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为评定大鲵幼体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6种蛋白质水平(干样基础)的实验饲料:D1(43.7%)、D2(47.1%)、D3(51.3%)、D4(55.7%)、D5(59.9%)和D6(64.4%),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0.99±0.15)g的大鲵幼体92 d。结果显示,①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鲵增重率有显著影响,在D4组达到最大值,较D1组增加了276.4%,且全鲵蛋白质沉积率和肌肉RNA、RNA/DNA值、胃蛋白酶、H^+-K^+-ATPase、胰蛋白酶、脂肪酶和Na^+-K^+-ATPase、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在D4组达到最佳,而肝脏和肠道丙二醛(MDA)在该组均达到最低;②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肌肉粗蛋白线性增加,全鲵脂肪线性下降,全鲵水分和粗灰分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全鲵粗蛋白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D4组达到最大;③大鲵皮肤胶原蛋白含量在D4组达到最高,较D1组增加了27.83%。研究表明,以增重率、肌肉RNA/DNA值、蛋白质沉积率和皮肤胶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到大鲵幼体饲料的最适蛋白质水平为55.9%~58.3%(干样基础),该饲料蛋白质水平能显著提高大鲵幼体胃的泌酸能力、机体消化吸收和抗氧化能力,增加鲵体营养素的沉积,从而促进生长和饲料的转化;而低蛋白质水平饲料显著抑制大鲵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鱼饲料消化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率测定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重要内容,也是配制平衡日粮的前提.我国原料品种多.加工方式各异,准确测定饲料的消化率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要保障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鱼饲料配方选择消化利用率高的原料.那么,饲料配方者就应精确了解饲料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3.
草鱼对九种饲料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试验采用外源指示剂 (Cr2 O3) ,测定了草鱼种对玉米、麦麸、次粉、米糠、标粉、小麦、大麦、玉米糟和稻谷九种能量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 :草鱼对九种能量饲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 :小麦 (88 17% ) >标粉(79 39% ) >玉米 (77 5 7% ) >麦麸 (6 2 6 7% ) >玉米糟 (6 2 6 1% ) >次粉 (6 1 6 4% ) >大麦(5 9 97% ) >稻谷 (5 1 2 1% ) >米糠 (4 7 41% ) ;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 :小麦(87 0 6 % ) >米糠 (76 36 % ) >麦麸 (73 2 0 % ) >次粉 (71 5 3% ) >玉米糟 (70 99% ) >标粉(6 7 0 3% ) >玉米 (6 4 5 43% ) >稻谷 (6 4 33 % ) >大麦 (5 9 36 % ) ;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大小顺序为 :小麦 (82 49% ) >玉米糟 (78 32 % ) >标粉 (75 2 2 % ) >玉米 (73 0 9% ) >稻谷(5 8 99% ) >次粉 (5 3 2 2 % ) >麦麸 (5 2 42 % ) >大麦 (5 0 0 9% )。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草鱼肠道、肝胰脏对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鱼样品体重(1543±213)g。采用离体消化培养和茚三酮比色方法,以草鱼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脏的粗酶液作为酶源,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进行酶解,并测定酶解14h内,豆粕酶解液中氨基酸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0至4h,内4种饲料蛋白质酶解液中氨基酸的生成量。结果表明,(1)在0至4h内,4种饲料酶解液OD570随时间变化的线性关系较好。(2)对于同种蛋白质饲料原料,以中肠组织粗酶液的酶解速度最大,其余依次为前肠、后肠及肝胰脏粗酶液。表明草鱼中肠对饲料蛋白质的酶解能力强于前肠和后肠,同时,肠道酶液的酶解速度均大于肝胰脏。(3)对于4种不同的蛋白质饲料原料,以鱼粉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最大,其他依次为豆粕、菜粕、棉粕。(4)草鱼肝胰脏粗酶液对豆粕的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最大,表明草鱼对豆粕进行酶解消化的能力较强。实验证实,饲料原料种类的差异和饲料蛋白质组成与性质的差异使其酶解氨基酸生成量和生成速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越冬期间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链较长、不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有较高的存留率;越冬中期至后期,由于食物的补充,鱼体腹脂脂肪酸呈碳链变短、饱和性增强的趋势.2)越冬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增高,反映了鱼体在低温下保持生物膜正常流动性的生理适应性.3)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高于岩原鲤,与其活动能力强于岩原鲤有关.  相似文献   
7.
林仕梅 《内陆水产》2003,28(3):16-1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俗称河蟹,是洄游性甲壳类动物,经济价值较高,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的重要对象。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名贵水产佳品。1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及分布河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绒螯蟹属。该属以螯足密生绒毛而得名。河蟹适应性强,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和闽江水系4个种群。除中华绒螯蟹外,还有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3种。形态结构河蟹的背部一般呈墨绿色,腹面灰白色。腹部在成长过程中,雌蟹渐呈圆形(俗称团脐),雄蟹仍为狭长三…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离体研究方法,以异育银鲫肠道的粗酶液为酶源,测定了7种饲料原料(鱼粉、肉骨粉、豆粕、棉粕、菜粕、玉米、次粉)膨化前后,在4.5h内氨基酸生成量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和氨基酸的生成速度。用氨基酸生成速度表示蛋白质酶解速度。结果表明:①豆粕、鱼粉、肉骨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下降;菜粕、玉米、次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上升,特别是玉米膨化后效果尤为明显;棉粕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差异不显著;②对非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均表现为:鱼粉>肉骨粉>豆粕>棉粕>菜粕>次粉>玉米;③对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为:膨化鱼粉>膨化玉米>膨化菜粕>膨化棉粕>膨化肉骨粉>膨化次粉>膨化豆粕。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北京桑普生物化学公司产品鱼虾 4号添加剂对草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室内循球养殖系统。 1.2试验时间 2000年 12月至 2001年 2月。 1.3试验鱼 试验鱼来自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试验渔场,每箱放养试验草鱼 15~ 18尾。在水族箱中用普通饲料驯养两周待草鱼适应环境后再开始试验。每个处理设两个平行试验组。 1.4试验饲料 试验饲料为市售商品饲料。其组成为进口鱼粉、菜粕、豆粕、棉粕、麦麸、次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等原料,配方如表 1所示,饲料原料粉碎后全部过 40目筛备…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关于河蟹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是根据河蟹蟹体组织蛋白质的组分,作为设计配合饲料蛋白质组分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河蟹对天然饵料的选择摄食习性,进行试验设计。徐新章等(1988)用20μm~40μm胶囊饲料饲养蚤状幼体,以蚤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的成活率为分析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45%。韩小莲等(1991)根据幼蟹体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以贻贝、糠虾、乌贼、玉米蛋白粉、黄豆粉为主要蛋白源,研究指出河蟹从大眼幼体至II期幼蟹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幼体蜕皮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