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空心莲子草醇提物[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alcohol extract, AAE]的体外抗H9N2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效果,探索空心莲子草体外抗病毒的作用方式,试验测定了AIV-H9N2对DF-1细胞的TCID50;采用观察细胞病变联合CCK-8检测的方法,测定AAE对DF-1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计算各试验组(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给药组)细胞的存活率,观察3种作用方式(预防感染作用、抑制复制作用及直接杀灭病毒作用)下,不同浓度AAE体外抗AIV-H9N2的效果,并计算治疗指数(TI)。经尿囊腔接种病毒,测定鸡胚的半数胚致死量(ELD50),测定AAE对鸡胚的最大安全浓度,然后对鸡胚进行攻毒用药试验,统计各组存活情况及血凝效价,观察胚体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收获的AIV-H9N2病毒液TCID50为1×10-4.23/0.1 mL;AAE对DF-1细胞作用24,48小时时的CC<...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海藻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algae,SPA)及中药复方提取液(compound extracts of Chinese medicine,CECM)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作用,将SPA及CECM以3种不同加药方式作用于接种了H9N2亚型AIV的10日龄SPF鸡胚中,无菌收集鸡胚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检测2种药液对H9N2亚型AIV的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作用。结果显示,SPA及CECM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50和200 mg/mL;3种不同加药方式下,不同浓度SPA及CECM均能极显著降低鸡胚尿囊液中H9N2亚型AIV的血凝效价(P<0.01),以直接灭活作用组的血凝效价降低幅度最大,预防作用组和治疗作用组次之。预防作用组,CECM高剂量组(200 mg/mL)的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SPA各剂量组(12.5、25和50 mg/mL)及CECM低、中剂量组(50和100 mg/mL)(P<0.05);治疗作用组,SPA高剂量组(50 mg/mL)及CECM中、高剂量组(100和200 mg/mL)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SPA低剂量组(12.5 mg/mL)(P<0.05);直接灭活作用组,SPA及CECM的抗病毒效果均佳,CECM各剂量组的抗病毒效果与SPA各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SPA和CECM对10日龄鸡胚几乎无毒副作用;SPA及CECM均能显著抑制H9N2亚型AIV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以直接灭活作用组的抗病毒效果最佳,其抗H9N2亚型AIV作用的强弱与药物浓度、用药和病毒的感染时间顺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鸡胚上最佳培养工艺,试验采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以不同稀释倍数接种不同鸡胚(SPF及普通鸡胚)、不同日龄鸡胚及不同培养时间收获鸡胚尿囊液,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制备出的鸡胚尿囊液的产量及病毒效价。结果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接种无禽流感病毒(H9亚型)HI母源抗体鸡胚的最佳病毒稀释倍数为1×10~(4 )~1×10~5倍,接种带有禽流感病毒(H9亚型)HI母源抗体鸡胚的最佳病毒稀释倍数为1×10~3~1×10~4倍,最佳接种日龄为10日龄,最佳培养时间为96~120 h。说明采用优化的鸡胚培养方法生产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得到高质量、高产量的病毒液。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H9N2流感病毒在鸡胚中的繁殖规律及其血凝活性,试验用H9N2河南分离毒株接种鸡胚,对收获的尿囊液进行10倍系列稀释,选取不同浓度尿囊液分别接种不同日龄鸡胚,测定不同日龄鸡胚接种病毒后尿囊液产量及其血凝效价,探讨影响毒株血凝活性的因素。结果表明:10日龄鸡胚接种1×10-5病毒时收获的尿囊液产量最多且血凝效价最高;筛选分析影响H9N2病毒血凝活性因素时发现,缓冲液的p H值为3.0~5.5时发生溶血,水浴温度为70~80℃时几乎完全丧失活性。  相似文献   

5.
鸡胚中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来自有产蛋下降的肉用型父母代种鸡群的种蛋孵化,每日观察鸡胚死亡情况。在孵化的50个鸡胚中9日龄时开始死亡1个,尿囊液无血凝性,盲传一代后,鸡胚尿囊液有血凝性。在HI试验中,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单因子血清在1∶26稀释度时呈现血凝抑制活性,对新城疫病毒(NDV)和H5亚型AIV单因子血清不呈血凝抑制活性,由此确定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命名为ZKH90901。对该毒株进行HA和NA基因扩增克隆测序,把获得的HA和NA基因与已经发表的H9N2毒株的相应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该毒株确实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裂解位点序列为KSG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N2蛋白裂解位点的分子特征,仍属于低致病力毒株。从鸡胚中分离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证明金银花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效果,通过接种鸡胚方法,对病毒接种前、接种同时、接种后加药3种方式处理的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3种不同的加药方式中,不同浓度的金银花提取液均能够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其作用效果与提取液浓度呈正比例相关。结果表明,金银花提取液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金银花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活性与其加药方式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H9亚型HP株禽流感病毒接种非免疫鸡胚后病毒的繁殖规律,试验用H9亚型HP株禽流感病毒接种非免鸡胚,记录不同时间段死亡的鸡胚数量,并分别收获各时间段死亡鸡胚的尿囊液,测定不同时间段尿囊液的病毒效价。结果表明,接种H9亚型HP株禽流感病毒后,非免鸡胚死亡高峰期出现在60~84 h,死亡数量占接种鸡胚数的80%以上,而该时间段死亡鸡胚尿囊液的病毒滴度也处于最高峰,最高到达109.63EID50/mL,直到96 h病毒仍维持较高水平(109.50EID50/m L),而96 h后病毒滴度开始衰减。  相似文献   

8.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S145N变异株致病性及抗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HA蛋白S145N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影响,笔者对从全国不同地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和HP疫苗参考株进行了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平均鸡胚致死时间(MDT)、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和8周龄SPF鸡感染排毒试验,并与抗H9N2亚型AIV HP参考株HA蛋白单抗2A4和F6的血凝抑制(HI)和中和反应特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毒力偏强,能引起部分SPF鸡发病和死亡,感染8周龄SPF鸡排毒时间更早,排毒期更长.单抗2A4和F6不能抑制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的血凝特性,也不能中和病毒感染CEF细胞.研究结果表明,H9N2亚型AIV呈现变异趋势,有毒力增强和抗原性变异毒株出现.S145为H9N2亚型AIV HA蛋白的1个抗原位点,是血凝抑制抗体结合的位点,但有该位点漂变导致抗原变异毒株出现,并可逃避免疫作用.这提示该病的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红茂草注射液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抑制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不同含量的红茂草注射液,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H52毒株进行稀释,在鸡胚尿囊腔中接种传代,测试了红茂草注射液对H52毒株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红茂草注射液能有效的抑制H52毒株在鸡胚中的增殖,其最终有效浓度为2.5~5mg/mL,而且抑制作用随着红茂草注射液浓度含量的提高而增强,同时红茂草注射液对鸡胚的生长、发育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SPF鸡胚从广西地区猪群中分离到1株H9N2型猪流感病毒(SIV),经鸡胚接种3代后出现稳定的鸡血红细胞凝集效价为27,且凝集性能被H9亚型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被其他亚型流感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分离株的HA基因及NA基因扩增结果显示,该毒株HA基因与流感病毒H9亚型同源性最高,NA基因与流感病毒N2亚型同源性最高,说明...  相似文献   

11.
鱼腥草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证明鱼腥草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效果,通过接种鸡胚方法,对病毒接种前、接种同时、接种后加药三种方式处理的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的加药方式中,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提取液都能够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鱼腥草提取液和新城疫病毒同时注入鸡胚时,鱼腥草原液抗病毒效果最好;鱼腥草提取液于新城疫病毒接种后注入鸡胚时,2倍稀释液抗病毒效果最好;鱼腥草提取液先于新城疫病毒注入鸡胚时,4倍和8倍稀释液抗病毒效果最好。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液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鱼腥草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活性与其加药方式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海藻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algae,SPA)及中药复方提取液(compound extracts of Chinese medicine,CECM)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作用,将SPA及CECM以3种不同加药方式作用于接种了H9N2亚型AIV的10日龄SPF鸡胚中,无菌收集鸡胚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检测2种药液对H9N2亚型AIV的预防、治疗及直接灭活作用。结果显示,SPA及CECM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50和200mg/mL;3种不同加药方式下,不同浓度SPA及CECM均能极显著降低鸡胚尿囊液中H9N2亚型AIV的血凝效价(P0.01),以直接灭活作用组的血凝效价降低幅度最大,预防作用组和治疗作用组次之。预防作用组,CECM高剂量组(200mg/mL)的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SPA各剂量组(12.5、25和50mg/mL)及CECM低、中剂量组(50和100 mg/mL)(P0.05);治疗作用组,SPA高剂量组(50 mg/mL)及CECM中、高剂量组(100和200mg/mL)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SPA低剂量组(12.5mg/mL)(P0.05);直接灭活作用组,SPA及CECM的抗病毒效果均佳,CECM各剂量组的抗病毒效果与SPA各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SPA和CECM对10日龄鸡胚几乎无毒副作用;SPA及CECM均能显著抑制H9N2亚型AIV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以直接灭活作用组的抗病毒效果最佳,其抗H9N2亚型AIV作用的强弱与药物浓度、用药和病毒的感染时间顺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从深圳野生鸟类救护基地的1只普通鵟的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1株禽流感病毒,将该禽流感病毒进行鸡胚接种和HA、HI试验鉴定、HA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并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按照国际流感病毒系统命名原则将该病毒株暂命名为A/Wild bird/Guangdong/SZ-YN05/2015(H9N2)。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属于4.2.1分支,与SS/94株同源性较低,与A/Chicken/Shandong/GM-TH/2014(H9N2)的遗传距离最近。同时以血凝价HA 8log2病毒尿囊液稀释200倍静脉注射接种感染4周SPF鸡,感染3d后从心、肝、肺、肾、气管、咽及肛分别检测到病毒,感染7d后从心、肝、肺、肾、气管均未分离到病毒,咽部病毒分离率2/6,肛部病毒分离率3/6。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2012年分离自上海发病鸡群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S)的遗传变异特征,采集发病鸡群中病死鸡气管、肺、脑和肾脏等内脏,经实验室诊断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将阳性样品处理后,经鸡胚尿囊腔接种分离病毒,HI进一步确定HA亚型,通过RT-PCR方法分别扩增了3个分离株的8个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3株分离株均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与以往从上海地区健康鸡群中分离的4株H9N2毒株相比,本研究中的3株分离株由于HA基因220位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缺失了HA上218~220位的一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并且HA基因受体结合位点的左缘235位发生了变异。从HA基因抗原位点的分析表明,与疫苗株Ck/SD/6/96相比,这3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7个抗原位点中已有4个发生了改变。遗传发生关系表明这3株分离株均属于Ck/Bei/1/94系,与08年的分离株Ck/SH/Y1/088个基因片段所属基因型相同。2012年上海地区发病鸡群中分离的上述3株H9N2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已发生变异,是否导致其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以及目前使用的疫苗能否给禽群提供足够的保护力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ndong/LY1/2017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通过RT-PCR技术分别扩增该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并分别克隆至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HW2000中.8个质粒共转染293T/MDCK混合细胞,96 h后将细胞板反复冻融3次收获细胞悬液,将其接种10日龄SPF鸡胚,96 h后收集尿囊液并将拯救毒株命名为rH9N2,测定其HA效价为1:256.rH9N2在HA、MDT、EID50、TCID50以及病毒生长曲线、空斑等方面保持了与亲本毒株一致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A/Chicken/Shandong/LY1/2017的感染性克隆,为今后通过基因替换、定点突变技术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鸡胚法进行了金照桃素蛋白络合物抗HSNI亚型禽流感病毒活性研究。分别采用了感染病素同时给药、给药后接种病毒、先感染病毒后给药三种方式,通过测定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和计算药物对感染鸡胚的保护率,观察金丝桃素蛋白络合物的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①药物在体外与病毒作用一段时间后不规则将其混悬液接种鸡胚,药物浓度在0.5mg/ml以上时,对感染鸡胚的保护率达100%。同时给药组的血凝效价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②在感染病毒前给药,药物浓度在2mg/ml以上时,对感染鸡胚的保护率达100%,药物组的血凝效价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③先感染病毒后给药,药物浓度在2mg/ml以上时,对感染鸡胚的保护率达88.9%,血凝效价明显隆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同时,在此种方式下,药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一定依赖性,适当提高药物浓度,可以增强其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H9N2亚型株的鸡胚适应毒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鸡胚,从24h后死亡胚及96h后4℃致冷死亡胚收集尿囊液,尿囊液的血凝价约7log2,每毫长约含10^8.6个ELD50的病毒。将尿囊液经0.1%福马林灭活后,用超滤器将尿囊液浓缩5倍后分别制成双联灭活疫苗。对4周龄SPF鸡肌肉注射0.5ml或0.3ml单联H9亚型AIV灭活苗,在接种后2、3、4、5周后,血清中对H9亚型AIV的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分别是5.1、7.2、8.3、10log2或3.8、6.5、6.3、8.31log2。注射0.5ml的H9亚型AIV和NDV二联油乳苗的鸡,在接种后2、3、4、5周对H9亚型AIV及Lasota株NDV的HI滴度分别是4.6、5.6、6.7、8log2及7、7.6、6.7、7log2。显然,二联苗对H9亚型AIV及NDV均产生了理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重组鸡α干扰素(rChIFN-α)抑制H9N2禽流感病毒(AIV)在鸡胚中的增殖效力,本研究将rChIFN-α按其抗病毒效价高低分为4个组(10~7 U/mL、10~6 U/mL、10~5 U/mL和10~4 U/mL),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各实验组再依次按照给药时间不同又分为"先给药再接种病毒组"、"同时给药和接种病毒组"及"先接种病毒再给药组"3个小组进行试验,通过检测H9N2 AIV血凝效价的变化、H9N2 AIV HA基因拷贝数以及各组EID_(50)评价rChIFN-α对H9N2 AIV增殖抑制效力。结果显示,除低剂量组以外,各剂量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结果均可以显著降低鸡胚尿囊液中H9N2 AIV的血凝效价(p0.01),同时能够显著减少H9N2 AIV基因的拷贝数(p0.01)及显著降低EID_(50)(p0.01)。表明中等剂量(10~5 U/mL)及更高剂量的rChIFN-α在鸡胚中能够显著抑制H9N2 AIV的增殖。本研究为rChIFN-α今后在临床中抗AIV治疗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相关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确定H9N2亚型猪源性流感病毒(SIV)在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中增殖的最佳条件。将PMVEC解冻、复苏、培养,取长成单层的PMVEC,在不同浓度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0.1、0.2、0.3、0.4、0.6、0.8、1.0 μg/mL)、不同H9N2亚型SIV(A/swine/HeBei/012/2008/(H9N2)接种剂量(1:10、1:100、1:1 000、1:10 000、1:100 000、1:1 000 000和1:10 000 000)及不同病毒吸附时间(0.5、1.0、2.0和3.0 h)条件下观察PMVEC形态变化,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9N2亚型SIV的HA滴度。在未加病毒的情况下,低于0.6 μg/mL的TPCK-胰蛋白酶对PMVEC的生长未造成任何影响,但随着TPCK-胰蛋白酶浓度的增加,PMVEC开始出现肿胀、变圆,甚至脱落;采用含有0.6 μg/mL 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将H9N2亚型SIV稀释为不同的浓度感染PMVEC,在0.3 μg/mL 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10-2病毒稀释倍数感染条件下48和72 h HA滴度分别为4.6log2和6.4log2;病毒吸附时间为2 h且中间震荡20 s的条件下H9N2 HA滴度最佳。结果表明,当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浓度为0.3 μg/mL、病毒接种浓度为10-2、吸附时间为2 h且中间震荡20 s时,H9N2亚型SIV在PMVEC中增殖最佳,达到6.8log2。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2007年~2010年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进行分析,发现自2008年下半年来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有增强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选择MDT在60.5~96.3 h之间的9株病毒,比较其对SPF鸡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对鸡胚致病性强的毒株,对SPF鸡的致病性也较强,能引起气管、肺、十二指肠、肾和脑等多器官的系统性感染,而且病毒在各组织器官的复制能力与致病性呈正相关.在感染SPF鸡后,所有毒株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排毒,而致病力较强毒株的感染组,排毒的比例更高,排毒时间也更长.这些数据表明,H9N2病毒在进化过程中,致病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近出现了一些对鸡致病力增强的毒株,这提示我们必须重视对H9N2病毒进化和变异的监测,加强对H9N2病毒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