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脂肪酶等四种生物酶分离温州蜜柑汁囊,结果表明:以脂肪酶分离温州蜜柑汁囊的得率达70%,果胶酶等三种酶分离汁囊的得率仅为38-40%。扫锚电镜观察发现未经酶作用的汁囊表面呈连续波纹状,由光滑均匀的蜡质覆盖,经酶处理后,蜡质呈无规则非连续网络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酶解法提取枣汁,并与传统的热水浸提法进行了比较。使用混合酶酶解提汁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3%,纤维素酶用量0.04%,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h,红枣:水=1:6。混合酶解法的提取率可达54.45%,枣汁颜色为枣红色,枣香浓郁,无苦味。与传统热水法相比,枣汁提取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红提澄清汁酶解及护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红提澄清汁酶解、护色工艺及加工过程对果汁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酶解工艺为果胶酶添加量0.02 mL/L,酶解时间45 min,酶解pH 3.5,在此条件下获得红提澄清汁的透光率可达99.10%;最优护色剂组合为添加0.4%柠檬酸+0.05%L-半胱氨酸盐酸盐。加工过程中,果汁中的花色苷、总酚与总糖含量降低,而酸度变化不明显。加工过程中酶解会消耗红提汁中的糖分,热烫会降低红提汁中花色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杏汁饮料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兰州大接杏为原料,利用酵母发酵生产杏汁饮料。结果表明:在pH4的条件下,果胶酶澄清杏汁的最佳组合为酶0.01‰,时间40min,温度45℃;发酵温度对发酵杏汁风味影响最大,其次为含糖量。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0℃,pH值4.0,含糖量4.0%,所用菌种为活性干酵母。  相似文献   

5.
酶法脱苦对琯溪蜜柚汁主要苦味物质及营养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柚苷酶添加量、温度、pH值、时间等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平和琯溪蜜柚汁酶法脱苦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不同脱苦条件对蜜柚汁主要苦味物质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去除率及营养风味物质维生素C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和琯溪蜜柚汁的最佳酶法脱苦工艺条件为:在琯溪蜜柚原汁pH状态下,添加0.8g·L~(-1)柚苷酶,置于45℃中水浴1h。在此条件下,蜜柚汁的柚皮苷去除率达90.25%、柠檬苦素去除率达87.09%、维生素C损失率为11.33%,能实现良好的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β-葡萄糖苷酶对猕猴桃汁挥发性物质释放的作用和影响,为猕猴桃汁酶解增香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猕猴桃汁在β-葡萄糖苷酶加酶量为8 U/g,酶解温度为35 ℃,酶解时间为0~8 h的条件下进行酶解处理,采用电子鼻技术(E-nose)和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电子鼻的萜烯类、醇类、氮氧化合物、烷烃类和芳香类物质等传感器对酶解猕猴桃汁香气物质表现敏感,表明其可以用于监测酶解过程中猕猴桃汁的香气变化。猕猴桃汁经电子鼻传感器检测的强度值随酶解时间增加,于酶解6 h达到最高后略有下降。SPME-GC-MS检测结果表明,在酶解猕猴桃汁样品中共鉴定到47种挥发性物质,以顺-3-己烯-1-醇、反-2-己烯-1-醇、1,8-桉叶素、戊醛、己醛、反-2-己烯醛、庚醛、顺-2-庚烯醛、辛醛、壬醛、癸醛、2-庚酮和甲基庚烯酮为主。与未酶解处理相比,酶解处理4 h猕猴桃汁的挥发性物质总量增加20.53%。此外,双向偏最小二乘分析表明,挥发性物质的动态变化与电子鼻响应值的变化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结论】供试糖苷酶处理条件对提高猕猴桃汁中典型香气物质作用显著,电子鼻检测技术可为猕猴桃汁的酶解增香加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黑莓汁加工中关键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新鲜黑莓为原料,研究了黑莓汁加工中酶解工艺及黑莓汁配方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复合果胶酶添加量0.18%、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黑莓的出汁率达78.2%。黑莓汁最佳滋味配方为:黑莓汁93%、果葡糖浆7%、柠檬酸钠0.05%、阿魏酸0.1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甜高粱汁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甜高粱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3号甜高粱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分析试验因素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对甜高粱汁的酶解效果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8.0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4.0,在该条件下,甜高粱汁透光率为85.54%、粘度为1.30 mPa.s,与预测模型值(85.71%、1.23 mPa.s)吻合度高。【结论】经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甜高粱汁澄清度显著提高,最大程度保持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茯砖茶中分离纯化冠突散囊菌,以添加不同浓度蔗糖的黑茶汁为培养液培养菌体,测定菌丝干重筛选最佳蔗糖浓度;以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实验,筛选黑茶液发酵冠突散囊菌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培养液蔗糖浓度为6%,黑茶含量为0.8%时,菌丝体生长最快;当发酵条件为初始pH5.5、培养温度30℃、接种量1.5 ml、摇瓶转数120 r/min,培养96 h时,测得的菌丝体干重最大,浓度为3.974 g/l。  相似文献   

10.
选用大别山产苦荆茶鲜叶为材料,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提取茶汁,分析了单一酶和不同配比的组合酶对茶汁提取的效果;采用组合酶提取方法,利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提取的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外加酶对茶汁提取率影响较大,其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组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单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作外加酶,达到最适提取效果时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12%和0.08%;组合酶(0.08%果胶酶 0.08%纤维素酶)提取效果最好,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40℃、pH值5.5、酶解时间3h.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荸荠汁的出汁率,采用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试验确定了荸荠汁酶解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果胶酶用量为0. 025%,酶解pH为5,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50min,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荸荠的出汁率达到90. 7%。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枸杞浊汁出汁率,用响应面法优化枸杞浊汁酶解工艺。[方法]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处理枸杞果浆,在酶解条件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果胶酶加量、纤维素酶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枸杞浊汁出汁率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当果胶酶加量为77.59μl/kg、纤维素酶加量为12.89μl/kg、酶解时间为68.14 min,酶解温度为46.92℃时,枸杞浊汁出汁率可达88.34%。[结论]研究得出的酶解条件可靠,可为枸杞果汁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梁茂雨  纵伟  赵光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13-1114,1155
用壳聚糖对西番莲果汁进行澄清试验,研究壳聚糖用量、pH值、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壳聚糖澄清西番莲果汁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用量1.2 g/L、温度45 ℃、pH值3.5、反应时间1.5 h,澄清后果汁透光率达91.13%,果汁中的营养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14.
以枸杞、五味子、牛奶为主要原料进行研制一种新型复合运动饮料,通过对研制过程中枸杞汁的酶解条件、枸杞汁的澄清、各种原料及蔗糖添加量以及最优配方进行比较,得出酶解的最适条件为PH 4.8、温度45℃、时间5 h,枸杞汁澄清时采用0.1%单宁0.4 m L、0.1%明胶0.6 m L澄清效果最好,通过正交实验后,确定出枸杞五味子汁复合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枸杞汁140 m L、五味子汁100 m L、牛奶40 m L、蔗糖20 g,所得产品富含营养,风味独特,有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雪柑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汁囊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中,均脱分化获得了愈伤组织,但衰老汁囊获得率低,在培养过程中,接种后10天内可溶性固形物和含酸量迅速下降,10天后又趋于平稳,同工酶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成熟汁囊未见水溶性蛋白质带和过氧化物酶带,但经过15天培养,开始产生愈伤组织,谱带明显增加,随培养时间增加,谱带加强,汁囊愈伤组织培养165天后,分化出了根,胚状体和类汁囊,类汁囊县汁囊  相似文献   

16.
以雪柑(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汁囊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中,均脱分化获得了愈伤组织,但衰老汁囊获得率低。在培养过程中,接种后10天内可溶性固形物和含酸量迅速下降,10天后又趋于平稳。同工酶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成熟汁囊未见水溶性蛋白质带和过氧化物酶带,但经过15天培养,开始产生愈伤组织,谱带明显增加,随培养时间增加,谱带加强,汁囊愈伤组织培养165天后,分化出了根、胚状体和类汁囊,类汁囊具汁囊相似的形态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利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杏皮渣制备皮渣汁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果胶酶用量、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杏皮渣出汁率、浸提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杏皮渣制汁的最佳条件是:果胶酶用量0.5%、纤维素酶用量2%、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4h。出汁率为73.41%,比空白提高15.75%,可溶性固形物质量为22.88 g,比空白对照相比提高9.14 g。【结论】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能提高杏皮渣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杏皮渣制汁效果。  相似文献   

18.
酶法提取红枣汁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陕北红枣为原料,以制取浓缩汁为目标,采用酶解提汁的方法,研究了果胶酶作用最佳环境,从而得出红枣提汁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h,加酶量为红枣重的0.2%-0.25%,加水量为红枣重的3倍进提取效率最高,pH值对提取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糯玉米营养丰富,口感易于接受,黏滞性以及消化率都较高,加温处理后具有较好的膨胀力和透明性,近年来其相关产品糯玉米汁饮料也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以苏玉糯1号玉米粒为原料,将煮熟的玉米粒按照1 g∶4 m L的料液比进行混合打浆处理,研究温度、时间、中温α-淀粉酶的添加量对糯玉米汁水解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玉米汁中温α-淀粉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75℃,时间60 min,加酶量0.080%;通过验证试验也表明此工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紫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薯汁酶解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薯汁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a-淀粉酶添加量75u/g,酶解时间80min,酶解温度60℃,酶解p H5.0,此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