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株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山东某养殖场送检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暂命名为SD株),分别用鸭胚、雏鸭进行传代和病毒含量测定,E1-E8代鸭胚适应毒的ELD50在1015^-5.0-10^-6.0/0.1mL之间,E1、E2代鸭肝组织毒的LD50分别为10^-5.5/0.1mL、10^-6.7/0.1mL。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SD株鸭胚适应毒E2对4日龄雏鸭的致死率为100%;雏鸭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SD株雏鸭肝组织毒E,代对12日龄内雏鸭具有较高致死率,12日龄后随着日龄的增大,雏鸭的死亡率逐渐降低;理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SD株为无囊膜病毒,对脂溶剂(乙醚和氯仿)、胰酶、酸、热均不敏感,且无血凝性。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在血清型上,SD株与DHV-1无关。通过对SD株与韩国N-DHVVP1基因的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二者同源性在99%以上。结果证实,SD株是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而不是DHV-1。  相似文献   

2.
将鸭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强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传3代,取第3代尿囊液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传代培养至有细胞病变出现,并对接毒细胞进行TCID50动态检测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第1代接毒细胞培养至120h出现变圆、脱落,并形成少量蚀斑,第2代培养至96~120h,DEF形成大量圆形或椭圆形的典型蚀斑,第3代培养至72~96h,DEF出现典型蚀斑;此后可稳定适应于DEF,典型细胞病变出现于72~96h。DSHDV在DEF上的TCID50值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高,由第1代的10^2.72增加到第10代的10^6.82,最高毒价出现于96h,该点是收获病毒的最佳时间。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DSHDV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60~75nm,无囊膜,具有双层衣壳。结果证实,DSHDV强毒株已经适应了DEF,传代后可获得较高的病毒效价。  相似文献   

3.
新型鸭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防治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试验通过鸭胚尿囊腔接种,对我国部分省市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9个病毒分离株。这些分离株对10日龄鸭胚的致死率为100%,人工感染6日龄雏鸭的致死率为0~100%不等。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将9株分离株经鸭胚传至第5代,收集鸭胚尿囊液毒测定这些毒株的ELD50为10^-7.32/0.2ml~10^-3.5/0.2ml不等。用鸡抗1型DHV及新型DHV的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有7株为新型DHV,有2株为1型DHV。对实验室早期分离的新型鸭肝炎病毒B株经过鸭胚传代致弱后,收集鸭胚尿囊液毒稀释成不同倍数对1日龄雏鸭进行免疫,并于10日龄时用新型鸭肝炎强毒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B20株在20倍稀释时,保护率达100%。采集免疫的雏鸭血清,中和试验测定血清的效价,雏鸭在免疫后可检测到中和抗体,第1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表明,B株经过鸭胚传代致弱后在毒力下降的同时仍保留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4.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死鸭肝脏制成1:1匀浆,分别接种9日龄鸡胚和11日龄鸭胚,鸡,鸭胚均于接种后24~36小时全部死亡,取鸡胚尿囊膜制成1:2匀浆 接种11日龄鸭胚,鸭胚于接种后64小时死亡,取鸡胚尿囊液回归4日龄雏鸭进行人工发病雏鸭于24~96小时全部死亡,用已知抗鸭肝病毒卵黄液对发病鸭群紧急被动免疫注射,病鸭群于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取鸡,鸭胚尿囊液制成油乳剂免疫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了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通过鸭胚尿囊腔接种,对从山东采集的疑似鸭瘟的病鸭肝组织进行了病毒分离,获得了病毒分离株。此病毒用常规疫苗无法预防。对病毒进行负染、电镜观察。经形态学、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抗原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该病毒为不耐酸、不耐碱、不耐热、对氯仿处理敏感、核酸类型为双股DNA的有囊膜病毒,直径为120~200nm。此分离株对10日龄鸭胚的死亡率为100%,人工感染15日龄雏鸭的致死率为100%。通过人工感染雏鸭可成功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病例相同或相近的肉眼病变及组织学病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847-1852
为探究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能否垂直传播,57只38周龄的健康樱桃谷种鸭分为A、B、C 3组,每组15只母鸭、4只公鸭。A组母鸭、B组公鸭静脉接种坦布苏病毒TMUV-SDSG株2.5 mL/只(ELD50=10-2.37/0.2mL);C组接种等量生理盐水。各组隔离饲养,收集种蛋进行孵化。无菌采集孵化不同阶段的死亡鸭胚的胚脑、尿囊液或卵黄膜以及新生雏鸭和死亡弱雏的脑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和半套式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种蛋的卵黄膜,死亡鸭胚的尿囊液、卵黄膜和胚脑,新生雏鸭和死亡弱雏的脑组织中均能检测并分离到TMUV。其中,A组种蛋、死亡鸭胚、1日龄雏鸭、15日龄雏鸭和死亡雏鸭中TMUV阳性率分别为60%,67.44%,35.48%,16.67%和100%。B组种蛋、死亡鸭胚、1日龄雏鸭、15日龄雏鸭和死亡雏鸭中TMUV阳性率分别为50%,51.35%,46.88%,10%和71.43%。C组各样品中均未检测到TMUV。结果表明,TMUV可在种鸭中经种蛋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鸭瘟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0年起.山东省的潍坊、临朐、昌乐、昌邑、沂源等饲养肉鸭集中的地区发生一种同鸭瘟症状、剖检变化相似的疾病.但该病主要侵害1月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发病率较低。从自然感染该病典型病死鸭脏器中获得1株病毒,病毒粒子直径80~200nm,呈圆形.有囊膜。进一步试验鉴定,该病毒核酸类型为DNA,ELD50为10^-3.46/0.2mL,对樱桃谷鸭胚、番鸭胚、麻鸭胚及SPF鸡胚的致死率分别为100%、90%、20%和0%。该病毒对氯仿、乙醚、酸碱处理敏感,56℃ 30min能使病毒灭活,该病毒无血凝活性.不能凝集“O”型人、鸡、鸭、鹅、猪、小鼠、豚鼠、绵羊等的红细胞。血清学试验表明,该病毒与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雏番鸭细小病毒阳性血清、小鹅瘟阳性血清之间无中和作用,而能部分中和鸭瘟病毒阳性血清,表明该分离株与传统鸭瘟病毒呈部分相关性。初步确定该病毒为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成员。鉴于该病用传统的鸭瘟疫苗不能预防.故现暂定名为“新型鸭瘟”。  相似文献   

8.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鸭肝发病雏鸭群进行病原分离、致病性试验及理化特性测定。结果共分离到9株野毒,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9株野毒具备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的基本特征,但其毒力具有不均一性。对7日龄雏鸭的致病力,其中3株LD50分别为10^-4.36/0.3mL,10^-4.17/0.3mL和10^-4.08/0.3mL;另外3株LD50分别为10^-2.48/0.3mL,10^-2.39/0.3mL和10^-2.19/0.3mL;其余3株对7日龄雏鸭无致病性,但2株对1日龄的雏鸭却有一定的致病性,1株无致病性。该研究成果为分析本地区鸭肝炎疫情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鸭源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JSD0812对鸭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5日龄雏鸭,JSD0812株病毒尿囊液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01mL。15,30,45,60。110日龄鸭肌肉注射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日龄鸭感染JSD0812株后均可发病,但死亡率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110日龄鸭感染后未见死亡。鸭感染后可经咽喉和/或泄殖腔短期排毒,感染鸭组织器官中病毒分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从山西省分离获得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曾引起免疫鸡群的大量死亡,与我国之前分离的病毒抗原差异性较大,称为"山西鸡型"抗原变异株。本研究应用该亚群代表毒株CK/SX/2/06(H5N1),研究该病毒对SPF鸭和鸭胚的致病性,并通过病毒在鸭和鸭胚内的连续传代,探讨该亚群病毒在鸭和鸭胚中的进化规律。结果表明,病毒对3周龄鸭呈低致病性,在各脏器中的复制能力较弱;鸭感染病毒后无明显临床症状,排毒水平较低并且不能感染同居鸭。病毒在3周龄鸭和10日龄鸭胚中分别继代感染3代和5代后,对3周龄鸭仍呈低致病性且HA基因未发生氨基酸位点变化。病毒不能致死3周龄鸭和1日龄雏鸭,但能致死10日龄~23日龄鸭胚,而且对鸭胚的致病性随着鸭胚日龄的增长逐渐减弱,致死鸭胚时间从对10日龄鸭胚24h致死到对23日龄鸭胚72h致死直至对25日龄鸭胚只感染但不致死。病毒对鸭呈低致病性且在鸭群传播中保持着基因水平和致病性上的相对稳定,对不同日龄鸭胚、1日龄和3周龄鸭致病性的不同表现,与目前存在于我国的其他亚群H5N1HPAIV对鸭致病性和进化特点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对家禽养殖业存在威胁。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取健康的金定鸭、樱桃谷鸭、苏牧麻鸭(樱桃谷鸭♂×金定鸭♀)、番鸭、半番鸭(番鸭♂×金定鸭♀,金番鸭;番鸭♂×樱桃谷鸭♀;樱番鸭;番鸭♂×苏牧麻鸭♀,苏番鸭)各60只,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70A型)及试剂盒对10周龄鸭的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IgA,IgM,IgG和AI抗体HI效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指标大致表现为家鸭高于番鸭,番鸭高于半番鸭,金定鸭白蛋白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金定鸭和樱桃谷鸭的球蛋白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金定鸭总蛋白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而与樱桃谷鸭差异不显著(P〉0.05),樱番鸭3项指标均表现最低;对血清Ig水平而言,樱桃谷鸭IgA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樱桃谷鸭IgM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而与金定鸭差异不显著(P〉0.05),金定鸭IgG显著高于其他鸭群体(P〈0.05),而樱桃谷鸭与苏牧麻鸭差异不显著(P〉0.05),金番鸭均表现最低;AI抗体HI效价金定鸭表现最高,苏番鸭和金番鸭表现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AI抗体HI效价与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和IgG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与kA、IgM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鸭免疫指标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家禽的疾病预防以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株番鸭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QY株)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清远地区临床病变为发病鸭软脚,肝、脾肿大,有点/块状出血、坏死,其他各脏器不同程度出血的病死雏番鸭肝、脾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形态观察、核酸图谱鉴定、RT-PCR扩增、基因序列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为一株不同于以往番鸭呼肠孤病毒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并命名为DRV-QY株.  相似文献   

13.
鸭肝炎病毒诱导雏鸭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鸭肝炎病毒(DHV)病毒株背部皮下接种7日龄健康雏鸭,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DHV能引起试验鸭淋巴细胞明显凋亡,维持时间较短,在36h达到高峰。揭示该病毒致病机理与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的免疫抑制相关。除淋巴细胞外,肝、肾、脑等器官的细胞凋亡不明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番鸭及半番鸭肉用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以番鸭及其与家鸭的杂交后代(半番鸭)为试验素材,测定鸭的部分屠宰性状和肝脏、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结果番樱杂交鸭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肝脏重、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亲本番鸭及其它组合的杂交鸭,腹脂率低于番鸭和番金杂交鸭,表明利用樱桃谷肉鸭作母本生产的半番鸭,其屠宰性能和肉质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3个品种鸭的屠宰性能及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番鸭、樱桃谷鸭、高邮鸭饲养到70日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同时取胸肉和腿肉测定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樱桃谷鸭早期生长速度最快;番鸭是3个鸭品种中肉用性能最好的优质肉鸭,樱桃谷鸭的腿肉比例偏小,高邮鸭的胸、腿肌率均未达到优质肉鸭的要求。番鸭鸭肉中水分含量较高,樱桃谷鸭与高邮鸭鸭肉中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17.
鸭副粘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鸭副粘病毒致病机理及病理组织变化。本研究将20日龄非免疫健康建湖麻鸭60羽,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鸭皮下接种1:5稀释的鸭副粘病毒WF00D株SPF鸡胚绒尿液0.5mL/羽,对照组鸭皮下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并分别置于25℃隔离环境下饲养与观察。于接种后第4d、8d、12d、16d和第20d,两组均随机取4羽鸭进行剖检,观察各器官的大体病变,同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鸭除个体发育呈明显差异外,内脏器官在观察期间均有较轻微的炎性水肿或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器官充血或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颗粒变性;超微病理学变化主要为细胞器变性,胞浆局灶性坏死、线粒体空泡化、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研究表明其病理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研究为鸭副粘病毒流行规律的探究及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通过HE染色镜检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可致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出现染色质颗粒化、细胞核变形等显著凋亡特征;TUNEL试验显示,接毒组细胞核内有多量棕黄色DAB显色颗粒,表明细胞出现了凋亡现象;DNA Ladder检测表明,接毒组细胞具有分子量分别为180~200bp及其整数倍的凋亡梯带电泳图谱特征;电镜观察发现,接毒组细胞具有染色质浓缩、边移,胞浆严重空泡化,细胞核严重变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特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具有显著的致鸭胚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和斑点杂交试验分别对46例鸭血清样品中的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DHBsAg)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进行平行检测,并根据夹心ELISA测定的P/N值和斑点杂交试验的反应斑点进行薄层扫描所测定的峰面积值,比较了19例带毒鸭血清中DHBsAg和DHBVDN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试验的结果判定具有高度一致性。DHBsAg与DHBVDNA在带毒鸭血清中呈并存关系,但其含量相关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的形态发生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EV-CHv吸附到DEF细胞上以后通过囊膜和细胞膜间发生融合的方式侵入宿主细胞;病毒在细胞核内完成病毒核酸的生成、核酸与衣壳的装配;病毒核衣壳通过核膜-内质网膜系统从细胞核转运到内质网池中并在内质网池中得到皮层结构;获得了皮层的DEV-CHv核衣壳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空泡内得到囊膜结构后成为成熟病毒;细胞空泡内的成熟DEV-CHv可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被释放到细胞外,或在空泡破裂时被释放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