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儿茶素在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利燕  屠幼英  陈暄  梁慧玲  梁靖 《茶叶》2002,28(2):86-88
本文研究了儿茶素在pH2.6-6.5各柠檬酸缓冲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儿茶素在pH3.6-6.5之间的缓冲溶液中比较稳定,放置18h后,儿茶素最低回收率为81.9%。将pH2.6、pH3.6、pH4.6、pH5.6的儿茶素溶液的pH值分别调到pH6.5,再放置18h后,儿茶素回收率最高为93.0%,最低可达84.7%,说明大部分的儿茶素在强酸性环境中仅发生非离子键结合的反应。  相似文献   
82.
分子修饰后儿茶素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酯型修饰和糖苷型修饰是目前将儿茶素由水溶性改性为脂溶性的两种主要分子修饰方式,分子修饰后的儿荼素在非水溶性体系中的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增强,从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3.
茶多酚类化合物与维生素协同抗氧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慧  孟庆  李伟  屠幼英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2):2305-2310
大量的体内外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茶多酚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减轻自由基损伤、杀菌、防癌等生物学作用.对两者的协同作用及机理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4.
汤雯  屠幼英  张维 《茶叶》2011,37(3):137-142
茶树花皂苷作为茶资源中重要的功能成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至今已发现的21种茶树花皂苷单体的分离鉴定、纯化方法、化学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总结了其肠胃保护,抗血脂、抗血压,减肥等生物功能,分析了这些生物活性与皂苷的构效关系。并对茶树花皂苷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市售冰冻墨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脂溶性茶多酚、水溶性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油脂抗氧化剂为主要不同的保鲜试剂处理墨鱼,结果表明,4种保鲜剂配方均有保鲜作用,尤以脂溶性茶多酚对墨鱼保鲜效果最佳,其次是乳酸链球菌素;在6℃条件下贮藏,能延缓腐败过程,保鲜剂处理可保鲜3d以上。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保鲜剂、光、温、湿对鱿鱼丝中蛋白质,氨基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剂对蛋白质、氨基酸的变化有抑制作用,使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强光和高温条件下,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变化先升后降.一定温度条件下,增加湿度会加速氨基酸的降解.保鲜剂对蛋白质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各氨基酸组分的保持作用不同,不同的光照、温度条件效果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7.
绿茶汽酒酵母菌生长特性及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立元  屠幼英 《茶叶》1998,24(3):141-142
文章对绿茶汽酒酵母菌发酵过程中pH值、糖度、菌种生长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测得其发酵周期为4.5天,酒液最终pH为3.0,糖度为5.3。并讨论了绿茶汽酒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88.
何靓  杨江帆  屠幼英 《茶叶》2015,(4):192-195
本文研究了不同年份武夷水仙(2006、2007、2008和2009年)的主要生化成分,并通过MTT比色法测定比较了不同年份武夷水仙茶汤提取液的抗人类肺癌SPC-A1细胞的能力。结果表明:武夷水仙的抗癌能力不随存放时间增加而持续增强,其中2008年武夷水仙抑制肺癌细胞生长能力最强,茶褐素和茶色素总量与其抗癌能力有明显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89.
茶树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数垦最多的致癌物,可进入植物、动物和人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本文介绍了多环芳烃的主要性质、来源、危害及其在茶树中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重点阐述了茶园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源监测、茶树对多环芳烃的吸收积累、多环芳烃在茶树各组织中的迁移和分布、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加工工艺中多环芳烃的变化以及冲泡过程中多环芳烃的浸出率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我国茶叶生产和加工各环节中应研究和控制多环芳烃问题,以应对全球越来越严格的食品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90.
利用夏秋茶开发中国茶食品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我国茶园面积已经达160万公顷,茶叶产量120万吨,2009年约125万吨,而这些茶叶仅为茶园总生产量的55%~65%。尽管全国茶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绿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占茶叶总产量比重75%;部分地区,利用夏秋茶生产乌龙茶和红茶,使乌龙茶产量比重提高到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