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圆环病毒是近年来倍受兽医界关注的新发现畜禽病毒之一,文章对源自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主要养鸭区的病(死)鸭样品进行实验室病原学鉴定和鸭圆环病毒感染检测,同时对鸭圆环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同一血清型鸭疫李氏杆菌不同菌落的药敏性测定黄瑜彭春香程龙飞李文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自1996年9月以来,我们对两家发病鸭场(番鸭场和野鸭场)通过临诊剖检、细菌分离与鉴定确诊为鸭疫李氏杆菌(RA)感染,且经实验室检查证明...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鸭疫里默氏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9年3月-2000年12月,从福建省103个肉鸭场采集具有典型三炎(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的病(死)鸭肝脏116份,共分离到细菌107株,细菌的分离率为92.2%,其中鸭疫里默氏菌84侏,占78.5%;大肠杆菌23株,占21.5%。在分离鉴定的84株RA中,血清1型占25.0%,2型占60.7%%,13型占1.2%,未定型占13.1%。可见我国目前流行的鸭疫里默氏菌其血清型已发生了明显变化,2型和1型已成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其中2型为优势血清型,此为省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鸭出血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出血症是由不同于鸭瘟病毒的鸭新型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根据该病毒可凝集Balh/c小鼠红细胞的特性,我们建立了鸭出血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经试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实用、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2000年8月,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某番鸭场饲养的一批2000只雏番鸭,于14日龄时开始发病,发病当天病鸭数近80只,病死17只,病死率21.3%;第2天病鸭数增至210只左右,病死鸭62只,病死率29.5%.同场饲养的一批1700只53日龄番鸭、一批27日龄的200多只肉鸡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6.
鸭出血症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出血症(DHD)是由鸭疱疹病毒2型(鸭新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病鸭双翅羽毛管内出血呈紫黑色、脏器及肠道出血为特征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自1990年秋以来,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送检病例发现我省福州、莆田、漳州、厦门、南平等地区以及浙江省金华、义乌等和广东省佛山、湛江等地鸭均有发生。该病可侵害番鸭、樱桃谷鸭、北京鸭、半番鸭、麻鸭、野鸭等,但以番鸭最易感,各日龄鸭均可发病,以10d~30d鸭更为多见,发病率高低不一,鸭日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使用现有的鸭病疫苗、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及药物…  相似文献   
7.
鸭窦炎又称为鸭传染性眶下窦炎、鸭慢性呼吸道病,是鸭的一种以单侧或双侧眶下窦出现肿胀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有报道认为该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低,肉鸭感染该病后,直接表现为呼吸困难,食欲减少,生长减缓,甚至消瘦;在产蛋鸭除上述症状外,还表现为患病鸭产蛋量下降。对于该病病原目前报道不一,有的认为该病病原为败血性霉形体,而有的通过试验证明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也可引起鸭窦炎。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本研究通过交互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及雏番鸭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比较了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结果显示同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比异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高2.66~4个滴度;两者之间的抗原相关值R为0.35;对于5日龄经肌注途径免疫接种1羽份量La Sota弱毒疫苗14d后的雏番鸭,以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分别攻击后,其保护指数分别为54.5、92.9.以上结果表明,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存在较明显的抗原性差异,为鸭副粘病毒病疫苗的研制和该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国目前禽坦布苏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状况及病毒分子演化特征,对2010-2011年采集自中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的439份疑似家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分离毒株NS5基因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采集的187份家禽病料中检测出4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1.6%,而2011年采集的252份样品中检测出3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3.9%。对部分毒株的NS5基因测序表明,本研究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与已发布的同时期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NS5基因同源性在98%以上,与2010年前分离的鸡源及蚊媒坦布苏病毒的同源性介于83.8%-85.8%之间;所有2010年后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毒株在系统进化上共同构成了一个进化分支。结果表明,2011年禽坦布苏病毒仍在中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的家禽中流行,病毒NS5基因的测序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在家禽中流行的禽坦布苏病毒未出现明显的分子变异。  相似文献   
10.
鸭圆环病毒PT07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PCR方法从临床健康的番鸭法氏囊组织中分段扩增获得鸭圆环病毒(DuCV)PT07全长基因组,将扩增片段分别克隆,获得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DuCV基因组全长为1988nt。经基因组结构分析发现,DuCVPT07的基因组有3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V1/rep和C1/cap是2个主要的ORF,分别编码Rep蛋白和Cap蛋白;在V1/rep和C1/cap的5'起始端之间存在与启动滚环复制有关的1个茎环结构和1个正向重复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发现,DuCV可分为2个群,PT07与TC1/2002~TC4/2002和FJ0604同处一个进化分支,而与Ger、33753-52和MH25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