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池塘放养密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为14 ~ 17℃条件下,将大规格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225.69 g±32.28 g)随机放入9个四边形水泥池(池底面积为18.23 m2)中流水饲养,分别设置5.5、8.0、11.0 kg/m3 3个放养密度组,每组设3个平行,养殖试验共进行70 d,观察并研究放养密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和摄食率等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密度为8.0 kg/m3的组生长效率最高;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雨水分和灰分含量的变化不明显(P>0.05);试验期间,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随养殖密度的增大显著降低(P<0.05),而氨氮和化学耗氧量浓度则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8.0 kg/m3的放养密度更适合大规格施氏鲟幼鱼的养殖,过高的放养密度会对施氏鲟幼鱼生长及其肌肉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放养规格对银化期大西洋鲑生长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分泌系统在调节大西洋鲑(Salmo salar L.)的银化过程中,除了要尽快建立更高效的渗透调节机制外,鱼体自身的生理反应变化还要更好地适应降海后的生活。试验研究了平均体质量(30.25±2.12)g(SW1)、(24.27±1.59)g(SW2)和(18.05±2.46)g(SW3)大西洋鲑,1~42 d光照周期为12L:12D;43~84 d为全光照下(24L:0D)的生长及生理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SW2组大西洋鲑的肥满度、日增质量、饲料转化率、净增质量最高,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SW2组体质量、体长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各组间体质量、体长变异系数差异显著(P0.05)。试验前6周不同处理组大西洋鲑体长变异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后6周全光照时,SW1、SW2组体长变异系数显著增加,且SW1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SW3组的大西洋鲑体质量变异系数变化较大。前6周光照期为12L:12D时,SW1、SW2两组体质量变异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后6周改为全光照时,3个处理组间体质量变异系数差异减小。但在84 d时,SW3组体质量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养殖规格的增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红细胞数目增加,说明鱼体需氧量增加。SW3组白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最高,表明鱼体抗病能力强。红细胞数目在SW1和SW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SW3组(P0.05)。血栓细胞数目随着放养规格的增加而下降,且在3个规格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中性粒细胞数目在3个规格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SW2组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最高,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随鱼体规格增大而增加(P0.05),表明大西洋鲑血液和体内对能量的利用增强。SW2组代谢产物尿酸、尿素浓度最高,且SW1、SW2组的浓度值均显著高于SW3组(P0.05)。SW3组大西洋鲑血清中总胆红素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间大西洋鲑血清中葡萄糖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SW3组肌酸激酶浓度最高,但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建议选择体质量(24.27±1.59)g的大西洋鲑开始银化,利于优化养殖条件、以较低成本增加单位水体养殖产量和苗种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的影响,实验将初始体质量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置于2.5(SD1)、3.6(SD2)和4.7 kg/m3(SD3)3个养殖密度进行流水池塘(4.4 m×4.4 m×0.45 m)养殖,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90 d。结果显示:低密度组(SD1)幼鱼增重率(WG)、体长增长率(LG)、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转化率(FCR)分别为362.01%±15.87%、55.88%±4.77%、(1.79±0.03)%d、114.95%±4.52%,显著高于高密度组(SD3)的272.30%±2.74%、46.34%±6.22%、(1.53±0.02)%/d、94.49%±1.96%,而SD3组幼鱼生长离散程度和死亡率显著高于SD1组幼鱼;随养殖密度增加,幼鱼体内蛋白和脂肪含量降低,水分和灰分含量升高,但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较高的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的生长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光照是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发育和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该文研究了不同光质(红光、橙光、白光、蓝光、绿光和黑暗环境)和光照起始阶段(分别从受精卵,担轮幼虫,眼点幼虫)对皱纹盘鲍幼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蓝、绿光以及黑暗环境下,幼虫的孵化率都超过80%,与红、橙、白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红、橙、白光下,幼虫的畸形率则均较高,且与其他光质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红光下,幼虫的畸形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超过10%。蓝光下,从担轮幼虫阶段起始光照,幼虫的变态率显著高于其他光质组。红、橙光和黑暗环境下,不同光照起始阶段幼虫的变态率均较低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受精卵阶段起始光照,蓝光下幼虫的变态率显著高于其他光质组(P0.05),绿光和白光下幼虫的变态率也较高且二者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从受精卵阶段起始光照,蓝、绿光和黑暗环境下担轮幼虫的规格显著大于白、红光组(P0.05),且3种光质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蓝、绿光下,从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阶段起始光照,幼虫形成次生壳和变态时的规格显著大于从受精卵阶段起始光照组(P0.05),但从眼点幼虫阶段起始光照组,幼虫所需的变态时间显著长于从受精卵和担轮幼虫阶段起始光照组(P0.05)。因此,在皱纹盘鲍的幼虫培育过程中,选择蓝、绿光并且从担轮幼虫期起始光照对提高苗种孵化效率、增加单位水体产量和促进鲍育苗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经济激励手段,在理论上被认为是能以较低成本完成减排目标的政策,在实践中也被证明能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文中选取2002年开展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根据政策实施前后八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比较政策实施前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变化,分析该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对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有显著作用,进而对全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的方法,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眼部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以期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析鲍对光照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组织学与细胞学基础。结果发现,眼部组织由外至内依次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外核层、光感受器内节、内核层、黑色素颗粒沉积层、视觉纤维层。组织表面布满乳头状突起,每一乳状突起的顶端均具有一簇或两簇纤毛环。疏松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等是组织内的主要成分,结缔组织间分布的胶原纤维等对保持细胞的弹性和韧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了鲍的眼部组织在感受和辨识外界光环境因子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鲍养殖生产中的光环境因子优化和调控、深入探讨鲍对光照的生理应答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