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生素C对视黄酸受体γ基因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内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视黄酸受体γ基因(RARγ)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维生素C可显著抑制RARγ基因的表达,但是不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RT-PCR技术检测分析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A在猪的成纤维细胞内分别作用12、24和48 h后,视黄素X受体β基因(RXRβ)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维生素A对RXRβ基因的作用效果不同,12 h时,30.0μg·μL^-1组可显著诱导RXRβ基因的表达,24 h时,10.0μg·μL^-1组可显著诱导RXRβ基因的表达,48 h时,各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根据拟南芥中参和维生素C合成和代谢关键酶的氨基酸序列,经在公共数据库中搜索比对获得了水稻中参与维生素C合成相关基因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这些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器官以及发育种子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维生素C合成相关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鞘和籽粒,茎和根中的表达量最低,而幼嫩叶片中...  相似文献   

4.
中间偃麦草RAR1基因的分离及其在小麦背景中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RAR1是大麦抗白粉病基因和多种植物抗病(resistance, R)基因介导的抗病信号途径中的重要信号元件。为明确RAR1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的作用,为小麦广谱抗病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开展了本研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RT-PCR和RACE方法分离克隆中间偃麦草RAR1基因,通过酶切和连接构建该基因的单子叶高效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法转化小麦,对转基因小麦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表达分析和抗病鉴定。【结果】分离克隆出中间偃麦草RAR1基因,其编码蛋白具有典型的RAR1功能结构域;构建了中间偃麦草RAR1基因的单子叶高效表达载体pUBI∷RAR1;用基因枪法轰击小麦推广品种扬麦12幼胚愈伤组织1 545个,获得152株再生植株,通过PCR检测出阳性植株18株,转化率为1.17%;对T1、T2代转基因材料进行PCR检测、RT-PCR分析和白粉病抗病鉴定,结果表明转入的RAR1基因能够在小麦背景中遗传,RAR1基因的超量表达可提高小麦对白粉病菌的抗性、拓宽小麦的抗病谱。【结论】分离出中间偃麦草RAR1基因,RAR1基因在小麦中超量表达可提高小麦对白粉病菌的抗性、拓宽其抗病谱,可以作为小麦白粉病广谱抗性分子育种的潜在的重要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5.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在体外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内,Vc对视黄素X受体β基因(RXRβ)的表达调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Vc对RXRβ基因的表达调控效果不同,其中终浓度为30μg·μL^-1组的RXRβ基因的表达水平在Vc作用48 h后出现了显著升高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不同日龄大白猪视黄酸γ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以大白猪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对其RARγ基因在1日龄9、0日龄1、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大白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内,RARγ基因在其子宫和卵巢中持续表达,而且在子宫中的表达量一直持续较高,且不同组织间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在360日龄时所检的11个组织均表达该基因,且表达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RARγ基因在猪体内运载视黄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他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比较普洱茶提取物、普洱茶多糖、葡萄籽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绿茶多酚及维生素C 6种天然抗氧化物对体外培养人衰老成纤维细胞(HDF)的作用机制,研究普洱茶等天然抗氧化物对抗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功效。试验建立了HDF衰老细胞模型,用含低质量浓度(3.125,6.250μg/m L),中质量浓度(12.500,25.000μg/m L)和高质量浓度(50.000,100.000μg/m L)的6种组分的培养基培养1~7 d,采用MTT法及荧光定量PCR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相对存活率以及细胞SOD1,SOD2,CAT,GPx及线粒体D310和D-loop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低质量浓度组的6种天然抗氧化物和中、高质量浓度组的普洱茶多糖和维生素C能显著提高衰老HDF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绿茶多酚和绿茶提取物可提高衰老HDF细胞SOD1,SOD2,D310和D-loop基因的表达量;普洱茶多糖可显著提高SOD1,GPx和D-loop基因的表达量;维生素C能显著提高SOD1和GPx基因的表达量。可见,6种天然组分均有延缓HDF细胞复制性衰老的功效,且不同天然抗氧化组分之间对细胞的抗衰老功效具有不同的细胞、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维生素E和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精子获能的影响,以及与获能有关的关键基因在获能后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在获能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维生素E(0、0.5、1.0、1.5、2.0 mg/m L)或Gln(0、5、10、15、20 mg/m L),并分别将其与精子悬液一同培养,以孕酮诱导顶体反应,通过涂片染色镜检得到顶体发生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得到获能相关基因蛋白激酶A催化亚单位β(PRKACB)和ACP6(acid phosphatase 6,lysophosphatidic)在获能后的表达。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浓度为1.0 mg/m L的维生素E对精子顶体发生率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添加质量浓度为15 mg/m L的Gln,精子顶体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维生素E最佳质量浓度处理组(1.0 mg/m L)的PRKACB和ACP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Gln最佳质量浓度处理组(15 mg/m L)处理后,基因PRKACB、ACP6在获能后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获能液中添加维生素E和Gln对兔精子获能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同时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为了提高生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根据GenBank中拟南芥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GMP)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拟南芥cDNA中扩增出了GMP基因编码区片段,分别连上CaMV 35S启动子、MYC序列和NOS终止子后将含GMP基因的表达盒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中,获得含有GM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2301-GMP-myc。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生菜,获得了64株转基因植株,PCR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已被成功导入生菜基因组中并表达。采用HPLC-ELSD测定转基因生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多数转基因生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对照植株。转基因生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约为对照的2.5倍。该研究证明过量表达GMP基因是提高生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营养和基因表达存在着一定关系,即养分的摄入量影响基因的表达。营养素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元素等。文章综述了基因表达与营养元素中维生素C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维生素C营养素对不同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生物学技术来研究C4H基因在山葡萄着色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揭示山葡萄果皮着色的分子机理;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山葡萄C4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4H基因在山葡萄8个不同转色时期的表达量,将克隆获得的山葡萄C4H基因完整的ORF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并通过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 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为了验证山葡萄C4H基因的功能,构建了表达载体pC C4H并转化农杆菌GV3101.用菌液浸泡花序法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在含50 mg/L Kan的培养基上对T_0代种子进行筛选.克隆获得的山葡萄C4H cDNA全长1 735 bp,开放阅读框1 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该基因表达产物分子质量为57.70 KDa,等电点值9.06.C4H基因在山葡萄果皮转色各个时期均存在表达;该基因原核表达产物与预期大小一致,表明原核表达成功,拟南芥遗传转化先后得到3个阳性幼苗.对移栽成活的2株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为阳性, 2株叶片颜色均变成紫红色;经花色素苷质量浓度的测定表明其质量浓度比对照组植株高出3倍.在拟南芥中花色素苷质量浓度虽然较低,但还是能少量合成,说明其花色素苷生物合成途径是开通的,只是积累的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及干扰素两种因子对胃癌MKN45细胞的影响.方法将视黄酸及干扰素同时加入胃癌细胞系MKN45中进行细胞培养,用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状况,并通过Northern blot和免疫组化测定p16,p21及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干扰素(IFN)协同全反式视黄酸(ATRA)可有效地抑制MKN45细胞生长,癌细胞经联合用药诱导后p16和p21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c-myc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视黄酸受体RARα基因在MKN45细胞中呈低水平表达,经ATRA和IFN诱导后表达水平提高.结论 ATRA联合IFN诱导可调节p16和p21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胃癌MKN45细胞生长,这可能与细胞中RARα基因高水平表达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β-酪蛋白基因在不同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中β-酪蛋白mRNA进行检测以评价GMEC乳蛋白合成的功能.同时,比较商品化小鼠乳腺癌细胞C127、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中β-酪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原代培养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1能够检测到β-酪蛋白基因的表达,在激素诱导下,GMEC-3细胞中能检测到β-酪蛋白基因mRNA,但C127和T47D细胞系中均无法检测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中药复方多糖对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淋巴细胞IL-2、IL-4、IL-12 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将500羽京红1号蛋鸡按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分组,采集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0、75、50、0μg/mL中药复方多糖共培养24 h,收集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IL-2、IL-4、IL-12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均能显著增强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IL-2、IL-4、IL-12基因mRNA的表达量(P0.05)。(2)中药复方多糖剂量为50μg/mL时,AA、BC基因型鸡IL-2、IL-4、IL-12基因mRNA的表达量最高,中药复方多糖剂量为100μg/mL时,BB基因型鸡IL-2、IL-4、IL-12基因mRNA的表达量最高。【结论】中药复方多糖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各MHC B-LβⅡ基因型鸡IL-2、IL-4、IL-12 mRNA的表达,且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淋巴细胞最适中药复方多糖免疫调节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雌激素受体的基因信息及其表达特性,采用RACE-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特性分析及其在17α-炔雌醇(EE2)暴露下的基因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青鳉雌激素受体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雌激素受体基因同源性较高,特别是DNA结合结构域(DBD)在进化上高度保守,配体结合结构域(LBD)次之;OM-ERα/β1/β2在所检测的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青鳉肝脏、性腺、脾脏和肠中表达量较高;OM-ERα在肝脏中的表达和OM-ERβ1/β2在性腺中的表达,雌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EE2浓度为5、50、500ng/L的水体中暴露96 h后,海水青鳉仔鱼中的分子标志物卵黄蛋白原基因(vtg1)被显著诱导(P0.05),且呈浓度依赖关系;中浓度(50 ng/L)的EE2诱导仔鱼OM-ERβ1基因表达,OM-ERβ2对EE2暴露呈现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趋势;攻毒试验结果表明,OM-ERα和vtg1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暗示EE2可能主要通过ERα调控vtg1基因的表达;EE2攻毒下,β亚型存在一种倒U型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表明:克隆获得的海水青鳉3个雌激素受体亚型基因OM-ERα/β1/β2,为后续开展海水模式鱼类雌激素受体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OM-ERα/β1/β2的组织表达特性及EE2对仔鱼OM-ERα/β1/β2表达的不同调控,显示出海水青鳉3种ER亚型基因存在着不同的生理功能,且其对环境污染物的应答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6.
动物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制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用中国奶山羊β-乳球蛋白基因的5′、3′-侧翼区和β-酪蛋白基因的第1内含子构建动物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205C3.细胞表达试验结果显示,p205C3载体能够指导lacZ基因在SV40 T基因转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不能指导该基因在COS-1细胞和山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将人激肽释放酶(hKLK1) cDNA克隆入p205C3载体,用获得的重组载体p205C3KLK1注射哺乳期小鼠,然后取其心、肝、脾、肺、肾、脑、肌肉、胰腺和乳汁,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乳汁中的酶活性高达255.65 U·mL-1,其他组织中的酶活性与正常小鼠无差异.结果表明p205C3载体不仅能有效地指导外源基因在山羊乳腺细胞和小鼠乳腺中表达,而且表达具有较好的组织特异性,可以用于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肌动蛋白β-actin是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的常用内参基因,测定和分析荒漠昆虫小胸鳖甲幼虫中β-act in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判断其是否可作为内参基因.[方法]选取不同龄期的小胸鳖甲幼虫经过42、5、10和15℃处理不同时间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act in基因的表达,以基因绝对拷贝数的对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小胸鳖甲幼虫在不同龄期β-actin的表达有显著差异;1龄幼虫在不同温度处理后,β-actin的表达都有显著升高;4龄幼虫在不同温度处理后β-actin的表达基本上没有变化;7龄幼虫在10、15和42℃条件下β-actin的表达都显著升高,但5℃处理没有影响.[结论]小胸鳖甲幼虫的β-actin基因具有发育阶段性差异性表达特点,温度对不同龄期幼虫的β-actin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β-actin基因可能不适合在小胸鳖甲幼虫基因表达分析中作为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8.
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L.monocytogenes)的主要毒力基因hly与融合表达载体pGEX-6P-1相连,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摇床条件下,利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为诱导剂,分析比较不同IPTG浓度对表达产物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IPTG浓度。结果表明,在装有LB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37℃情况下,当IPTG终浓度为0.6mmol.L-1时,hly基因的表达量最大。当再增加IPTG的浓度时,抑制重组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分析,所表达的蛋白具有抗原特异性。实验为重组李氏溶血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抗氧化剂在冷却牛肉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天然抗氧化剂对冷却牛肉保质期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E联用对冷却牛肉进行保鲜处理,每隔3d对各组牛肉样品的感官质量、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嫩度、失水率、色泽等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茶多酚、维生素C与维生素E联用能明显延长冷却牛肉的货架期,当配比浓度为0.02%茶多酚+0.02%维生素E+0.05%维生素C时,达到最优标准,冷却牛肉在4C贮藏,货架期达21 d.  相似文献   

20.
对已构建的含β2毒素基因重组质粒p ETXB2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并用SDS-PAGE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β2毒素基因的表达情况。经酶切鉴定证实,p ETXB2重组质粒含有β2毒素基因而且阅读框架和基因序列正确。同时采用IPTG诱导剂在改变培养基的p H、培养温度、诱导剂的加入量及诱导时间4个方面对β2毒素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其最佳的表达条件是37℃,p H 7.0的培养基中,用终浓度为0.8 mmol/L IPTG诱导4 h,β2毒素蛋白的表达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