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冷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了I-甲基环丙烯(I-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冷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g·L-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冷藏期间的呼吸速率,抑制乙烯释放速率,推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出现的时间;延缓果实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保持果实町溶性固形物(TSS)的含量;抑制果实丙二醛(MDA)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升高,具有明显保鲜效果.两个采收期的I-MCP处理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在采收Ⅰ期上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冷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冷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g·L-1 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冷藏期间的呼吸速率,抑制乙烯释放速率,推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出现的时间;延缓果实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含量;抑制果实丙二醛(MDA)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升高,具有明显保鲜效果。两个采收期的1-MCP处理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在采收Ⅰ期上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1-MCP对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Dangshansu pear)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采收期Ⅰ:果实未成熟,为当地大量采收期;采收期Ⅱ:当地适宜采收期)的砀山酥梨果实,用1.0μg/L1-MCP密闭处理24h后进行冷藏及常温贮藏,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及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并观察统计果实黑皮病的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结果】采收期Ⅰ的对照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较早,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均较高;同一采收期,1.0μg/L1-MCP处理能推迟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时间,降低黑皮指数,显著抑制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的增加;与采收期Ⅰ1-MCP处理果实相比,采收期Ⅱ1-MCP处理推迟了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对果实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的抑制作用较好;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贮藏温度与果实黑皮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MCP处理对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的发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对成熟果实的作用较未成熟果实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日本产的日本梨和中国梨各二品种在20℃和0℃贮藏期中果实生理生化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梨在20℃贮藏下,呼吸急剧增强,迅速达到呼吸高峰,组织内的乙烯含量也同时急剧增长形成高峰,果实生理成熟加剧,迅速老化;在0℃贮藏下,果实生理生化全面受到抑制,呼吸高峰不明显,乙烯含量也保持低水平,果实后熟衰老进程延缓。果实组织内气体成分依品种和贮藏温度的差异变化不同,但在0℃贮藏中果实却能自行调节,达到大体相同的含量,即 CO_2 1—3%,O_2 18—22%,N_2 76—79%。  相似文献   

5.
采收期对金秋梨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秋梨为试材,分4个不同的采收期,在0~3℃的贮藏条件下,对其生理和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采收期的金秋梨果实在贮藏过程中都出现呼吸高峰,呈现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晚采收的果实最先到达呼吸高峰,早采收的果实则采收期越早呼吸高峰出现的越早,且峰值越高;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增加,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TA)下降,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和TA逐渐下降.TSS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八、九成熟采收的果实在冷藏期间呼吸高峰出现时间晚,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硬度和TSS含量,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6.
采收期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和黑皮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南地区砀山酥梨为试材,分5个采收期,研究采收期对其生理和品质的影响,旨在确定砀山酥梨的最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砀山酥梨可溶性固形物(TSS)质量分数增加,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TA)质量分数下降,风味变好。在冷藏过程中,采收期Ⅳ的砀山酥梨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硬度和TSS质量分数(12.19%),黑皮病发病率和腐烂率也是最低的,仅为13.89%和5%。采收期Ⅳ贮藏效果最好,商品性最高,为最合适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0、1.5和5.0℃低温对贮藏后20℃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0和5.0℃贮藏条件下砀山酥梨的果心褐变指数明显高于0和1.5℃。0和1.5℃能较好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果实较好的口感和风味;5.0℃果实硬度最低,腐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瓦里短枝苹果生理变化的影响,以瓦里短枝苹果为材料,在室温(温度16~27℃,RH 28%~40%)、地窖(温度13~18℃,RH 54%~62%)和冷藏[温度(4±1)℃,RH 85%~95%]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①盛花后157 d,单果质量无明显增加;②室温贮藏10 d,采摘Ⅴ、Ⅵ期果实乙烯释放高峰出现,达到可食用状态;贮藏20 d,采摘Ⅱ、Ⅲ期果实硬度较高;③地窖贮藏下,Ⅱ~Ⅳ期果实乙烯释放高峰分别出现于25 d、20 d2、0 d,贮藏30 d时果实硬度依然保持在6.00 kg.cm-2以上,风味良好;采摘Ⅴ、Ⅵ期苹果贮藏20 d后,硬度均降到5.00 kg.cm-2左右,肉质绵;④冷藏条件下,不同采摘期果实贮藏120 d后,硬度均在6.00 kg.cm-2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贮藏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成熟度香梨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果实为试材,分三个不同的采收期,在室温(20~25℃)下贮藏,研究其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不同采收期的香梨在贮藏过程中都出现呼吸高峰,呈现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晚采收(9月17日)香梨果实的呼吸峰较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果实硬度下降较大,果实硬度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变化较小.果实叶绿素含量随采收期的推迟而下降,在室温下贮藏叶绿素分解很快.三个采收期的香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近,在贮藏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1-MCP处理对桃冷藏期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用不同浓度 1- MCP处理采收后的“秦王”桃 ,并对其在 (0± 1)℃冷藏期间的品质和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1- MCP处理对贮藏期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 ;各处理的果实在贮后 2 0d果皮细胞膜透性开始异常增加 ;10 0和 30 0 n L/ L 1- MCP处理果实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比对照提前 5 d出现 ,5 0 0 n L/ L 处理则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 ,与对照相比大幅度降低了乙烯峰值 ,在相同贮藏时间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也显著降低 (P<0 .0 5 ) ,说明 5 0 0 n L/ L 的 1- MCP处理能有效地抑制果肉褐变 ,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1.
粉红女士苹果冷藏与常温贮藏的乙烯代谢及果实品质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苹果新品种"粉红女士"为试材,研究了低温冷藏与室温贮藏中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内源乙烯浓度及果实品质变化.结果表明,0~2℃冷藏显著抑制了果实乙烯释放,室温贮藏乙烯最高峰值是0~2℃冷藏的1.6倍.冷藏可显著降低粉红女士果实内源乙烯浓度,高峰值仅为室温贮藏的51.7.0~2℃冷藏90 d后,粉红女士苹果较新鲜,较室温贮藏果肉硬度高12.5,总酸高0.2,出汁率高1.51.在整个贮藏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砀山酥梨果实的生长发育与其果肉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砀山酥梨不同发育时期果肉内源激素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生长促进型激素ZR、GA和IAA含量在砀山酥梨授粉后1 ~15 d呈上升趋势,较高ZR、GA和IAA含量能促进砀山酥梨子房发育和正常坐果。果实中ZR含量在砀山酥梨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开始时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直到果实成熟。IAA和GA的变化动态大致相似,在果实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减少,进入果实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又迅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与果实生长动态基本吻合。ABA含量分别在授粉后15、45、120 d出现高峰,与砀山酥梨生理落果和果实成熟时期基本一致。[结论]砀山酥梨果实的生长发育各时期持续时间及其内源激素含量也不相同,果实的生长发育与其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香梨、鸭梨、酥梨采后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梨、鸭梨果实采后具有典型的呼吸跃变与乙烯释放高峰,并有明显的伤呼吸和伤乙烯。酥梨果实采后呼吸呈现峰状变化,但未感应出乙烯、乙醇和乙酸乙酯等挥发性物质,耐藏性最好。鸭梨果实累积乙醇和乙酸乙酯甚速,表现最不耐贮藏,高CO_2、高湿度或迅速降至0℃低温都会加速鸭梨果心变黑。香梨果实乙烯释放量最多,但累积乙醇和乙酸乙酯很少,贮藏初期可忍耐5—10%CO_2。在气调贮藏条件下,空气湿度太高或塑料帐内积水,可能阻碍果实的气体交换,导致香梨果心和果肉迅速累积乙醇和乙酸乙酯,引起果点扩大或形成花斑。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涂膜对砀山酥梨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洪伟  刘小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37-9638
[目的]为延长砀山酥梨的保质期提供参考。[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的砀山酥梨在冷藏条件下的贮藏效果及其生理变化。[结果]在冷藏条件下,浓度2.0%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阻止水分的蒸发。涂膜处理能延缓果实贮藏中维生素C(Vc)的损失,以浓度2.0%的壳聚糖涂膜保鲜效果最好,浓度1.5%的壳聚糖次之。浓度2.0%的壳聚糖涂膜能有效抑制酥梨的呼吸作用,减少砀山酥梨本身酸性物质的消耗;浓度1.0%的壳聚糖成膜流动性较大,保鲜效果不太好;浓度2.5%的壳聚糖较黏稠,阻碍外界O2的进入,从而使其总酸含量下降速度明显加快。浓度2.0%的壳聚糖涂膜砀山酥梨总糖含量下降速度最慢,保鲜效果最好。[结论]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延长砀山酥梨的保质期,以浓度为2.0%的壳聚糖涂膜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处理砀山酥梨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不同浓度的NO(5,10,20μL/L)处理砀山酥梨,结果表明:10,20μL/L NO处理很好地保持了砀山酥梨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滴定酸的含量,推迟了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降低了呼吸和乙烯释放的最高值,并且降低了砀山酥梨的腐烂率,表现出明显的保鲜效果,尤其以20μL/L的NO处理效果最好,而5μL/L NO处理对砀山酥梨保鲜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新世界"与"红香脆"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贮藏对呼吸、乙烯产生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1℃贮藏条件下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显著抑制贮藏期间果实乙烯释放量,推迟了跃变高峰的出现;较好的保持了苹果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7.
北京33号桃在不同贮藏温度下乙烯释放和贮藏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33号桃在1,5,10℃条件下,乙烯的释放高峰均在采后15d出现,5℃和10℃贮藏乙烯的释放高峰值为1℃下的5倍及14倍。1℃贮藏果实的呼吸高峰向后推迟,不同贮藏温度影响果实的硬度和颜色,果实贮藏30d,1℃贮藏比10℃贮藏的硬度高23倍,同时具有亮丽的颜色。  相似文献   

18.
药剂处理对江安李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安李采后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处理,结合塑料薄膜袋小包装,在3℃±1℃条件下贮藏.对其采后生理特性及贮藏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用塑料薄膜袋小包装冷藏,并使用乙烯吸收剂的条件下,用特克多(500mg/kg)或2,4-D(100mg/kg)或GA3(50mg/kg)处理均能推迟江安李第二次呼吸高峰的出现.(2)江安李于常温下贮藏,其内源乙烯产生量增加较快,10日内可增至14倍以上,3℃±1℃冷藏,贮藏50~60日才出现乙烯跃变.(3)在冷藏条件下,特克多(5000mg/kg)在40天内有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果胶甲酯酶(PE)活性和果实外渗液电导率的作用,但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整个贮藏期内无明显提高作用.GA3(50mg/kg)对提高CAT活性,降低PG,PE活性有明显作用,但同时又表现出对果实外渗液电导率有提高的作用.(4)2,4-D(100mg/kg)+塑料薄膜袋小包装+乙烯吸收剂+冷藏处理,对李果的贮藏生理变化有利,贮藏效果较佳,贮至第60天好果率达98.0%.  相似文献   

19.
杨蕾  洪林  杨海健  王武  汪卉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4):1088-1101
【目的】明确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杂柑爱媛28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为重庆地区爱媛28适宜的采收和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个采收时期(2019年10月13日、10月28日和11月12日)和常温(20℃)、冷藏(4℃)通风贮藏条件下的爱媛28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果皮色泽、硬度、失重率、腐烂率和采后病害发生情况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爱媛28的适宜采收期和贮藏方式。【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爱媛28果实L值呈逐渐降低趋势,贮藏期间色泽无明显变化,采收期Ⅰ(10月13日)的L值为62.71±2.67,采收期Ⅲ(11月12日)的L值为56.87±4.28;随采收期延后,a/b逐渐增加,但在贮藏期间a/b无明显变化,采收期Ⅰa/b为0.51,采收期Ⅱ(10月28日)a/b为0.60,采收期Ⅲa/b为0.61。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均逐渐增加,通风冷藏明显低于常温贮藏,采收期Ⅰ冷藏条件下的总失重率为12.62%,采收期Ⅲ常温条件下的总失重率为33.57%。采收期Ⅰ果实病害种类较少,总病果率相对较低。不同采收期和贮藏方式下,果实硬度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常温贮藏果实带皮硬度较高,去皮硬度较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可滴定酸含量总体均呈逐渐减小趋势,不同采收期和贮藏方式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不一。对不同采收期和贮藏方式下贮藏15、30、45和60 d时果实10个主要品质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早采的果实贮藏品质优于晚采,通风冷藏效果优于常温贮藏,采收期Ⅰ+冷藏组合方式的综合贮藏效果最佳。【结论】综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建议重庆地区爱媛28果实可适当提前至10月中旬采收鲜销或短期冷藏保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疆油桃果实不同贮藏方式对其呼吸代谢和质构指标的影响,为延长桃果的商品货架期提供参考。【方法】以阿克苏地区4个新疆油桃优良种质绿光5号、13-6#、绿光6号、黄光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1±1)℃ MA冷藏和(1±1)℃冷藏两种方式,测定贮藏期间新疆油桃果实的呼吸代谢指标(果实呼吸强度、气体比率变化、乙烯释放量)和质构指标(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新疆油桃果实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具有明显的呼吸及乙烯释放高峰;MA冷藏处理较冷藏方式更能有效抑制4种新疆油桃果实的呼吸速率,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冷藏处理到第15 d时4种油桃均达最高值,13-6#最高为37.74 mgCO2/(kg·h),绿光6号最低为28.39 mgCO2/(kg·h);MA冷藏处理到第35 d时才达最高值,黄光1号最高为32.40 mgCO2/(kg·h),绿光6号最低为25.17 mgCO2/(kg·h)。MA冷藏处理能有效抑制乙烯的释放,冷藏处理的乙烯释放量出现明显峰值在第15 d,高峰范围在10.92~17.64 μL/(kg·h),MA冷藏处理的出现明显峰值在第20~30 d,范围在18.47~24.23 μL/(kg·h)。低温、低O2、高CO2的微环境有效抑制了硬度、胶黏性、内聚性、咀嚼性的降低,从而更好地抑制果实腐烂。【结论】MA冷藏方式较冷藏方式延缓果实腐烂时间15 d左右,贮藏期间绿光6号的成熟度明显有所延缓,果实质地优于其它3个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