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佐剂蛋白大肠杆菌热敏性肠毒素LTRG与鸡新城疫疫苗(NDV)联合冻干制品的免疫效果。选择不同剂量的佐剂蛋白与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LaSota抗原配比,按生产程序制备冻干疫苗。经滴鼻途径免疫雏鸡,检测血清抗体、粘膜抗体水平,分析不同配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含4μg LTRG佐剂蛋白的NDV冻干疫苗,免疫雏鸡血清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添加组及NDV疫苗组,差异显著;粘膜IgA抗体与NDV疫苗组比较,差异极显著。LTRG佐剂蛋白与鸡新城疫疫苗配伍制备冻干疫苗,能增强免疫雏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尤其是可产生较好的粘膜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造成接种失败的原因:(1)首免时间不当。母鸡接种过鸡新城疫疫苗后,会产生抗体,并通过卵黄传给雏鸡.雏鸡3日龄时抗体滴度最高,此后便逐渐下降.10-14日龄时降到无保护力的免疫临界水平,此时接种能收到较好效果。若母鸡未接种过鸡新城疫疫苗,首免时间应为1日龄。  相似文献   

3.
 雏鸡 1日龄人工感染鸡贫血病毒 (CAV) ,于 8日龄接种 L asota疫苗 ,免疫后 2 8d进行新城疫强毒 (v NDV)攻击 ,以同龄未感染 CAV和用 L asota疫苗免疫并经 v NDV攻毒雏鸡为对照 ,检测其免疫保护效应 ,胸腺和脾脏 T细胞数量及 T细胞增殖反应 ,法氏囊和脾脏 Ig G+、Ig M+、Ig 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G、Ig M、Ig A含量 ,血凝抑制抗体 (HI)滴度等。结果表明 ,CAV人工感染并用新城疫 (ND)疫苗免疫雏鸡经 v NDV攻击后的免疫保护率为 6 0 % ,对照组雏鸡 v NDV攻击后免疫保护率为 10 0 % ,胸腺和脾脏 T细胞数量和 T细胞增殖反应、法氏囊和脾脏Ig G+ 、Ig M+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血清 Ig G、Ig M、Ig A含量及 HI抗体滴度 ,均较对照组雏鸡显著降低。说明感染鸡贫血病毒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的免疫保护效应及免疫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学》2000,34(6):77-80
雏鸡 1日龄人工感染鸡贫血病毒 (CAV) ,于 8日龄接种 L asota疫苗 ,免疫后 2 8d进行新城疫强毒 (v NDV)攻击 ,以同龄未感染 CAV和用 L asota疫苗免疫并经 v NDV攻毒雏鸡为对照 ,检测其免疫保护效应 ,胸腺和脾脏 T细胞数量及 T细胞增殖反应 ,法氏囊和脾脏 Ig G+、Ig M+、Ig 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G、Ig M、Ig A含量 ,血凝抑制抗体 (HI)滴度等。结果表明 ,CAV人工感染并用新城疫 (ND)疫苗免疫雏鸡经 v NDV攻击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益生菌能否增强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局部黏膜组织的免疫效果,雏鸡分别于ND疫苗免疫后第0,7,14,21天及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攻击7d后或死亡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派伊尔结的IgA,IgM,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益生菌协同ND疫苗组雏鸡局部黏膜的IgA,IgM,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分别在免疫后7d明显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P<0.05);NDV攻击后,益生菌ND疫苗免疫雏鸡的局部黏膜组织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益生菌是疫苗的理想佐剂之一.  相似文献   

6.
选用了鸡新城疫(ND)Ⅰ系 Vero 细胞苗,用于非免疫10d 龄雏和25d 龄雏。结果显示,Vero细胞苗对10d 龄雏是不安全的,危险的。但对25d 龄雏则是安全的。Vero 细胞苗对具有母源抗体的18d 龄和33d 龄雏的免疫接种证明是安全的、有效的,其免疫期持续达6个月,仍可保护雏鸡耐受鸡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的攻击。这一实验表明,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早期应用 Vero 细胞苗可以大大地简化免疫程序,即雏鸡首免后,可延长到开产。再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7.
用新城疫(ND)分离强毒油佐剂灭活苗和NDV La Sota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带有新城疫母源抗体的雏鸡,免疫后每7d采集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HI抗体.并于免疫后第21、28、35 d用鸡新城疫分离毒和NDV F_(48)E_9分别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免疫鸡的HI抗体水平没有大的差异,分离毒株灭活苗对鸡新城疫强毒感染的免疫保护效力优于La Sota灭活苗.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是由禽I型副粘病毒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以消化道、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生产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甘孟候,2003)。鸡新城疫病普遍存在,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本文从鸡新城疫发病机理、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免疫防治和鸡新城疫疫苗研究等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9.
范方胜 《农技服务》2014,(3):125-125
<正>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群最容易发生的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通过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有效的措施。而适合首次免疫(简称首免)的日龄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种鸡场种鸡免疫状况不同,雏鸡的母源抗体也不相同,所以首免日龄亦不同。本文主要介绍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首免日龄的确定方法。1、鸡新城疫的首免日龄①母源抗体的影响。种鸡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由卵黄传递给雏鸡,称为母源抗体。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力高,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雏鸡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的红细胞凝集抑制(Hi)抗体滴度和免疫保护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感染IBDV雏鸡一次接种ND疫苗后的Hi抗体滴度和免疫保护力,明显低于未感染IBDV的对照雏鸡;人工感染IBDV雏鸡二次接种ND疫苗后的Hi抗体滴度和免疫保护力,比一次接种ND疫苗时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控制临床中赛鸽新城疫的发生,将分离到的鸽新城疫河北毒株(HB株)灭活后制备成水佐剂疫苗,并对其物理性状、安全性、毒性、最佳免疫剂量和抗体产生时间、免疫持续期和保护效果及与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对比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使用0.10%甲醛37℃灭活16 h可彻底将病毒灭活,并且对病毒的效价影响最小;制备的水佐剂疫苗安全无毒副作用,采用0.3 mL剂量免疫雏鸽后7 d,有较低水平抗体产生,21 d抗体水平达到8.1 log2,28 d达到顶峰9.0 log2;免疫30 d后保护指数为100.0;与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进行对比发现,制备的水佐剂疫苗攻毒保护率为100%,而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仅为30%;制备的水佐剂疫苗在4℃条件下可保存180 d,20℃条件下可保存90 d。综上,采用鸽新城疫病毒HB株制备的水佐剂疫苗可在免疫后短时间内产生有效抗体,并且在受到强毒攻击时较鸡新城疫疫苗的保护率高。  相似文献   

12.
在对鸡进行新城疫免疫的同时,利用鸡屎藤蒸馏物滴鼻,研究了鸡屎藤蒸馏物对雏鸡脾脏、法氏囊等免疫器官和机体抗体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鸡屎藤蒸馏物可显著促进雏鸡脾脏(P0.05)、法氏囊(P0.01)等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增长,显著提升雏鸡抗体水平(P0.01)。因此,鸡屎藤蒸馏物可显著增强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可开发为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3.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virus,NDV)是引起禽类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的病原,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虽然有疫苗可用于该病的预防,但由于对病原的致病机理、免疫机理了解不充分,一直没能从根本上控制该病。近些年来,VLPs(Virus-like Particles,VLPs)技术在病毒的组装和出芽机制的研究以及某些传染病的疫苗开发上应用广泛,以VLPs技术阐述了NDV出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带有母源抗体1日龄和10日龄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进行滴鼻免疫后,检测血凝抑制抗体(Hi),了解母源抗体对不同日龄雏鸡免疫的影响,从而比较1日龄和10日龄雏鸡免疫效果。结果表明1日龄带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用Ⅱ系鸡新城疫疫苗滴鼻免疫能够产生免疫应答,但免疫期很短。10日龄雏鸡Ⅱ系苗免疫后20天,Hi 下降到0.5log2,完全失去了对强毒攻击的保护能力。从而得知新城疫Ⅱ系苗对雏鸡免疫效果较差。作者认为,为了适应农村个体户养鸡免疫困难的需要,可以在孵房对1日龄雏鸡免疫但20日龄时应重复免疫。对10日龄免疫的雏鸡30日龄时应进行第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人参皂苷抗鸡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机理,试验用鸡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雏鸡,采取人参皂苷口服,观察试验鸡只的临床症状及体重变化,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人参皂苷组可以明显推迟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病毒(NDV)雏鸡的发病日龄,缩短病鸡的发病过程。试验鸡饲喂人参皂苷后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促进抗体的产生。说明人参皂苷可以降低病毒对组织的损害程度,增强雏鸡对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抗体免疫持续期,从而指导鸡病防控,试验将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试制的三批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经颈部皮下分别接种7日龄和21日龄SPF鸡,7日龄鸡于免疫后第7 d、11 d、14 d、21 d、28 d、1个月、2个月和3个月采血;21日龄鸡于免疫后第7 d、11 d、14 d、21 d、28 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和5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免疫鸡血清中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和禽腺病毒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三批疫苗免疫7日龄SPF鸡后,免疫后11 d后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和禽腺病毒产生抗体,21~28 d三种病毒抗体均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1个月,免疫后3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三批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后,免疫后11 d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和禽腺病毒产生抗体,三种病毒的抗体在免疫后21~28 d达到抗体高峰,高峰期持续至免疫后2个月,免疫后3个月开始下降,免疫后5个月下降到有效保护标准以下。说明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免疫2周龄以下的鸡免疫持续期为2个月,免疫2周龄以上的鸡免疫持续期为4个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经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细胞适应毒免疫的种鸡提供的母源抗体在雏鸡抗REV感染中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分别对有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的雏鸡人工感染REV野毒,比较它们的生长速度和对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灭活苗免疫后的抗体反应。【结果】在没有REV母源抗体的商品代肉鸡,1日龄感染REV不仅造成生长迟缓,还会显著抑制对NDV和AIV (H5和H9)疫苗的免疫反应。由致弱的REV疫苗免疫的父母代种鸡提供的母源抗体,不仅可预防REV野毒感染引起的生长迟缓,也可预防REV引起的对NDV和AIV灭活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在1日龄攻毒REV后,有REV母源抗体组对所有三种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都显著高于无母源抗体组。免疫后4周,有母源抗体组和无母源抗体组对NDV、AIV-H9和AIV-H5的血凝抑制(HI)抗体滴度分别是3.36±2.04 vs 1.58±1.69(P<0.01),6.27±3.87 vs 0.71±1.60(P<0.01)和6.72±3.92 vs 0.54±1.44(P<0.01)。【结论】来自免疫种鸡的REV母源抗体不仅有效地预防雏鸡感染REV,而且有效地预防或减弱REV感染造成的生长迟缓及其对NDV和AIV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VA5复方免疫增强剂与市售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以下简称“新支流三联疫苗”)合用免疫黄羽肉鸡,检测免疫后肉鸡的抗体效价、细胞因子及生产性能变化,评价VA5对鸡新支流三联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羽肉鸡免疫含VA5的新支流三联疫苗后,在相同免疫剂量和免疫时间,血清和支气管肺泡冲洗液中针对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9))的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无VA5疫苗组的;泪液及小肠黏液中针对NDV、IBV和AIV(H9)的IgA抗体效价均高于无VA5疫苗组的;血清中IFN–γ和IL–4质量浓度均极显著高于无VA5疫苗组的;肉鸡出栏前,免疫含VA5的新支流三联疫苗组针对NDV和AIV(H9)的HI抗体合格率高于无VA5疫苗组的;添加VA5,提高了肉鸡平均成活率和上市率,同时降低了平均料肉比、呼吸道致病发病率和死淘率,增加了鸡只均质量,只均综合经济效益增幅达11.67%。综上所述,VA5免疫增强剂能提高新支流三联疫苗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效力,同时提高了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18周龄SPF种鸡在用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弱毒疫苗免疫接种后,均在11d内产生REV特异性抗体。种鸡在免疫后1~15d内均未检出病毒血症。在开产后在5个月的产蛋期内,来自免疫种鸡的雏鸡100%REV母源抗体阳性。对3日龄雏鸡的攻毒试验表明,相对于无母源抗体的SPF鸡,REV母源抗体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弱经接种REV低代毒造成的生长迟缓、中枢免疫器官萎缩及其对NDV和AIV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禽疫苗免疫增强剂”与鸡新城疫IV系活疫苗同时免疫雏鸡后 ,其血液中的HI抗体效价和ANAE T淋巴细胞百分比持续性高于单独使用IV系活疫苗免疫雏鸡 ,且在大部分时间内差异显著 (P <0 0 5 )。在攻毒试验中 ,加免疫增效剂组保护率为 93 3% ,单独免疫组保护率为 8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