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9篇
  35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根据中国芒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6MX-600型芒果保鲜机,经农业部热带作物机械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得到其主要技术参数为:生产率大于1.1 t/h;单位产品耗柴量10~13 kg/t;单位产品耗溶液量13~24 kg/t;整机质量96 kg;外形尺寸2.4 m×1.1 m×2.7 m;溶液箱容积600 L。该机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加热温度易于控制,保鲜效果好,保鲜成本低,适合于分散、偏僻和电能短缺的果园进行芒果采后处理。  相似文献   
42.
四川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3年对四川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为:病害46种,害虫共33种,分属8目20科,发现国内未见报道的芒果新害虫榕母管蓟马。分析阐述主要病虫害炭疽病、白粉病、畸形病(丛芽病)、细菌性黑斑病、幼果果肉生理性褐变黑果病、主干裂皮病、低温、蓟马、桔小实蝇、叶瘿蚊、介壳虫的危害情况;当前严重威胁攀西芒果产业发展的危险性病害为芒果畸形病(又称丛芽病)、芒果猝死病(又称速死病)和芒果果实象甲。编写"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名录",并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3.
采用定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滇南、滇东南芒果生产区芒果病虫害分布、危害情况及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鉴定出危害滇南、滇东南芒果生产的病害25种,虫害61种。同时对滇南、滇东南芒果生产的干热区和湿热区病虫害的分布以及差异作了分析。调查结果对于生产上科学制定防治措施,保障滇南、滇东南芒果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为了探讨比较台农1号芒果“一年两熟”栽培过程中一次花和二次花的形态特性,对其一次花和二次花的花序长度、花朵直径、两性花比率、花粉活性、花粉量及花粉形态、大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次花和二次花的花序平均长度分别为30.74cm和20.67cm;一次花和二次花的直径平均长度分别为7.30mm和6.55mm;一次花和二次花的两性花比率较低,一次花的两性花比率为20.06%,二花的两性花比率为28.79%;一次花的花粉活性比二次花的花粉活性高,一次花的花粉活性为12.90%,二次花的花粉活性为7.63%;一次花的每花花药含花粉量为500个,二次花的每花花药含花粉量为333个;台农1号一次花和二次花的花粉形态可分为长椭圆形花粉、椭圆形花粉、近圆形花粉和不规则形花粉4个类型。  相似文献   
45.
[目的]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杧果实生苗进行亲本早期鉴定,为提高杧果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不同引物鉴定97-1实生苗的父本.[结果]采用优化的ISSR反应体系,从18条引物中筛选获得4条特异引物UBC-848、UBC-857、UBC-864和UBC-868,其扩增条带多、稳定性强、多态性高、背景清晰.利用引物UBC-848、UBC-857、UBC-864、UBC-868分别对四川红柁、紫花柁和97-1实生苗进行扩增,获得的扩增片段长度在100~2000bp,四川红杧与97-1实生苗、紫花杧与97-1实生苗的共有特异性条带约为180和380 bp、280和380 bp、180和680 bp、680和770bp.[结论]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引物UBC-848、UBC-857、UBC-864、UBC-868构建了杧果实生苗亲本鉴定体系,可鉴定出97-1实生苗的父本为四川红杧,97-1实生苗是紫花杧和四川红杧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46.
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简化芒果品质评价因素,为制定芒果品质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对广西栽培的18个芒果品种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风味等19个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芒果果实品质简化评价因子。【结果】芒果的多个品质指标变量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特征向量较大、水分含量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等7个主成分,系统聚类分析后19个品质指标聚类简化成糖酸比、果肉色泽(L^*)、维生素C(Vc)、果实硬度等9个代表性指标,经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综合评价,筛选出红芒6号、紫花芒、桂热82号、桂热120号和香芒5个品种为品质较优品种。【结论】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可用于简化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7.
为解决芒果园传统植保作业中农药用量大、施药不均匀、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并构建智慧芒果园,本研究对比了地面弥雾机和六旋翼植保无人机两种果园施药机具在芒果冠层中的药液雾滴沉积性能。将芒果冠层分为上中下层,以柠檬黄为示踪剂,使用高清相纸与滤纸采集药液雾滴,通过图像处理等手段分析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在芒果树上部冠层叶片表面的雾滴覆盖率显著高于地面弥雾机,在其余冠层部位,两种施药机具在叶片表面药液无显著差异覆盖;植保无人机处理组叶片正反面平均覆盖率均为地面弥雾机的1.5~2倍,对叶片背面的防治优于地面弥雾机。地面弥雾机处理组叶片正面雾滴密度显著高于植保无人机,叶片背面无显著差异,植保无人机处理组正反面均未满足低量喷雾20个/cm2的病虫害防治要求。地面弥雾机药液沉积集中在中下冠层(61.1%),植保无人机集中在上部冠层(43.0%),冠层内部沉积比例地面弥雾机(48.6%)>植保无人机(25.5%),但地面弥雾机在冠层上部沉积能力不足,沉积占比仅为17%。研究表明,相较于植保无人机,地面弥雾机适用于芒果冠层中下部及内部病虫害防治,同时该机具较高的雾滴覆盖密度在喷洒杀菌剂时也有明显优势,植保无人机适用于针对芒果上部冠层如蓟马、炭疽等易发于外部花絮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48.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 of Botryosphaeriaceae causing mango stem-end rot, tissue iso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ocess mango samples collected from Hainan, Guangxi, Yun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 in China, and 58 fungal isolates were obtained. Among them, 39 isolates were belonged to Botryosphaeriaceae, accounting for 67.24%. These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with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and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 (EF-1α).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four main species of Botryosphaeriaceae, including Neofusicoccum parvum (33.33%), 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30.77%),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28.21%), and L. pseudotheobromae (7.69%). The mango stem-end rot caused by L. pseudotheobroma was firstly reported in China. The virulence of the four species was tested by in vitro inoculation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isolates were pathogenic, among which L. theobromae, L. pseudotheobroma, and N. parvum were the “strong” grade, and B. dothidea was the “middle” grade.  相似文献   
49.
晚熟芒果是攀枝花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但近年由于生产中重化肥轻有机肥,导致果园质量退化,酸化现象严重、芒果品质下降。在前期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攀枝花晚熟芒果及果园土壤的特点,选择了低、中、高3个肥力等级的芒果园,通过两年田间试验探索了晚熟芒果在不同氮素有机替代比例及优化施肥技术的作物产量、品质及土壤地力提升效果。结果表明:1)总体来说,当氮素有机替代比例为40%时,所有果园芒果产量和果实品质最佳,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传统、氮磷钾优化及100%全量替代处理,V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替代比例为100%时,低肥力和高肥力果园产量显著下降,氮肥偏生产力显著低于其他替代比例处理,同时会导致土壤磷养分的过量累积。2)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增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处理的土壤地力水平,随着有机替代的比例增加而逐渐增加,替代比例为100%时,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部分替代处理,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低于有机替代处理。3)综合作物产量、品质及土壤地力,不同土壤肥力下最佳的有机替代比例不同,低肥力和高肥力土壤短期内有机替代比例不宜较高,否则产量显著下降。通过芒果的产量、品质、土壤地力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攀枝花晚熟‘凯特'芒果最优氮素有机替代比例为40%,替代比例过低无法有效提高土壤地力并改善作物品质,而替代比例过高容易导致养分供给不足,作物减产,特别是在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机质较低的低肥力果园,由于土壤保肥能力低,须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保证充足的无机养分供应,着重碳氮协同优化。  相似文献   
50.
从海南芒果园取样分离到1个新拮抗酵母菌株(LZ5),通过离体和活体抑菌实验,发现其对芒果采后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and Sacc)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活体接种实验结果表明,1×108cfu·m L-1的酵母菌对刺伤接种的芒果采后炭疽病具有显著的生防效果,接种第4天和第6天对照组的病斑直径分别为5.80,26.3 mm,而处理组仅分别为0.33,17.6 mm,接种第4天对照组的发病率已达100%,而处理组仅为20%。此外,该菌株可以在芒果伤口处快速繁殖,在接种24 h后酵母细胞数为初始值的62.6倍,随后基本保持稳定。经鉴定该拮抗酵母菌属于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