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8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林业   575篇
农学   335篇
基础科学   245篇
  141篇
综合类   2590篇
农作物   234篇
水产渔业   422篇
畜牧兽医   1159篇
园艺   496篇
植物保护   1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毅华      罗大庆      方江平      卢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4):60-65
分析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下灌木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倒木的关联性,探讨该森林生态系统内灌木的分布规律,并从空间分布格局角度量化倒木对灌木分布的影响。以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下灌木和倒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用点格局法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与倒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灌木7种,总密度730株·hm-2,不同灌木种群分密度依次为杯萼忍冬(359株·hm-2)>长尾槭(185株·hm-2)>西南花楸(61株·hm-2)>猴斑杜鹃(55株·hm-2)>冰川茶藨子(53株·hm-2)>光秃绣线菊(株·hm-2)>峨眉蔷薇(株·hm-2);2)在0~50 m空间尺度内,冰川茶藨子、猴斑杜鹃、长尾槭、杯萼忍冬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征;西南花楸以随机分布为主要特征,只是在个别尺度呈现显著的集群分布;3)Ⅰ腐烂等级倒木与灌木在0~50 m空间尺度上呈显著的负关联,倒木整体与灌木及Ⅱ~Ⅴ腐烂等级倒木与灌木在0~50 m空间尺度上均无显著关联。不同灌木种群因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灌木空间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及倒木对灌木空间分布的影响均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以雪莲果、速冻油、果胶、琼脂等为主要原料,经去皮、护色、硬化、糖渍、浓缩、调配、二次灭菌、真空包装等工艺研制雪莲果果馅。采用单因素、全面及正交试验优化雪莲果果馅护色、硬化、糖渍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用由0.15%无水亚硫酸钠、0.2%抗坏血酸、0.25%柠檬酸、0.40%氯化钙配制的护色硬化液浸泡雪莲果块60 min护色硬化,在65 ℃下糖渍45 min后,按糖渍雪莲果粒80.13%、速冻油19.23%、果胶0.24%、琼脂0.40%的质量百分比调配,得到可用于生产速冻带馅制品的色、形、味、口感俱佳的雪莲果果馅。  相似文献   
3.
4.
在常规杂木屑培养料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经微生物菌剂堆制发酵处理的油茶壳、山核桃壳、板栗壳,比较各配方香菇生长情况的结果:在添加49%、62%、78%的经发酵油茶壳、山核桃壳、板栗壳的培养料中,香菇菌丝均能生长;综合考虑产量、生物转化率,以49%的添加比例更适宜,其中添加49%经发酵山核桃壳的培养料配方的平均单袋产量较高,达698.67 g,仅比常规杂木屑配方低4.36 g。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胃蛋白酶消化DNA的理论,进一步了解胃蛋白酶消化DNA的机制,研究了水产品基质中特征壳聚糖及组成其的寡糖(壳寡糖)、单糖(氨基葡萄糖、N-乙酰葡糖胺)对胃蛋白酶消化DNA的影响,并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探究了不同比例的糖与DNA对胃蛋白酶消化鲑鱼精DNA、λDN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理pH下反应2 h,壳聚糖与DNA的质量比为0.5∶1时,壳聚糖即显示出对降解DNA明显的抑制效果;当壳寡糖与DNA的质量比为5∶1时,抑制效果较为明显;而氨基葡萄糖、N-乙酰葡糖胺与DNA的质量比为1∶1~240∶1时对消化均无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壳聚糖、壳寡糖可抑制胃蛋白酶对DNA的消化,其原因可能是带正电的糖可与带负电的DNA相互作用,或糖与胃蛋白酶发生了结合,从而对DNA消化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OCX-32基因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为长顺绿壳蛋鸡的保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长顺绿壳蛋鸡为材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筛选OCX-32基因SNP多态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表达谱,运用SPSS 19.0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SNP位点基因型或双倍型与所测定性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长顺绿壳蛋鸡OCX-32基因中检测到3个SNPs位点,分别是位于内含子1上的g.22592323G>T及内含子3上的g.22597350T>C和g.22597555G>A.卡方(χ2)检测结果发现,g.22597350T>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下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3个SNPs突变位点不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共发现4种单倍型和8种双倍型,单倍型H1和双倍型H1H2频率最高,分别为0.523和0.34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OCX-32基因在长顺绿壳蛋鸡12个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表达量排序为肾脏>心脏>子宫>腹脂>小肠>脾脏>肝脏>腺胃>胸肌>胰腺>肺脏>肌胃.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22597350T>C位点CC基因型在蛋壳强度和蛋壳重2个品质指标上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双倍型H4H4个体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其他7种双倍型个体,蛋壳重显著高于H2H4个体.[结论]OCX-32基因内含子变异能影响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检测到的3个SNPs位点可作为鸡蛋壳品质选择的遗传分子标记,其中突变位点g.22597350T>C的CC基因型和双倍型H4H4是影响蛋壳强度和蛋壳重的关键基因型和双倍型,有利改善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IAA和不同浸种时间处理色木槭种子,进行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IAA质量浓度、浸种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的IAA质量浓度为150 mg·L-1,最佳的浸种时间为21 h,此时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分别为85%、9.6、14.4.  相似文献   
9.
以连麦抗1(LMK1,白粒小麦)、CM-L3(蓝粒小麦)和CM-Z2(紫粒小麦)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色素及功能营养成分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花后14 d达到最大值,且连麦抗1籽粒中的叶绿素含量高于CM-Z2和CM-L3的;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表现为CM-Z2和CM-L3在花后14 d出现峰值,而连麦抗1在花后21 d出现峰值;CM-L3和CM-Z2籽粒中花青素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前者的含量低于后者的含量,而连麦抗1籽粒中花青素含量很低且在各时期基本上无差异;不同品种(系)籽粒中微量元素Fe和Zn的积累均表现为CM-Z2>CM-L3>连麦抗1,而Mn、Cu含量存在品种(系)间差异,但未与籽粒颜色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在灌浆前期,白粒小麦籽粒中的总黄酮、赖氨酸及色氨酸含量较高,而在灌浆中后期紫粒小麦籽粒中的总黄酮、赖氨酸及色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白粒小麦和蓝粒小麦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转色期摘叶对‘贵人香’和‘蛇龙珠’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提高2个品种果实品质的适宜摘叶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贵人香’(I)和‘蛇龙珠’(C)酿酒葡萄进行摘叶处理,以未摘叶为对照,测定2种葡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单宁和总酚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葡萄转色中期(8月17日)和完全转色后期(9月7日)2个时期进行摘叶处理,均提高了‘贵人香’和‘蛇龙珠’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糖/酸,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在2个时期,‘贵人香’和‘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分别高13.07%、22.03%、6.40%、43.38%。在完全转色后期,‘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最显著,比对照低48.94%。‘蛇龙珠’处理组的总酚含量在2个时期均为最高(3.05、3.02 mg/g)。根据综合评价可知,在葡萄不同转色时期,摘叶对于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提高由快到慢为C-9.7>I-9.7>I-8.17>C-8.17>I-CK>C-CK。在葡萄完全转色后期,摘叶处理对于‘蛇龙珠’和‘贵人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