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8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601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481篇
基础科学   11篇
  304篇
综合类   2096篇
农作物   336篇
水产渔业   524篇
畜牧兽医   2565篇
园艺   207篇
植物保护   83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粗毛淫羊藿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扩增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TAB法提取粗毛淫羊藿叶片DNA,进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PCR扩增试验,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Mg2+浓度、TapDNA聚合酶浓度、dNTP浓度对ITS-PCR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各因子的组合研究,建立了适宜于粗毛淫羊藿ITS分析的扩增体系:25μL体系中2.5μL10×buffer、1μL模板DNA、1.0mmol/LMgCl2、1.5mmol/L dNTP、1.25UTaq酶、0.4μmol/L ITS4、ITS5.PCR反应程序为95℃5min;94℃30 s,52℃45 s,72℃1min,共35个循环;72℃7min.粗毛淫羊藿ITS扩增条件的优化,可以为淫羊藿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分子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2.
适于长竹蛏的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长竹蛏基因组DNA为模板,探讨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分子标记技术进行PCR扩增的最优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分析了Mg2+、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以及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长竹蛏的ISSR反应体系包括10×Buffer,2.5 mmol/LMg2+,0.25 mmol/L dNTP,0.5μmol/L ISSR引物,0.040 U/μlTaqDNA聚合酶,1.6 ng/μl模板DNA。[结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适于长竹蛏的ISSR-PCR扩增。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猪瘟病毒野毒的一步TaqMan-MGB 荧光定量PCR方法,为临床鉴别猪瘟野毒和HCLV疫苗毒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工具。【方法】在猪瘟病毒基因组5′端非编码保守区设计一对猪瘟病毒通用引物和一条特异性MGB探针,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临床样本符合检验。【结果】该方法在100~10-7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检测极限达5.3×10-2pg 病毒核酸;对24个质控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检测除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以外的猪瘟流野毒株,其它猪相关致病病原检测阴性;对122份疑似猪瘟样本检测的结果与本实验室建立的RT-nPCR方法的符合率为94.3%(115/122),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6.4%(38/44)和98.7%(77/78),Kappa值为0.87>0.75。【结论】建立的一步TaqMan-MGB 荧光定量PCR方法能鉴别猪瘟野毒和HCLV疫苗毒,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与笔者先前建立的RT-nPCR方法对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4.
王永  兰青阔  赵新  朱珠  程奕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4):1473-1477
 【目的】建立转基因作物外源转基因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方法】以转基因作物中常用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CaMV35S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利用1种链置换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在65℃保温1 h,通过荧光显色即可完成对转基因作物鉴定工作。同时对7种转基因作物进行LAMP检测。【结果】该LAMP方法通过特异性检测含有CaMV35S启动子的转基因作物,其检测结果的特异性与常规PCR方法结果一致,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倍。【结论】转基因作物LAMP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稳定性,结果可靠,非常适合转基因作物的快速检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转基因作物及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力度。转基因检测是转基因安全管理的技术保障,本文就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PCR、ELISA等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收集牛奶中脱落体细胞的方法提取牛奶DNA,针对牛奶过敏原蛋白α-乳白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α-La-F/R,筛选适宜的实验条件,建立了检测牛奶过敏原的PCR方法.结果表明:PCR反应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6.5℃,引物浓度0.15μmol/L,循环数35,进一步实验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4ng DNA.将建立的PCR方法应用于10种食品的牛奶过敏原检测,实验结果与商品标示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实际商品中牛奶过敏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7.
根据NCBI上输血传播性病毒(Torque-Teno virus,TTV)犬基因组序列(Cf-TTV10,GenBank登录号:AB076002)设计嵌套引物,从犬血清与粪便中鉴定出TTV。199份犬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率为14.6%(29/199),158份犬粪便样品的检出率为12.7%(20/158),通过基因分析与鉴定确定为同一型,验证了从粪便样品和血液样品的提取检测的犬TTV阳性率基本保持一致(P>0.05),为下一步进行TTV的传染特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试验以川西北高原的乳用麦洼牦牛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麦洼牦牛乳腺组织中的氨酰-Co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1(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1,ACSL1)、氨酰-CoA合成酶短链家族成员1、2(acyl-CoA synthetase short-chain family member 1、2,ACSS1、ACSS2)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成员3(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3,FABP3)等乳脂代谢相关基因全泌乳期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基因在整个泌乳期均持续表达;分娩后30 d(30 d )ACSL1、ACSS1、ACSS2和FABP3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比分娩前15 d(-15 d)显著增加(P<0.05),且达到最大值后逐步下降。产乳量测定结果表明,麦洼牦牛产乳量在120 d达到峰值,比乳脂代谢相关基因峰值表达水平晚90 d,其后产乳量逐步下降。结果表明,牦牛脂肪合成关键酶基因在全泌乳期的表达规律可能与牦牛对青藏高原生存环境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禽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外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85 bp,内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297 bp,建立了适合CAV快速检测的套式PCR方法(nested PCR),并采用该方法对CAV阳性毒株及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扩增到297 bp的条带,禽流感病毒(H9亚型)、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禽呼肠孤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第1步扩增的敏感性是100 pg,第2步PCR扩增的敏感性是1 fg,敏感性提高了105倍。本研究建立的CAV套式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等优点,可用于CAV的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鸭副黏病毒(DPMV)和鸭圆环病毒(DuCV)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针对鸭副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和2条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建立了鸭副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好,对鸭副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检测敏感性分别达到160和140个拷贝数;该方法特异性强,对鸭肝炎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鸭瘟病毒和H9型禽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检测全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118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鸭副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阳性感染率分别为0.85%和8.47%,无混合感染。本试验建立的二重荧光定量PCR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和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鸭副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的快速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