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3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768篇
林业   872篇
农学   692篇
基础科学   1072篇
  846篇
综合类   3757篇
农作物   423篇
水产渔业   271篇
畜牧兽医   1879篇
园艺   313篇
植物保护   35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903篇
  2011年   732篇
  2010年   566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Fipronil (FPN) is a systemic insecticide that antagonizes the gamma-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GABAA) receptors in insects. Recently, adverse effects of FPN on mammals have been reported, but most of those were caused by high doses of FPN and additives in the product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low-dose pure FPN on the emotional behavior of mice. Nine-week-old male mice conducted behavioral tests 24 hr after FPN administration by gavage at doses of 0.05 or 5 mg/kg based on the no-observed-effect level (NOEL),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locomotor activity and dose-dependent responses on the time they spent in the central zone in the open field test. Pure FPN below the NOEL dose may affect the emotional behavior of mice.  相似文献   
92.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泰万菌素发酵培养基中不同氨基酸种类对其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中3种主要氨基酸的用量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加入0.2%亮氨酸、0.1%色氨酸、0.1%甘氨酸对泰万菌素发酵转化率影响显著,发酵摇瓶效价从14000μ/mL提高到18000μ/mL,效价提高了28.5%,完成了对泰万菌素提高发酵转化率和发酵单位的目的,并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泰万菌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3.
为更好地完善我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计划,通过对欧盟药品抽检管理工作机制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欧盟和我国兽药监督抽检管理方式的不同,从抽检责任部门、抽检目的、抽检计划内容、抽检计划制定流程、抽检品种的遴选和检测参数的确定等6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我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工作的管理中可以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94.
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加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确保日常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组织开展了全国省级兽药检验机构实验室间溶液pH值测定的能力验证。依据《中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0631pH值测定法以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规定的程序进行本次能力验证。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对制备的测试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t检验对样品进行稳定性考察,采用Z比分数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测试结果,以稳健统计的中位值作为指定值。参加本次能力验证的35家兽药检测实验室结果均为满意,表明承担兽药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任务的单位整体具有较强的检验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95.
(目的)开发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新中兽药贞芪颗粒,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其促生猪生长作用进行初步研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总多糖、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特女贞苷、红景天苷、干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其正交试验结果优化贞芪颗粒提取工艺参数。将100头保育猪随机分为5组,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颗粒,连续喂养30天,与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对比,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肉比(F: G)。(结果)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科学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复方药材加12-13倍质量的水提取3次(第一次13倍),每次2.5 h。3批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均值为98.91,RSD为0.79%。经过30天饲喂,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料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都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中剂量组的料重比最低。(结论)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客观、真实,优选出的贞芪颗粒提取工艺经验证,合理、稳定,重复性好,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颗粒对生猪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为提升兽医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积累检测经验,以更好地开展非洲猪瘟检测,2020年7月,参加了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项目。本次比对同时选用《非洲猪瘟检疫技术规范》(SNT 1559—2010标准)中的普通PCR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商品化试剂盒,对5份验证样品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和结果比对。比对发现,3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样品检测结果与预期一致,结果满意。此次比对确认了实验室现有检测方法能够满足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日常检测需求,同时提升了实验室人员的检测能力,积累了检测经验,可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7.
为对发病鹅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并防控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本研究无菌采集腹泻鹅及病死鹅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染色观察、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对菌株部分基因进行测序、构建遗传进化树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菌落,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玫红色、光滑圆润菌落;分离菌株经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大小中等,多呈单个存在的杆状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小鼠、雏鹅均有较高致死率;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患者粪便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CP024992.1)同源性最高,达99.5%;体外抑菌试验发现菌株耐药情况较严重,对大多数抗菌药均有较强抗性,仅头孢噻呋对该分离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合理用药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为有效防治鹅大肠埃希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规模化鹅场防控大肠埃希菌等其他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8.
为获得营养均衡的调制牛奶,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需求,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设计出一款适用于糖尿病人、亚健康人群、体重管理、皮肤管理等人群饮用的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牛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静置12 天后,牛奶无显著脂肪上浮,体系稳定性良好;人体GI值试验结果表明,调制牛奶的餐后血糖值上升和下降均较葡萄糖餐后血糖值平稳,有较好稳定餐后血糖的效果,表明开发的调制牛奶为低GI食品(GI值=22.86)。人体饱腹感试验结果显示,和普通纯牛奶对比,调制牛奶具有显著提高饱腹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通过开展凉山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情况试验,为指导凉山地区奶牛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提高抗生素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采样、增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193 份患有乳房炎的乳样中有134 份分离出12 种病原菌,其中65 份检出两种及以上菌,占检出数的48.50%﹔共分离出234 株不重复菌株。分离率居前五位为:葡萄球菌63 株(26.9%)、大肠杆菌56 株(23.8%)、肺炎克雷伯菌42 株(17.9%)、肠球菌24 株(10.3%)、链球菌13 株(5.6%)。对本试验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12 种菌中的10 种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论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对试验选取的17 种常见抗生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有部分菌株还表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有些菌株对部分药物耐药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100.
对1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养殖场有出血性症状牦牛的致病性菌进行分子鉴定及药敏分析,为西藏地区牦牛出血性疾病提供治疗依据。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疑似菌株,对所得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与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疑似致病菌株,再对疑似致病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通用引物检测及测序、同源性比对,后经药敏试验得到该疑似致病菌株的敏感药物,最后通过动物回归试验验证其敏感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分离纯化获得6株疑似菌株,经形态学观察试验、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1株具有溶血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S-4。经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测序、同源性比对,鉴定S-4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S-4菌株对恩诺沙星、新霉素、多黏菌素B、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中介敏感,对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氨苄耐受;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株具有致病性,且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治疗效果差。本试验获得1株具有致病性的牦牛源表皮葡萄球菌,该致病菌在养殖过程中可使用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