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麦饲喂对大河乌猪干腌火腿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的作用,为大河乌猪养殖管理和肉制品加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长白猪×大河乌猪”二元杂交的仔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麦饲喂(玉米饲喂为对照)到100 kg(180日龄)、130 kg(210日龄)、160 kg(250日龄)后,选用其后腿肉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二次撒盐加工成干腌火腿,食盐添加量为原料肉重的8%,取含有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的肉块,绞碎后测定食盐、蛋白质、水分、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蛋白质氧化、脂肪氧化水平的差异。【结果】与饲喂玉米相比,从100-160 kg,大麦型日粮组的大河乌猪干腌火腿脂肪含量降低了2%-4%,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4%,蛋白质和脂肪氧化程度减小;大河乌猪体重达到160 kg时,干腌火腿的食盐含量降低了1.03%,水分含量增加了4.5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最高的是130 kg体重组中饲喂大麦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高的是160 kg体重组中饲喂玉米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最高的是130 kg组的饲喂大麦组。饲喂大麦会显著降低100 kg、130 kg组大河乌猪干腌火腿中棕榈酸(C16:0)含量(P<0.05),显著降低130 kg、160 kg组的硬脂酸(C18:0)含量(P<0.05)。与饲喂玉米型日粮组相比,大麦型日粮组的大河乌猪干腌火腿中PUFA含量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UFA/SFA)显著增加(P<0.05)。随着大河乌猪体重的变化,干腌火腿中羰基含量先升高再趋于稳定。大麦型日粮组中大河乌猪干腌火腿的羰基含量均显著低于玉米型日粮组(P<0.05)。在大麦型日粮组中,大河乌猪体重对干腌火腿中TBRAS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玉米型日粮组中,130 kg 体重组的TBARS值显著低于100 kg、160 kg体重组中的TBARS值。饲喂大麦的大河乌猪体重达到160 kg时干腌火腿的品质最佳,其食盐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PUFA含量分别为7.96%、48.38%、34.64%、8.52%和12.18%,PUFA/SFA和n-6/n-3的比率分别为0.31和30.25,羰基含量和TBARS值分别为0.62 nmol·mg-1蛋白质和2.14 mg·kg-1。【结论】饲喂大麦增加大河乌猪干腌火腿的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强其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山核桃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473-2474
[目的]分析山核桃仁油的脂肪酸组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核桃仁油、红松籽油、接骨木油和橄榄油为材料,利用GC/MS对各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找出山核桃仁油的特色。[结果]共鉴定出山核桃仁油中的5中化合物,即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含量分别为63.48%、19.90%、11.96%、3.31%和1.35%;山核桃仁油中n-6:n-3脂肪酸比例为5.31,与我国推荐的n-6∶n-3脂肪酸比例(4-5)∶1非常接近;山核桃仁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4.3∶1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偏高,但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和a-亚麻酸,均为人体必须脂肪酸。[结论]山核桃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n-6∶n-3脂肪酸比例合理,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三种中国淡水鱼肌肉脂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鲢、大口黑鲈和团头鲂三种养殖淡水鱼肌肉脂质的含量、分布、成分及脂肪酸组成,调查了鲢肌肉脂质含量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肌肉脂质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极性脂,中性脂含量影响决定了肌肉的总脂含量。(2)腹部肌肉的脂质含量是背部的2-5倍。(3)鲢肌肉的脂质含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4)主要的脂肪酸有16:0、16:1n-9,18:2n-6,18:3n-3,20:5n-3和22:6n-3,多烯酸的含量是15.8-32.9%,∑n-3与∑n-6的比率是2.5(鲢)、2.7(大口黑鲈)和0.3(团头鲂)。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鲢、大口黑鲈和团头鲂三种养殖淡水鱼肌肉脂质的含量、分布、成分及脂肪酸组成,调查了鲢肌肉脂质含量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肌肉脂质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极性脂,中性脂含量影响决定了肌肉的总脂含量。(2)腹部肌肉的脂质含量是背部的2-5倍。(3)鲢肌肉的脂质含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4)主要的脂肪酸有16:0、16:1n-9,18:2n-6,18:3n-3,20:5n-3和22:6n-3,多烯酸的含量是15.8-32.9%,∑n-3与∑n-6的比率是2.5(鲢)、2.7(大口黑鲈)和0.3(团头鲂)。  相似文献   

5.
以精制鲽鱼油和豆油分别作为n-3及n-6系列脂肪酸源,配制5种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的饲料,进行连续8周饲喂军曹鱼幼鱼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的n-3/n-6脂肪酸比值为2.57时,军曹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最高;饲料中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军曹鱼血清5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n-3/n-6脂肪酸比值的降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饲料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军曹鱼肌肉和肝脏的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军曹鱼饲料中适宜的n-3、n-6脂肪酸比例为2.98∶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花椒籽对育肥猪脂肪酸组成和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1)组织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288头3月龄体质量相当且健康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花椒籽代替基础饲粮中0%(对照组)、2.5%(Ⅰ组)、5%(Ⅱ组)和7.5%(Ⅲ组)玉米进行饲喂,试验期100 d,试验结束后采集育肥猪肝脏、背肌和肾周组织测定脂肪酸含量,利用荧光定量qPCR检测FABP1基因在育肥猪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添加花椒籽显著改善育肥猪背肌和肝脏中SFAs、MUFAs和PUFAs水平,试验I组背肌和肝脏SFAs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背肌、肝脏和肾周PUFAs显著升高(P<0.05);猪FABP1基因CDS全长383 bp,共编码127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相比,其编码区第53位T突变为A;FABP1基因在花椒籽饲喂育肥猪的肝、脾、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盲肠和背肌组织均显著上调表达(P<0.05),在肾脏中显著下调表达(P<0.05),试验Ⅱ组脾脏、空肠、直肠和背肌中FABP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  相似文献   

7.
《饲料博览》2014,(4):4-4
给32只美利奴育肥羔羊饲喂大麦秸秆和浓缩料,并分别添加棕榈油(CTRL组)、亚麻籽(+LS组)和单独的槲皮素(+QCT组)或混有亚麻籽的槲皮素(LS+QCT组),来评估其对肉品质的影响。屠宰后,用背最长肌胸段来研究脂肪酸含量,在冷藏条件下将背最长肌切片来测定脂质的稳定性。亚麻籽增加了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20:5n-3;22:5n-3;22:6n-3)的含量,但与槲皮素一起使用时共轭亚油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此外,添加槲皮素可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添加亚麻籽可以降低肉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表明,在饲喂亚麻籽日粮时,添加槲皮素无论是从营养上还是从商业上(保质期)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肝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肝中脂肪酸的含量,分析肝脏中脂肪酸组成与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连续6周饲喂高脂饲料并结合每周皮下注射2次CCl4的方法诱导C57BL/6J小鼠的NAFLD。小鼠肝脏中脂肪酸经乙醚提取和BF3/甲醇溶液衍生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 (GC-MS) 选择离子方式进行检测。样品中脂肪酸通过检索质谱数据库和脂肪酸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病理学检查表明成功诱导C57BL/6J小鼠的NAFL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肝中C14:0、C16:0、C18:0和C20:3含量显著升高 (P<0.01),C15:0、C18:1、C18:2和C18:3 (n-3)含量显著降低 (P<0.01),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增加(P<0.01),其余类别的脂肪酸均显著降低 (P<0.01)。n-6 和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产物/前体比值显著升高(P<0.01),n-6/n-3 PUFA [C20:4/(C20:5+C22:6)]的比值显著降低 (P<0.01)。【结论】NAFLD小鼠肝脏中SFA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以及 n-6 PUFA与 n-3 PUFA代谢紊乱不仅是NAFLD产生的效果,也是促进NAFLD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薛山  贺稚非  肖夏  李洪军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1):2241-2250
【目的】探讨不同热加工处理后伊拉兔肌内磷脂在冷藏期间的动态变化,为伊拉兔肉及其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伊拉兔背部最长肌为原料,用3种不同的热加工方式(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各样品在0-9 d冷藏期间肌内磷脂的含量,并用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酸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此外,将主要8个设计因子(原料、3种热加工方式和4个贮藏时期)作为X变量,以肌内磷脂脂肪酸作为Y变量,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对伊拉兔的肌内磷脂脂肪酸组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在0-9 d冷藏期间,经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处理后伊拉兔的肌内磷脂含量(干重%)均有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6-9 d冷藏后期,其中,微波处理更能维持伊拉兔肌内磷脂含量在冷藏期间的稳定性。在此期间,伊拉兔肌内磷脂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而PUFA的比例在贮藏过程中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6-9 d贮藏期间各样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尤其是长链PUFA)下降幅度最大。锡箔烘烤较之另外两种热加工方式更能够抑制冷藏期间肌内磷脂不饱和脂肪酸(UFA),尤其是PUFA的降解。此外,在0-9 d冷藏期间,加工后伊拉兔肉样品肌内磷脂脂肪酸的n-6/n-3比值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但是仍处于推荐的范围之内。相比之下,蒸煮处理更能有效地维持伊拉兔肌内磷脂脂肪酸的n-6/n-3比值处于较低的波动范围。经PLSR分析证实,当采用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3种热加工方式时,伊拉兔肌内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受冷藏时间的影响要大于热加工方式。在冷藏期间,伊拉兔肌内磷脂中绝大多数的脂肪酸都发生了差异性变化,尤其在0-3 d时,MUFA(C17:1)和PUFA(C20:2n-6,C20:4n-6,C20:5n-3,C22:5n-3和C22:6n-3)显著下降,而SFA(C16:0和C18:0)显著升高(P<0.05)。比较3种热加工方式,蒸煮处理更有助于保护伊拉兔肌内磷脂在冷藏期间的脂肪酸组成。【结论】加工方式和贮藏时间都能够影响伊拉兔肌内磷脂的含量与组成。当采用蒸煮、微波和锡箔烘烤3种热加工方式时,伊拉兔肌内磷脂组成受冷藏时间的影响要大于热加工方式。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出发,烹调时应尽量选择温和的热加工方式,并缩短加工后的冷藏时间。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卵巢和肝胰腺中的EPA(20∶5n-3)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在产卵后恢复到未成熟期的水平.18∶2n-6和20∶4n-6呈现一定幅度上升,分别在成熟期(Ⅴ)达到最高.18∶1n-9在肝胰腺中呈现一定幅度上升,而在卵巢中则下降.DHA(22∶6n-3)在卵巢中呈现波动,成熟期最低;肝胰腺中相对稳定而轻微下降.随产卵次数增加,卵中的16∶0、总的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及DHA/EPA的比值呈上升趋势,18∶2n-6,20∶4n-6,22∶6n-3及总的n-6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18∶1n-9,20∶5n-3,22∶5n-3及总的n-3含量呈下降趋势.分析结果表明,n-3、n-6系列脂肪酸,特别是DHA、EPA、18∶2n-6、20∶4n-6对卵巢和幼体的发育非常重要,不同脂肪酸之间的平衡也很重要.在斑节对虾亲虾饲料中应提供丰富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并保持适宜的n-3 /n-6、PUFA/SFA、DHA/EPA之比.  相似文献   

11.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卵巢和肝胰腺中的EPA(20∶5n-3)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在产卵后恢复到未成熟期的水平.18∶2n-6和20∶4n-6呈现一定幅度上升,分别在成熟期(Ⅴ)达到最高.18∶1n-9在肝胰腺中呈现一定幅度上升,而在卵巢中则下降.DHA(22∶6n-3)在卵巢中呈现波动,成熟期最低;肝胰腺中相对稳定而轻微下降.随产卵次数增加,卵中的16∶0、总的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及DHA/EPA的比值呈上升趋势,18∶2n-6,20∶4n-6,22∶6n-3及总的n-6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18∶1n-9,20∶5n-3,22∶5n-3及总的n-3含量呈下降趋势.分析结果表明,n-3、n-6系列脂肪酸,特别是DHA、EPA、18∶2n-6、20∶4n-6对卵巢和幼体的发育非常重要,不同脂肪酸之间的平衡也很重要.在斑节对虾亲虾饲料中应提供丰富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并保持适宜的n-3 /n-6、PUFA/SFA、DHA/EPA之比.  相似文献   

12.
以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含量(w)为1.12%、2.40%、3.70%、5.85%的4种配合饲料或冰鲜杂鱼喂养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雌亲鱼1周年,研究饲料中n-3 HUFA含量对性腺、肌肉和肝胰脏等组织的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织中的脂质含量在各投喂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1.12%、2.40%和3.70%(w)投喂组,其性腺和肌肉脂质中18:2n-6、二十碳五烯酸(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n-3 HUFA的含量与饲料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存在较明显的平行变化趋势;在性腺脂质中,1.12%、2.40%、5.85%(w)投喂组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1.12%(w)投喂组的n-3 PUFA、n-3 HUFA的含量都显著低于冰鲜杂鱼投喂组(P〈0.05);在1.12%、2.40%和3.70%(w)投喂组,上述3种组织中的n-3 PUFA、n-3 HUFA、DHA含量以及DHA/EPA比值都显著高于饲料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和比值(P〈0.05).结果表明,花尾胡椒鲷组织中的脂肪酸构成受饲料中n-3 HUFA含量影响,受影响的顺序是性腺〉肌肉〉肝胰脏;组织对n-3 PUFA、特别是DHA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保留作用,说明这些脂肪酸在性腺发育成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刀鲚和湖鲚幼鱼生长代谢及肌肉脂肪酸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鲚鱼幼鱼的机体代谢与营养情况,以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nsis) 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幼鱼形体指标,消化酶的活力和含量以及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和脂肪酸成分,比较其生长性能和肌肉脂肪酸成分的差异,评价其营养价值并探讨生态习性差异对其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刀鲚幼鱼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比湖鲚幼鱼的低,脂肪酶活力是湖鲚幼鱼脂肪酶活力的3倍,肝脏内未累积过多的脂质过氧化物有害物质。(2)刀鲚幼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比例达到16.13%,是湖鲚幼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比例的1.5倍,粗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湖鲚幼鱼(P〈0.05)。(3)刀鲚幼鱼肌肉中检测出21种脂肪酸,湖鲚幼鱼肌肉中检测出17种脂肪酸,湖鲚幼鱼体内没有检测出C22∶1、C24∶1、C20∶3n-6和C20∶4n-6脂肪酸。湖鲚幼鱼肌肉中的∑n-3、∑n-6以及∑n-6/∑n-3比例都比刀鲚幼鱼的高,但是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比例显著低于刀鲚幼鱼(P〈0.05)。  相似文献   

14.
浓缩方法及保存条件对小球藻藻膏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缩方法 (离心法、明矾絮凝法和壳聚糖/海藻酸钠混合溶液絮凝法)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a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保存条件下(常温、冷藏和冷冻)藻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离心浓缩组(简称离心组)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占干物质的23.38%,壳聚糖/海藻酸钠混合絮凝浓缩(简称壳/海组)为14.12%,明矾絮凝浓缩组(简称明矾组)仅为4.17%,3组的粗脂肪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用3种浓缩方法得到的藻膏中均检测出相同种类的脂肪酸,其中主要脂肪酸为16:0、16:1和20:5n-3。但3组之间各种脂肪酸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明矾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38.55%)分别为离心组(50.87%)和壳/海组(52.23%)的76%和74%,而饱和脂肪酸总量(31.74%)约为离心组(20.33%)和壳/海组(19.07%)的1.6倍和1.7倍。3)小球藻藻膏分别在常温(14.5~18.5℃)下保存3周、4℃下保存8周、-24℃下保存半年时,其脂肪酸种类保持不变,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也无明显变化;但在-24℃下保存1年时,20:5n-3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由初始值的41.81%和50.87%减少至39.50%和47.84%,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则由初始值的27.54%增加至30.20%。  相似文献   

15.
大刺鳅生殖季节雄鱼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定贵  陈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75-18677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大刺鳅的营养价值和改进大刺鳅亲鱼培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大刺鳅生殖季节雄鱼精巢、肌肉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脂肪酸在大刺鳅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在雄鱼精巢、肝胰脏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种类不同;雄鱼精巢C22:4n-6含量最高,达33.52%;肌肉中C18:1n-9c含量最高,达23.24%;肝胰脏中DHA含量最高(45.68%)。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以肌肉最多,分别为31.18%和35.0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肝胰脏最高(59.52%),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n-3系列脂肪酸含量以肝胰脏最高(50.03%)。[结论]给大刺鳅投喂DHA及AA含量高的饲料原料有助于n-3PUFA在肝胰脏中作为营养物质储存,同时加大C22:4n-6投喂量有助于性腺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李祯  李祺  李红灯  张成 《现代农业科技》2023,(7):164-167+171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被植物精油和酸化剂复合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68.42±0.37 kg)的育肥猪20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1 g/kg包被植物精油和酸化剂复合物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复合物显著提高育肥猪末重、平均日增重以及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对山东微山湖产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的常规体组成、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宽体金线蛭体中水分、粗蛋白、总脂肪、灰分和糖类的质量分数(鲜重)分别为85.61%、11.24%、0.95%、0.77%和1.43%;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到宽体金线蛭体组织中总氨基酸含量为614.58mg/g(干重),其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和甘氨酸(Gly)含量较高,蛋氨酸(Met)含量较低。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到宽体金线蛭含有31种脂肪酸,其中廿碳烯酸占总脂肪酸的40.08%,尤以花生四烯酸(20:4n-6)含量最高,可达13.48%;油酸(18:1)含量占总脂肪酸的13.24%,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分别占总脂肪酸的35.31%、46.66%和24.41%;∑n-6PUFA/∑n-3PUFA比值达3.24,远远高于淡水鱼和海水鱼。宽体金线蛭独特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特点或许是其高药用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国黄牛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及皮下脂肪含量与其脂肪酸组成相关性。【方法】选取大理石花纹等级2级以上(含1级和2级)、3级和4级的黄牛胴体各10头,分别测定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背最长肌水分和肌内脂肪含量与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相关。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顺式油酸含量最高,其次是饱和脂肪酸(SFA)中的棕榈酸和硬脂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很少,主要是亚油酸。背最长肌棕榈酸、硬脂酸及SFA与肌内脂肪含量没有相关性,膜脂和储存脂肪中SFA百分含量趋于一致。【结论】油酸、MUFA百分含量以及M/S与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正相关,大理石花纹越丰富,肌内脂肪中油酸和MUFA百分含量越高,M/S比值也越高;而亚油酸、PUFA、n-6PUFA百分含量及P/S、n-6/n-3都与肌内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大理石花纹越丰富,肌内脂肪中亚油酸、PUFA、n-6PUFA百分含量及P/S、n-6/n-3比值都越低。皮下脂肪中n-3PUFA含量显著低于肌内脂肪n-3PUFA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虾的脂肪酸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采用GC-MS分别对中国对虾肉和对虾头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对虾肉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3.69%;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3.67%;多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的52.53%。虾头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11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2.63%;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2.82%;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脂肪酸的44.58%。虾肉和虾头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是棕榈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均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亚油酸。中国对虾肉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15.40%,DHA高达14.90%,而对虾头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也高达5.48%,DHA达8.73%;中国对虾肉中的∑PUFA n-3与∑PUFA n-6的比值为1.58,对虾头中的∑PUFA n-3与∑PUFA n-6比值为0.66,均大大高于推荐的∑PUFA n-3与∑PUFA n-6日常膳食比值。无论是中国对虾肉还是对虾头均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采用GC-MS分别对中国对虾肉和对虾头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对虾肉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3.69%;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3.67%;多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的52.53%。虾头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11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2.63%;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2.82%;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脂肪酸的44.58%。虾肉和虾头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是棕榈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均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亚油酸。中国对虾肉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15.40%,DHA高达14.90%,而对虾头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也高达5.48%,DHA达8.73%;中国对虾肉中的∑PUFA n-3与∑PUFA n-6的比值为1.58,对虾头中的∑PUFA n-3与∑PUFA n-6比值为0.66,均大大高于推荐的∑PUFA n-3与∑PUFA n-6日常膳食比值。无论是中国对虾肉还是对虾头均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