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7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32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研究槲皮素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抗氧化和抗炎的影响,先将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在添加0、5、10、20、40、60、80、120、160和320μg·mL?1槲皮素的基础培养基中培养6 h后,通过检测细胞活性,确定80μg·mL?1为槲皮素后续试验浓度.然后分成4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在基础培养基(对照组,Con)和基础培养基[分别加入1μg·mL?1的LPS(L)、80μg·mL?1槲皮素(Q)以及1μg·mL?1 LPS和80μg·mL?1槲皮素(L+Q)]中培养6 h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L组瘤胃上皮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丙二醛(MDA)浓度显著升高(P<0.05);Q组瘤胃上皮细胞的CAT、SOD、总抗氧化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而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L组相比,L+Q组瘤胃上皮细胞的CAT、SOD、T-AOC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L组瘤胃上皮细胞因子IK、趋化因子配体5(CCL5)、CXC趋化因子配体6(CXCL6)、CXC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 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L组相比,L+Q组瘤胃上皮细胞IK、CCL5、CXCL6、CXCL8、IL-6、TNF-α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3)与Con组相比,L组瘤胃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转录因子3(IRF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Q组瘤胃上皮细胞Toll样衔接蛋白(TOLLIR)和TLR 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L组相比,L+Q组瘤胃上皮细胞TLR 2、NF-κB、MyD 88、TOLLIR和TLR 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槲皮素能够提高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症性能,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2.
为掌握国内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的主要荚膜群及脂多糖基因型,建立了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及其A、B荚膜群的三重PCR(PmAB-3PCR)以及检测3个脂多糖基因型的三重PCR(LPS-3PCR)方法,检验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用感染Pm小鼠的组织和人工污染Pm的牛鼻拭子样品进行了临床模拟检验,并对30株P m进行了PCR检测和传统血清学分型比较。结果显示:PmAB-3PCR特异性好,PmAB-3PCR和LPS-3PCR的DNA检测限分别为10~100 pg和1 ng,二者对菌液的检测限分别为200~2000 CFU和2000~20000 CFU。模拟临床样品PmAB-3PCR检测结果与细菌分离结果100%一致。PmAB-3PCR与琼扩试验的符合率为84%,二者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72%,差异不显著(P>0.05);LPS-3PCR与琼扩试验的符合率为60%,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50%,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组三重PCR方法准确高效且重复性好,可取代常规血清学方法用于国内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流调和疫苗株筛选。  相似文献   
23.
N-乙酰半胱氨酸对脂多糖刺激仔猪肌肉能量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肌肉能量状况的影响.选取18头杜洛克×长白×大白健康仔猪,体重(11.58±0.26)KG,随机分成3个处理(对照组、LPS组和NAC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NAC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 NAC,L...  相似文献   
24.
本试验旨在研究阴外动脉灌注脂多糖(LPS)对泌乳奶牛乳成分、乳脂合成前体物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6头处于泌乳期第(185±30)天、体重(576±36) kg的经产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组阴外动脉灌注LPS(Escherichia coli O111:B4,0.01 μg/kg BW),对...  相似文献   
25.
26.
27.
本试验以4种不同品系的商品蛋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长期气候应激(热暴露)和急性免疫应激(脂多糖,LPS)对其生产性能的单一或联合效应。在体液免疫活性和新生期成活率方面,这4种蛋鸡两两不同,各具特色。22周龄时,每个品系选取80只蛋鸡,随机分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工气候室内,其中一个恒温为32℃,另一个为21℃。热应激开始后1 d,每个气候室每种品系内,一半蛋鸡静脉注射脂多糖。试验期共23 d,在此期间统计采食量、体重、日产蛋数、蛋重和蛋壳厚度等指标。结果发现,温热应激可以显著降低蛋鸡的采食量、体重、日产蛋数、蛋重和蛋壳厚度,而免疫应激只能显著降低前四者,且体重和蛋重尚属LPS处理与时间的互作效应。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尽管试验鸡群在经历免疫应激后能够恢复如初,但对于温热应激却不能完全耐受。连续热暴露23 d后,蛋鸡的体重、采食量和日产蛋数出现下滑。由此说明,急性LPS处理与长期高温应激对于产蛋鸡群的影响力度不同,同时,试验蛋鸡对于这些应激因素的适应机制存在差异。体液免疫活性和新生期成活率的单边或联合优势,与试验鸡群对不同应激源的颉颃反应没有必然联系,不过蛋鸡采食量的品系与高温处理互作,体重的品系、高温处理与时间互作,品系、LPS处理与时间互作,日产蛋数的品系与高温处理互作,品系与LPS处理互作等效应均显著。虽然各个品系蛋鸡的反应模式类似,但反应水平不同,由此提示,某些品系蛋鸡的应激抵抗能力异于常类。  相似文献   
28.
鸡白痢菌脂多糖的提取与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29.
3种鱼类致病菌粗脂多糖(LPS)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温酚法分别从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3种鱼类致病菌中提取粗脂多糖(LPS)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对A.hydrophila活菌细胞内的杀菌活性.探讨了3种致病菌的粗LPS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从3种致病菌中提取的粗LPS对斑点叉尾鮰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受免鱼的血清中存在对3种致病菌的交叉凝集抗体.与对照鱼相比.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对吞噬原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n活菌杀菌活性明显上升。说明在3种供试菌的粗LPS上不同程度地存在3种致病菌的共同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30.
中华鳖对嗜水气单胞菌粗脂多糖(LPS)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将采用温酚法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中提取的粗脂多糖(crude 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免疫原,注射接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后,通过测定受免鳖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细胞内杀菌活性,比较了3种致病菌的粗LPS对中华鳖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3种致病菌中提取的粗LPS对中华鳖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受免鳖的血清中存在对3种致病菌的交叉凝集抗体,与对照鳖相比,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对吞噬原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杀菌活性明显上升。说明在3种供试菌的粗LPS上不同程度地存在3种致病菌的共同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