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以邻苯二酚作为底物,采用比色法测定氧化产物的方法对香蕉皮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性质进行研究,以期为防止果蔬褐变和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香蕉皮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4.5和5.5,70℃水浴处理5 min完全失去活性,100℃沸水浴处理20 s可以钝化香蕉皮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香蕉皮PPO的最适反应底物浓度为0.16mol/L.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香蕉皮PPO的K_m=14.48 mmol/L.v_(max)=O.151 OD_(420)/min.  相似文献   

2.
茎瘤芥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较为系统地研究茎瘤芥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POD)的有关酶学特性。[方法]以3个品种的茎瘤芥种子为试材,测试其7d内种子的发芽情况,探讨了种子发芽韭、发芽势与其过氧化物酶的相关性。[结果]以愈创木酚为底物,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70mm。永安小叶POD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20℃,动力学参数Km=0.093mol/L,Vmax=0.14OD/min;优榨1号POD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30℃,动力学参数Km=0.046mol/L,Vmax=0.088 OD/min;乾兴榨菜POD的最适pH值为5.2,最适温度为30℃,动力学参数Km=0.063mol/L,Vmax=0.108 OD/min。动力学分析表明,POD与愈创木酚结合力最强,POD热稳定性较好,在70℃保温30min仍有50%以上的活力,维生素C和亚硫酸钠对POD活力抑制效果好。[结论]茎瘤芥种子的发芽力与其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增减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狗头枣过氧化物酶(POD)的催化特性及抑制剂和激活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狗头枣POD最适pH 6.5~7.5左右,最适温度40℃,最适底物浓度0.1mol·L~(-1);抑制剂浓度0~21mol·L~(-1)时,抑制强弱顺序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EDTA,当抗坏血酸浓度21 mmol·L~(-1)时,狗头枣POD残存酶活为12.8%,狗头枣POD活性随三氯化铁和硫酸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三氯化铁的激活效果明显高于硫酸铜;当温度高于55℃时,热处理对狗头枣POD的钝化效果较显著;55℃处理30 min,POD残存活力68.2%;80℃处理25 min、85℃处理20 min或90℃处理10 min可以完全钝化狗头枣POD。  相似文献   

4.
环状芽孢杆菌果胶酶及木聚糖酶活性测定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环状芽孢杆菌果胶酶及木聚糖酶的催化特性,更好发挥它们的催化性能,从pH值、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离子浓度几个方面研究了环状芽孢杆菌A6中果胶酶与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方法.结果表明,果胶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条件是:0.5%的果胶溶液用pH10.5的0.2mol/L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配制,测定温度45℃,酶反应时间5min;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的最适条件是:0.8%的木聚糖溶液用pH7.0的0.2mol/L,磷酸缓冲液配制,测定温度55℃,酶反应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的天山雪莲果为材料,研究了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最适温度,拟合了米氏方程并求得了Km、Vmax,并探讨了不同抑制剂对PPO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6.5,最适温度为45℃;以邻苯二酚为底物,km=0.061mol/L,Vmax=776.4U/min·g;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剂对PPO的抑制作用大小为:NaHSO3﹥L-cys﹥Vc﹥柠檬酸。  相似文献   

6.
以“白梨”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cv.Baili)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及透析法提取PPO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对PPO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值变化。结果表明:PPO的最适温度为30—40℃,在30℃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值为5.0和7.0,pH值为6.0和9.0时酶的稳定性较好;维生素C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PPO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维生素C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菊芋块茎多酚氧化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菊芋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PPO的最适pH、最适温度、热稳定等特性和不同化学物质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其最适pH为7.4,pH 3.5环境可有效抑制酶活性;最适温度为45 ℃,在70 ℃以下,其热稳定性较强,大于80 ℃时,热稳定性急剧下降,生产上可采用80 ℃热处理2 min使酶失活;0.04 mol·L-1的柠檬酸和亚硫酸氢钠对PPO活性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冠梨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黄冠梨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黄冠梨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在不同反应pH值、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底物和抑制剂条件下的PPO活性。[结果]该酶的最适温度为25℃,50℃以上PPO活力明显受抑制;最适pH值为6.0;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31 7 mol/L;以绿原酸作为底物时,Km=0.018 9 mol/L;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0.2~1.0 mmol/L),所用抑制剂的抑制能力从强至弱排列为L-Cys>Vc>Na2S2O3>NaHSO3>EDTA-Na2。较高浓度的CaCl2、NaCl也可对黄冠梨果皮PPO产生抑制作用。Cu2+能提高黄冠梨果皮PPO活性。[结论]绿原酸在黄冠梨果皮酶促褐变中的作用值得重视;采取调节pH值、热烫、添加安全抑制剂可以明显控制该PPO活性。  相似文献   

9.
铁棍山药PPO的最适底物、热稳定性及褐变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铁棍山药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底物、热稳定性及不同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铁棍山药PPO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在较低温度(20~40℃)下其PPO能保持较稳定的活性,较高温度(40~80℃)下其活性快速下降,80℃下保温10 min,PPO活性几乎为零;抑制剂对PPO活性的抑制效果依次为: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植酸>柠檬酸。  相似文献   

10.
对用黑曲霉植酸酶基因构建的一株重组酵母E22所产植酸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各种酶学性质,表明E22植酸酶分别在pH2.5~3.0和pH5.5左右具有2个最适pH峰,有活性pH范围为pH2.0~7.5,pH2.5时的最适温度为45℃左右、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2mol/L、比活为493328.7u/mg、受Fe^2+抑制,pH5.5时的最适温度为55℃、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1mol/L、比活为624376.2u/mg、受Ca^2+和Zn^2+抑制,85℃热处理10min酶活性保留70%,pH2.5下用胃蛋白酶、pH5.5下用胰蛋白酶处理6h后酶活均保留90%左右,分子量为61.7KD,等电点在4.5到5.0之间.  相似文献   

11.
孔庆新  祝冬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7-12028,12033
[目的]研究蒲菜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性质。[方法]研究蒲菜PPO的吸收光谱和动力学性质,并对温度、pH、底物浓度、抑制剂等因素对蒲菜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蒲菜PPO催化邻苯二酚的产物在41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动力学方程为:V=0.982[S]/(4.97+[S]),其中,V为反应速度;[S]为底物浓度。蒲菜PPO最适温度为30℃,在95℃、2 min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抑制蒲菜PPO活性;蒲菜PPO最适pH为6.8,当pH(5.4或pH(7.2时可以有效降低蒲菜PPO活性;柠檬酸、亚硫酸钠、抗坏血酸、EDTA-2Na等抑制剂对PPO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蒲菜PPO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可为蒲菜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姬松茸不同部位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研究了不同pH、温度、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并建立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邻苯二酚为底物的条件下,姬松茸PPO的最适pH为6.4,最适温度为30℃,米氏常数(Km)为6.23×10-3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42 mol.L-1.min-1;柠檬酸对PPO的抑制效果不明显,NaHSO和异V-Na对PPO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有效抑制的含量分别为0.18%和0.21%.  相似文献   

13.
以磨盘柿(Diospyroskaki Thunb.)果皮为试材,提取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并进行纯化。经过30%~70%硫酸铵沉淀分离、SephadexG-25脱盐柱脱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底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后乙醇脱氢酶纯化倍数为41.80倍,活性回收率为44.73%。将乙醇脱氢酶酶液分别置于20、30、40、45、50、55和60℃温育后测定,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pH5.0、7.0、8.0、9.0、10.0和11.0下乙醇脱氢酶的最适PH为10.0;在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戊醇为反应底物时,最适底物为丁醇;金属离子中,K^+0和Na^+对活性略有增强的作用,二价金属离子除Mg2+几乎没有影响之外,Zn2+、Mn2+和Ca^2+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u^2+和Fe^3+则完全抑制了酶的活性。在25℃,pH10.0的条件下ADH氧化乙醇的米氏动力学参数Km值为8.33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021μmol/min。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受温度、pH、金属离子、底物的影响较大,并且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酶活性才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多酚氧化酶(PPO)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以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果实PPO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余甘子果实PPO作用的最适底物,同时探究反应体系pH、反应温度、底物浓度、抑制剂对余甘子果实中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PPO作用的最佳底物为焦性没食子酸,最适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10℃,底物最佳浓度为0.14 mol/L,抗坏血酸(VC)、柠檬酸、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4种抑制剂对余甘子果实PPO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抗坏血酸对余甘子果实PPO活性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影响牡丹试管苗多酚氧化酶(PPO)酶学特性的因素,为牡丹的高效组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供试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研究温度、pH值、PPO提取液添加量及底物的类型和浓度对牡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牡丹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与最适pH分别为25 ℃和6.0,最适PPO提取液添加量为1 mL。牡丹PPO的最适作用底物为咖啡酸,其最适浓度为0.08 mol/L。【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pH值和培养温度,同时结合化学抑制剂调控牡丹PPO活性,可以达到在牡丹组织培养中减少褐化现象、提高试管苗生根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黄皮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浓度及抑制剂等因素时黄皮果实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皮PPO具有同工酶,PPO的最佳底物浓度为0.14mol·L-1,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40℃,当温度高于60℃时,PPO的活性明显降低,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等4种抑制剂对黄皮PPO的活性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其中,抗坏血酸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越好,抑制率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多酚氧化酶的生化特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南美白对虾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探测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比较分析了抗坏血酸、亚硫酸钠、植酸和EDTA对PPO的抑制作用以及不同包装连头对虾在不同温度(-2、0、3、7℃)下贮藏期间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虾PPO活性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5℃;4种抑制剂(1mg·mL-1抗坏血酸、2mg·mL-1亚硫酸钠、1mL·L-1植酸及0.1mg·mL-1EDTA)对南美白对虾PPO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以1mL·L-1植酸抑制作用最强;南美白对虾在贮藏过程中PPO活性逐渐上升,真空环境中PPO活性受到抑制,贮藏温度越低,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8.
鲜菊芋块茎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鲜菊芋块茎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PPO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等特性和不同化学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结果]菊芋皮部的PPO活性和褐变强度分别是心部的2.04和1.88倍;PPO最适pH值为7.4,最适温度为35℃,85~90℃热处理1~5min可使该酶失活。[结论]0.4‰的亚硫酸氢钠(NaHSO3)或柠檬酸(CA)对PPO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鸡腿菇多酚氧化酶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酚(C6H6O2)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98nm下测定鸡腿菇Coprinus comaus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析其pH值、温度及底物浓度等因素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腿菇PPO活性的最适pH值4.0~5.0,最适温度20℃,在沸水浴30s后酶基本被钝化.鸡腿菇酶促褐变反应的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为0.64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08U·min-1.对鸡腿菇不同部位的PPO活性分析表明,菌盖PPO活性>菌柄(上)>菌柄(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高职学生实验《多酚氧化酶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筛选合适的实验材料.[方法]选取马铃薯和紫薯比较研究块茎与块根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最适底物、最适温度等特性.[结果]两者PPO最适底物均为邻苯二酚;马铃薯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紫薯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10 ℃.[结论]经综合比较,该实验以马铃薯作为实验材料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