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是人类及动物重要致病菌。测定麝香草酚(THY)对临床分离红色毛癣BMU01672株、酿酒酵母标准株和24株临床分离耐氟康唑(FLC)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96孔平板微量法测定了THY/FLC,THY/AMB(两性霉素B)联合用药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ndex,FICI)值。结果表明,THY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THY与FLC和AMB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真菌作用,这为麝香草酚抗真菌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活性跟踪方法对白鲜皮乙酸乙酯活性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从白鲜皮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鉴定为:梣酮(1)、白鲜碱(2)、8-羟基白鲜碱(3)、β-谷甾醇(4)、黄柏酮(5)和吴茱萸内酯(6),化合物2、3、5、6具有较好的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氯喹磷酸(QUC)对2种典型的微生物(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真菌白色念珠菌)代谢的影响。测定了二氯喹磷酸在37℃时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真菌白色念珠菌作用的热功率输出曲线,根据曲线数据,拟合得到相应的热动力学方程,通过方程求出细菌在二氯喹磷酸作用下的生长速率常数、传代时间、半抑制浓度等参数。其结果定量表征了二氯喹磷酸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以及对微生物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老年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34例老年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痰培养分离获得真菌45株,其中白色念珠菌27株(60.0%),非白色念珠菌10株(22.2%),酵母菌5株(11.1%),丛生丝孢子菌3株(6.7%);临床表现以双中下肺湿性罗音(70.6%)和胸片或CT有新病灶或进展性病灶(61.8%)为主,其次为呼吸衰竭(41.1%)和呼吸道黏膜白膜(38.2%),但肺炎患者常有的发热、剧咳、喘息在老年人呼吸道真菌感染中并不常见,出现率均<30%;对确诊者进行抗真菌治疗有效率达79.4%。结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对于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受损及长期应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要警惕真菌感染,以免误诊;酮康唑和氟康唑治疗老年人呼吸道真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ahygroscopicus)是吉林省农科院胡吉成研究员从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放线菌(SM),其代谢产物(简称SAMP)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1]。本实验观察了SAMP对常见的浅部真菌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在体内外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SAMP在体外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其效果与二性霉素B相近。SAMP可明显附低白色念珠菌血行感染和新型隐球菌脑内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明确了SAMP对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NATA-NE),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青霉菌(Penicillium)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合纳米乳和纳他霉素的优势,将纳他霉素制成水包油型NATA-NE,以酮康唑和特比萘芬作为阳性药物对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M27A和M-38P,测定药物对3种受试菌株的MIC,并研究了NATA-NE的杀菌效果。【结果】NATA-NE对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MIC值为1,0.5,0.5 μg/mL;NATA原料药、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上述3种菌的MIC值分别为2,1,1 μg/mL;4,8,8 μg/mL和1,8,16 μg/mL,NATA-NE的MIC值均小于或等于其他3种药物。3种菌在2 μg/mL NATANE的作用下1.5 h后,均未见生长;NATA原料药则需要4 μg/mL、2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而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分别需要16 μg/mL、4 h和32 μg/mL、4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结论】临床使用NATA-NE治疗动物真菌病时,可适当降低给药剂量和用药次数,以降低成本和对动物不可预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95%乙醇、石油醚、尧乙酸乙酯、尧正丁醇、甲醇5种粗提物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倍比稀释法分析紫茎泽兰5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乙酸乙酯粗提物的抑菌效果最显著,当其浓度为1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尧金黄色葡萄球菌尧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6.25 mg/mL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明显。紫茎泽兰5种粗提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均大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的抑菌作用。说明紫茎泽兰5种粗提物对人类常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在抑菌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肺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常用抗真菌剂敏感性.方法:收集临床肺部疾患者中误诊的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用法国bioMerieux与丹麦Rosco公司生产试剂进行念珠菌药敏试验.结果:肺真菌病人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68例中有65例有基础病,并长期应用抗菌素或激素或细胞毒药物等治疗.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70.6%),热带念珠菌与曲霉菌次之(14.7%与5.9%).64株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与氟康唑的敏感性依次为95.3%、100%、93.8%、79.7%、81.2%、82.8%与87.5%,对唑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未发现白色念珠菌耐药株.结论:肺真菌病感染缺乏临床特异性,当存在基础病时,容易误诊.应尽早进行病原检查与药敏试验,去除发病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蜂蜜在自然成熟过程中其主要成分和抑菌特性变化,为生产成熟蜂蜜提供理论基础,以低、高浓度和封盖蜂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淀粉酶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蜂蜜进行成分分析,以及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试3种蜂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蜂蜜的水分含量为(241.12±11.02)mg·g-1,显著高于高浓度蜂蜜和封盖蜂蜜(P<0.05)。随着蜜蜂成熟度的升高,其脯氨酸、果糖的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蔗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体外抑菌结果显示,3种蜂蜜样品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产生强烈的抑菌效果,抑菌率达到85%以上,且高浓度蜂蜜和封盖蜂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低浓度蜂蜜(P<0.05)。综上所述,水分含量、淀粉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蜂蜜的成熟度;蜂蜜普遍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用中药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及血栓通(XueShuanTong)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抑制的结果表明:前两药的给药浓度分别在10-6M/L及3g/L时,抑制率为50.4%及64.3%,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相应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当高三尖杉酯碱给药浓度为10-4M/L时.其细胞增殖抑制率达91.8%,镜下基本见不到正常细胞。而当两药分别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时,呈现比单一药物应用时的药量减少而药效增强。  相似文献   

11.
周铁军  向丽  杨成万  龚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47-8550
[目的]研究诃子鞣质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诃子有效成分鞣质,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检测鞣质的含量,并采用微量稀释法研究诃子鞣质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观察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白假丝酵母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诃子鞣质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33 mg/ml,而最低杀菌浓度为30.67 mg/ml。诃子鞣质提取物可导致白假丝酵母细胞变形、形态结构改变,最终导致其死亡,同时会抑制细胞芽管、假菌丝的形成。[结论]诃子鞣质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向丽  李蓉  周铁军  叶迎春  王光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62-13264,13269
[目的]研究五倍子鞣质对生物被膜型白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方法]在生物被膜形成的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以不同浓度药物干预48 h,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膜型白假丝酵母的抑制率;以不同浓度药物干预成熟生物被膜24、48、72 h,再用MTT法检测抑制率;光镜直接观察生物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的形态结构变化;用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的死亡方式。[结果]五倍子鞣质对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对成熟期生物被膜中白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具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鞣质导致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细胞变形,形态结构改变,但未见确切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细胞芽管和假菌丝形成。[结论]五倍子鞣质对白假丝酵母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成熟期生物被膜中白假丝酵母均具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非凋亡途径导致被膜内白假丝酵母的死亡。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角果木内生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JG-1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结合理化常数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同时,对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及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抑制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从角果木内生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JG-12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5S)-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1),ilicicolin H(2),2-chloro-3,5-dimethoxybenzyl alcohol(3),(7R)-methoxypurpuride(4),(5a S,9S,9a S)-1,3,4,5,5a,6,7,8,9,9a-decahydro-6,6,9a-trimethyl-3-oxonaphtho[1,2-c]furan-9-yl N-acetyl-L-valinate(5),ergosterolperoxide(3β-hydroxy-5,8-epidioxy-ergosta-6,22-diene)(6)。其中,化合物1具有抗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活性,化合物3具有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活性;化合物1和3~5具有全齿复活线虫抑制活性;化合物1~5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临床上引起系统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真菌,在白念珠菌临床鉴定和基因组功能研究中,通常要提取其基因组DNA以进行PCR。以白念珠菌菌落为材料,通过蜗牛酶处理后直接进行PCR,从而建立一种简捷快速的PCR模板获取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提取转化子基因组DNA的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紫金标(Ceratostigma minusStapf ex Prain)不同萃取相的抗菌活性,为紫金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MIC、MBC值。[结果]紫金标不同萃取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石油醚层对上述4种标准菌和耐药菌的抑制活性均较高,其对这4种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005、0.078、0.156和0.005 mg/ml。[结论]紫金标初提物呈现广谱抗菌特性,且具有抗耐药菌作用,这为紫金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五味子水煎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与临床常用6种抗生素联合对临床分离6株耐药大肠杆菌(E.coil)的作用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南五味子水煎液(SRD)、北五味子水煎液(SCD)以及6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禽源E 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微量棋盘法测定SCD与6种抗生素联合对E.coil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平板计数法测定SCD以及SCD与CEF联合对E coli ATCC25922生长的影响.结果 显示:SCD对6株耐药菌的MIC均为64 mg·mL-1,SRD对其中5株的MIC为128mg.mL-1,对另一株的MIC> 128 mg·mL-1;SCD与头孢噻呋(CEF)联用时对5株菌的FIC≤0.5,呈协同作用;与恩诺沙星(ENR)联用时对6株菌的FIC>2,呈拮抗作用;与卡那霉素(KAN)、链霉素(STR)、氨苄西林(AMP)和多西环素(DOX)联合时主要呈相加作用;SCD能抑制E.coli生长速度,使其生长量明显降低,且相较于单独处理.1/4MIC SCD与I/4MIC CEF联合处理的抑菌效果更明显.综上,SCD的抗菌活性强于SRD,且能明显增强禽源临床分离耐药Ecoli对CEF的敏感性而呈现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