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俊杰 《大豆科学》2012,31(2):327-329
为明确大豆菌核病发生发展中各个时期气象因子的重要性及相关性,对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中9个地点的大豆田菌核病病情指数进行调查,收集各地6~8月的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然后利用通径分析确定影响菌核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8月份平均降水量对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最为严重,其次为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和8月份平均温度;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是通过与8月份平均降水量相互作用对大豆菌核病的病情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其它因子的直接间接通径系数都很低,对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不大。因此,在7月份的平均日照时数少,8月份平均降雨量大,并且8月份平均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菌核病将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2.
寒地水稻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水稻植保科研人员对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齐齐哈尔和绥化等6个分局有代表性农场进行稻瘟病、鞘腐病、纹枯病和褐变穗等病害调查,结果表明:稻瘟病和褐变穗病情指数较低,没有发现大面积严重发生稻瘟病的地块;纹枯病发生已比较普遍,各农场纹枯病发生程度有一定差异;少数农场鞘腐病发生严重,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2015年宁波平原地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流行的特点,并就主栽品种抗性、气象因子、栽培管理等方面对发病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为切实提高宁波市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水稻纹枯病生物学特性出发,综合分析耒阳市近19年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及气象资料,筛选满足水稻纹枯病病菌侵入寄主的气象因子条件,即纹枯病促病气象指标:日平均气温23~30℃、日平均相对湿度≥86%(其中早稻日平均相对湿度≥91%)、日照时数≤2 h、日降水量>1 mm,建立了水稻纹枯病发病的气象条件促病指数Z.运用数据分析软件DPS对天气促病指数与纹枯病发生等级进行相关分析,确立了纹枯病发病的气象条件预报等级指标.通过1991~2009年历史回代检验,历史符合率为61%,预报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对鞘腐病的抗性评价及产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中国北方生产主栽玉米品种和常用自交系,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玉米鞘腐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39份玉米杂交种中,免疫品种3份,高抗品种124份,抗病品种12份,无感病品种,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对鞘腐病的抗性较好,鞘腐病的发率病与病情指数正在逐年上升。供试12份自交系的平均抗性水平明显低于杂交种,发率病明显高于杂交种。测产结果表明,产量损失同玉米鞘腐病发病程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6.
稻秆还田对水稻主要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稻秸秆还田小区试验,初步探讨了多年秸秆还田对15个水稻品种病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的老稻田15个水稻品种的稻瘟病、鞘腐病、纹枯病的病情指数都高于对照稻田的病情指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主栽品种空育131,叶瘟病情指数增加了2.3%,穗颈瘟增加了2.6%,鞘腐病增加了2.2%,纹枯病增加了0.4%。  相似文献   

7.
针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稻生产上稻瘟病发生严重这一情况,于2006-2015年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进行定点、定期调查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情况,并收集稻瘟病侵染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通径分析及的方法对水稻稻瘟病的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明确气象因子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日照时数(X7)、8月降水量(X6)以及7月平均气温(X2)是影响三江平原稻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气象因子。明确不同气象因子的作用大小可为三江平原稻瘟病短期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22个试验点的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为材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6、7、8月的平均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9个气象因子对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作用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的流行取决于7月份充沛的降雨和8月份相对较高的温度.如果出现7月份充沛的降雨和8月份相对较高的温度,大豆灰斑病将严重发生甚至流行.  相似文献   

9.
冀东地区花生果腐病发生动态及致病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学报》2021,50(3)
根据冀东地区花生果腐病发生情况,调查了果腐病发生动态,研究了致病影响因子(包括气象因子、土壤因子、连作、施肥、品种)对果腐病发生的影响,为花生果腐病病原菌发病规律及其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果腐病在7月5日结荚期始发,到8月5日果腐病危害逐渐加重,到8月20日饱果成熟期以后病情达到最高点。果腐病发病程度受温度、降雨量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随日平均温度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而快速加重;果腐病发病率还随土壤粘质程度,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连作年限的延长和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冀东地区对果腐病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唐花9号、冀花18号。  相似文献   

10.
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丰50为试材对黑龙江省田间大豆灰斑病发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采集田间发病的大豆叶片,通过调查极端高温和低温条件及不同大豆叶部温度、冠层湿度下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的产孢情况,初步探索了大豆灰斑病在田间的发生规律,即叶面温度18℃时病斑产孢最多,平均产孢量为5.6个·mm-2;冠层湿度80%时病斑产孢最多,平均产孢量为10.0个·mm-2;叶面温度在-30℃-30℃范围内孢子均能正常萌发.2006年和2007年田间气象因子和当年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发生严重程度与6、7、8月份平均湿度和降水总量成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无关.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与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危害程度的关系,在田间比较了5种水稻栽培方式(直播、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小苗机插和大苗机插)对病害发生程度和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田发病最轻,水稻产量损失最小;大苗机插发病最重,产量损失最大。移栽种植时,小苗机插发病较轻,病丛率显著低于小苗手插、大苗手插和大苗机插。因此,从细菌性基腐病控制的角度,在生产中推广直播或者小苗机插的栽培方式更有利于控制该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盘锦水稻纹枯病发展趋势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盘锦稻区水稻纹枯病的发展趋势调查,明确了影响水稻纹枯病发生的相关因子及该病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合盘锦地区的水稻生产情况提出了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结合气候因子、药剂防治等对纹枯病的可持续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试验,了解新型生防农药0.4%低聚糖素防治水稻病害情况。结果表明:0.4%低聚糖杀菌剂能较好的防治水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细胞壁为甲壳质的真菌性病害。使用量以150~200ml/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水稻纹枯病时间与空间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水稻纹枯病时间、垂直空间和水平面空间生态位的生态位功能指数和生态位宽度指数,结果表明,在倒1叶上水稻纹枯病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小,为0.1994,在倒4叶上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为0.5463,整体上随着叶(鞘)位的降低,水稻纹枯病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增大。水稻纹枯病垂直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在6月22日最小,为0.1250,在8月22日最大,为0.7759,整体上随着水稻的生长,水稻纹枯病的垂直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逐渐增大。各调查时期水稻纹枯病的水平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差异不大。讨论了生态位、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宽度等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2014和2015年宁波平原地区晚稻稻瘟病发生流行特点,并从主栽品种抗性、气象因子、防治措施等方面对发病诱因进行了探讨,以为切实提高宁波市水稻稻瘟病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年水稻田间生态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病害问题,利用生物防治手段,研究优质水稻生产中病害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应用8%好米得颗粒剂防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等水稻病害,成本虽较高,15~20元/667m2,但防效在80%~100%,经济效益达147.52元/667m2,效果居参试药剂第一位。2%加收米与多菌灵混合喷施,防病效果也较好,成本较8%好米得减少4.5~9.0元/667m2。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来,清流县水稻纹枯病逐年发生日趋严重,此病害发病初期常被忽略,后期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对清流县纹枯病发生、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介绍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栽培密度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是30.0cm×13.2cm插秧规格的条件下,随着穴株数的增加纹枯病发病程度呈递增趋势,4株/穴时病情指数为0.68、6株/穴时病情指数为0.96、8株/穴时病情指数为1.72、10株/穴时病情指数为2.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