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PCR方法从禽坦布苏病毒和肠炎沙门菌分别扩增出E基因和鞭毛基因保守片段(Flic AC和Flic DB),随后通过over-lapping PCR方法将Flic AC片段、E基因和Flic DB片段依序串联后获得Flic AC-E-Flic DB目的片段,克隆到p MD18-T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 MD-Flic AC-E-Flic DB,经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接入p ET-32a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 ET-Flic AC-E-Flic DB。表达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后,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Flic AC-E-Flic DB嵌合蛋白,Western-blot鉴定证实与预期融合蛋白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鸭巴泰病毒(Batai virus,BATV)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方法,研究根据鸭BATV非结构蛋白(NSs)基因特征,设计引物,经条件优化后建立检测BATV感染的qRT-PCR方法。用建立的qRT-PCR方法对临床72份疑似BATV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评价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当病毒NS基因含量为3.59×10~2~3.59×10~7拷贝/μL时有良好的线性扩增,其扩增相关系数为0.9994,扩增效率为98%。最低检测限为3.59×10~2拷贝/μL;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Tm值为(81.60±0.16)℃,对鸭源常见病毒(如鸭甲肝病毒、禽坦布苏病毒、禽Ⅰ型副黏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和番鸭呼肠孤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49%~1.99%和0.58%~2.18%。临床送检的72份病料SYBR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阳性率为4.17%(3/72),并分离到2株鸭源BATV,2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66.67%(2/3)。建立的基于SYBRⅠ检测BATV的qRT-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BAT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葛根对气候的基本要求,在葛根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葛根全生育期人工观测,确定了合川区葛根的生长发育期。开展葛根合川区气候生态区划,区划结果表明:合川区适宜葛根种植的区域较广,域内中部地区为适宜区,东部和西部大部地区为较适宜区,只有西北部和东南及东北部少数地区为不适宜区。并针对性提出了应对低温阴雨、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天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及氟苯尼考的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分离自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南方数省部分地区113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并应用PCR方法检测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上述菌株对四环素表现高水平耐药,耐药率为65.49%(74/113);对链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氟苯尼考、卡那霉素与恩诺沙星表现中等水平耐药,耐药率分别是43.36%(49/113)、39.82%(45/113)、27.43%(31/113)、25.66%(29/113)与24.78%(28/113);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与头孢克洛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4.42%(5/113),2.65%(3/113)与1.77%(2/113);其中52.21%(59/113)菌株能耐受3类及3类以上的抗菌药物;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出率为64.04%(72/113),且所有氟苯尼考耐药菌株均含有floR基因。结论:113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floR耐药基因较为流行。本研究结果为上述地区针对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400V线损率是考核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线损率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供电部门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更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而影响400V线损率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管理方面的因素。技术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下户线线径、供电半径、主干线路导线型号、电压质量;管理方面的因素主要有计量表计的管理及校验、三相负荷平衡调整、线路清障、抄表管理等因素。下面笔者就400V线损管理进行投石问路,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东风村某养殖户饲养的220日龄麻鸭2 100余羽,产蛋率在一周内从87%降至15%左右,共死亡11羽。经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该病为鸭坦布苏病毒病。  相似文献   
7.
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MPZJ1206株胰腺炎型鸭1型甲肝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GEX-VP1,进行条件优化诱导表达,将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约为52 kDa的重组目的蛋白得到表达。该研究为开发胰腺炎型鸭1型甲肝病毒诊断方法和研究VP1蛋白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坦布苏病毒鸡源分离株全基因组及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引起鸡产蛋骤降的坦布苏病毒全基因组分子特征,本试验运用RT-PCR技术克隆测定了2株坦布苏病毒鸡源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其基因组为10 990nt,包含1个10 278nt的开放阅读框架,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坦布苏病毒参考株一致,与2010年以来的坦布苏病毒毒株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均在98%以上,与2010年前的坦布苏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分别为88%和96%左右。基于坦布苏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2株鸡源坦布苏病毒与2010年以来分离的各种禽源坦布苏病毒株均处于同一大的进化分支,且相互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坦布苏病毒鸡源分离株与其他禽源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组差异不明显,各分离株亲缘关系非常近。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收集2007~2013年福建省及邻近省份的疑似禽霍乱病死亡鸡、鸭、鹅,进行细菌分离,PCR进行种和荚膜群的鉴定,琼脂扩散试验鉴定其Heddleston氏耐热菌体抗原型。结果共分离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95株,其中鸭源74株,鸡源17株,鹅源4株。其荚膜群全为A型,1型耐热菌体抗原型占67.4%。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的报道相同,禽源(不含火鸡)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仍然以A:1为主。  相似文献   
10.
银中杨属雄株,其先花后叶、花穗状、树姿优美、不飞絮、速生、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耐瘠薄,适宜城乡绿化,是目前较理想的城市和路旁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