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病鸡的输卵管囊肿液中脱落的上皮细胞感染SPF鸡胚及BHK21、Vero、L929细胞,观察3~10d鸡胚死亡情况及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检测等.结果为SPF鸡胚感染后盲传15代,1~11代基本无鸡胚死亡,12~15代鸡胚有死亡.细胞感染后第1代可见到CPE,敏感性L929>Vero>BHK21细胞,被感染的细胞及卵黄膜(第4代起)CF呈阳性;电镜观察到胞浆中有衣原体;Giemsa染色光镜下可见包涵体颗粒;碘染色及磺胺嘧啶敏感试验均呈阴性;病毒学及细菌学检测阴性;雏鸡感染试验阳性;病鸡肝、脾、输卵管等组织病理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病鸡的输卵管囊肿液中脱落的上皮细胞感染SPF鸡胚及BHK21、Vero、L929细胞,观察3~10 d鸡胚死亡情况及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检测等.结果为SPF鸡胚感染后盲传15代,1~11代基本无鸡胚死亡,12~15代鸡胚有死亡.细胞感染后第1代可见到CPE,敏感性L929>Vero>BHK21细胞,被感染的细胞及卵黄膜(第4代起)CF呈阳性;电镜观察到胞浆中有衣原体;Giemsa染色光镜下可见包涵体颗粒;碘染色及磺胺嘧啶敏感试验均呈阴性;病毒学及细菌学检测阴性;雏鸡感染试验阳性;病鸡肝、脾、输卵管等组织病理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鸡痘鹌鹑化弱毒不仅能够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复制,而且经过试验也可以在犊牛睾丸细胞(以下简称BTC)上复制。本试验结果表明:鸡痘鹌鹑化弱毒在BTC上培养传代至第6代后,细胞产毒效价达10^-55EID50/0.2mL左右,达到了《兽用生物制品规程》的制苗标准。这为试验用BTC代替SPF鸡胚生产鸡痘活疫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插入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SY681。将pSY681-IBVS1转染已感染亲本鸡痘病毒S-FPV-017株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使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与鸡痘病毒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产生表达鸡IBVS1蛋白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BVS1。在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蓝斑筛选且进一步纯化14代。S1基因的PCR检测表明,获得的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能够稳定遗传,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试验证实该重组病毒在CEF内真实地表达了分子量约为90Ku的具有免疫学活性的IBV S1糖蛋白。  相似文献   

5.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构建Rep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研究PCV2复制过程中的亚细胞分布。本研究借助PCR方法扩增PCV2的Rep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中,并转染PK15细胞和Vero细胞。结果显示,重组的pEGFP—PCV2-Rep融合蛋白能够在PK15细胞和Vero细胞中表达。结论认为pEGFP—PCV2-Rep质粒转染PK15细胞和Vero细胞后48h,PCV2的Rep蛋白主要定位在PK15细胞和Vero细胞的细胞核。  相似文献   

7.
鸡痘鹌鹑化弱毒在犊牛睾丸细胞上培养传至7代,各代次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经测定至第6代病毒收获液在犊牛睾丸细胞(BTC)上的致病变作用(CPE)最明显,细胞产毒效价最高可达105.5 EID50/0.2 mL.另外,对7个代次的病毒液进行的安全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收获液安全有效,符合制苗标准.此试验为用BTC生产鸡痘活疫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将从患病鸡中分离到的衣原体分别接种于 5~ 7日龄SPF鸡胚、L92 9、Vero、BHK -2 1  细胞上 ,进行培养观察 ,以期进一步了解鸡衣原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衣原体分离株仅能引起个别SPF鸡胚死亡 ,且死亡无规律性 ,三种细胞对其敏感性强弱依次为L92 9>Vero >BHK -2 1  细胞。根据国外报道的禽衣原体MOMP基因两端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以提取的衣原体基因组DNA为模板 ,运用PCR技术成功地扩增了MOMP全基因。这为今后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鸡衣原体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重组疫苗在SPF鸡中进行连续传代评估表达ILTV g B和UL3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将重组疫苗在SPF鸡体内连传5代,未观察到接种鸡有不良反应。接种鸡仅短暂排毒且重组病毒在环境中存在时间极短,而同居非免疫鸡未被感染,表明重组病毒不具有水平传播能力。免疫后14 d对第1代和第5代接种鸡进行鸡痘强毒株攻击,保护率均在90%以上,表明重组疫苗具有较好的保护力。第5代病毒与第1代病毒相比,UL32基因的序列无任何变异,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且各代次毒株毒价稳定,无毒力返强现象。以上结果显示,表达ILTV g B和UL3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