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简述了铜仁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落实茶业规划工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名茶品牌,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借旅游业带动茶业,建立、完善营销网络,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有机名茶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昆明四种名茶历史、现状的简述 ,提出了昆明发展茶业、发展名茶的思路 ,发展茶业要走“保名茶 ,创精品 ,弘扬民族茶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从略阳县茶业发展需要名茶,研制出了灵岩仙茗名茶,引领了略阳县茶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参与汉中市茶品牌整合,融入汉中仙毫茶名之下,进一步带动了略阳县茶业发展。现特从研制的条件、型质等选定设计、研制用原料及工艺试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略阳县灵岩仙茗名茶生产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从保证成茶成条率在90%以上来选择鲜叶规格,应选生长单芽和1芽1叶初展规格的芽叶;鲜叶摊晾以4 h制茶品质最好;生产绿名茶品质最好的季节应为清明前后;杀青投叶量以300 g为最佳。研制出的灵岩仙茗名茶结束了略阳县无名茶的历史,提高了略阳县茶叶的知名度,促进了略阳县茶叶技术进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刘秋华 《农业考古》2015,(2):225-228
广东省英德市处于南岭山区向珠江三角洲、亚热带向热带、客家文化向广府文化过渡的位置上。其自然生态环境宜茶且多名茶,茶业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沉淀深厚,茶业市场广阔,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名茶名品荟萃、茶业及茶文化特色很浓的高品质茶区。其休闲茶业与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发展成果突出。但在茶旅游的结构上,以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有待加强,茶旅客源市场必须进一步细分,其茶旅品质级别亦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5.
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全国首批100家无公害(种植业)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茶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基地县。1995年3月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茶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我县的重要经济支柱。做足做大做好“茶章”,将安溪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是加快我县农村小康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我县新一轮创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江苏茶业历史悠久,名茶辈出,地位突出.史料证明,早在三国时期,江苏茶业即已产生.两晋南北朝时,随着饮茶风俗的兴盛,江苏茶业得到相应发展,茶区从江南拓展到江北少数地区.唐宋时期,江南茶区成为东南新兴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所产阳羡茶作为唐代最著名的名茶,受到热烈追捧而入贡,并一直持续千余年.同时,茶区也相应推广到江苏最北面的海州一带.元代江南茶区仍然受到官府重视,地位重要.明代,散茶兴起,江南茶区对中国散茶生产和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影响.由于战乱等影响,晚清时期江苏茶业已趋不振.入民国后,江苏茶业曾一度有所恢复,但最终并未摆脱衰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茶叶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的,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茶叶食品.在市场上,茶叶绿色食品很受欢迎,目前已成为茶业关注的热点,也是今后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安溪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199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全县从事与茶业相关的人员达60多万人.因此,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不仅能够维护安溪乌龙茶在国内外市场的声誉,同时必将有力地推动安溪茶业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品牌化程度低是影响历史名茶—六安瓜片市场知名度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在强化品牌意识的前提下,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扶持茶业龙头企业以加强其品牌整合能力等措施,来打造六安瓜片茶叶知名品牌,实现其生产规模与效益的统一、茶叶文化与经济的统一,做强做大六安瓜片茶产业,并最终使其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茶业是汉中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绿茶生产,已成为汉中市茶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县(区)中有8个县生产茶叶,已有茶园面积50余万亩,在陕西名列首位,拥有茶叶生产企业600余家,茶叶销售企业300余家,已经具备了茶业产业化发展的物质条件.特别自将全汉中的名茶统一命名为"汉中仙毫"以来,经过多方的努力,汉中茶叶的发展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但受传统农业的影响,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多种多样,如何选择一种适合汉中茶叶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模式,把汉中茶业这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创名牌产品,树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的经营走向。茶业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更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本文就全面正确理解名茶、品牌、名牌产品涵义;认识我国茶业企业创中国茶叶名牌,尤其是世界名牌茶叶产品的艰巨性;以及必须把茶业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确立长期规划,长抓不懈,分阶段地落实各项造就企业名牌产品的具体措施,才能使茶业企业的名牌产品脱颖而出等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1.
李捷  徐有明  高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92-15694,15697
采用SWOT方法分析九江茶叶产业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提出九江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优化茶叶区域布局,着力培植名优茶区和重点茶区;提高茶产业集中度,统一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加大茶叶基地建设力度;建立生态观光示范园,培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加快茶叶加工设施改造,推行清洁化生产;建立茶叶专门市场,健全营销体系;实施科技兴茶,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加快推进茶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营造产业发展氛围;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障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中国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宗懋 《农学学报》2018,8(1):89-92
文章回顾了建国68年来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归纳了中国茶产业发展的3个特点,即茶园面积的迅速发展引发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和茶叶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笔者提出在新时代的茶产业发展中应突出创新和绿色的发展理念,具体讨论了控制茶产业发展规模、种植的机械化和良种化、生产管理的清洁化和连续化、茶叶产品的多样化、产品利用的精深化和功能化和以健康促进茶叶消费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莫怀鸿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6):1051-1056
【目的】针对目前广西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思路,为今后广西茶业发展方向及具体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广西茶叶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剖析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从生产、研发、营销三方面提出广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果】广西具有发展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地资源及种质资源优势。自2000年以来,广西茶叶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10~2014年年均种植面积同比增加7.69%,年均产量增长10.68%;2015年广西茶园面积7.06万ha,茶叶产量6.0万t,毛茶产值38亿元。但从2014年后广西茶叶生产发展几近停止,劳动力紧缺、茶园管理粗放、产品安全性较低、企业规模小和生产设备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及品牌效益低等成为制约广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在生产层面上,推广机械化管理,推进绿色生产,建立茶叶标准园,培育职业茶农;在研发层面上,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深加工程度;在营销层面上,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消费渠道、开发休闲茶业等,以促进广西茶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以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生产潜力、良种和品牌为基础,浅析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十一五”期间,贵州茶叶栽培面积将稳定增长,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提升将促进茶叶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深加工是茶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茶叶加工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的茶叶市场消费的影响,因此,探讨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茶叶市场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几个县市的抽样调查,结合云南省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总结了符合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消费特点及云南茶叶市场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云南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茶叶市场消费调整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天宇 《农业考古》2021,(2):228-233
17世纪中国茶叶外传,引发了欧洲对这一东方饮料的追求。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荷兰为追求利益,尝试在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种植茶叶,由此开启了印尼茶产业的百年之路。经过荷兰茶企的不断改良和学习,印尼走上以机械化生产阿萨姆茶为主的茶叶发展模式,使印尼茶叶产量在20世纪初位列世界第三,也为荷属东印度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经过二战的破坏和独立后印尼共和国长期的经济困难,印尼茶产业逐步衰落。近年来印尼重新重视茶叶产业,通过引进绿茶、制定可持续发展标准等措施,实现了茶产业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福建历来为产茶大省,明清以来其茶产业发展对台湾有重要影响。闽台茶产业的互动模式和发展路径,在世界茶产业界举足轻重,对其学术价值则尚待挖掘。明清以来闽台茶业演进过程中,产生了一批著名茶商,其经营思想和业绩,对当前我国茶业发展仍具借鉴意义。该文对台湾和大陆关于明清以来闽台茶业发展史的文献进行了较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和综述,以此为基础,从以茶为缘、以商为本、以技为重、以史为鉴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挥省校合作优势 建设西部茶叶大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贵州省茶叶生产资源优势和浙江大学茶学技术与人才优势出发.对贵州建设茶叶大省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就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名特优茶树新品种、引进推广高效安全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叶增值加工综合技术开发,以及建设1个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打造1个西部茶叶强县等方面带动西部茶叶大省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省十堰地区茶产业发展进行研究,阐述了该地区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与茶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特色茶文化,提高品牌竞争力,助推茶产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十堰地区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充分,茶产品知名度不高,龙头企业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同时为做好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提出了促进产业融合、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