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对国内外主要是我国近年来对优质鸡肉质研究的成果作了综述,提出对优质鸡肉质的评价应在一般性的肉质分析项目基础上,特别对风味物质含量、肌纤维直径、肌间脂肪和肌内脂肪以及嫩度等少数项目给予重视,最后对这几个项目优质鸡应达到的标准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猪肉品质,培育优质猪品系,试验研究了大白、梅山猪及其正反交后代肌内脂肪的肉质作用与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各肉质指标;梅山猪与大白猪杂交可以显著提高杂交后代肌内脂肪含量,杂种优势率显示肌内脂肪含量具有母本遗传趋势。  相似文献   

3.
优质鸡肌内脂肪含量与屠体及肉质性状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用优质鸡父本和母本各 3个组成 5个杂交组合 ,饲养杂交后代 182 1只 ,在 10周龄时对其中 2 10只进行屠宰测定 ,并分析了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肌间脂宽、皮下脂厚、腹脂率、胸肌pH值、胸肌剪切力等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个体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为 1.93%~ 9.6 3% ,总体平均值为 4 .76 %。其中峪口黄鸡♂×矮小隐性白♀组合增重最快、肌内脂肪含量高 ,符合优质鸡的育种目标。优质鸡父本相同的杂交后代 ,其平均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表现出同一父本的一致性。母本相同而父本不同的杂交后代 ,其平均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同一组合内不同性别间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肌内脂肪含量与皮下脂厚和腹脂率的相关性因杂交配套组合而异 ,而与活重、屠体重、屠宰率、胸角宽、肌间脂宽、胸肌率、腿肌率这些性状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河田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河田鸡肌内脂肪的沉积规律,试验于第14 d、28 d、42 d、56 d、70 d、84 d、98 d、112 d对河田鸡肉鸡进行屠宰,测定腹脂率、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表明:(1)公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从42 d开始,均显著高于14 d(P<0.05);42 d到98 d公鸡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从14 d到84 d,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98 d、112 d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14 d及28 d(P<0.05)。无论性别,胸肌肌内脂肪含量随日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河田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腹脂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5.
肉牛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肌内脂肪含量高,大理花纹丰富,肉细嫩、口感好。作者从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主要因素着手,分析了不同的遗传基础、年龄、屠宰部位、日粮等因素对肌内脂肪的影响,为生产优质高档牛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取92日龄不同优质新品系鸡50只,分析了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与屠宰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肌内脂肪(IMF)含量与腹脂率的相关系数最高(r=0.3234,P=0.0220),与腿肌率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肌苷酸(IMP)含量与胸肌率的相关系数最高(r=0.3604,P=0.0102)。总体上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与肉质性状的表型相关较弱,其中肌内脂肪(IMF)含量与水分呈显著水平的表型负相关(P<0.05),肌苷酸(IMP)含量与水分呈显著水平的表型正相关(P<0.05),与pH值的相关系数也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CAST)基因作为影响鸡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本研究以8个优质鸡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对CAST基因的部分编码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结果发现了CAST基因1个多态性位点(G→T),使试验鸡群表现出AA、BB和AB这3种基因型。利用SAS(8.01)软件统计分析了3种基因型与优质鸡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AST基因的多态性对鸡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密度和直径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其他肉质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推测CAST基因可能对鸡肉质性状具有很大的影响或与控制肉质性状的主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系鸡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比较品系对鸡肉肌内脂肪和肌苷酸沉积的影响,选取9个品系鸡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浸提法提取肌内脂肪,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性别不同品系间肌肉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S07、D99和S06×S07 3个品系外,各品系肌内脂肪母鸡高于公鸡;肌苷酸含量在同一性别内不同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在S07、D99、S06×S01和S06×S07品系母鸡肌苷酸含量高于公鸡。本试验为鸡的进一步选育,特别对肌肉风味和鲜味特性的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优质鸡,开始时叫黄羽肉鸡,我国在改革开放开始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进行了研究和育种工作,至1989年春,更在香港召开了首届大陆、香港、台湾优质肉鸡改良、生产和发展研讨会。尽管人们对优质鸡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优质鸡极为重要的肉质评价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本文不揣浅陋,对优质鸡肉质研究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概况综述于后,以供参考。1.优质鸡的实质含义和肉质研究尽管已有多位学者提出了优质鸡的定义(邱祥聘和嘉  相似文献   

10.
猪肉肌内脂肪是决定肉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利用DNA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S)来改良猪肌内脂肪含量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主基因、候选基因及PPARv基因的当前研究状况,及其与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旨在为猪肌内脂肪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白猪定县猪芦台白猪肌肉组织学特性与肉质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振起  张秋良 《养猪》1998,(1):36-37
用冰冻切片法测定了长白猪、定县猪和芦台白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密度、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所占比例、肌内结缔组织和肌内脂肪的含量,结果表明:1)肌纤维横截面积以定县猪小,芦台白猪次之,长白猪最大;2)肌纤维密度以定县猪最大,芦台白猪次之,长白猪最小;3)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所占比例以芦台白猪最小,定县猪次之,长白猪最大;4)结缔组织含量以长白猪最少,定县猪次之,芦台白猪最多;5)肌内脂肪含量以定县猪最多,芦台白猪次之,长白猪最少。测定数据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定县猪、芦台白猪肌肉组织学特性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12.
肌内脂肪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研究证实,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到遗传、日粮与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日粮因素又往往可通过环境和遗传等因素对肌内脂肪的沉积产生调控作用。为此,本文主要就日粮因素调控猪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与肉猪生产提供科学参考,进而推动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牛肉胴体的价值是由肉质等级决定的,高含量的肌内脂肪(大理石纹)可以改善牛肉的质地和汁液,提高牛肉的感官适口性,因此,大理石纹是牛肉质量等级的决定性因素。牛肉的感官适口性不仅受肌内脂肪数量的影响,而且受肌内脂肪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猪的肌内脂肪生成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内脂肪含量是猪肉食用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尤其对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肌内脂肪的生成主要受到营养和基因的调控。文中就猪的肌内脂肪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优质鸡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8个优质鸡新品系70日龄和92日龄鸡98只,将胸肌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系、性别和日龄鸡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均有较大差异。92日龄时D系肌内脂肪和肌苷酸显著高于其它各系(P<0.05)。70日龄和92日龄时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在母鸡和公鸡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母鸡的肌苷酸含量均高于公鸡。肌内脂肪含量在70日龄时公鸡高于母鸡,而92日龄时母鸡高于公鸡。不同日龄间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都有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试验测定了10头100kg杜洛克母猪不同胴体部位的肉质参数。结果提示,胴体部位对某些肉质参数有显著影响,与后腿肌肉相比,前肩肌肉系水力较好,肌纤维较细,肌内脂肪含量较高,剪切力值较低。  相似文献   

17.
猪肉肌内脂肪是决定肉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利用DNA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S)来改良猪肌内脂肪含量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主基因、候选基因及PPARγ基因的当前研究状况,及其与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旨在为猪肌内脂肪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家禽的肉质性状已经成为育种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影响家禽肉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研究结果表明,肌内脂肪与肉的嫩度及肉质相关;另外,肌苷酸(IM P)是鸡肉质鲜味特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影响IM P生成的各种基因都是潜在的候选基因。作者综述了与肌内脂肪及肌苷酸合成代谢相关的脂蛋白脂酶(LPL)、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EX-FABP)、瘦蛋白受体(OBR)、解偶联蛋白(UCP)、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腺苷一磷酸脱氨酶1(AM PD 1)等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罗嘉  蒲强  余霞  朱砺 《猪业科学》2014,(10):114-116
脂肪不仅是动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并且与肉产品的品质、风味以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要求猪胴体不仅有高的瘦肉率,对肉品的风味以及感观满意程度也提出了要求。而肌内脂肪含量是决定肉质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对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肌内脂肪的生成受到遗传和营养的调控,各国学者就肌内脂肪的形成从细胞学,组织化学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文章就猪的肌内脂肪的沉积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肉已成为人类重要的肉品来源,鸡肉的品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地方优质肉鸡品种资源丰富,与国外快大型肉鸡品种比较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目前,相关科研人员对鸡肌肉品质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对于鸡肉适口性方面的研究目前一致认为肌问脂肪含量与嫩度、肉品风味相关,肌间脂肪较高的嫩度好,还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含量高,鸡肉脂肪熔点较高而提高肉的可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