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红  杨胜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76-11478
[目的]确定微波辅助制备棉籽油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方法]以棉籽油为原料,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将其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影响酯交换反应的因素依次为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7∶1,反应时间3min,反应温度50℃,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2%,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得率可达95%以上;该试验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美国ASTMPS121-99生物柴油的质量标准。[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利用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
罗菊香  崔国星  张琳君  陈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48-21349,21471
[目的]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马来酸单淀粉酯。[方法]将木薯淀粉经乙醇活化之后,以马来酸酐为酯化剂,丙酮为反应溶剂,吡啶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马来酸单淀粉酯的制备条件。[结果]制备马来酸单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淀粉用量为1 g,反应温度为50℃,活化淀粉和酸酐的摩尔比为1∶3,吡啶用量为1 ml,反应时间为7 h。[结论]采用最佳的制备条件,制得取代度为0.332的马来酸单淀粉酯。  相似文献   

3.
谢俊彪  龙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83-13084
[目的]研究棉粕浸提棉籽油来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方法]以棉粕浸取棉籽油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溶剂、浸提时间、提取温度、浸提溶剂与棉粕质量比对提取率的影响,以及反应时间、醇油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的影响。[结果]浸提棉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甲醇(3:1)混合液为溶剂,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h,溶剂与棉粕质量比为4:1(ml:g),此时棉粕油的提取率为99.6%。最佳酯交换反应条件为:以KOH为催化剂,反应时间60min,醇油物质的量比7:1,催化剂用量1.2%,此条件下的生物柴油收率可达96.9%。[结论]为棉粕的综合利用以及生物柴油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NaHCO3催化微波辐射法合成乙酰水杨酸。[方法]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碳酸氢钠作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对乙酰水杨酸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取6.3 g水杨酸和9 ml乙酸酐时,催化剂碳酸氢钠用量0.7 g,微波辐射功率400 W,辐射时间80 s。在此条件下,乙酰水杨酸产率达76.38%。[结论]该研究为乙酸水杨酸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  相似文献   

5.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和牛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反式脂肪酸在动物细胞内经△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本文就CLA的生物合成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共轭亚油酸在反刍动物中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和牛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异构体混合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反式脂肪酸在动物细胞内经A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饲料、瘤胃微生物、瘤胃PH值以及品种等都对CLA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CLA的营养调控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碱异构化法制备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工艺,得到高转化率的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为辣椒副产物综合利用及制备共轭亚油酸的新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共轭亚油酸转化率为指标,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油比和溶油比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CCD),分析不同因素对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辣椒...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能从菊苣中提取得到具有保肝作用的香豆素,研究菊苣中香豆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香豆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提取溶剂、溶剂用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筛选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菊苣药材粉末用其10倍量的70;乙醇浸泡6h,提取3次,每次2.5h.[结论]采用所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能从每百克菊苣药材中提取得到0.575 g香豆素,提取效率较高,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乙酰水杨酸。[方法]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以苯甲酸钠作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合成乙酰水杨酸。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微波辐射苯甲酸钠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工艺条件,并探讨合成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乙酰水杨酸的最佳合成工艺为:6.3 g水杨酸,9 ml乙酸酐,催化剂苯甲酸钠用量0.4 g,微波功率240 W,辐射时间90 s。在此优化条件下,乙酰水杨酸产率达67.07%。[结论]与传统合成工艺相比,微波辐射合成乙酰水杨酸反应时间短,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10.
传统油脂共轭反应制备共轭亚油酸多采用有机溶剂,这种工艺存在溶剂残留等潜在问题。研究了红花油以水为溶剂的碱性异构化合成共轭亚油酸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水油比、油碱比对共轭反应的影响,得到工艺条件的数学模型。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14℃,反应时间4.9h,水油比=4.3,油碱比=1.3。在此条件下,反应转化率可达到97.64%。  相似文献   

11.
共轭亚油酸的制备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轭亚油酸(CLA)是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的一组构象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文章概述了CLA不同制备方法及分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共轭亚油酸(CLA)的功能及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轭亚油酸(CLA)是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的一组构象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文章概述了CLA在抑制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脂肪沉积、增强机体免疫等方面的功能及各种因素对CLA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玉米蛋白粉的水解条件优化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玉米蛋白粉水解的最适酶及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利用其制备生物活性肽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9种酶对玉米蛋白粉进行水解,采用甲醛滴定法测定水解度,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玉米蛋白粉双酶水解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玉米蛋白粉最佳预处理条件为121℃热处理30min。对该预处理后的玉米蛋白粉进行2709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双酶水解,在加酶量为4%、水解时间为4h、pH7.0、温度45℃条件下水解度能够达到32.4%。[结论]该结果为制备高F值寡肽、降压肽等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完善了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八角籽仁油脂的各种性质,利用微波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方法]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FeCl3固体超强酸和KF/γ-Al2O3型固体超强碱为催化剂进行比较。[结果]以固体超强酸超强碱作催化剂,无水硫酸镁作脱水剂,微波档为保温档,油醇比例为1∶20,反应时间为5 min,催化剂用量5%时,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0.15%,并且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好。[结论]用八角籽仁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是一种新的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简称CLA)是一系列含有共轭双键、具有位置和构象异构的十八碳二烯酸的总称,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异构体。共轭亚油酸具有抗癌、降低脂肪沉积、增强免疫能力等许多生理活性。本文对CLA的来源与合成、主要生物学功能、降低动物脂肪沉积的机理以及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等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农业废弃物制备溢油吸附剂的方法。[方法]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改性,将玉米秸秆、玉米芯、木屑作为原材料制备出可生物降解的溢油吸附剂。用XRD和SEM表征,比较改性前后3种材料的结构变化。[结果]温度为37℃,最佳培养基为小米和麦麸固体培养基,改性时间为21 d,改性玉米秸秆、玉米芯、木屑吸油量分别为9.03、7.69、6.26 g/g。[结论]该研究可为真菌改性农业废弃物制备吸附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超临界CO2中利用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转化亚油酸、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可行性。[方法]以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底物溶解性、酶粉经超临界CO2处理后活性变化的基础上,研究超临界CO2温度、压力、酶粉的记忆pH和水分活度对共轭亚油酸合成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底物亚油酸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和温度而改变,当压力超过15 MPa时,底物开始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酶粉经超临界CO2处理后的活性随压力和时间产生较大变化;超临界CO2压力、温度、酶粉的记忆pH和水分活度均对CLA产率产生影响,单因素试验所得的较好条件是压力为15 MPa,温度为37℃,pH值为4.0,水分活度为0.4~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在超临界CO2中酶法合成CLA是可行的,但催化反应的条件优化、酶在体系中的选择性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菜籽油作为原料,在常压下水解制备脂肪酸。[方法]研究在常压下温度(95±5)℃水解菜籽油制备脂肪酸,讨论油水比、催化剂(浓硫酸)、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和时间对菜籽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乳化剂用量4%(W/W),催化剂量15%(W/W),油水比1:2,水解时间17h。在该条件下,水解产物的酸值达180.3mg/g。[结论]利用菜籽油在常压下进行水解反应,能制备出工业上常用的脂肪酸,而且转化率可达93.8%。  相似文献   

19.
复合脂肪酶催化黄连木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丽媛  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3886-3887
[目的]为生物柴油的制备提供依据。[方法]以黄连木籽油为原料,复合酶为催化剂,通过黄连木籽油与乙酸乙酯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不同因素(复合酶比例,油酯摩尔比,有机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碱加入量)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结果]生物柴油得率在复合酶比例和反应时间达到最佳条件(1∶5、15 h)前快速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在油酯摩尔比、有机溶剂、反应温度、有机碱加入量达到最佳条件(1∶7、叔丁醇5 ml、45℃、油重的10%)前,生物柴油得率快速增加,而后剧烈下降。[结论]以黄连木籽油为原料,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得率为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