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晓燕  胡禅娜  林霞  蒋春霞  刘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06-11008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了槲蕨孢子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强光3 000 lx下Fo比1 0002、000 lx大,Fm各处理间相差不大,Fv/Fm在3 000 lx下明显减小。在1 000和2 000 lx下处理46、d后,ETR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光抑制被消除。不同光照处理7d后3 000 lx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大,1 000和2 000 lx差异不明显,POD和CAT活性、MDA、SS含量都在3 000 lx下最高。由此可见,3 000 lx光强对槲蕨生长不利,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槲蕨人工栽培时应避免强光。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氯化胆碱(CC)溶液浸种后,研究CC对菠菜种子萌发及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了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蛋白质、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结果]CC溶液浸种后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指数,提高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未经CC处理的。[结论]各浓度的CC溶液浸种以25 mg/L浸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酯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处理条件下研究邻苯二甲酸酯对小麦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WSS)、叶绿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邻苯二甲酸酯胁迫下,不同生理指标所表现出的抗性能力不同。当邻苯二甲酸酯浓度为96μg/kg时,POD、CAT活性及Pro、MDA含量都开始表现出显著抗性反应,抵抗环境胁迫;当邻苯二甲酸酯浓度为384μg/kg时,WSS含量略有下降,虽然不显著,但小麦幼苗细胞可能受到了严重伤害,并且影响到了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邻苯二甲酸酯对小麦幼苗危害的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为降低土壤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及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相对磷高效品种(178)和相对磷低效品种(065)为材料,做正常磷和低磷2种磷水平处理.在玉米长至四叶一心时考察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酸性磷酸酶(APase),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的变化.在低磷处理下178和065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升高;膜保护酶,核糖核酸酶活性升高;178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065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绿体色素,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在低磷处理情况下变化不一致,这些指标有可能是选育磷利用高效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外源水杨酸对番茄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源水杨酸(SA)对番茄耐盐性的影响,为SA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盐胁迫条件下,对番茄喷施不同浓度(1、2、5mmol/L)的SA,测定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及根系活力,研究外源SA处理对番茄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外源SA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和根系活力,而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其中浓度2mmol/LSA对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最佳,而浓度5mmol/LSA对可溶性糖和根系活力的影响较大。[结论]外源SA能够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性,但适宜施用浓度和施用周期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外源过氧化物酶对黄瓜果实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萝卜过氧化物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粗提萝卜过氧化物酶(RsPOD)对黄瓜叶面喷施,测定黄瓜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维生素C、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施RsPOD对黄瓜果实POD、SOD、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对叶绿素含量几乎没有影响。POD的同工酶谱带数目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由此推测,外源RsPOD可以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而对光合作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唐桢强  黎柱  何红  陈鸿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924-7926,7941
[目的]为了解RS261菌株诱导辣椒抗疫病的生理生化机理。[方法]测定用RS261菌株处理后的辣椒果内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RS261菌株对辣椒果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防御性酶活性无不良影响。疫霉和菌液+疫霉2个处理的辣椒果MDA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在处理后呈不断上升趋势,只是菌液+疫霉处理的上升量比疫霉处理的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AL活性变化呈现不同趋势,菌液+疫霉处理的辣椒果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AL活性随时间推移不断上升,而仅接病菌处理却不断下降。[结论]RS261菌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病原菌对辣椒体内活性氧清除相关酶(SOD、CAT和POD)的酶活性,共同接种后可诱导寄主体内PAL活性的变化,从而提高寄主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昆虫多糖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测定不同脱乙酰度、不同浓度昆虫多糖处理的水稻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来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结果表明,昆虫多糖拌种处理水稻后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含量降低,可促进水稻的生长、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结论]该研究为昆虫多糖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并分析其干旱胁追下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40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胁迫和盆栽极限干旱胁迫等方法进行耐旱种质资源的筛选,并对干旱胁追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鉴定出一批耐旱性甘蓝型油菜品种:YAU200908、湘油15号、YAU200903、YAU200907、YAU200906、YAU200904。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的含量及SOD、CAT、POD的酶活性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丽升高。[结论]在抗旱性强的材料中,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地减少。脯氨酸、可溶性糖、MDA的含量及SOD、CAT的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作为油菜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蒋新宇  马爱军  何任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18-18919
[目的]研究毒死蜱胁迫对青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毒死蜱胁迫对青菜幼苗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毒死蜱胁迫会显著降低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降低78.56%;而对叶绿素的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青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了7.72%,8.72%,7.96%和4.52%。毒死蜱对SOD活性有一定激活效应,而对CAT活性则表现为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毒死蜱胁迫下SOD活性提高了50.22%,CAT活性降低了10.65%。[结论]该研究为毒死蜱在蔬菜上的安全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绿斑病对夏橙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方法]以盆栽的2年生奥林达夏橙为试材,测定叶片膜透性、MDA、SOD、POD、CAT。[结果]轻度病叶对叶片的膜脂过氧化无显著影响,中度病叶和重度病叶显著增加了叶片中MDA含量和膜透性,降低了叶片中CATS、OD和POD含量。[结论]绿斑病藻大量寄生后引起夏橙叶片中细胞活性氧清除系统功能的降低,可能导致细胞内活性氧积累,进而引起膜脂过氧化发生和膜系统受损。  相似文献   

12.
采收期对火龙果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采收的火龙果在贮藏过程当中活性氧代谢变化的规律。[方法]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火龙果常温贮藏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采收越早(花后21 d),火龙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越高,出现活性峰的时间越早,丙二醛(MDA)、前期的O2-.含量及膜透性较低;采收过晚(花后29 d),O2-.含量显著增高,贮藏前期SOD、POD活性较低,贮藏后期POD活性较高,CAT活性较低,MDA和膜透性较大。适时采收(花后25 d),SOD、POD、CAT活性、MDA含量和膜透性位于二者之间,但显著降低了火龙果中O2-.含量。[结论]火龙果花后25 d采收,可以显著降低O2-.的积累,同时保护酶系统也维持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王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04-705
[目的]探讨了满江红对Ce^3+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反应机制。[方法]以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Roxb.)Naka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叶绿素含量、光舍放氧速率和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随Ce^3+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Ce^3+浓度的升高,SOD、CAT、POD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性升高,而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光合放氧速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结论]在低浓度Ce^3+处理下,满江红通过增强其抗氧化能力,提高了其对Ce^3+胁迫的抵抗力;但随着Ce^3+浓度的加大,满江红的抗氧化能力逐渐减弱.表现出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光照处理对吉祥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吉祥草在不同的自然光照处理条件下对其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遮荫强度为92.3%的条件下,吉祥草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遮荫可引起吉祥草质膜透性增加;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减小,POD酶活性降低;在97.0%的遮荫强度条件下SOD酶活性较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在92.3%的遮荫强度下含量最高.遮荫强度为92.3%是吉祥草生长的适宜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5.
裴倩如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36-7938,7974
[目的]探求在冷害温度下PVDC包膜处理对黄瓜冷害的影响。[方法]以"青绿一号"品种黄瓜为试材,以黄瓜发生的冷害温度4和7℃作为试验的贮藏温度,每种温度下采用PVDC包膜处理,着重考察了贮藏过程中与冷害相关的各指标(冷害指数、冷害发生率、丙二醛含量、膜渗透率、CAT活性、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表明,包膜处理对黄瓜冷害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黄瓜冷害温度下,PVDC包膜处理黄瓜的冷害指数与冷害发病率保持较低;延缓黄瓜细胞膜渗透率及丙二醛含量随时间的升高;延缓黄瓜CAT、POD活性随时间的降低。[结论]黄瓜在处于冷害温度范围内运输时,可通过PVDC包膜处理的方法减轻冷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96-6398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大豆幼苗的伤害与膜质过氧化的关系以及保护酶系统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 以2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轻度胁迫下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幅较小,重度胁迫时增幅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MDA含量与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SOD和CAT活性分别在胁迫的第2天和第3天达到峰值,尔后下降,第6天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而POD活性在第3-4天达到峰值,尔后下降,第6天仍略高于对照。耐旱性品种比不耐旱性品种具有较低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结论]为大豆抗旱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蕨类植物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6种蕨类植物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分析26种蕨类植物的POD同工酶、SOD同工酶、CAT同工酶和EST同工酶的酶谱,并对其中有条带的17种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26种蕨类植物中,有17种在同工酶谱带上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其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不完全吻合。[结论]同工酶谱为研究蕨类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好的研究方法,但不支持形态学分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择10种常见野生地被植物,分别进行5种不同程度遮荫处理,并对其进行形态与生理指标测量研究。[方法]设全光照(CK)、遮荫率55%(A)、遮荫率65%(B)、遮荫率75%(C)和遮荫率85%(D)共5个处理,以城市园林绿化常见的耐荫能力强的红花酢酱草作为对照植物。[结果]在不同程度遮荫处理下,多数植物表现出较强的耐荫性,但部分植物在强度遮荫下生长受到抑制;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不同植物的不同指标变化情况各异。[结论]活血丹、红纹过路黄表现出最强的耐荫性,而梓木草、三叶萎陵菜耐荫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9.
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的抗氧化酶系统研究(英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Objective] The mitigative effect of antioxidase system of a rice mutant with low chlorophyll b on photooxidative damage was studied.[Method] A rice mutant with low chlorophyll b and its wild type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comparatively research their peroxide (H2O2) contents, the activity and isozym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nd peroxidase (POD) in chloroplast.[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 there were many kinds of SOD, POD and CAT isozymes in leaf cells and chloroplast cell of mutant,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POD and CAT isozymes in leaf cells and chloroplast cell of mutant was also correspondingly higher. Under intense light condition, the H2O2 content of chloroplast in mutant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wild type. [Conclusion] The higher activity of scavenging active oxygen can relieve the photooxidative damage made by excessive light energy of intense light on photosynthetic membrane,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higher photosystem Ⅱ (PS II) stability of this mu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