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148篇
基础科学   50篇
  74篇
综合类   619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221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4个不同品种为砧木的油茶嫁接苗为试材,对不同砧木油茶嫁接苗的嫁接亲和性的10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利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嫁接亲和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亲和性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归纳成3个主成分,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100%;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一致,4个不同砧木品种嫁接亲和力由强到弱排序为:赤霞秋霞朝霞晚霞。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果品因其营养丰富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其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消费者更加在意产品的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投入到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中,而同位素技术则因其独特性被认为是植物性产品产地溯源的有效分析手段之一。我国在该方面研究起步较晚,且已有研究多集中于粮食、茶叶、畜产品、水产品等方面,有关水果及制品产地溯源方面也有报道,但均不系统。笔者比较了植物性农产品产地溯源中常用技术的优势及不足,分析了同位素技术在植物产品产地溯源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列举了C、H、O、N、S、Pb、Sr、B等常用同位素在产地溯源技术中的应用意义及其特征,综述了同位素技术在葡萄、苹果、柑橘、大枣等果品产地溯源中的已有应用,剖析了其在产地溯源中应用的优势及局限性,并对同位素技术在水果及产品产地溯源中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推动我国水果及制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促进同位素溯源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及控制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磷酸二氢钾施用量对一年生菘蓝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研究了不同磷酸二氢钾施肥量对一年生菘蓝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酸二氢钾施用量为400 kg/hm~2时,菘蓝的株高、根长、根粗、植株干重较大;当磷酸二氢钾施用量为800 kg/hm~2时,菘蓝的叶片数、叶面积最大。在以收获大青叶为目的的生产中,磷酸二氢钾施用量为800 kg/hm~2时产量较佳;以收获板蓝根为目的的生产中,磷酸二氢钾施用量为400 kg/hm~2时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4.
正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别名刺芹侧耳,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1]。"国森1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根据杏鲍菇工厂化瓶栽需求选育出的杂交新品种(图1)。亲本为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编号"长野"和"广杏"。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玉米苗期耐盐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以耐盐的热带自交系CML298与盐敏感的温带自交系Zong31构建得到200份F2:3家系的初定位群体为试验材料,结合Illumina Maize 6K芯片获取相应的基因型数据,通过调查苗期盐胁迫处理前后的株高比率(SHR)、株高差值(SHD)、鲜重比率(SFWR)、鲜重差值(SFWD)4个耐盐指标,对玉米苗期的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个与SHR相关的QTL位点q SHR4、q SHR8,分别解释7.08%和9.40%的表型变异;2个与SHD相关的QTL位点q SHD4、q SHD8,分别解释7.87%、9.21%的表型变异;3个与SFWR相关的QTL位点q SFWR3-1、q SFWR3-2和q SFWR9,分别解释6.15%、11.14%和6.27%的表型变异;2个与SFWD相关的QTL位点q SFWD4与q SFWD7,分别解释6.89%和6.04%的表型变异。其中,在第4号染色体129 c M位置与第8号染色体8c M位置都定位到了与SHR、SHD相关的QTL位点。本研究结果为玉米苗期耐盐相关基因的挖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间作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种植空间并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种植模式,芝麻、花生间作高矮搭配,通风透光、降低病害发生率和单作种植风险。河南省周口市芝麻、花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根据周口市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周口市麦茬芝麻、花生间作高效栽培模式,从选地整地、栽培方式、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种植户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7.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德朗118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德朗11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自选系KY150为母本、自选系C23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山西北部特早熟区春播生育期120 d,属特早熟品种;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春播特早熟玉米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 776.5 kg/hm~2,比对照并单6号增产12.6%,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819.0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2.6%;籽粒金黄半硬,容重676.0 g/L,粗脂肪含量4.52%,粗淀粉含量74.37%,表现出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等特点。2016年6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玉米特早熟区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8.
花药结构和绒毡层的发育类型对菊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苏木精和苯胺番红整体染色以及石蜡切片的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对菊科7族19属19种植物花药结构及绒毡层的发育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种植物的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1种由2个花粉囊组成。花粉囊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中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解体。随着花粉粒的形成,药室内壁先“U”形增厚,再进行条带状增厚。花粉母细胞胞质分裂类型有连续型和同时型2种,小孢子四分体以四面体形为主。绒毡层的发育类型有变形绒毡层和分泌绒毡层两种类型,变形绒毡层是管状花亚科植物的共同特点,分泌绒毡层是舌状花亚科植物的共同特点。从向日葵族向菊苣族的逐渐演化过程中,绒毡层的发育类型从向日葵族的变形绒毡层、经过变形绒毡层向分泌绒毡层的过渡类型逐渐演化为菊苣族的分泌绒毡层。变形绒毡层的形态在管状花亚科不同族之间有明显差异,绒毡层的发育类型和形态可以作为亚科和族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丹江口水源涵养区退耕还草土壤线虫群落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估丹江口水源涵养区退耕还草的土壤生态效应,2017年9月,选取3块同一土壤类型、退耕3年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作为退耕还草的代表样地,以相邻未退耕的玉米(Zea Mays)田为对照,比较分析退耕还草土壤线虫群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退耕还草样地0~1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提高15.86%(P<0.05),pH值显著降低5.06%(P<0.05);10~20 cm土层pH值显著降低4.57%(P<0.05),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26.83%(P<0.05)。退耕种植紫花苜蓿草地共鉴定出土壤线虫18 307条,49个属,未退耕玉米田共鉴定出土壤线虫10 706条,45个属,退耕还草后土壤线虫c-p类群由短世代型向长世代型转移,土壤环境受到扰动降低,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加,结构指数(SI)和富集指数(EI)表明退耕还草提高了土壤健康程度,同时降低了土壤所受的干扰程度。土壤线虫数量与土壤pH值、含水量、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相对丰度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植物寄生性线虫和捕/杂食线虫相对丰度与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全氮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退耕还草改变了土壤pH值及全氮、有效磷养分含量,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提升了土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方法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处理方法对黑果枸杞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恒温培养3 d后开始发芽,发芽率为83%,发芽势为47%,平均每天发芽7.01粒。该处理操作简单、发芽率高,适宜于黑果枸杞大田育苗中的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