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波兰研究者最近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对粮食和混合饲料中的棕曲霉素A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受测试的样品共105个,受检的粮食品种有小麦、黑小麦、大麦、燕麦、大豆饼、麦放以及混合饲料。受检的样品都分别作了曲霉、青霉、镰刀菌的带菌量和棕曲霉素A的含量测定,而棕曲霉素A的检测方法又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检测结果:第一次取的样,棕曲霉素A含量为0.05~2.92pg/kg。此时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相关性较差,测定粮食的相关性r=0.047,混合饲料为0.门。然而在储藏问…  相似文献   

2.
2018—2019年度在河南省17个地市随机采样共661份,其中小麦样品192份,面粉样品95份,面制品样品374份,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麦、面粉中铝残留量平均值分别为22.0 mg/kg,10.4 mg/kg,中位值分别为14.80 mg/kg,6.96 mg/kg;焙烤型面制品中铝残留量超标率为2.9%;4个类型的油炸面制品分别出现了不合格样品,其中油条、油饼的不合格率比较高,分别达到37.5%和37.0%,人们进食这类食品存在比较高的铝暴露风险;关于发酵型面制品的最大铝残留量现行国标没有规定,130份发酵型面制品的铝残留量,其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是31.0 mg/kg,4.08 mg/kg,铝残留量超过100 mg/kg的样品有13份。2018—2019年度河南地区小麦、面粉中铝本底值较低,但各类面制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铝残留量超标情况;其中油炸面制品中铝超标现在严重,部分焙烤型面制品中铝超标;发酵型面制品总体良好,但部分样品铝含量较高。铝残留量问题主要源于面制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含铝食品添加剂不规范使用,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测监管和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普及新的食品添加剂,以真正降低居民铝摄入量和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贵州4县中86份绿茶样品的16种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绿茶中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不同地区绿茶的稀土含量关系。结果表明:86份绿茶样品均检出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含量范围为0.1468~1.9063mg/kg,其中以轻稀土元素为主,所占比例为67.40%,稀土元素总量、轻稀土元素含量和重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544mg/kg、0.3062mg/kg和0.1481mg/kg;绿茶中稀土元素相关性显著,对轻稀土元素有富集效应,且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存在分馏作用及生态学效应。  相似文献   

4.
印度研究者最近报道了小麦粉中添加5%的印度黑豆粉做出的面包与未添加黑豆粉(对照组)做出的面包在存放期间品质的变化及耐储性。试验时面包的测试指标主要是面包屑水分含量、面包硬度、面包吸水膨胀率以及面包的感观品质。添加了印度黑豆粉的面粉制作面包时发酵时间为120分钟,而对照组面粉做面包发酵时间为90分钟。这两种面包原料中都添加了同等量的丙酸钙和醋酸,以预防面包真菌繁殖和面包储存中发霉变质。烤好的面包均用聚乙烯袋装,趁热密封后储藏在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小麦麸皮中的棕曲霉素,用正—已烷脱脂,然后采用 Carrez 溶剂进行清理净化,然后再用酸提取。提取液中棕曲霉素 A 再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注入 RP—18柱中分离,再用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最低检出率为  相似文献   

6.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云南四个产茶地州的43个茶树栽培种样品,25个野生及近缘种样品的氟含量。结果表明,绿茶类样品的氟含量平均为87.3mg/kg,普洱熟茶类样品的氟含量平均为137.5mg/kg,6个大理茶成熟叶样品的氟含量平均为483.2mg/kg,11个茶组野生种成熟叶样品的氟含量平均为466.8mg/kg。云南野生种样品的氟含量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肉制品中N-亚硝胺及亚硝酸盐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冷却猪肉与熟肉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NDMA)和N-二乙基亚硝胺(NDEA)含量进行测定,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在冷却猪肉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在未检出~3.26μg/kg范围内,N-二乙基亚硝胺含量在<0.6~2.16μg/kg范围内,亚硝酸盐含量在0.19~0.47 mg/kg范围内.熟肉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在未检出~6.97μg/kg范围内,N-二乙基亚硝胺含量在0.64~95.14μg/kg范围内,亚硝酸盐残留量在5.71~48.65mg/kg范围内.熟肉制品中亚硝胺含量与亚硝酸盐含量无明显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富硒平菇粉和高筋面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探究富硒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并对成品进行TPA质构分析和硒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富硒面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为烘烤时间30 min,烘烤温度210℃,富硒平菇粉添加量0.06%(即配方中150 g面粉添加0.09 g富硒平菇粉);富硒面包的硬度为217.27,弹性为0.83,咀嚼性为152.19,回复性为0.56,总硒含量为0.416 mg/kg。利用最佳加工工艺和配方研制出的富硒面包口感松软细腻,气孔细密、分布均匀,有一定弹性,咸甜适中,表皮呈金黄色。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味品中赭曲霉毒素A。样品用甲醇与NaHCO3体积比为60:40的溶液提取,经免疫亲和色谱柱纯化,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表明,空白样品按照质量分数为1.0,20,50μg/kg添加赭曲霉毒素A,回收率为75.0%~102.0%,精密度小于15%,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5μg/kg。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料中赭曲霉毒素A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双氧威处理小麦防治四种主要储粮甲虫的研究已进行了两年多,试验在模拟实际条件下进行,处理的小堆粮食约0.6吨,在0,6,12和18个月用赤拟谷盗、锯谷盗、谷蠹和谷象各300头进行感染。在药剂处理和害虫第一次引入后,每三个月取一次样,检查害虫情况、粮食品质及粮食中杀虫剂残留。另外还评价了粮食制粉和烘焙品质,测定了面粉、麸皮和面包中药剂残留。双氧威的效果通过与对照和甲基毒死蜱处理的粮食进行比较评价。甲基毒死蜱3.9mg/kg处理的粮食能防治锯谷盗9个月,谷蠹和赤拟谷盗12个月,谷象15个月。用双氧威4.2mg/kg处理的粮食能防治锯谷盗、谷蠹、赤拟谷盗2年,但对谷象不完全有效。双氧威8.2mg/kg处理的粮食能防治所有的四种害虫2年。粮食品质和面包制作品质在害虫数量较低时能较好地保持。甲基毒死蜱和双氧威的残留在面粉和制作的面包中很低,但麸皮中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屯绿"的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了13个"屯绿"茶叶样品中儿茶素与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5种主要儿茶素单体的含量趋势为EGCGEGCECGECC;儿茶素总量范围66.49~90.49 mg/g,平均值为74.43 mg/g;一共检出29种游离氨基酸组分,甘氨酸和脯氨酸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游离氨基酸总量范围10.80~16.66mg/g,平均值为14.78mg/g,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约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3.0%~63.6%,平均值为53.9%;牛磺酸含量0.12~0.32 mg/g,平均值为0.27 mg/g。  相似文献   

12.
福建水产饲料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福建主要水产饲料及原料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水产饲料样品中铅含量在0.05 ~3.52 mg/kg;汞含量在<0.00~0.912 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5.40 mg/kg;镉含量在0.08~3.05 mg/kg;铬含量在1.28~20.46 mg/kg。原料样品中的铅含量在<0.01~7.51mg/kg,汞含量在<0.001~0.476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1.43mg/kg,镉含量在<0.01~1.39mg/kg;福建部分水产饲料中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存在重金属污染和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友梅  王淑俭 《作物学报》1990,16(3):208-218
本实验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河南72个小麦品种(品系)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并测定其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沉淀值、流变学特性和面包烘烤品质。发现含有 Glu—1 D 5+10亚基的品种一般有好的面粉品质和面包烘烤品质,含有 Glu—1 B 7+8或 Glu—1 A 2~*或 Glu—1 B 7亚基的品种有  相似文献   

14.
袁建  杜娟 《粮食储藏》2010,39(6):40-43
目的:建立小麦中杂色曲霉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杂色曲霉毒素经正己烷提取后,采用国产硅镁型吸附剂制备层析柱净化后,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以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为246nm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26%,相对标准偏差为3.84%,最低检出量为0.017μg/k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成本低,可用于小麦中杂色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烤烟含氯农残总量状况及其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中国2003—2005年2816份烤烟样品含氯农残总量在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不同等级和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结果表明:中国烟叶含氯农残总量在样品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幅为0.00~5.40mg/kg,平均值为0.372mg/kg,变异系数为223.38%,有350个烟叶样品未检出,占总样品数的12.43%。其中云南(0.781mg/kg)、湖南(0.663mg/kg)烟叶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较高,辽宁(0.037mg/kg)、四川(0.041mg/kg)烟叶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较低;烤烟品种G80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0.599mg/kg)较高,9717品种样品的含氯农残总量(0.033mg/kg)较低;不同等级烟叶含氯农残总量表现为C2F>B2F>C3F>X2F;不同年份的烟叶含氯农残总量表现为2003年>2005年>2004年。针对中国烤烟含氯农残的状况,提出了控制烤烟农残含量、提高烟叶安全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福建中南部蔬菜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中南部蔬菜主产区104个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菜园土壤酸化严重,有74%的土壤pH<6.0;土壤磷素富集普遍,有效磷>60mg/kg的样品占70.19%;部分土壤钙、镁和硼较低,有10.58%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50mg/kg,24.04%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500mg/kg,49.04%的土壤有效硼含量<0.5 mg/kg;土壤积盐状况较严重,有47.12%的土壤水溶性总盐含量>0.1%。  相似文献   

17.
贵州盘县主要植烟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查明贵州盘县主植烟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土壤改良和烟草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该县的3个主植烟区140个土壤样品养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盘县植烟土壤pH平均为6.12,处于弱酸性至中性范围;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总体上较丰富,分别为34.38 g/kg、2.22 g/kg和1.12 g/kg;但速效氮、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基本处于中等至偏低水平,分别为39.27 mg/kg、8.78 mg/kg、9.69 g/kg和139.98 mg/kg;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处于1147.88~5854.67 mg/kg之间,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处于46.66~708.17 mg/kg范围,二者含量均高于临界指标;土壤有效锌含量范围为0.57~5.55 mg/kg,94.29%的样品高于缺锌临界值(<1.00 mg/kg)。水溶性氯含量处于7.43~39.23 mg/kg之间,95.71%的土壤样品处于适宜的范围内。土壤有效钼含量范围为0~0.59 mg/kg,80.00%的样品高于缺钼临界值(<0.10 mg/kg)。土壤有效硼含量在0.17~1.25 mg/kg之间,68.57%的样品低于缺硼临界值(<0.50 mg/kg)。建议盘县主植烟区在平衡施肥时应注重控氮、补施磷钾、增施钼和硼。  相似文献   

18.
采取常规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采用巨菌草混合中药渣为主料栽培茶树菇YBS-408。依据国标及常规方法,测定以巨菌草混合中药渣为主料栽培的茶树菇YBS-408的子实体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测试样品中的重金属铅、砷未检出,镉、铬、汞的含量依次为0.47 mg/kg、0.39 mg/kg、0.018 mg/kg。农药残留六六六、滴滴涕、甲胺磷均未检出。利用巨菌草混合中药渣栽培茶树菇的方法安全、可行,该研究为进一步实现中药渣资源化利用和推动巨菌草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了蛇床子素和多杀菌素两种生物农药拌粮防治储粮害虫的同时对玉米储藏品质的影响。在玉米储藏4个月、8个月和10个月时,分别构建稻谷储藏品质变化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指标矩阵,先用极差变换及线性比例变换对指标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用夹角余弦法确定权重向量,最后得到模糊综合评价值,并用拉依达检验法检验,确定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综合评分值H和F均小于2s(2s相当于显著水平α=0.05),由此可以看出,各样品不显著,即拌以0.5 mg/kg、0.75 mg/kg、1.0mg/kg的1%蛇床子素粉剂和0.5mg/kg、1.0mg/kg、1.5mg/kg的0.5%多杀菌素粉剂的两种生物农药对玉米的储藏品质在10个月内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为粮食品质储藏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识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屯绿”的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了13个“屯绿’茶叶样品中儿茶素与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5种主要儿茶素单体的含量趋势为ECJCG> EGC> ECCJ> EC>C;儿茶素总量范围66.49—90.49mg/g,平均值为74.43 mg/g;一共检m 29种游离氨基酸组分,甘氨酸和脯氨酸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游离氨基酸总量范围10.80—16.66mg/g,平均值为14.78mg/g,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约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3.00/0-63.60/0,平均值为53.9%;牛磺酸含量0.12—0.32 mg/g,平均值为0.27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