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壳聚糖姜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赵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56-6958
[目的]为了开辟草莓贮藏保鲜的新途径。[方法]以新鲜草莓为材料,在贮藏前用不同配比的壳聚糖生姜大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处理,通过对其在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腐烂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来确定最佳保鲜剂配比。[结果]0.75%的壳聚糖生姜大蒜提取液复合保鲜剂涂膜对果实保鲜效果最好,该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延缓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下降,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各组处理。[结论]壳聚糖生姜蒜提取物结合,草莓果实在常温下的贮藏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对安康市木瓜属3个种(光皮木瓜[C. (Thouin.) Koehne.]、皱皮木瓜[C. speciosa (Sweet.) Nakai.]、毛叶木瓜[C.Cathayensis (Hemsl.) Schneid.])果实含水量、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等主要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安康市木瓜属3个种果实含水,差异不显著,均超过71%,变异系数小;粗蛋白质差异极显著,皱皮木瓜最大(3.95 g·100 g-1),光皮木瓜最小(2.05 g·100 g-1);粗脂肪差异极显著,毛叶木瓜最大(0.67 g·100 g-1),光皮木瓜最小(0.37 g·100 g-1);可滴定酸差异不显著,但变异系数大,毛叶木瓜可滴定酸含量最大(2.82 g·100 g-1),光皮木瓜最小(1.84 g·100 g-1);可溶性固形物差异显著,光皮木瓜可溶性固形物最大(12.67 g·100 g-1),毛叶木瓜最小(8.67 g·100 g-1);粗纤维差异极显著,光皮木瓜最大(19.68 g·100 g-1),毛叶木瓜最小(1.02 g·100 g-1)。对安康市木瓜属3个种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分析,为木瓜属植物选育和产品加工提供依据,对木瓜属植物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石榴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变化和累积规律,以‘大笨子’石榴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和果汁中主要功能性成分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单宁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榴果皮和果汁中总酚含量在DAF65时分别为179.94 mg·g-1和12.99 mg·mL-1,随着果实发育总酚含量下降,在DAF140时含量分别为43.94 mg·g-1和1.22 mg·mL-1;果皮和果汁中类黄酮含量在DAF65时分别为68.06 mg·g-1和2.52 mg·mL-1,随着果实发育类黄酮含量下降,在DAF140时含量为22.72 mg·g-1和1.47 mg·mL-1;果皮和果汁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DAF65时分别为68.06 mg·g-1和0.054 mg·mL-1,随着果实发育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在DAF140时含量为22.72 mg·g-1和0.012 mg·mL-1;果皮和果汁中单宁含量在DAF65时分别为2.72 mg·g-1和0.94 mg·mL-1,随着果实发育类单宁含量下降,在DAF140时含量为0.94 mg·g-1和0.12 mg·mL-1。果汁中花青素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总体呈上升趋势,在DAF65和DAF140变化范围为 92.89~281.39 nmol·mL-1。除花青素外,果皮中各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均高于果汁。相关性分析显示,果皮和果汁中总酚含量与类黄酮、单宁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石榴果实中主要功能性物质的含量与发育时期和组织部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开展1.8%复硝酚钠水剂调节番茄生长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苗期、花蕾期和幼果期喷施1.8%复硝酚钠水剂3 mg·kg-1、6 mg·kg-1、9 mg·kg-1三次,番茄叶色浓绿,生长势好,3mg·kg-1、6 mg·kg-1、9 mg·kg-1处理比0 mg·kg-1对照株高分别增加6 cm、9 cm、11 cm,单株绿叶数分别增加1片、1片和3片,茎基粗分别增加 {0.1 } cm、0.3 cm、0. 4 cm,座果率提高3.35%、4.53%和6.1%。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Vc均比对照高,可滴定酸基本持平。果实圆润,色泽较好,3 mg·kg-1、6 mg·kg-1、 {9 mg· }kg-1处理比0 mg·kg-1对照产量分别增加161.7 kg、395.6 kg和578.4 kg,提高 {1.32% }、3.22%和4.71%。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油茶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一年生油茶优株闽43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在不同时期测得的土壤含水率作为不同处理组,研究其生理生化指标,并作出显著性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胁迫35 d时分别达到最大值2.16 mg·g-1和4.91 μg·g-1·min-1。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并都在胁迫75 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64 mmol·g-1、347.90 μg·g-1和0.261 μg·g-1。可溶性蛋白则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胁迫75 d时降至最低值4.77 mg·g-1。综上所述,油茶苗在轻度胁迫时期(15~25 d)能够正常生长,中度胁迫时(25~45 d)出现抗逆机制,重度胁迫时(45~75 d)则发生枯萎直至死亡。持续干旱的油茶苗最好能够及时浇水,以免影响油茶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以无核葡萄喜乐和金星无核为试材,进行了花后不同GA3浓度(0、10、25、50、100和200 mg·L-1)的果实膨大处理试验。结果显示,GA3不同浓度处理提高了无核葡萄果实的大小和硬度,延迟了果实的成熟,但对于果实品质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喜乐葡萄中低浓度的GA3(10、25、50 mg·L-1)均显著提高了其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其可滴定酸含量,其中以50 mg·L-1 GA3的作用效果最显著;而金星无核葡萄中GA3不同浓度处理下的果实品质均低于清水对照。  相似文献   

7.
在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胁迫下,对采自河西走廊黑河中游的黑果枸杞进行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测定了发芽率(Gr)、发芽势(Gv)、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和相对盐害率及幼苗的组织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POD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NaCl、Na2CO3浓度的临界值分别是50 mmol·L-1和2.5 mmol·L-1,极限值分别是300 mmol·L-1和100 mmol·L-1;在NaCl和Na2CO3胁迫下,发芽率分别为69.17%和71.67%;幼苗组织含水量分别由对照的88.97%降低到56.17%、70.27%;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大值分别为7.09%、7.73%;叶绿素含量分别由对照的1.27 mg·g-1降到0.78 mg·g-1、0.92 mg·g-1;电导率分别由对照的25.63%增加到64.77%、74.8%;丙二醛含量分别由对照的1.5 μmol·g-1增加到6.9、6.5 μmol·g-1;POD活性分别由对照的380.4 U·g-1·min-1降低到139.2 U·g-1·min-1、192.7 U·g-1·min-1。黑果枸杞是盐生植物,低浓度的盐促进萌发,高浓度的抑制萌发;碱性盐更适合其生长;黑果枸杞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生态适应综合表现出黑果枸杞更适于碱性盐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果实生长发育期养分积累情况及果肉褐变程度,以20份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果实为试材,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果肉色差,探索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成分变化趋势及抗氧化性强弱。结果表明:20份野苹果资源的果实在生长发育期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逐渐积累,其中可溶性糖含量阶段性积累趋势明显,在7月10日后进入缓慢积累期,表示果实逐渐进入成熟期,末期含量为7.88%~14.79%,维生素C含量积累至末期为1.78~9.18 mg·hg-1,可滴定酸含量先积累后降解,末期为0.18%~2.29%。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均趋近于0,总色差△E逐渐下降,表明随着果实逐渐成熟,果肉的抗氧化能力越强、褐变程度越低,最后对果实抗氧化性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由强到弱为:‘GB-20’>‘HDM-21’>‘夏’>‘中’>‘红肉1’>‘HDM-12’>‘GB-12’>‘XY-49’>‘XY-58’>‘GB-9’>‘XY-11’>‘XY-75’>‘HDM-11’>‘XY-51’>‘HDM-20’>‘GB-10’>‘克’>‘HDM-39’>‘新定-1’>‘GB-2’。20份新疆野苹果资源中的‘红肉1’‘夏’‘中’‘GB-9’‘GB-10’‘GB-12’‘GB-20’‘XY-11’‘XY-49’‘XY-51’‘XY-58’‘HDM-11’‘HDM-12’‘HDM-21’既是高糖高酸类型,又是高维生素C类型,均可作为功能型资源进行培育,其中‘GB-20’的维生素C含量相较最高且抗氧化性最强,可进一步考虑进行果实深加工。  相似文献   

9.
以春甜桔和明柳甜桔果实为材料,研究了经保鲜剂宝特不同浓度处理后果实中的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好果率在贮藏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宝特200倍处理比较适宜春甜桔贮藏保鲜,宝特300倍比较适合明柳甜桔贮藏保鲜,保鲜处理后甜桔果实的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维持在一个合适水平,且好果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比色法、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用植物北豆根果实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北豆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5%、7.54%、0.111%、1.179%、1.94 mg·g-1、254.8 mg·100 g-1、41.5 mg·100 g-1。利用切伤果实测定蝙蝠葛碱方法较好,采用这种方法测定果实中蝙蝠葛碱含量为2.309 mg·g-1FW。  相似文献   

11.
Harpin蛋白处理对苹果采后腐烂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10、100、1000mg/LHarpin蛋白处理对20℃贮藏期间苹果采后腐烂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显示,100mg/L的Harpin蛋白可显著抑制苹果采后腐烂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同时延缓果实pH值和硬度的下降,从而显著抑制了常温贮藏过程中苹果品质的下降,维持了果实商品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白凤’水蜜桃采后贮藏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及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V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含量等生理生化的变化,探讨1-MCP对采后水蜜桃果实活性氧代谢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MCP处理的水蜜桃果实维持较高SOD、POD活性,MDA、H_2O_2含量相对降低,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及果实硬度呈降低趋势,但变化相对缓慢。1-MCP处理可以延缓果实衰老,延长果实保鲜期。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苹果套塑膜袋和纸袋形成的微域环境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硬度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果皮中SOD活性升高,而POD活性则相反;矿质元素的变化为:Mg含量套纸袋较塑膜袋和对照显著升高;Fe含量各处理间无差异;Ca、Zn含量对照极显著高于套袋果。同时套纸袋能明显提高果皮中花青素含量、果实含水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但可溶性固形物减少,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套塑膜袋对提高果皮花青苷含量没有明显作用,果实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4.
以嘎啦系新品种“巴克艾”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1-MCP处理对冷藏条件下该品种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kg-1 1-MCP处理可延缓 “巴克艾”果实硬度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推迟果实内部褐变的出现,将贮藏期延长了1个月。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对油茶容器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控制基质含水量,设置CK,T1,T2,T3,T4和T5 6个水分处理组,研究水分胁迫下容器苗的生理生化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CK组的叶片含水量和自由水/束缚水值都为最大,分别为68.5%和26.4,而其他4组随着基质含水量减少其叶片含水量和自由水/束缚水值逐渐减小。(2)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都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而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其最低值拐点出现在T1组,分别为37%、11.1 U·min-1·g-1和0.3 μg·g-1。(3)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由CK组的231.4 μm·g-1和40.4 mg·g-1增加到T4组的681.4 μg·g-1和48.9 mg·g-1。综上所述, 81%~90%的基质含水量最适合油茶容器苗木生长;当基质含水量超过90%时,叶片气孔开度减小,不利于苗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当基质含水量下降至81%以下时,苗木开始受到干旱胁迫。在今后的容器育苗生产中,应保持基质合适的水分含量,以维持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6.
对台湾线虫草摇瓶培养菌丝体、深层发酵菌丝体、固体培养子实体及除去子实体后的培养基质等4种样品的多种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多糖在摇瓶菌丝体与发酵菌丝体的含量相当,均高于子实体;粗蛋白在摇瓶菌丝体、深层发酵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含量接近且较丰富;甘露醇和胞苷在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的含量较高,分别为3.41和2.44 mg·g-1;麦角甾醇在子实体中含量最高,达6.75 mg·g-1;腺苷含量比较结果为,摇瓶菌丝体(1.57 mg·g-1)>子实体(1.32 mg·g-1)>深层发酵菌丝体(0.96 mg·g-1) >培养基质(0.61 mg·g-1);常量元素Ca、Mg在摇瓶菌丝体(3.30×102, 3.98×103 μg·g-1)、深层发酵菌丝体(6.71×102, 3.00×103 μg·g-1)和子实体(1.51×103, 3.2×103 μg·g-1)的含量较为丰富;微量元素Zn、Cu在子实体中的含量最高,Fe、Mn、Ni和Se在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的含量最高;摇瓶菌丝体中的As和Cd及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的As含量均低于0.20 μg·g-1;子实体中未检测出P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脐橙为试材,用白薇复合提取液(白薇乙醇提取液和壳聚糖混合液)、壳聚糖涂抹果皮,以不作处理为对照,通过测定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生化指标考察白薇复合涂膜对脐橙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个涂膜处理均可以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及总糖(TSC)含量;有效抑制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和降低果实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保持果实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极显著(P?0.01)降低果实失重率;至贮藏结束时,白薇复合涂膜组果实腐烂率为4.67%,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果实腐烂率(7.33%),且复合涂膜组果实总糖含量为12.13%,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白薇提取液复合涂膜对脐橙冷藏保鲜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H2O2处理对木纳格葡萄冷藏期间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新的安全、无污染的鲜食葡萄保鲜途径,以新疆特产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了0.5%、1%、1.5%三个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对葡萄果实在(0±1)℃冷藏期间果粒腐烂、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相对电导率及果实CAT、POD、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的H2O2溶液对葡萄果实进行浸泡处理,能有效降低木纳格葡萄冷藏期间的腐烂率,并可抑制果肉硬度、CAT活性的下降,提高果实的POD活性,降低PPO活性,对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相对电导率无显著影响,提高了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6年生‘长富2号’为试材,共设置5个处理(CK,清水;A1,400 μmol·L-1;A2,500 μmol·L-1;A3,600 μmol·L-1;A4,700 μmol·L-1),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脱落酸 (ABA) 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可以改善果实品质。随着外源ABA浓度的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总酸含量无明显影响,固酸比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含量上升,而蔗糖含量下降;果实着色度得到了明显改善,a*值显著提高,果实颜色更红;各浓度外源ABA处理的果实硬度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各处理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未达到显著差异。综合分析,600 μmol·L-1的外源ABA处理果实品质表现最优,为最适宜的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涂膜保鲜冬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配制的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保鲜液对冬枣进行涂膜保鲜处理,研究了冷藏过程中冬枣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冬枣在冷藏时,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持枣果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和果实转红,减少失重和腐烂率,延长冬枣的贮藏时间.其中,最佳壳聚糖保鲜液浓度为1%,处理果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的冬枣相比,呼吸强度最低,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下降最缓慢,腐烂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