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67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9篇
  72篇
综合类   756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365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梁金菇多糖诱导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梁金菇多糖对自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的影响。方法:HL-60细胞与不同浓度的梁金菇多糖共同孵育5d后,采用荧光显微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结构、DNA凝胶电泳观察“阶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结果:细胞出现核碎裂、核溶解,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梁金菇多糖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典型凋亡。  相似文献   
92.
多糖涂膜保鲜果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多糖涂膜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探讨多糖涂膜保鲜的机理;分析多糖涂膜在果蔬保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3.
目的:从银杏叶中提取水溶性多糖并进一步纯化,得到均一的多糖PGBL3并研究其组成、性质及其活性。方法:粗多糖经反复冻融沉淀、Sevage法脱蛋白、超滤、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级分PGBL3。以比旋光度测定、醋酸纤维薄膜电泳、HPLC等方法检验其均一性,以hela细胞鉴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PGBL3为均一组分,GC分析其单糖组成为Gal、Man、Glc、Ara、Rha、GalA,摩尔比为:6.0︰2.4︰1.9︰2.1︰1.9︰1.0。结论:PGBL3为酸性杂多糖,相对分子量为1×105。具有一定抗肿瘤功能。  相似文献   
94.
田士林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53-4953,4988
通过对豫南地区周边农村田间沟旁的车前草种籽和植株中桃叶珊瑚苷含量的测定,指出了该区发展车前采收和种植的必要性;测出车前中桃叶珊瑚苷的种籽含量为0.715 mg/g,植株含量为0.680 mg/g。  相似文献   
95.
以浸提液中的总糖含量为指标,试验研究浸提工艺参数对黄芪多糖水提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芪颗粒粒度、浸提温度对黄芪多糖浸提效果影响显著,60~70℃浸提温度下的黄芪总糖含量最高,物料粒径<0.3mm(60目)时浸提液中的黄芪总糖含量>35 mg/mL;浸提60 min后浸提液中黄芪总糖含量达到平衡状态;液固比对黄芪多糖浸提效果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6.
对碱提菜子多糖及其级分多糖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提菜子粗多糖和级分多糖都能够减少小鼠肝匀浆丙二醛(MDA)的生成,抑制肝线粒体肿胀和红细胞氧化溶血.  相似文献   
97.
猴头菌丝多糖免疫调节与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保健功能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血清溶菌酶含量、胸腺指数与脾指数、腹腔巨嗜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来定性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对血清SOD、CAT、MDA含量的测定,来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高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70.4±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中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58.4±0.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同时猴头菌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能够明显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高剂量多糖引起的肿胀度达到(29.5±0.6)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中剂量多糖引起的肿胀度达到(23.9±0.6)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此外,高、中、低剂量的猴头菌丝多糖都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SOD、CAT的含量,其中,猴头菌丝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的SOD含量达到(358.0±51.1)U.mL-1,CAT的含量达到(17.4±2.9)U.mL-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猴头菌丝多糖对小鼠血清中MDA水平的降低作用不明显,对小鼠脾指数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因此,猴头菌丝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与一定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8.
灰树花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理化性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灰树花子实体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透析冻干得灰树花多糖粗品,再经Sevag法脱蛋白,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纯化得到4种多糖分别为PGF-1,PGF-2,PGF-3和PGF-4。4种多糖经纸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都为单一均匀组分:PGF-1经纸层及气相色谱分析证实它是一种葡萄糖;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分子量为11万。红外光谱揭示PGF-1含β-型糖苷键。  相似文献   
99.
茶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曹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87-4287,4322
从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及酒精浓度4个因素对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时间、温度对茶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而乙醇浓度、料液比的影响则不明显。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提时间为60 min,浸提温度为100℃,沉淀时所用的乙醇浓度为75%。  相似文献   
100.
水稻白叶枯病菌是一种引起水稻白叶枯病的植物病原细菌,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本研究采用携带同源序列的自杀质粒pK18MobGⅡ整合的办法构建了水稻白叶枯病菌中国菌株13751编码6-磷酸葡糖酸内酯酶的基因XOO2193的非极性突变体GNM2193。对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发现其毒力在杂交水稻品种特优63上显著减弱,突变体在非寄主植物蓖麻上不能引起过敏反应。此外,突变体胞外多糖的产量是野生型的43.4%。用一段含有XOO2193基因的DNA片段对GNM2193进行功能互补,互补菌株在水稻上的毒力、引起过敏反应的能力和胞外多糖产量恢复到野生型水平。说明XOO2193基因与病菌的毒力和胞外多糖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