科技的支撑,如何尽快而有效地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摆在农业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必须在体制上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政策和机制上加强制定和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高校的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科技》2012,(9):23-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农业,根本在科技和人才。农林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成为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源泉,更应主动融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努力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把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业高校教学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高校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结合实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设,探索出一条农业高校师生参与农村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网络信息服务、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科技推广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和教学科研改革。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作为高校的第三大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以贡献求生存,以服务求发 展。农业作为一个准公共物品,农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涉农高校作为农业技术的生产者和农业人才的培养 者,更要体现自身的作用,定位好自身的角色。新农村服务基地作为涉农高校在基层一线平台载体,承担着乡村振兴、 科技推广、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7.
正导语"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解决大学农业推广服务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自2012年成立以来,经过四年实践,已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农村发展服务载体,让我国的农业科技服务迈上了新的台阶。在科技促进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一直是一道难题。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农业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工作是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在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下,各地方政府大力引进高校入驻,并以合作共建基地的方式引进高校科技与人才资源,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围绕教育部、科技部的建设要求,结合地方农业发展需求开展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随着新农村服务基地在全国各地的建立,其成效逐渐显现,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与矛盾逐步显现,在选择18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通过问卷调研对其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17,他引:1  
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对促进技术推广普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2006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成果为例,总结了9种当前有代表性的推广模式,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推广模式、延伸农技推广服务链条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了体制中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协同创新联盟激发了农业服务的多元动力,相关部委的举措释放了高校农业服务的活力,这些都为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高校在农业推广服务模式、教师考评激励制度、基地建设管理、机构设置及经费来源等方面存在不少现实的挑战。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可以通过加强落实法律法规及政策、不断凝练和创新工作内容与方法、健全教师考评与激励制度、加强基地组织机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等举措更好地利用机遇,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充分发挥大学科技资源,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推进大学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探索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新机制,构建了以农业试验示范站为基础,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核心,以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为支撑,以农民科技示范户为切入点,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结合点,联合地方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创建了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2.
王笑颖  史峥  杨莹光  赵慧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20-5921,5924
首先,以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为依托,介绍了河北省粮食丰产工程课题和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模式的内涵,构建了农业技术示范辐射推广模式,指出农业技术示范辐射模式包括辐射中心、一级辐射点和二级辐射点3级体系。其次,探讨了农业技术示范辐射推广模式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具体表现在:成立各示范县(市)领导小组,实行部领导包片责任制;建立专家顾问指导组,成立课题核心专家组;成立课题技术专家组;成立辐射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和技术人员矩阵式责任制;建立以"试区-专家双向选择"为核心内容的"开放、流动、竞争和协作"的运行机制。最后,提出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进行灵活多样的技术培训等完善农业技术示范辐射模式的对策,以期通过此研究推动农业高新技术的传播,提高农业技术贡献率,为探索新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农业院校农技推广典型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校农技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其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与服务平台进行概述,从解决生态问题、提供农业产后技术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农业综合服务App等方面探索了"互联网+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途径,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农业高校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创新和完善了以农技推广中心、国营农场、农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科技信息服务协同模式。通过对技术产品研发、培训教育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内容的研究,分析其采用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科教培训、技术入股、教育网络联盟的多元结合方式,并在基础环境、业务制度、组织人才和资金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何得桂  高建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515-7518,7521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阐述了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价值,指出建构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既是我国建立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加强多元化农技推广力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对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完善。论述了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限度,指出其面临可持续性发展、体制身份认同、综合功能发挥、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等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  相似文献   

16.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使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并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模式发展3个方面提出加快高校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必须搭建好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服务中心、区域农民培训中心和科技创新与服务重点实验室,同时要加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田云峰  苏磊 《农业科技管理》2012,31(2):64-67,78
文章阐述了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制约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因素,并从加强农业科技公益性研究与示范推广、扶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增加财政支持农技推广、建设基层农技队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培育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主体等方面提出促进河南省农技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是把专家系统知识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项计算机技术。为了更好的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其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换中的重要的积极作用,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的开发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采用基于农业智能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基础之上的二次开发方法已经成为主流。重点介绍基于PAID5.0的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流程、知识规则库的建立及功能模块设计,为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提供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