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梅山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太湖猪的一个品系,以高繁殖力和肉质鲜美而著称于世。作为“世界产崽冠军”的梅山猪,是遗传资源中经济杂交和培育新品种的优良亲本。上海市嘉定区梅山猪育种中心通过20多年对梅山猪的提纯复壮,同时进行有计划的选育,使梅山猪的质量大幅度提高,种猪不仅  相似文献   

2.
梅山猪是我国地方良种太湖猪中较好的品系之一。它具有性成熟早、产仔多、肉质好、杂交优势显著等特点,尤以繁殖力高面闻名国内外。近年来,已被匈、法、朝、罗等国引入,与本国的良种猪杂交以据高其生产水平。 1975~1985年建场十年来,对梅山猪进行提纯复壮的选育与杂交优势利用的试验,已初步选育成中型梅山猪种和最佳杂交组合长梅、杜梅;向省内外养猪场(户)提供梅山猪种7900余头,输出国外梅山良种猪54头;于1981年全省良种猪评选登记中,32头梅山猪被评为良种猪,合格率达26.7%,二、三元杂交猪的生产水平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以太湖猪为母本的杂交一代苏钟猪21个个体线粒体D环序列442 bp,结合已报道的中国太湖猪两个类群(梅山猪和二花脸)的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钟猪和太湖猪的聚类主要有两类,部分苏钟猪和大多数梅山猪分布在类群Ⅰ;少数梅山猪、苏钟猪和二花脸聚为类群Ⅱ.梅山猪在几支上都有分布,可能与梅山猪有大中小类型之分有关.这一结果与根据形态差异把太湖猪分成不同的类群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梅山猪     
梅山猪是中国优良地方品种太湖猪的一个主要品系,分为大梅山猪、中梅山猪、小梅山猪3个类型.以高繁殖力和肉质鲜美而著称,它也是经济杂交或培育新品种的最大优良亲本,被誉为"世界级产仔冠军",是世界公认的一个宝贵猪种.梅山猪体型较大、骨胳粗壮、繁殖力高.商品猪肉质鲜美,细嫩多汁,肌间脂肪丰富,具有明显的大理石花纹,五花肉多.  相似文献   

5.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省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序列经AluⅠ酶切后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江苏省地方品种猪中,TT基因型占绝对优势,T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99,梅山猪和二花脸猪均为TT型。PGC1基因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χ2检验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苏钟猪、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苏钟猪与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由于梅山猪的高产仔性能,近20年来已被国外竞相引进,主要目的是用以改良基本国猪种的产仔性能。这些国家对梅山猪不限于杂交利用,而且于基础理论方面作深入研究,如梅山猪高产仔性能的生理机制、基因定位、主效基因检测等,探索梅山猪的高产仔性能的机理和控制基因。随着分子遗传技术的进展,有可能将高产基因直接插入西方猪的基因组,以避免梅山猪生长慢、瘦肉率低的缺点,创建新的合成系,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测枫泾猪、梅山猪和沙乌头猪的长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鉴定其与3个猪种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芯片数据对这3个猪群体进行全基因组ROH检测,统计ROH数量、长度及分布,计算基于ROH的近交系数(FROH),并在高频ROH区域鉴定候选功能基因.结果显示,从枫泾猪、梅山猪和沙乌头猪群体中分别检测到1588个、3314个和4419个ROH.枫泾猪的ROH平均长度为12.84 Mb,平均FROH为0.084;梅山猪的ROH平均长度为10.55 Mb,平均FROH为0.164;沙乌头猪的ROH平均长度为10.52 Mb,平均FROH为0.141.在高频ROH区域共鉴定到9个枫泾猪候选功能基因和8个梅山猪候选功能基因.研究结果为枫泾猪、梅山猪和沙乌头猪的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梅山猪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SR基因BB型小梅山母猪、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发情周期血清生殖激素(雌二醇、雌三醇、孕酮、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浓度,探讨小梅山猪高产的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小梅山猪雌二醇、孕酮浓度均显著(P<0.05)高于大白猪,大白猪雌三醇和促黄体素浓度显著(P<0.05)高于小梅山猪,而两品种猪促卵泡素则无显著差异。初步认为在诸多生殖激素动态相互作用中,雌激素和孕酮是决定小梅山母猪(ESR基因BB型)繁殖力的主效激素。  相似文献   

9.
选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 (梅山猪血缘比例为 0 ,1/ 8,1/ 4,3/ 8,1/ 2 ,1)的杂种仔猪 6 8头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在同一营养水平 (DE :前期 14 2 1MJ/kg ,后期 13 79MJ/kg ;CP :15 % ,13% ;Lys:0 75 % ,0 6 5 % )下 ,研究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对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 (平均日增重、饲料 /增重 )和胴体品质 (平均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等 )的影响。结果表明 :梅山猪与国外猪种杂交后 ,1/ 2梅山 ,1/ 4梅山 ,1/ 8梅山杂种猪各阶段生产性能显著高于纯种梅山猪 (P <0 0 1) ,90kg屠宰时 ,其瘦肉率分别比梅山猪提高 10 0 3% ,12 14% ,14 0 4% ;眼肌面积分别提高40 9% ,5 1 75 % ,5 2 6 % ;平均膘厚分别降低 3 3% ,2 8% ,18 2 5 % ;与杜洛克×大白 (下称杜大 )杂种猪生产性能相比 ,试验前期 (2 0~ 5 5kg)的差异小于试验后期 (5 5~ 90kg) ;整个试验期 ,杜大杂种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与纯种梅山及其杂种猪差异极显著 (P <0 0 1) ,随梅山猪血缘增加 ,杂种猪的生产性能、瘦肉率和眼肌面积逐渐降低 ,背部 4点平均膘厚和皮脂率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基因组测序数据的梅山猪保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猪是我国太湖流域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以繁殖力高和肉质鲜美闻名于世。为探究这一珍贵遗传资源的保种现状,本研究利用4家梅山猪保种场的143头梅山猪简化基因组测序数据,对现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保种场群体有效含量均处于严重威胁状态,群体有效含量(Ne)小于65;中梅山群体具较高的多态标记比,小梅山群体具较高的观测杂合度与期望杂合度;小梅山与中梅山2类型间存在较大遗传分化,群体分化指数(Fst)为0.111,遗传距离(D)为0.287;2个小梅山保种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弱(Fst=0.055,D=0.239),而2个中梅山保种场群体间则达到中等程度遗传分化(Fst=0.127,D=0.273)。本研究利用测序数据首次全面揭示了现有梅山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关系,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梅山猪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1.
繁殖性状尤其是多产性状是养猪业中重要的经济性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方面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提高猪种的产仔数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就不同梅山猪血缘比例、生殖激素水平和子宫大小与产仔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梅山猪血缘母猪的产仔数极显著地高于长白猪.梅山猪具有高产仔遗传基础,激素峰值高、排卵数多和子宫容积大是窝产仔数高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梅山猪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梅山猪种质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十年的保种和选育,我院小梅山猪种群表现出母性好,性早熟,产仔数和乳头数多,杂交利用效果明显等优良特性。小梅山猪(M)平均每头有效乳头数为16.96±0.82个,初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9.85±3.21头,育成率为84.33%,经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14.87±2.60头,育成率为89.98%。小梅山猪(M)作为母本与大约克(W)或长白(L)进行二元杂交,其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2.70±2.35头和12.34±2.34头。纯种小梅山猪屠宰胴体瘦肉率为45.83%,长白×小梅山二元杂交肉猪胴体瘦肉率达57.93%,大约克×小梅山二元杂交肉猪胴体瘦肉率达56.42%,长白×约克×小梅山三元杂交肉猪胴体瘦肉率达60.88%。  相似文献   

13.
猪GH基因部分突变位点在不同品种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RFLPs技术,以MspⅠ、ApaⅠ为内切酶,检测猪GH基因206—7ll位大小为506bp片段中2处突变位点(295—300位及563—566位),分析各多态位点在皮特兰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姜曲海猪、梅山猪5个品种中的分布。结果表明:①MspⅠ酶切突变位点的3种基因型在5个品种中分布差异极显著,皮特兰猪与长白猪、姜曲海猪、梅山猪,杜洛克猪与长白猪、梅山猪,长白猪与姜曲海猪两两猪群间差异极显著,其他猪群间差异不显著。中国地方梅山猪、姜曲海猪和国外长白猪等位基因Gl的比例很低,皮特兰猪群的等位基因Gl的比例略高,其他猪群G2等位基因频率较高。②ApaⅠ酶切突变位点3种基因型,除梅山猪与其他猪群间分布差异极显著外,其他两两猪群间分布无差异,但各群体中G4等位基因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枫泾猪与小梅山猪的种质特性,评价其保种效果,制订有效的保种方案,对枫泾猪与小梅山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ISAG/FAO联合推荐的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2个猪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枫泾猪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基因杂合度(He)、基因丰度(R)分别为(3.012 9±0.875 5)、(0.568 4±0.161 8)、(0.635 6±0.157 3)、(4.266 7±1.337 4),小梅山猪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中除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与基因丰度外,其余均低于枫泾猪;2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与遗传距离(D)分别为0.005 3、0.008 7;枫泾猪与小梅山猪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遗传分化程度小,均出现杂合子过剩现象,建议加强纯种繁育。  相似文献   

15.
梅山猪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特别耐粗饲,繁殖率极高.据山东莒县龙山动植物种养场的饲养实践证明,这种猪光吃青饲料就能很好地生长.一些兔、羊都不爱吃的野菜、青草,梅山猪仍抢食不放.如果以青饲料主,搭配少量精饲料饲养梅山猪,每千克猪的饲养成本不会超过2元钱.这对广大分散养猪的农民来说,是在猪价大幅度下降时仍能保证养猪挣钱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6.
分别选用了梅山猪和太原花猪作为第一母本,汉普夏、大白、长白和杜洛克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对五个二元和九个三元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的测定和筛选,最终确定“大汉梅”组合为瘦肉型猪母本系培育的基础猪源。瘦肉型猪“大汉梅”母本系基础群含4个不同血液的公猪8头,母猪40头,含梅山猪血液不少于25%,平均近交系数1.38%。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梅山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对梅山猪BMSC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并传代梅山猪BMS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压片进行染色体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结果显示:梅山猪BMSC体外生长良好,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具有稳定分裂增殖能力;CD29、CD44、CD90等表面标志基因及Fou5F1、Sox2、Nanog等转录因子基因表达呈阳性,CD45、Lin28表达呈阴性;在特定诱导液作用下,BMSC可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及成脂肪样细胞.采用全骨髓法成功分离培养出大量纯度较高的梅山猪BMSC,其生长状态良好,可作为后续BMSC相关研究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小梅山猪种质特性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写了小梅山猪典型外貌特征。综述了产仔数、生殖激素等繁殖性能.近交育种、基因型等遗传育种性能和小梅山猪生长发育与杂交利用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检测梅山猪公猪精子动态学参数,丰富梅山猪种质特性研究基础。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对国家级梅山猪保种场6头成年种公猪精液进行实时检测。结果显示:梅山猪公猪精液中快速精子占74. 69%,前向性运动精子占61. 45%,a级精子占47. 30%;根据精子前向性运动分级标准,梅山猪公猪精子曲线速度(VCL)、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线性指数(LIN)、直线指数(STR)、头部侧向运动平均振幅(ALH)、鞭打频率(BCF)分别为(63. 23±0. 26)μm/s、(18. 88±0. 13)μm/s、(33. 89±0. 15)μm/s、29. 86%、55. 71%、(3. 16±0. 013)μm、(6. 13±0. 028) Hz;在运动速度分级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标准、前向运动判断标准这3种分类标准中,除LIN、STR和振动指数(WOB),上述其他指标均呈极显著差异(P 0. 01)。研究首次及时准确地定量分析了梅山猪公猪精子的动态学参数,丰富了梅山猪的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20.
对梅山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性别快速鉴定进行研究,为开展猪体细胞克隆、诱导多能干细胞获取及转基因等提供素材。通过取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酶消化培养法均成功得到梅山猪的胎儿(胎龄35 d)成纤维细胞,取其中7个梅山猪(msz4、msz5、msz6、msz9、msz11、msz14和msz15)胎儿的原代成纤维细胞,在传代培养至第5代时收集贴壁生长的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再利用根据SRY及ZFY/X设计的共2对引物进行PCR反应,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166 bp和445/447 bp两条带的为雄性,只有445/447 bp一条带的为雌性。结果表明梅山猪的细胞系msz6、msz9和msz14为雌性细胞系,而msz4、msz5、msz11及msz15为雄性细胞系。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可应用于鉴定不同培养方法获得猪成纤维细胞的性别,可为试验后期的转基因细胞制备提供性别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