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42篇
  免费   1742篇
  国内免费   2270篇
林业   5458篇
农学   2268篇
基础科学   6286篇
  3298篇
综合类   22823篇
农作物   1462篇
水产渔业   2631篇
畜牧兽医   7857篇
园艺   2804篇
植物保护   967篇
  2024年   280篇
  2023年   1094篇
  2022年   1260篇
  2021年   1261篇
  2020年   1403篇
  2019年   1622篇
  2018年   803篇
  2017年   1410篇
  2016年   1772篇
  2015年   1881篇
  2014年   2776篇
  2013年   2595篇
  2012年   3196篇
  2011年   3242篇
  2010年   3005篇
  2009年   2974篇
  2008年   3093篇
  2007年   2821篇
  2006年   2682篇
  2005年   2668篇
  2004年   1895篇
  2003年   2086篇
  2002年   1475篇
  2001年   1421篇
  2000年   1217篇
  1999年   727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609篇
  1996年   579篇
  1995年   597篇
  1994年   509篇
  1993年   425篇
  1992年   347篇
  1991年   333篇
  1990年   309篇
  1989年   302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对虾糜凝胶特性及其蛋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ydroxypropyl distarch phosphate, HPDSP)对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melantho虾糜凝胶性能的改善效果,在虾糜中分别添加1%、3%、5%、7%、9%的HPDSP,以凝胶强度、质地剖面分析、持水性、凝胶微观结构等为指标,并提取虾糜溶胶、凝胶化虾糜、虾糜凝胶中的肌原纤维蛋白,通过圆二色光谱分析蛋白分子二级结构,探究HPDSP对虾糜凝胶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添加HPDSP能提高虾糜凝胶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并在添加量为7%时达到最大值;HPDSP使虾糜凝胶a*值和b*值下降,但L*值和白度除9%添加量组外,均没有显著变化;适量HPDSP能提高虾糜凝胶硬度、弹性、粘聚性和咀嚼性,促进虾糜形成更加致密稳定的凝胶网状结构。在虾糜凝胶化过程中,加热引起肌原纤维蛋白的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和无规卷曲含量升高,同时HPDSP会对肌原纤维蛋白热变性和聚集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其二级结构,影响虾糜凝胶的形成。结论:在中华管鞭虾虾糜中,添加7%的HPDSP能显著改善虾糜凝胶性能。  相似文献   
62.
随着我国林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使国有林场的改革绩效得到有效提高。现阶段,大量林业专家投入到林业 产业结构的升级的研究中,以此确认升级后对国有林场的影响。文章主要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可能对国有林场改 革绩效产生哪些影响,从而促进国有林场改革绩效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63.
为探明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在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开展了水稻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试验设淹水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及间歇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AWD)两种灌溉模式,F1(全生育期清水灌溉+施全部化肥)、F2(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及F3(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3种施肥模式.分析了再生水灌溉下稻田田面水、不同深度地下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变化及其流失负荷量,并研究了稻田的氮磷消纳能力及再生水对清水、肥料替代率.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田面水氮素浓度峰值出现次数多但峰值均较小,氮、磷径流损失负荷量平均值分别为2.65及0.62 kg/hm2,比清水灌溉增加了26%及28.6%.地下水氮、磷浓度整体上呈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趋势,再生水灌溉下氮素淋溶损失比清水灌溉少11%.AWD下氮、磷径流、淋溶负荷较FI均减少,返青期灌再生水在淋溶损失方面与其他再生水灌溉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稻田对所灌的再生水中氮、磷的消纳能力分别为92%及81%;灌再生水后4~5 d,COD的去除率可达78.2%.采用再生水灌溉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再生水灌溉替代清水效率可达75%左右,FI模式下再生水带入肥量较AWD大,75%水平年氮素替代化肥效率达35.8%,而磷素的带入量和替代率均较小.  相似文献   
64.
文章针对连栋温室轨道式种植工况环境特点,设计了一种在温室内可实现自主行走-定位-转向-上下轨-换轨作业的移动作业平台。该文阐述了自主移动平台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融合视觉导航技术和射频识别定位技术实现移动平台在温室内的自主行驶作业,并设计了自动控制方案。样机优化后测试结果表明:①优化前后轨道轮设计直径差为5 mm差值,前后万向轮安装高度差(5 mm)后,上轨-下轨成功率分别为96%和100%;②通过RFID定位和视觉导航位姿偏差修正,不同速度下的位姿纠正平均成功率达到95%以上,最佳的RFID检测和车体制动距离所对应的车体速度为0.2 m/s;③自主移动作业平台在连栋温室种植环境下能够实现自主导航行走-转向-上轨-下轨-换轨的功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5.
巨龙竹林分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滇西南巨龙竹在2017—2019年的年龄、直径、密度等林分结构因子,并对其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巨龙竹林分干龄分布、丛立竹密度分布均呈右偏缓峰状;竹丛年龄分布、直径分布均呈左偏聚集状.2017—2019年林分逐年向更高龄、更大径阶、更高丛立竹密度的范围分布,除2018年、2019年的直径分布差异不显著,其余结构特征在各生长季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利用威布尔分布拟合其直径、丛立竹密度分布的效果优于其余分布模型(直径的R2>0.93,密度的R2>0.99).竹冠投影面积与竹蔸面积、丛立竹干数均呈极显著高度正相关(P<0.01,R>0.75),与平均胸径、年龄的相关性较弱(R<0.30).林分共计植物种类73种,隶属于39科67属,其中乔木层以巨龙竹为绝对优势植物;灌木层无优势植物;草本层以多羽凤尾蕨为优势植物;层间植被以荜拔、异形南五味子为优势植物.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各林下植被层中变化一致,各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层间植被.灌木层、草本层的植物物种数均随调查样方面积增大而增加,可用自然对数转化线性方程反映其种-面积关系(R>0.97).当调查面积分别为210.25、90.25 m2时,其样方内可涵盖林分85%的灌木、草本植物种类,且后续数量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6.
廖伟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5):216-221
研究了赣抚平原灌区灌溉水渠、双季稻高标准种植示范区排水、单季稻为主农民种植区排水水质氮、磷迁移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得出,灌溉期间灌溉用水、示范区沟、示范区塘、农民种植区沟、农民种植区塘总氮平均值分别为(1.35±0.33)、(1.21±0.67)、(0.62±0.25)、(2.62±1.57)、(2.52±1.43)mg/L,总磷平均值分别为(0.04±0.01)、(0.06±0.05)、(0.02±0.01)、(0.25±0.11)、(0.26±0.14)mg/L.灌溉水渠总氮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8月,总磷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8月;示范区总氮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8月,总磷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8月;农民种植区总氮峰值出现在6月,总磷峰值出现在4月.稻田排水总氮、总磷与水稻种植农事活动相关,排水中总氮迁移速度和消除速度高于总磷.研究结果可以为水稻种植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区进行敏感性等级划分,从而针对不同等级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标准、不同力度的治理工作.选取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排放强度作为农业面源污染敏感性等级评价的3个指标,按照不敏感(Ⅰ)、轻度敏感(Ⅱ)、中度敏感(Ⅲ)、高度敏感(Ⅳ)4个等级确定分级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农业面源污染敏感性等级评价方法,并引用某流域28个县(区、市)的数据进行实例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最大隶属原则有效度属于最低效范围的结果施行加权平均原则,可提升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采用云模型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敏感性等级评价,可信度达96.4%;相比GIS技术,云模型对中度、高度敏感级别的模糊评价更倾向严格,对这些地区的面源污染治理要求提出更高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农业面源污染地区科学制定治理措施、配置治理资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