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普通级SD大鼠和KM小鼠肠道内鞭毛虫分别作了观察,从大鼠检出10种肠道鞭毛虫:鼠唇鞭毛虫(Chilomastix bettencourti),人肠滴虫(Enteromonas hominis),西蒙氏贾第虫(Giardia simoni)鼠六鞭虫(Hexamita muris),似单尾滴虫(Monocercomonoidies sp),人五毛滴虫(Pentatrichomonas hominis  相似文献   
2.
斑马鱼肠道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斑马鱼肠道的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观察分析。斑马鱼肠道可分为前、中、后3段,肠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测量肠道各段的绒毛高度、绒毛纵截面积、柱状上皮高度和肌层厚度,各指标从前肠到中肠和后肠呈逐渐降低趋势,前肠显著高于中肠和后肠(P<0.05),中肠和后肠间无显著差异(P>0.05)。黏膜层向肠腔内折叠形成肠绒毛(多呈分枝状、指状),分为黏膜上皮和固有层,柱状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复合体发达,上皮细胞间分布着杯状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广泛分布于肠上皮下部,而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后肠上皮基底膜附近。细胞水平结果表明:斑马鱼肠道执行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前肠,肠道黏膜免疫机能与免疫细胞位置的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及生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不同剂量链脲菌素(STZ)1次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了解糖尿病发病机理,以及糖尿病小鼠的生殖能力。方法: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200、150 mg.kg-1 STZ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葡萄糖测定试纸和尿液分析试纸条联合检测小鼠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光镜观察胰岛的组织学改变情况,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胰岛素的水平,并将制作的模型小鼠与正常雄鼠交配。结果:对照组血糖基本无变化,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加,3周后稳定。高剂量组,血清葡萄糖浓度明显升高(P<0.001),血清胰岛素下降极显著(P<0.001);胰岛破坏严重。低剂量组分小鼠血清葡萄糖升高和未升高组,但血清胰岛素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胰岛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糖升高小鼠交配能力下降,仅为46.9%,流产率73.9%,畸形率为9%,仔鼠出生死亡率20%。结论:不同剂量的STZ均能诱发糖尿病模型,且影响雌鼠的交配能力和子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实验用兔线粒体DNA-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取3个品种实验用兔肝组织中的线粒体DNA,并用ApaI等21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消化。分析上海地区实验用兔mtDNA的多态性。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共检出8种不同的限制性单倍型,少数个体出现的差异,可能来源于几个位点发生偶然突变,但不同兔群的限制性无规律性。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实验用兔群体mtDNA的遗传多样性贫乏,遗传结构单一,提示所研究的兔种可能有共同祖先,或人工饲养繁殖出现血缘杂交现象。  相似文献   
5.
利用建立的小鼠微卫星检测方法,对来源于2个单位的近交系BALB/c小鼠和封闭群ICR小鼠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发现A单位BALB/c小鼠发生了遗传污染,有部分小鼠在部分微卫星位点发生了变异,而B单位BALB/c小鼠在所有的检测位点上的结果都与预期的BALB/c小鼠位点一致;对ICR 小鼠分析结果发现A单位ICR小鼠在22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379,平均多态信息量为0.308,属中度多态,B单位ICR小鼠的平均杂合度为0.287,平均多态信息量为0.227,属低度多态.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可用于检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质量,也可用于分析封闭群小鼠的遗传多态性,为一种有潜力的实验动物遗传学检测标记.  相似文献   
6.
以纯化pQE31表达的融合蛋白仙台病毒EP(S)为诊断抗原、融合蛋白FP(S)免疫鼠血清为阳性抗体,建立了小鼠仙台病毒抗体检测的间接ELJSA诊断方法。该抗原FP(S)不与其他常见的小鼠病毒(小鼠肝炎病毒、鼠痘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和呼肠孤病毒Ⅲ型)的阳性缸清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7%,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试剂盒符合率为98%。本研究建立的检测仙台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仙台病毒的抗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交系小鼠微卫星位点遗传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设计了 3 4对特异性引物 ,以 PCR方法对部分近交系小鼠基因组微卫星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在所有 3 4条引物扩增带中 ,有 2 5个微卫星位点的长度在不同品系小鼠中存在差异 ,不同品系小鼠之间微卫星长度多态性差异在3 8.3 %~ 5 8.8%之间。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是一种快速、经济的遗传监测近交系动物的方法 ,微卫星位点提供了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特性的又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制备转基因小鼠特有的DIG标记探针,应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转基因小鼠外周血细胞的遗传性状进行分析,检测其合子类型,以挑选纯合子小鼠用于保种。结果杂合型小鼠61%的细胞有一个荧光信号,而纯合型小鼠约24%的细胞有两个荧光信号,48%的细胞有一个荧光信号,野生型小鼠无荧光信号。因此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作为检测转基因小鼠遗传特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兔皮姬螯螨及囊凸牦螨,系国内首次报道。文中简要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并进行药物杀灭和毒性试验,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70只开放系统内饲养的不同年龄、性别昆明种小鼠作了肠道鞭毛虫区系分布、自然感染状况的观察,共检出8种肠道鞭毛虫.其感染率和肠道分布如下:鼠唇鞭毛虫感染率为80.00%,多见于盲肠、小肠后端;鼠贾第虫感染率为51.43%,多见于小肠前端;鼠六鞭毛虫为68.57%,多见于小肠前端;鼠八鞭毛虫为78.57%,多见于盲肠;人五毛滴虫为88.57%,多见于盲肠、结肠;田鼠四毛滴虫为82.86%,多见于盲肠;微小三毛滴虫为47.14%,多见于盲肠、结肠;鼠三毛滴虫为91.43%,多见于盲肠、结肠及小肠后端。被检70只小鼠均有肠道鞭毛虫感染,其中感染7种肠道鞭毛虫的有9只,占被检总数的12.86%,8种全部感染的有61只,占被检总数的8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