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试验测得南方大口鲶胃内、胆汁和肠内pH分别为5.5~6.5,6.5~7.0,6.5~7.5,长吻鱼危胃内、胆汁和肠内pH值分别为5.0~6.5,6.5~7.0,6.0~7.0。南方大口鲶胃、胰脏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6、6.2和7.0,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5.0、6.4和7.0;蛋白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3、39℃和45℃,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9℃和41℃。长吻鱼危胃、胰脏和肠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3.0、6.2和7.4,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6.6、6.6和7.4;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9、36℃和41℃,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6℃和39℃。两种鱼胃内pH值较高,均高于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而肠内pH值范围适合蛋白酶和淀粉酶最大活性的作用。两种鱼蛋白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高于鱼体生活的水环境温度。两种鱼肠蛋白酶活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池养鳗鲡胃肠组织消化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池养鳗鲡禁食6h后解剖,收集胃、前肠、中肠和后肠,测定其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胃组织蛋白酶显著高于肠组织蛋白醇,且前肠>中肠>后肠,肠组织淀粉酶活力前肠<中肠<后肠。肠淀粉酶与肠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7.6与7.8,相应最适底物浓度为1%与0.5%~1.0%,NaCl0.05mol/L对肠淀粉酶具有充分的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3.
降尘及酸雨对菠菜的复合污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降尘及酸雨的单一和复合污染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污染与单一污染相比,在pH值>3时,复合污染使菠菜产量降低47%~334%;而pH=2时,产量则提高186%。复合污染使叶片细胞透性明显增大;硝酸盐含量平均增大451%,pH≤3时严重超标;矿物质磷与粗蛋白含量平均降低309%和192%;水溶性氨基酸含量高于单一污染523%;对可溶性糖、钙、灰分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灌注半胱胺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只本地空怀母山羊进行自身对照试验,试验期从瘤胃瘘管灌注半胱胺(100mg.kg^-1BW),分别于灌注前1d(-1d)和灌注后第1,3,5,7d动态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H,氨氮(NH3-N)总脱氢酶活性(TDHA),原虫蛋白(P-P)和细菌蛋白(B-P)的含量。结果表明,pH于1d明显升高,至7d基本恢复正常;TDHA于3d明显上升,1,2,3号羊分别由-1d的(1.  相似文献   

5.
蚕蛹蛋白双酶水解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蚕蛹脱脂后,用微生物酶进行双酶水解,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3942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40℃,pH为70,固液比为20∶100,加酶量为20%,反应时间为2h;1398中性蛋白酶反应温度为50℃,pH为75,固液比为20∶100,加酶量为20%,反应时间为1h.在该条件下水解,水解率高达2375%,水解液中的18种氨基酸质量浓度为1564g·L-1.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消化组织蛋白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酪蛋白为底物测定了中华鳖胰脏、胃、肠等组织蛋白酶活性、最适pH和最适底物浓度。结果表明:胃、胰组织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肠组织蛋白酶活性,且胃>胰>前肠>中肠>后肠;胃、胰和肠组织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2.2、6.2、7.6;胃、前肠组织蛋白酶最适底物浓度分别为1.2%、0.8%。  相似文献   

7.
草菇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草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的最适pH分别为60~68、67~74,最适温度分别为30~32℃、25~28℃在最适条件下,前者的活性远高于后者,当pH86及温度43℃或48℃处理1min,二者活力显著降低;但是,先在35~38℃保温1h再测定,发现二者的最适温度分别达40~41℃、52~53℃,升温至80℃10s,过氧化物酶仍表现活性O2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极大,而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较小金属离子Mn2+、Zn2+、Mg2+对二者均有强烈激活作用,Ca2+对二者的作用都很弱,Fe2+、Cu2+对前者作用明显强于后者二者的反应进程及酶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麸皮中提取肌醇的工艺流程以及其中4个关键步骤的pH值、温度和时间对肌醇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浸泡阶段的最适pH值为6~7;菲汀水解阶段的温度应达到200℃,时间达10h;石灰乳中和水解液除磷酸盐阶段的pH值应控制在7~10。在上述各种条件下肌醇提取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对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的生长繁殖条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适宜扩繁培养基以豆饼粉培养基为最佳、其次为麦芙皮培养基,其中豆饼粉的含量以3%为宜;最适培养温度为35~40℃之间;最适pH值为70(中性);但是,以3%的豆饼粉培养基,pH值取其自然,培养效果也很理想。在优选各项测试的条件下,测定它们的生长曲线,并结合涂片镜检观察菌体变化,最终确定两脱胶菌株Ke34及Le10,以3%的豆饼粉为扩繁培养基、pH值70或取其自然,在有氧的条件,培养16~24h即为接种沤麻脱胶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0.
通过瘤胃瘘管采样测定了高寒草原放牧条件下绵羊瘤胃液pH、温度、游离氨浓度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绵羊瘤胃液pH值、温度和游离氨浓度平均值在8:00时分别为6.74、39.0℃、13.58mg/100mL,变化范围分别为5.40~7.27、36.7~39.7℃、4.63~41.06mg/100mL;在20:00时分别为5.57、39.5℃、10.91mg/100mL,变化范围分别为5.23~7.77、38.0~40.3℃、5.66~19.64mg/100mL。游离氨浓度日内变幅(4.62~10.81)低于日间(8:00时5.66~19.64,20:00时11.32~41.06),波动较为强烈。温度和游离氨浓度的高峰值与pH值的低峰值对应出现。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根据胃泌素的生理和药理功能,设计给重胎母猪应用五肽胃泌素,观察其对胎猪发育的影响。试验表明重胎母猪应用胃泌素后,胎猪的初生窝重、个体重及胃重均有明显增加,且对胎猪胃粘膜的发育亦具有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装有瘤胃和盲肠瘘管的湖羊的研究表明,舍饲青草条件下,盲肠 pH 呈弱碱性(7.42±0.07),瘤胃呈弱酸性(6.41±0.01)。NH_3—N 浓度平均分别为34.30±8.81和21.65±1.34mg/100mL。TVFA 浓度为6.30±0.57和12.97±0.46 m moL/100 mL,均属乙酸发酵类型。总脱氢酶活性盲肠和瘤胃分别为679±33和994±33u/100mL/min。饲喂后瘤胃和盲肠的代谢水平均明显提高。尼龙绢袋法测定稻草粉纤维素消失率,盲肠为51.34+1.49%,瘤胃59.36±1.30%。上述代谢指标表明,盲肠代谢水平低于瘤胃,盲肠与瘤胃的代谢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酸乳对调节机体消化吸收的机理。[方法]设低、中、高剂量3个试验组,另设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大鼠。3个试验组分别用相应剂量的酸乳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用鲜牛乳12.5 ml/kg灌胃,连续10 d后,作胃液分析。[结果]各组胃液量相差不大;中、高剂量组胃酸浓度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中、高剂量组胃蛋白酶活性和排出量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结论]酸乳可显著增加机体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排出量及活性,提高食物在胃内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4.
环丙沙星在山羊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以高压液相色谱法为定量手段,研究了六头本地山羊一次肌肉注射环丙沙星(2.8mg/kg)后,血中环丙沙星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测定条件:shimpackCLC-ODS,150×6mm不锈钢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10:80V/V/V;内含0.3%四丁基氢氧化铵,pH2.8±0.2);紫外检测波长:277nm。吡哌酸作内标,主要药动学参数为:M=3.59±1.83(μg/mL);Ka=(4.01±1.13)/h;K=(0.55±0.31)/h;T(1/2)Ka=0.18±0.06(h);T(1/2)K=1.69±1.06(h);Tmax=0.61±0.16(h);Cmax=2.09±0.7(μg/mL);AUC=58.3±1.34[μg/(mL.h)];CL(B)=0.51±0.21[mL/(kg.h)];V=1.10±0.45(L/kg)。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了罗美沙星在健康鸡体内的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 鸡静注罗美沙星后的ci- ti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 tt/2α056±012h, t1/β769±079 h, Vd216±035 L/kg, C L B020±003 L/kg·h, A U C 5219±899 ug/m L·h。鸡内服、肌注罗美沙星c1- t1 数据, 均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 内服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 t1/2ka118±014 h、t1/2α245±046 h、t1/2β1721±158 h、 A U C 3878±633 ug/m L·h、tmax316+ 023 h、 Cm ax206±043 ug/m L、 F7431% ; 肌注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是: t1/2ka067±012 h、t1/2α130±023 h、t1/2β1152±102h、 A U C 4315±204 ug/m L·h、tm ax176±020 h、 Cmax460±ug/m L、 F8268% 。本文还就罗美沙星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药动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不同直径健康猪卵泡上的表达变化规律,将收集到的90个健康母猪卵巢,通过ELISA检测不同直径卵泡液中MIF质量浓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中MIF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MIF在颗粒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中等直径卵泡(3~4mm)液中MIF的质量浓度(54.17±7.86ng/mL)显著高于大卵泡(6mm,32.29±1.47ng/mL)和小卵泡(1~2mm,38.89±0.98ng/mL)(P0.05);2)中等直径卵泡颗粒细胞中MIF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大卵泡和小卵泡的表达量(P0.05);3)MIF也在不同直径卵泡颗粒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表达,但多集中于细胞质中。综上,随着猪卵泡发育过程,MIF在中等直径卵泡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母猪卵泡发育和排卵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1997,(2):54-61
两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配料成分对尿素玉米糖矿物质饲料砖硬度和潮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用量12%、预混料用量18%、水分用量310mL、尿素用量16%、玉米糖用量12%、膨润土用量14%合适。硬度为52.41±1.19kg/cm2,潮解度为2.13%±0.45%。为探讨饲料砖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选择16头17月龄左右杂种延边黄牛,随机分成4组。各组精料相同、试验Ⅰ、Ⅱ、Ⅲ组牛分别补饲饲料砖Ⅰ、Ⅱ、Ⅲ。经60d的饲养试验,试验Ⅰ、Ⅱ、Ⅲ组牛口增重分别是0.72、0.91和0.84kg,较对照组日增重0.51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Ⅱ、Ⅲ组牛饲料砖采食量分别为:201.4±3.48、184.7±5.33、177.5±5.60g/日。试验组有机物、粗蛋白、粗纤维消化率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干物质、粗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补饲饲料砖提高粗料采食量,提高血液NH3浓度,但较对照组升高缓慢,不致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8.
塑料薄膜包装对花椰菜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0.005mm、0.007mm、0.025mm聚乙烯(PE)膜,TY-1保鲜袋和CF-8硅窗保鲜袋包装对花椰菜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经45d贮藏后结果表明:以上各处理的失重率分别为7.36%(P<0.01)、5.89%(P<0.01)、4.08%(P<0.01)、2.37%(P<0.01)、1.28%(P<0.01),而对照为31.84%;抗坏血酸含量(mg/100g)处理组分别为10.94(P>0.05)、52.07(P<0.01)、45.89(P<0.01)、42.23(P<0.01)和44.13(P<0.01),而对照为7.934mg/100g。试验组固形物(TSS)含量均比对照组降低了27%~44%。3种包膜处理的有机酸含量则比对照高出39%~58%,各处理间以0.07mmPE单花头包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耐消化道逆环境双歧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耐消化道逆环境的优良双歧杆菌菌株,以来源于母乳婴儿粪便、未断奶仔猪粪便、市售双歧杆菌制剂和本实验室保存的双歧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改良MRS液体培养基,模拟人体胃肠道逆环境,对其耐消化道逆环境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耐酸(pH3的PBS)、耐胆汁酸盐(质量浓度1~20mg/mL)试验对初筛得到的14株菌株进行复筛,得6株菌株,它们在pH3条件下作用120min后存活率均〉93%,活菌数均〉100cfu/mL;在含5mg/mL牛胆酸钠的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中作用24h后活菌数仍〉10^6cfu/mL,除J12和B03外,其他4株在含20mg/mL牛胆酸钠的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中作用24h仍有活菌被检出(活菌数〉100cfu/mL)。在此基础上,采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模拟胃肠液得3株耐消化道酶菌株A03、A04和L-1,在含5mg/mL胃蛋白酶的PBS培养基(pH3)作用120min后其活菌数均高达约100cfu/mL,而在含10mg/mL胰蛋白酶的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作用24h后,其活菌数均高达约10^9cfu/mL;这2种消化道酶对其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歧杆菌A03、A04和L-1菌株耐受消化道逆环境的能力最好,可用做微生态制剂菌株。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除虫脲(DFB)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为合理开发DFB口服制剂提供试验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将DFB与空白人工胃液(pH为1.3,不含酶)、空白人工肠液(pH为6.8,不含酶)、人工胃液(pH为1.3,含胃蛋白酶)、人工肠液(pH为6.8,含胰蛋白酶)、SD大鼠(雄性)肠道菌群或生物样品分别共孵育不同时间后,检测DFB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DFB在空白人工胃液和人工胃液中孵育0~2 h剩余百分比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剩余百分比略有下降,但剩余百分比都在90%以上,总体呈现稳定趋势。在空白人工肠液中孵育,剩余百分比随着时间增加显著下降,孵育6 h后剩余百分比为82.97%;在人工肠液中孵育6 h, DFB的剩余百分比为77.41%。DFB在SD大鼠肠道菌群中孵育12 h发生部分降解,但DFB的剩余百分比在90%以上,总体呈稳定趋势。DFB在肝、胃、大肠等生物样品中孵育6 h后,DFB的剩余百分比均在90%以上;而在小肠生物样品中孵育6 h后DFB的剩余百分比为84.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