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6篇
  47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开展根系生物量的观测和研究,建立通用性的根系生物量模型对于开展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得到根系生物量的实时信息,2016年9月末利用挖土法和根系扫描系统,获取玉米根系的生物量及生态指标,分析了玉米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根系生物量与根系生态指标之间的模拟方程。结果表明:玉米根系生物量主要集中于0~30 cm,占玉米根系垂直分布量的94.44%。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根系生物量模型均存在异方差问题,增加根长作为自变量建立的根系生物量模型显著提高了模拟精度,决定系数(R2)达0.91以上。采用对数转换消除方程的异方差及比较不同的模拟方程后发现,玉米根系生物量与根径和根长的组合变量(D2H)建立的指数函数是模拟玉米根系生物量的最优方程,决定系数(R2)最高,为0.90,平均绝对误差(MAE)、估计值的标准误差(SEE)、平均预估误差(MPE)均最小,满足了模拟方程的精度要求。对该方程进一步验证发现,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说明此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根系生物量。利用根系生物量模型结合微根管法,可解决根系生物量实时观测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导致黑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的生物转化和总茶多酚含量的下降,这一转化过程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添加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m)菌株PE-1和黑曲霉(A. niger)菌株PE-4混合发酵绿茶,采用鉴别培养基平板检测、酶活性测定和酶蛋白分离纯化,研究脂肪酶活性及其对酯型儿茶素的水解作用。两个菌株单菌发酵和混合菌种发酵绿茶条件下均可以检测到脂肪酶活性,混菌发酵酶活力高于两个菌株单菌发酵的酶活力。混菌发酵条件下获得一个分子量约为37 kDa的脂肪酶,对EGCG和ECG有不同的生物转化作用。UPLC检测结果表明,该脂肪酶对EGCG有较好的底物选择性,EGCG的水解率为94.46%,EGC的产率为63.33%;ECG的水解率为15.45%,EC的产率为4.15%。脂肪酶对EGCG和ECG的生物转化将为儿茶素代谢途径的研究和单体儿茶素的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
耐盐碱水稻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有234万hm^2沿海滩涂和1亿hm^2内陆盐碱地,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土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水稻作为沿海滩涂和盐碱地改良的首选粮食作物,国内外学者对耐盐碱水稻开展了广泛研究。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单产在300 kg/667 m^2以上的水稻品种。本文对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筛选、耐盐基因/QTL的定位与克隆、耐盐水稻鉴定与评价方法、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耐盐碱水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耐盐碱水稻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文章在阐述敖汉旗双井林场乔木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问题,并结合林场实际情况提出今后经营发展对策,切实提升林场乔木林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5.
设计一套集疲劳驾驶计时功能、疲劳驾驶检测功能、疲劳驾驶警示灯显示功能、GPS疲劳语音提示功能及GPS定位功能于一体的防疲劳驾驶系统,绘制工作流程图.通过模拟驾驶器模拟实际驾驶,对比分析头部位置检测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系统、转向盘监测系统、驾驶员警示系统及PERCLOS系统检测疲劳驾驶的优缺点,得出了PERCLOS系统为最优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依据人因工程理论,给出了车体外部警示灯的位置和颜色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6.
以西瓜品种豫艺甜宝为试材,研究了生物菌肥在西瓜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菌肥施用可以提前西瓜的物候期、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和促进植株生长,每1 hm2施有机无机复混肥1800 kg+有机菌肥2250 kg和三元复合肥750 kg+有机菌肥2250 kg 2个菌肥处理分别比常规施肥增产19.48%、36.53%。与常规施肥相比,生物菌肥还可有效增加西瓜含糖量,提升品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每1 hm^2施有机无机复混肥1800 kg+有机菌肥2250 kg的施肥处理为最优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47.
沂蒙山中华蜜蜂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晶  陈国宏  吉挺  殷玲  刘敏 《中国蜂业》2008,59(4):11-13
利用19对微卫星标记对山东省中华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0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目从3-9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26;所有位点平均的期望杂合度和PIC值分别为0.6666和0.6136。表明沂蒙山中蜂是多态性丰富的群体。  相似文献   
48.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取鸡胸腺肽,计算胸腺肽得率,鉴定和比较提取物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提取物在体外不仅能使脱E受体的淋巴细胞恢复其E受体的功能,并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增殖;而且能增强鸡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加鸡外周血中γ-干扰素的含量。除了E玫瑰花环实验,各项体内外的活性检测均显示第二批鸡胸腺肽具有较高的活性,并且与购买的人用胸腺肽相当。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提取方法二操作简便,产率高,其提取物生物学活性较高,可用于兽医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9.
鹌鹑血液中小分子RNA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Trizol法首次从鹌鹑血液中提取小分子RNA,比较小分子RNA在组织与血液中的表达差异,为简化小分子RNA的提取程序,提高实验研究效率以及探讨小分子RNA的遗传特性提供可供借鉴的资料.结果发现:①改进Trizol法提取血液中的总RNA,效果显著,条带清晰;②发现血液中只存在一种小分子miRNAs(18~22bp);③影响小分子RNA提取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样本的新鲜程度和RNA酶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Trizol法提取血液中小RNA方法是可行的,小分子KNA在家禽血液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snoRNAs,piRNAs在血液中不表达.  相似文献   
50.
旨在探讨饲粮蛋氨酸对鹅羽绒再生性能、血清指标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以128只健康霍尔多巴吉鹅为研究对象,于150日龄采绒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各组试验鹅分别饲喂基础饲粮中蛋氨酸添加量为0、0.28%、0.56%和0.84%的饲料,正试期42d。测定比较试验鹅的羽绒千朵绒重、羽枝长度以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促生长因子等指标,并通过RT-qPCR检测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1)随着饲粮中蛋氨酸添加比例增加,鹅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等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血清中促生长因子(IGF-1)、催乳素(PRL)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浓度随之显著升高(P<0.05),但添加量达到0.84%时反而又降低。2)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可显著提高羽绒的千朵绒重和背部羽枝长度(P<0.05),促进羽绒再生,但不同蛋氨酸添加浓度对羽绒产量影响的差异不显著(P>0.05)。3)RT-qPCR检测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中MAT1A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基因AHCY在蛋氨酸添加比例为0.28%时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适当浓度的蛋氨酸,可促进鹅体内IGF-1和PRL等促生长因子和抗氧化因子分泌,还可显著提高千朵绒重、背部羽枝长度,降低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中MAT1A和ACHY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促进羽绒再生,其适宜的总添加量为0.55%~0.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