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本实验以花生和杏仁为主要原料,经粗磨、细磨、乳化和均质,制成花生杏仁露,并完成中试,使该产品的保质期达到1年左右。  相似文献   
52.
目前,以甜高粱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固态发酵法。即将秸秆粉碎,加入酵母,发酵5至6天。该方法发酵周期长,参数控制粗放;二是采用液态发酵法。该方法是将秸秆破碎榨汁→过滤加酸澄清→发酵→离心分离→提取乙醇→乙醇精制。其他也都采用榨汁→发酵→蒸馏等方法。这些方法使甜高粱秸秆榨汁发酵乙醇得率较低,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高。  相似文献   
53.
混联式太阳能果蔬干燥设备干燥无核白葡萄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作者自行研发的混联式太阳能集热果蔬干燥设备,在新疆哈密的气候条件下对无核白葡萄进行了太阳能干燥试验,并与传统的晾房干燥作了比较。试验表明,干燥周期从传统自然晾房的45 d缩短到15 d,干燥质量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无核白葡萄干的绿级品率由哈密地区晾房干燥平均35%提升到79.19%,表明了该设备很适合葡萄干制作,可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进行干燥果蔬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4.
为筛选腐乳样品中产生物胺的菌株,以24种市售腐乳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胺初筛培养基显色反应进行初筛,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其产胺能力,获得61株具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的菌株。选取产生物胺总量较高的20株菌,经16S rDNA分析,这20株菌均为芽孢杆菌属,其中包括6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5株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3株长形赖氨酸芽胞杆菌(Lysinibacillus macrolides)、2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4株热带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还分析了温度、氨基酸浓度、NaCl浓度、乙醇浓度、pH值对产胺量较高的枯草芽孢杆菌和热带芽孢杆菌产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浓度8%和乙醇浓度10%对生物胺的合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应用于腐乳生产中,能有效控制腐乳中生物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55.
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冰点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HP34970A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联用,测定了13种蔬菜活组织的冰点温度,利用PR-101型折光仪测定了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X)和冰点温度(Y)是高度负相关(r=-0.9007),其回归方程为蔬菜组织冰点Y=-0.2419X-0.3358。13种蔬菜活组织均有典型的冰点曲线。  相似文献   
56.
杏鲍菇花生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鲍菇和花生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杏鲍菇花生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杏鲍菇花生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杏鲍菇菇汁50%,花生浆30%,添加蔗糖2%,安赛蜜0.15‰,单甘酯0.06%,蔗糖酯0.04%,瓜尔豆胶0.05%,黄原胶0.025%,其余为软化水;适宜的均质条件为均质压力35MPa,均质次数2次。  相似文献   
57.
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园绿地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的含量,分析土壤p H值、有机质与有效态铁、锰、铜、锌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公园绿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铁、锰、铜、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50 mg/kg、4.885 mg/kg、0.804 mg/kg和1.331 mg/kg,多数土壤有效铁、锰含量处于缺乏临界值以下;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相对较高,多数处于中等和丰富水平;土壤p H值与有效态铁、锰、铜、锌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有效铁、锰、锌之间均极显著相关,与有效铜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8.
施惠  田益玲  王颉  张伟 《水产科学》2012,31(3):152-155
连续3年4个季节调查了青蛤携带的微生物系。结果表明,青蛤体内以细菌为主,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达到70%以上。经鉴定,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微杆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莫拉氏菌属、弧菌属是青蛤四季占主体的微生物,在活体青蛤中基本未检出霉菌和酵母等真菌。在不同季节,原料青蛤带菌量存在一定差异,对成品卫生指标产生影响。当青蛤菌落总数超过欧盟标准时,高温杀菌为128℃、5min,可使青蛤达到商业无菌条件;青蛤带菌量低于国家卫生标准时,其杀菌条件为120℃、5min。  相似文献   
59.
海湾扇贝养殖是我国浅海海水养殖的主要贝类产品。扇贝清洗是扇贝分级、剥壳及后续深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扇贝清洗效果与清洗效率直接影响到后续工序的生产。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扇贝清洗设备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扇贝在淡水中和在空气中存活时间的对比试验,单排辊清洗试验及双排辊清洗效果分析,研究确定了扇贝清洗机结构方式为上下布置双排辊,并在上排辊间隙上方布置高压喷气装置,采用毛刷辊刷洗和高压气喷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  相似文献   
60.
可调五辊式对虾剥壳机剥壳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优化提高可调五辊式对虾剥壳的作业质量和效率,以70~80只/kg的南美白对虾为试验对象,利用研制的可调五辊式对虾剥壳机进行试验,以辊组转速、辊组转角、辊组V角、辊组倾角为影响因素,以剥壳率、得仁率、剥壳时间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四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试验。通过Design-Expert 8.0.5b软件,建立了评价指标与各影响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分析了显著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参数组合为:辊组转速25 r/min,辊组转角315°,辊组V角130°,辊组倾角18°。选取鲜活对虾在-30℃温度下冷冻10 min进行预处理,并进行对虾去头、开背6节处理后进行剥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参数组合下,剥壳率平均值为94.67%,得仁率为85.23%,30只/组剥壳时间为54.33 s。试验表明可调五辊式对虾剥壳机满足对虾剥壳的技术要求,调节方便可靠,可为各个级别对虾剥壳装备的设计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