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4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678篇
林业   836篇
农学   647篇
基础科学   380篇
  1885篇
综合类   4374篇
农作物   376篇
水产渔业   498篇
畜牧兽医   1072篇
园艺   295篇
植物保护   37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541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91.
为明确主要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水稻鞘腐病发生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连续10年进行定点调查,收集水稻鞘腐病发生时期的气象因子及病情指数,采用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影响水稻鞘腐病病情指数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对水稻鞘腐病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其次为8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和9月份的平均日照时数。试验结果为适期施药防治水稻鞘腐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估算一定区域内作物生产潜力,对于明确该区域作物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和生产潜力递减机制法估算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并解析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山西省冬小麦平均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介于63.63~74.81、10.86~12.97、3.68~5.65和2.71~4.73t/hm 2。山西冬小麦生产潜力分布特征为南部普遍低于中部地区,中部盆地地区普遍低于东西部高海拔地区。与2004-2008年相比,2009-2013年晋中西部地区和吕梁冬小麦光合和光温生产潜力有所增加,而晋中东部和长治东部的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有所降低。限制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育期降水量和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993.
Canine babesiosis due to Babesia gibsoni (B. gibsoni) displays sever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ecurrence of babesiosis after anti-babesial treatment is observable in over 10 % of the patients. The present study ascertains the risk factors and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of canine babesiosis. For a sample of 145 dogs diagnosed with acute babesiosis,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ere assessed over a period of 16 weeks: 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 status of anaemia, platelet count, total WBC count,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 and RBC count, concurrent haemoparasitism, and secondary immune mediated haemolytic anaemia (IMHA). Patient demographics such as age, breed, sex were also recorded. Th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were statistically evaluated by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function and the Kaplan-Meier method. The recurrent infections were observed in 11.8 % of the study sample. 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found to associate with increased risk of recurrence: Rottweiler breed (CIR 21.8 % ± 6.9 %; p < 0.05), secondary IMHA (CIR 28.7 % ± 11.3 %; p < 0.05), RBC counts < 2 × 106/μl on the day of diagnosis (CIR 16 % ± 4.6 %; p < 0.05), and persistent anaemia over 20 days post treatment (CIR 29.14 ± 7.9 %; p < 0.001). Dogs with concurrent haemoparasitic infections were predicted to have a fatal outcome in the survival analysis (disease related mortalities 25 % ± 13 %; p < 0.001).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veterinarian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Rottweiler breed, dogs with secondary IMHA, concurrent haemoparasitism, low RBC counts on diagnosis and those with persistent anaemia to reduce the risk of relapse.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究牧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影响,识别牧户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生计资本和生计资本指标,以便引导牧民调整生计结构,提高草原治理能力。以内蒙古自治区5种草原类型15个旗(县)848户牧户为样本,运用熵值法评估牧户生计资本,建立多项Logit回归模型,识别影响牧户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生计资本。研究区牧户生计资本值为1.428;4类生计策略牧户生计资本存量为纯牧性>牧兼性>兼牧性>非牧性,P< 0.01;5种草原类型牧户生计资本存量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草原>草原化荒漠,P<0.01。牧户以牧业收入和政府转移收入为主,纯牧性生计策略为首选的策略;金融资本存量是影响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生计资本,对牧户由纯牧性向牧兼性、兼牧性和非牧性生计策略转化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牧户家庭承包草地资源、使用草地资源和家庭总收入是影响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生计资本指标。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生产者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间的一致性问题,基于新疆、内蒙古和青海3省(自治区)的调查数据,对肉羊养殖户的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一致性进行检验,并深入探索其动因。结果表明:当前受访肉羊养殖户质量控制认知水平较低,质量控制行为采用状况较好,但质量控制认知对其行为的解释能力较弱,两者相关性较小;肉羊养殖户较高的养殖专业化程度、参与养殖合作社、签订销售合同及进行质量安全检查等均有助于提高其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水平;越高的受教育程度越有助于增强质量控制认知,而参加养殖技术培训有助于改善质量控制行为。需加强肉羊相关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完善、重视肉羊养殖主体间的协作及协作组织的作用,完善肉羊及羊肉市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结合的质量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成都平原不同种植模式的农田生产效率,基于2017年对成都市郫都区13个乡镇92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郫都区主要的水旱轮作和旱作种植模式的农田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平均农田生产效率为0.793,不同模式农田生产效率排序依次为蔬菜连作或轮作(0.957)、水稻-大蒜(0.847)、水稻-油菜(0.782)、韭菜连作(0.759)、水稻-蔬菜(0.722)、水稻-圆根萝卜(0.689),农田生产效率未达到有效值1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益较低;同时,各模式均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冗余,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模式还存在产出不足问题;影响6种模式生产效率的因素均不相同,政策因素对农田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为进一步提高郫都区农田生产效率,建议适度推广农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各类农业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推动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提升人类福祉,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和总结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的学科知识基础、科学领域结构和热点变化等发展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不同研究层面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受外部风险和人类需求、参数选取和服务提供者及区域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的影响。2)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关系识别和具体表征的权衡分析、权衡模拟和预测的模型量化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管理优化的多准则分析3类。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键驱动因子为城市化、生态工程和气候变化。基于此,我们认为把握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不同研究层面的关联特征、创新和优化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方法、准确甄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键驱动因子以及充分整合多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资源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8.
Bat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several mammalian diseases. Their sessional migration, and tendency to form large colonies in close proximity to human habitats enables effective intra- and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 of pathogens.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s an important enteric pathogen in humans and animals; however, the source of its dissemination in the population is unknow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C. difficile in bats, and to characterize C. difficile isolates.Feces (n = 93) was sampled from bats during their migration across Europe. Eighteen samples (19.4%) were positive for C. difficile; ribotypes 078, 056, and a new ribotype CDB3 were identified.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ribotypes 078 and 056 are associated with human and animal diseases. The C. difficile prevalence and ribotypes in this study do not necessarily identify bats as a significant source, but more likely as an indicator of C. difficile perpetu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99.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奶牛场发情监测设备数据的综合分析,探究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胎次、季节、泌乳水平等因素对发情行为的影响,提高牛场数字化管理水平。本研究采集了2018年7月—2019年8月北京延庆某奶牛养殖场315头产后母牛首次发情信息,共计20475项相关数据,包括发情日期、活动量、反刍量、胎次、产奶量等,运用Excel整理数据,结合SPSS 21.0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奶牛发情当天活动量极显著增加,由发情前的168.25步/h增长到363.3步/h(P<0.01),反刍时间显著下降,由发情前的505.1 min/d下降至431.1 min/d(P<0.05);春、夏、秋、冬四季发情奶牛分别占总发情牛数的35.0%、22.6%、14.8%和27.4%,其中,秋、冬两季奶牛首次发情时活动量及反刍时间变化显著;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发情时发情行为呈减弱趋势;高产奶牛活动量及活动量变化量均显著低于中产奶牛和低产奶牛。综上,在分析使用发情监测数据时,应综合考虑季节、胎次、泌乳水平等影响因素,以便科学利用现代数字化监测系统提高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揭发率与配种率。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