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leptin长型受体(LR-b)在大鼠听觉核团中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鼠的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下丘、内侧膝状体和听皮质中均有LR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推测,leptin作用于听觉传导通路相关核团中的神经元,可能与维持大鼠正常的听觉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 5头三元杂交仔猪前脑内leptin长型受体mRNA与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共存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leptin长型受体mRNA和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漏斗核和前室周核、海马、杏仁核及大脑皮质。上述结构内一些表达leptin长型受体mRNA的神经元也含有NPY免疫反应阳性物质 ,即leptin长型受体与NPY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提示leptin可能通过下丘脑漏斗核和室周核以及边缘系统的海马和杏仁核 ,甚至大脑皮质中表达leptin长型受体mRNA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调节动物的摄食、能量代谢、生长和繁殖等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激致血压升高大鼠视上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针刺足三里的影响,以探讨应激升压和针刺降压的中枢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组和针刺组,每组30只.选用刺激脉冲随机变动的足底电击结合噪声刺激建立应激动物模型,对针刺组大鼠行疏密两种波针刺足三里.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下丘脑视上核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并进行计数.结果:应激降低大鼠视上核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元数量,视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在针刺组明显高于应激组(P<0.05).结论:应激使大鼠血压升高,视上核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针刺可能通过增加应激大鼠视上核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元数量而产生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流产大鼠下丘脑核团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分布及变化,将12只孕SD大鼠随机分为流产组和妊娠组。流产组在妊娠第10,11天灌服米非司酮(RU486)3.75 mg/kg,妊娠组在妊娠第10,11天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均于妊娠第13天灌注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各组大鼠下丘脑TNF-α阳性细胞进行观察,探讨TNF-α在流产大鼠下丘脑的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妊娠组和流产组大鼠下丘脑视前大细胞核、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室周核、弓状核均有TNF-α阳性细胞;与妊娠组相比,流产组大鼠各核团阳性细胞数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灰度值均降低,除视前大细胞核外,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除以上核团外,流产组大鼠视交叉上核也有较多TNF-α阳性细胞。结果表明流产大鼠下丘脑核团TNF-α分布及变化较妊娠大鼠增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 in re leas ing horm one,G nRH)在青年奶山羊下丘脑的表达特点,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G nRH神经元在6~8月龄青年奶山羊下丘脑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分泌G nRH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视上核、下丘脑前核、室旁核和弓状核,其次是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交叉上核、下丘脑外侧区、视上弥散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及乳头体各核团,前连合核、终纹床核、穹窿周核、环核、视前交叉上核和背内侧核分布较少。G nRH阳性神经元的形态有圆形、三角形、卵圆形、梭形、多角形、不规则形,有些阳性神经元还具有明显的突起;圆形和三角形细胞直径为7~27μm,卵圆形和梭形细胞短轴和长轴分别为7~21和10~48μm;G nRH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弓状核、乳头体后核、乳头体内侧核等核团,在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室周也可见中等数量的阳性纤维。结果提示,G nRH神经元在青年奶山羊下丘脑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催产素(OT)在广西本地水牛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的分布,进而了解OT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三者之间分泌释放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PicTureTM二步法检测5头广西本地水牛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催产素(OT)的分布情况。[结果]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弓状核、视上核及室旁核,在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在腺垂体发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侧可见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中只在生殖上皮、卵泡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发现有大量OT免疫阳性产物。[结论]首次发现OT存在于广西本地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并且下丘脑中各主要核团均有O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尤其以弓状核、视上核、室旁核分布最多,为进一步研究OT的合成和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对广西本地水牛的繁殖育种及泌乳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妊娠中期奶山羊下丘脑中催产素的免疫组化定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的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streptarid in-perox idase,SP)法,对妊娠中期奶山羊下丘脑中催产素(O xytoc in,OT)神经元的定位及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在环核、视上弥散核、弓状核、室周核、穹窿周核、下丘脑前区、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后核和乳头体各核团等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另外,在室旁核、视上弥散核、视上核、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附近有较多数量的强阳性神经纤维,在交叉上核有少量阳性神经纤维。提示OT在妊娠中期奶山羊下丘脑中分布广泛,且下丘脑OT经神经垂体,第三脑室,血管三条途径释放,经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青年期摩拉杂交水牛催产素(oxytocin,OT)神经元的表达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的Pic-TureTM二步法,对青年期摩杂一代水牛催产素神经元的定位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视上核和弓状核,在视前内侧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后核、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和乳头体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弓状核、乳头体核,在正中隆起第三脑室室管膜附近有较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观察结果提示:下丘脑OT经神经垂体、第三脑室、血管3条途径释放;不同种属动物下丘脑OT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光照对鸡产蛋的影响机理,探讨了间脑内光信息传导通路。将60日龄母鸡右眼遮光7 d后接受20 lx的光照刺激1.5 h,暗适应1.5 h后灌流固定,取脑制作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基因在间脑的表达。结果显示,间脑内有大量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左侧,分布于圆核(ROT)、室旁核(PVN)和缰核(HB)等核团内,其中ROT和PVN内最多,表明这些核团的神经元在光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非洲鸵鸟延髓5个神经核的细胞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鸵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核团的形态结构与细胞构筑,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对10羽非洲鸵鸟脑干的延髓进行了研究,并与北京鸭等家禽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比较。在光镜下观察分析了分布于延髓内的迷走神经运动背核、舌下神经核、孤束核、疑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形态及其细胞构筑。结果表明:(1)非洲鸵鸟延髓内神经核团的分布与北京鸭的大体相似;(2)神经核团内的神经元胞体普遍比北京鸭同名核团的细胞体大;(3)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和疑核特别发达;(4)孤束核吻侧部不发达。  相似文献   

11.
IFN-γ在流产大鼠下丘脑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下丘脑对妊娠的调节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妊娠中期,正常妊娠大鼠及流产大鼠下丘脑内IFN-γ阳性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同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了其灰度值。结果显示,正常妊娠大鼠和流产大鼠IFN-γ主要在下丘脑的视前大细胞核、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前核等部位分布,而流产大鼠的IFN-γ阳性细胞数多于正常妊娠组且表达强于正常妊娠组。表明IFN-γ在下丘脑的表达对妊娠大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orexin A在鹌鹑间脑内的分布。结果显示,orexinA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间脑中下丘脑区的室旁核、室周区、外侧核和后内侧核,其阳性纤维则投射到丘脑和下丘脑的广大区域,其中在圆核、三角核、前脑外侧束、第五额束、视顶盖、中央白质层和外侧核等处较密集。结果表明orexin A存在于鹌鹑的间脑内,但其分布与大鼠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神经元在动物下丘脑各个神经核中的分布情况作了介绍,指出神经元在下丘脑各个神经核均有分布,甚至有几种神经元同时分布在某些神经核中,视上核(SON)、室旁核(PVN)及弓状核(ARC)是多种神经元集中分布的主要神经核,为进一步研究下丘脑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ABC法研究结果表明,催产素(OT)样神经元在鸡下丘脑中分布于一条前端尖细、中央宽厚、后端钝圆的长梭形细胞带内,带的前端达前联合核、皮质联合床核,后端达乳头体各核团,中央部分包括视上核、室旁核、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背内侧核、背外侧核、弓状核、室周核等,OT样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第三脑室室周和正中隆起的中间带和外侧带。通过OT释放途径的观察,对OT在体内的含量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单标及双标技术研究了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中精氨酸加压素与雌激素受体α的分布和共存。结果显示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中几乎所有的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细胞均呈现雌激素受体α阳性,提示ERα可能参与雌激素对下丘脑AVP神经元的神经内分泌和生理功能调节,共同参与调控动物的社会认知的巩固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分泌催产素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59.1%)和视上核(17.9%),此外在穹窿周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和乳头体外侧核较多(各约占2%~4%),有少量分布在弓状核、室周核、背内侧核、环核、前连合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外侧区,乳头体上核、乳头体内侧核(各1%左右)。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下丘脑前核、视上核、交叉上核等少数核团,在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室周可见到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催产素(OT)在广西本当水牛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的分布上的联系,进而了解OT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3者之间分泌释放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PicTureTM二步法检测5头广西本地水牛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催产素(OT)的分布情况.[结果]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弓状核、视上核及室旁核,在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在腺垂体发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侧可见到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中只在生殖上皮、卵泡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发现有大量OT免疫阳性产物.[结论]首次发现OT存在于广西本地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并且下丘脑中各主要核团均有O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尤其以弓状核、视上核、室旁核分布最多,为进一步研究OT的合成和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对广西本地水牛的繁殖育种及泌乳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Abstract: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of oxytocin (OT)'s distribution in hypothalamatic,pituitary and ovary,and understand how the OT secrete releasing in hypothalamus,pituitary and ovaries,the paraffin sec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SuparPicTureTM two ste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of OT in hypothalamatic-pituitary-ovary axis of five femal Guangxi local buffalo.The test results could provide morphology according to study the OT's synthesi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could play reference and directions part in breeding Guangxi local buffalo.The test results display:oxytocin immuno reactive (OT-IR) neuronsw eremainly distributed arcuate nucleus,supraoptic nucleus and paraventricular nucleus,and OT-IR neurons was also found in ventrornedial nucleus,ventrolateralis nucleus,suprachiasrnaticus nucleus,dorsomediai nucleus,mamillary body,anterior hypothalamic nucleus and so on.The OT immunoactive production was found in pituitary and few OT-IR nerve fibers extended to post pituitary from hypophyseal stalk and medium eminence.In ovaries,OT immunoactive productions were only distributed in germinal epithelium cells,granulosa cells and lutein ceils.The OT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singulorum link of hypothalamatic-pituitary-ovary axis of Guangxi local buffalo.The OT immunoactive neurons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 every main nucleus of Guangxi local buffalo hypothalamus,especially distributed in arcuate nucleus,supraoptic nucleus and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5头苏钟猪下丘脑内开胃素(orexin) A的分布.结果表明,在猪下丘脑内,开胃素 A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的视前内侧区、室周核、室旁核、视上核、背内侧核、穹隆周核、乳头体核、前区、外侧区和后区等部位,以下丘脑外侧区、乳头体核和视上核出现的免疫阳性神经元最多,以室周核的最少.这一结果与在其他动物上获得的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9.
啮齿类以胡须为感觉器官,通过其摆动获取物体质地和空间位置信息。在老鼠的每一侧嘴部,有5列水平排布的机械感受器,位于胡须下面的囊泡中。胡须摆动可打开机械型离子通道,产生动作电位,经传出纤维传入位于脑干的三叉神经节中,从而使三叉核团的谷氨酸型突触产生兴奋。三叉丘脑核团在三叉核团处形成躯体代表区,称为“barrelettes”。接着脑干中的这些神经元又将信息传入丘脑的Ventral poslerior medial(VPM)核团,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外源性IFN-γ对植入前期大鼠下丘脑内IL-4表达的影响,通过阴道口肌肉注射不同剂量IFN-γ后观察植入前期大鼠下丘脑内IL-4表达的变化,并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其检测。结果表明:在下丘脑的视前大细胞核(POMA)、视前内侧核(POM)、交叉上核(SO)、视上核(SC)、室旁核内侧部(PVM)和室周核(HPV)等处均有IL-4阳性细胞的表达分布;试验1组(注射IFN-γ25 000 IU)和试验2组(注射IFN-γ75 000 IU)各个核团中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少而且差异显著(P<0.05),2个试验组相比,在部分核团中阳性细胞数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下丘脑内IL-4阳性细胞随着外源性IFN-γ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从而说明外源性IFN-γ有可能会影响下丘脑中IL-4蛋白的表达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