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紫叶酢浆草鳞茎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紫叶酢浆草(Oxalis violalea)鳞茎作外植体源,进行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MS+6-BA 2.0 mg/L+NAA 0.5 mg/L诱导丛生芽发生,效果较好;丛生芽增殖用MS+6-BA 3.0 mg/L+NAA 0.5 mg/L每20 d转接1次增殖3~4倍。1/2 MS+NAA 2.5 mg/L+IBA 1.0 mg/L有利于壮苗和生根。从生根诱导到试管苗出瓶需20 d,生根率100%. 从丛芽增殖至生根出苗,整个培养周期只需40 d. 较已有报道的用叶片、叶柄组织培养的提前15~10 d,且繁殖速度极快,试管苗生长健壮,炼苗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别山山核桃的野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系统地探讨了以组织培养为手段进行快速繁殖的途径.以叶柄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的激素配比进行培养,诱导叶柄形成愈伤组织的较适宜激素组合是2,4-D4.0mg/L+KT0.4mg/L,对于芽的增殖,较适宜的激素组合是6-BA 2.0mg/L+IBA0.4mg/L或6-BA 3.0mg/L+IBA0.4mg/L;而根的诱导则在MS+IAA 0.5mg/L或MS+NAA 0.5mg/L培养基上进行最好.  相似文献   

3.
串叶松香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串叶松香草的嫩芽、新叶和叶柄的切块为外植体,分析在不同培养阶段不同激素浓度配合使用对其组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大小依次为嫩芽>叶柄>新叶;串叶松香草的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mg/L+2,4-D3.0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2.5mg/L+IBA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0.2mg/L+IBA2.0mg/L;当根系长约5cm时,开瓶炼苗2~3d,移栽至装有基质(V(泥炭):V(珍珠岩):V(蛭石)=1:1:1)的花盆内炼苗1个月后即可移入大田,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千代田锦一年生健壮幼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索了千代田锦的组培快繁技术,为其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接种40 d后即可诱导出芽;增殖培养以MS+2.0 mg/L 6-BA+0.5 mg/L NAA较适宜;根的诱导以1/2MS(大量元素减半)+0.5 mg/L NAA+0.5 mg/L IBA为其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影响山苍子离体快繁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佐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50-1652
以山苍子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丛生芽诱导、增殖与壮苗生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山苍子可通过外植体直接分化丛芽和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不定芽2种途径形成组培器官。最佳培养温度为23℃。适宜丛生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2.0mg/L+IBA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2.0 mg/L+KT0.5 mg/L+IBA0.1 mg/L,每40 d可增殖6.1倍;生根培养基以MS+IAA0.5 mg/L+IBA 0.5 mg/L+AC 0.3%最佳,生根率达88.6%。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776-1779
以耧斗菜幼嫩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2,4-D 1.0 mg/L+6-BA 0.5 mg/L上诱导叶柄产生愈伤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0.5%;在培养基MS+NAA 0.5 mg/L+6-BA 1.0 mg/L上叶片愈伤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2.7%。继代培养基为MS+2,4-D 0.5 mg/L+6-BA 0.5 mg/L和MS+NAA 0.5 mg/L+6-BA 2.0 mg/L。在培养基MS+NAA 0.5 mg/L+6-BA 0.5 mg/L中分化芽;分化的芽在MS+NAA 0.1 mg/L+6-BA 0.5 mg/L中增殖。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1 mg/L或1/2 MS+IBA 0.2 mg/L。  相似文献   

7.
以红果萝芙木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IBA;继代增殖、壮苗培养基分别为MS+0.3~0.5 mg/L 6-BA+0.02 mg/L IBA、MS+0.1~0.2 mg/L6-BA+0.01 mg/L IBA;根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0.2 mg/L IBA。  相似文献   

8.
黄杨叶栒子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幼嫩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黄杨叶栒子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2 MS+6-BA 1.0 mg/L+IBA 0.1 mg/L为黄杨叶栒子较佳的启动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1 mg/L为较佳的增殖培养基,在生根阶段,以1/2MS+IBA 2.0 mg/L+NAA 0.5 mg/L为较佳培养基,一定量的IBA和NAA互作时,黄杨叶栒子的生根率最高,生根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9.
方利娟  苏仕林  蒲仕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39-3240,3262
[目的]以蕨菜叶柄为外植体研究蕨菜的组织培养技术。[方法]在1/2 MS培养基中设置不同的6-BA和IBA浓度,研究6-BA和IBA对蕨菜叶柄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1/2 MS+0.2 mg/L 6-BA+0.4 mg/L IBA为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率为82%;1/2MS+0.2 mg/L IBA+0.2 mg/L 6-BA为愈伤组织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倍数为8.07;1/2 MS+0.4 mg/L I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根数多、根长且健壮。[结论]结果为蕨菜植物的组培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3种双季树莓的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对3种双季树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 mg/L+iBA0.2 mg/L+GA0.5 mg/L;哈瑞太兹、秋福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0.25 mg/L+KT0.5 mg/L+IBA0.1mg/L+GA0.2 mg/L,秋红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KT0.5 mg/L+IBA0.1 mg/L+GA0.2 mg/L;3种双季树莓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0.3 mg/L+活性炭1.0 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绿萝组培快繁技术要点,为绿萝再生体系建立和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绿萝叶片和无节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1.0~3.0 mg/L 6-BA、0.1~0.3 mg/L NAA、0.1~0.3mg/L IBA)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不定芽诱导、生根培养等的影响.[结果]两种外植体均能产生愈伤组织,但茎段产生愈伤组织较快,产生不定芽也快.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3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茎段诱导愈伤组织及其分化的最适培养基均为MS+6-BA 2.0mg/L+NAA 0.2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结论]绿萝叶片和茎段可作为愈伤组织培养的较好外植体,茎段培养效果优于叶片.  相似文献   

12.
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方百合“索邦”(L ilium tenu if olium orien ta l‘Sorbonne’)的鳞片、再生形成的小鳞片和叶柄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潮霉素抗性筛选及生根研究。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均可在培养基M S+0.5 m g/L NAA+0.4 m g/L 6-BA+90 g/L Sucrose+4.0 m g/L VB1中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 S+0.5 m g/L 6-BA,筛选的潮霉素质量浓度为20 m g/L,生根培养基为1/2M S+0.2或0.4 m g/L IBA+0.1%活性炭。  相似文献   

13.
牛大力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牛大力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保护牛大力野生资源。[方法]以牛大力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和离体快繁技术。[结果]用0.1%升汞处理外植体20 min,可获得无菌材料。以MS+6-BA1.0 mg/L+IBA0.1 mg/L为启动培养基,诱导率可达100%,接种后20 d,腋芽开始萌发,且生长正常。以MS+6-BA2.0 mg/L+IBA0.1 mg/L为增殖培养基,培养30 d后,增殖系数达7.0,有少量的愈伤组织产生,但不定芽生长发育正常。用1/2MS+IBA0.5 mg/L+IAA0.5 mg/L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0%,根生长状态良好。将生根的小苗移栽到椰糠∶砂为3∶1的基质中,覆盖地膜保湿15 d,成活率达85%以上。[结论]牛大力茎段组织培养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 mg/L+IAA0.5 m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青钱柳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利用MS、WPM、改良DKW3种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IBA,来探讨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诱导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4.0mg/L6-BA+2.0mg/LIBA和MS+2.0mg/L6-BA+0.5mg/LIBA;愈伤组织增殖时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6-BA+1.0mg/LIBA。200mg/LVc对抑制青钱柳愈伤组织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仅为5.71%。[结论]为青钱柳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和分子育种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青钱柳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青钱柳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利用MS、WPM、改良DKW 3种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IBA,来探讨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诱导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4.0 mg/L 6-BA+2.0 mg/L IBA和MS+2.0 mg/L 6-BA+0.5 mg/L IBA;愈伤组织增殖时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IBA。200 mg/L Vc对抑制青钱柳愈伤组织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仅为5.71%。[结论]为青钱柳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和分子育种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一品红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用1 g/kg升汞溶液对一品红茎段消毒的最佳时长为7 min;适宜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2,4-D+0.1 mg/L 6-BA.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繁殖系数达1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绿巨人的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其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发展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绿巨人嫩枝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选择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进行诱导培养、继代培养、温室生根锻炼和大田移栽试验,初步建立绿巨人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05 mg/L NAA+0.25 mg/L 2,4-D+蔗糖30%;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5.0 mg/L 6-BA+0.02 mg/L NAA+蔗糖30%;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 IBA。在建立的快繁体系下辅以合适的外界条件,绿巨人炼苗移栽的成活率在95%以上。[结论]研究为绿巨人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金合欢的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初步建立了金合欢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宜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培养基是MS+6-BA 1.5 mg/L+NAA 0.1 mg/L;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2 mg/L;最适宜诱导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IBA 0.4 mg/L。  相似文献   

19.
以防风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激素组合、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是防风组织培养较为理想的外植体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2,4-D+0.5 mg/L KT+1.0 mg/L 6-BA,最高出愈率为96.7%;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NAA,最高诱导率为75%;诱导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0.1 mg/L 6-BA,生根率达65%;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铁线莲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NAA和IB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其腋芽诱导分化、诱导芽增殖和继代苗生根的影响。[结果]铁线莲腋芽诱导效果以MS+6-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佳;增殖培养以MS+6-BA 1.5 mg/L+NAA 0.50 mg/L为最佳;继代苗生根培养以MS+6-BA 1.5 mg/L+IBA 2.0 mg/L最佳。[结论]建立了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