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中扩增出HE蛋白基因,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EM-T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THE。用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pTHE,回收目的基因HE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 HE。用BstXⅠ酶切pPICZαA HE使其线性化,并电击转化至感受态毕赤酵母细胞GS115。PCR法鉴定阳性重组子,用1%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m blot分析。结果在酵母菌培养基上清中检测到相对分子量为43kD的重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与HE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表明HEV的HE蛋白片段在Pichia Pastoris中获得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2.
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的σC基因,通过XhoⅠ+HindⅢ双酶切后把该基因插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穿梭质粒pShuttle-CMV载体中。重组穿梭载体经过双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序列测定正确,同源性为99.8%。将获得的重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CR和RT-PCR鉴定的结果证明σC蛋白基因已成功插入到重组腺病毒载体中。  相似文献   

3.
以RT-PCR方法扩增出犬冠状病毒(CCV)YS1、CI1 2株国内分离病毒的部分纤突蛋白基因,经酶切鉴定为CCV特异性核苷酸片段。采用平端连接法将Wizard^TM PCR纯化试剂盒纯化的PCR产物克隆于pUC19 Sma I酶切位点上,获得YS1pUC19、CI1pUC19重组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表明:重组质粒大于蓝斑菌质粒。以BamHI、Kpn I双酶切重组质粒可获得比原PCR产物略大的核苷酸片段,并从中以PCR方法扩增出与原PCR产物大小相同的核苷酸片段。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杭州分离株,HZ96)VP2基因的质粒 PBS为模板,根据其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1.5 kb左右长的VP2基因产物;用KpnⅠ和 SalⅠ酶切纯化的PCR产物;将纯化的酶切产物在 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Cambia1301 水稻胚乳特异性启动子GT1下游, 并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植物重组表达载体经三亲交配已导入根癌农杆菌中.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F基因重组pGAPZ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F基因序列和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多克隆位点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以RT-PCR技术获得NDV La Sota株融合蛋白(F)基因的F1片段和F2片段。将目的基因和质粒pGAPZαA均以KpnⅠ和XbaⅠ进行酶切,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并转化Escherichia coliDH5α,转化子经PCR鉴定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中含有目的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与NDV La Sota株F基因序列比对,长度和核苷酸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杭州分离株,HZ96)VP2基因的质粒PBS为模板,根据其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1.5kb左右长的VP2基因产物;用Kpn Ⅰ和SalⅠ酶切纯化的PCR产物;将纯化的酶切产物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Cambia1301水稻胚乳特异性启动子GTl下游,并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植物重组表达栽体经三亲交配已导入根癌农杆菌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秦川牛AD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包装并扩繁病毒,为下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奠定基础。【方法】根据NCBI收录的家牛ADIG基因(NM_001113720.1)mRNA序列设计引物,以秦川牛组织样提取的总RNA反转录而成的cDNA为模板,通过RT-PCR和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将其连接到pMD19-T Simple载体并测序。质粒提取纯化后通过BglⅡ与SalⅠ双酶切,然后胶回收酶切产物,将其连接到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上,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ADIG。将pAdTrack/CMV-ADIG质粒用PmeⅠ酶切线性化,转化含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ADIG,并用PacⅠ酶切鉴定,提取质粒后转化大肠杆菌Top10进行扩繁。用PacⅠ酶切线性化pAD-ADIG载体并回收质粒大片段,转染293A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然后完成病毒扩繁和病毒滴度的测定。【结果】PCR扩增获得了399bp ADIG基因CDS区;成功构建了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ADIG和重组腺病毒质粒pAD-ADIG。经检测,ADIG重组腺病毒包装成功,扩繁后得到了高滴度的腺病毒(1×108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秦川牛AD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ADIG,完成了病毒包装和扩繁。  相似文献   

8.
从猪瘟弱毒活疫苗中提取猪瘟病毒(CSFV)RNA,采用RT-PCR技术,得到E2基因的cDNA,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将E2基因的cDNA及质粒pGAPZαA分别以内切酶KpnⅠ和EcoRⅠ进行顺序酶切,连接酶切产物并转化Escherichia coliDH5α。经过抗生素Zeocin筛选、PCR鉴定和重组质粒的酶切分析,将E2基因的测定序列与GenBank中的CSFV C株E2基因序列(序列号Z46258)比对,核苷酸同源性为99.46%;获得6个阳性重组子的克隆株。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GAPZα-E2中目的基因E2的核苷酸序列和大小、插入方向和位置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番鸭源禽1型副黏病毒HN主要抗原结构域(HNd)和V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经PCR及融合PCR分别从重组质粒pMDHN和pMDP中扩增HN基因主要结构域和V基因cDNA.将HNd经KpnⅠ和BamHⅠ双酶切、V基因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分别定向插入真核载体pcDNA3的多克隆位点相应的酶切位点中,对2个单表达质粒pcDNAHNd和pcDNAV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利用融合PCR技术扩增出HNd-V基因,定向克隆至pcDNA3的EcoRⅠ和XhoⅠ酶切酶切位点之间,转化感受态细胞后,经PCR反应初筛后,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对单表达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结果表明:HNd和V基因已被正确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DNA3,成功构建了2个基因的单表达质粒pcDNAHNd和pcDNAV;对融合重组质粒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表明,HNd-V融合基因正确克隆进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cDNAHNd-V.  相似文献   

10.
鹅细小病毒延边株VP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碱裂解法对鹅细小病毒延边分离株进行GPV基因组DNA提取.根据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序列,设计1对含有EcoR Ⅰ和BamH Ⅰ酶切位点的引物,以GPV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扩增出VP3基因片段,将VP3基因与克隆载体pMD 18-T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克隆.用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该片段并回收该片段,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pVAXI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VAXI-VP3,经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分析和克隆片段序列测定比较,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用套式PCR法检测犬冠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中Wesseling 发表的犬冠状病毒K378株纤突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能扩增372 bp 基因片段的套式引物.用异硫氰酸胍-酚-仿一步抽取法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再以此产物进行套式PCR扩增,并筛选出最佳套式PCR扩增条件.结果经套式PCR扩增能得到与设计大小相同的产物,并且不扩增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犬Ⅰ型腺病毒、狂犬病病毒的核酸.敏感性试验表明,此法能扩增出犬冠状病毒强毒细胞培养物(毒价为10-4.2TCID50/0.1 ml)10-6稀释的反转录产物,远高于常规RTPCR.经初步应用表明,此法可用于犬冠状病毒的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种番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的分离及其PCR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床表现产蛋率下降、产蛋异常的种番鸭输卵管粘膜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命名为E05。参照GenBank上发表的鸭源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286 bp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后,转化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EDSV 100kD蛋白序列比对,扩增片段与已登陆的基因片段完全相符,同源性100%。  相似文献   

13.
以La Sota毒株和分离到的4株分别来源于信鸽、肉鸽和鸡的新城疫毒株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对引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它们的融合蛋白基因(F)进行分段扩增,并且采用SDS-PAGE进行结构蛋白分析。两者的综合结果显示毒株之间存在着差异关系,具有显著的多态性;来源于肉鸽的毒株与La Sota株最为接近,而来源于鸡的强毒株与La Sota株差异最显著;来源不同的2株信鸽之间有程度较轻的差异,肉鸽和信鸽的毒株之间差异较为明显,鸽新城疫和鸡新城疫之间的差异关系较为复杂。表明新城疫病毒存在高度变异性。  相似文献   

14.
 采自云南元江的野茼蒿表现为明显的叶脉黄化症状,从中检测到的病毒分离物分别命名为YYJ1,YYJ2,YYJ3。利用已经报道的联体病毒通用引物PA/PB对多株野茼蒿样品进行PCR检测,扩增到约500 bp大小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扩增产物序列测定表明,YYJ1,YYJ2 与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Yunnan virus,TbLCYNV)各分离物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98%。YYJ3与景洪野茼蒿黄脉病毒(Crassocephalum yellow vein virus-Jinghong)的同源性达98%。初步断定云南烟草曲叶病毒与景洪野茼蒿黄脉病毒是侵染元江野茼蒿的两个主要病毒。同时,利用扩增联体病毒卫星DNAβ的引物beta01/beta02对不同染病植株进行检测,未检测到联体病毒的卫星DNAβ。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技术,利用2对引物,从猪瘟病毒(CSFV)强毒石门株感染的猪血中成功扩增了NS4B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757bp和774bp。克隆后经酶切鉴定,自动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较为保守,与其他猪瘟病毒毒株均有很高的同源性,与同属的BVDVSD-1株和NADL株也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烟草花叶病毒蚕豆株系(TMV-B)的已知序列合成引物,经PCR扩增获得TMV-B的移动蛋白(MP)基因。该基因测序验证后,分别以正、反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并置于CaMV35S启动子控制之下,通过三亲交配及叶盘转化,将MP基因导入烟草。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扩增,Southern点杂交,Northern点杂交及Westernblot检测,获得了正义表达MP基因及反义表达MP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分别命名为pTMP(+)烟草和pTMP(-)烟草。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贫血病PCR试剂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VP1、VP2基因序列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检测鉴别鸡传染性贫血病毒PCR技术,并研制出CIAV—PCR检测试剂盒。试验结果显示,该CIAV—PCR检测试剂盒对参考菌株和地方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420bp条带,而对其他禽病病原体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CIAV—PCR试剂盒最低能检测出10fg的CIAV DNA模板;保存期测定结果显示,在-20℃条件下保存至1、3.6、9个月时,试剂盒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仍能检测到10~100fg的CIAV DNA模板,保存至12个月时其敏感度虽然降低了1个滴度,但仍能100%检出人工感染鸡的临床样品。表明该CIAV—PCR检测试剂盒对CIAV临床样品的检测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准确的特点,适合在临床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最主要的2种病毒,建立灰飞虱体内RSV和RBSDV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根据RSV RNA3和RBSDV S10序列分别设计了2个病毒的特异性引物,通过退火温度和PCR循环数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灰飞虱体内RSV和RBSDV快速鉴定的双重一步法RT PCR体系。对一步法和两步法RT 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2种方法均能准确有效鉴定灰飞虱体内的2种病毒,且两步法的检测效果略好于一步法。而灵敏度实验表明一步法RT PCR可以从0005 ng·μL-1的灰飞虱RNA初始模板中准确检测到病毒,完全满足单头灰飞虱体内病毒检测的需要。应用本研究建立的双重一步法RT PCR体系对200头获毒灰飞虱样品中的RSV和RBSDV进行了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此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对江苏地区分离到的1株疑似鸭肝炎病毒毒株(JS株)进行传代繁殖、雏鸭回归试验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能在鸭胚上进行传代繁殖,E1~E6代鸭胚毒的ELD50为10438·02 mL-1 ~10617·02 mL-1;攻毒的雏鸭可产生与I型鸭肝炎病毒相同的症状和病变;3,7,14日龄易感雏鸭的LD50分别为1055·02 mL-1,10517·02 mL-1,10383·02 mL-1;病毒对氯仿、乙醚和胰酶不敏感,对酸(pH 30)稳定,对热不稳定。进一步进行交叉中和试验、交叉被动保护试验和V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的抗原性与经典1型DHV差异显著;VP1序列与多株1型DHV的同源性在693%~933%;从进化关系来看,与韩国株的亲缘性最近。JS株属于我国流行的新型鸭肝炎病毒(命名为N\|DHV\|JS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